第61章 秦頌的三點訴求
三國:我把貂蟬訓成了絕世猛將 作者:野小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趙常侍,我家太守忠君愛國,向來尊重倫理綱常。再加上他為人正直,不好女色,他怎麽可能會對母儀天下的皇後有非分之想?”
見苟齊有些慌神,張讓等人止不住被逗得一樂。
秦頌沒有膽子睡皇後,但張讓卻有這個膽子。
等到將來吞下神丹,恢複男兒本色之後,張讓必定要找皇後搞個龍種出來。
有了自己的骨肉,張讓會想辦法弄死當今天子。
到時候自己的兒子登基做了皇帝,張讓也就能做大漢的太上皇了。
想到這裏,張讓止不住掩嘴,發出了一陣陰惻惻的笑聲。
“好了,你該說秦太守的訴求了。”
苟齊聞聲,精神一震,首先摸出一張寫滿人名的布巾遞到了張讓的手上。
“十位常侍,我家太守的第一個訴求,是希望十位常侍一起發力,將這一塊布巾上記載的人,盡快找齊送到真定城。”
苟齊的話,有點出乎張讓的預料。
張讓握著布巾看了一眼,低聲念道:“皇宮女官貂蟬,江東大喬、小喬,孫堅的女兒孫尚香,張濟的夫人鄒氏,糜竺的妹妹……南陽黃忠,陳留典韋,姑臧賈詡,潁川郭嘉……”
張讓一口氣說出來了數十個人名。
末了,張讓將布巾遞給了身側的趙忠。
“我不知道秦太守要這些人的目的是什麽?但我們幾個能力有限,這上麵的人,我們最多隻能湊齊一小半。”
“比如荀家的幾個人,我們是沒辦法左右的,因為荀家是世家望族,他們和我們是敵對關係。”
“同時,這上麵有些記載也是錯誤的,據我所知張濟還沒有結婚,鄒氏怕是秦太守杜撰出來的人物。”
鄒氏自然不是秦頌杜撰出來的人物。
但秦頌穿越前,不是專門研究三國文化的磚家。
秦頌知道鄒氏豐滿迷人,卻不知道鄒氏具體叫什麽名字。
同樣的還有劉備的甘夫人。
秦頌知道甘夫人膚如羊脂,是阿鬥的母親。卻不知道甘夫人叫什麽名字,具體住在什麽地方。
思索了片刻,張讓接著說道:“皇宮女官貂蟬,等你離開的時候就可以帶走。其他人,我們可以答應幫忙運作。但最後效果如何,我們不敢保證。”
苟齊輕輕點了點頭,並沒有強求這件事情。
“太守的第二個訴求,是希望十位常侍幫忙,讓太守坐上冀州刺史的寶座。”
“冀州刺史?”
張讓眉頭微微一挑,說道:“秦太守會不會有點太心急了,這冀州的仗還沒有結束啊!”
苟齊輕輕聳了聳肩膀,“冀州的仗若是結束了,太守再想進步,阻力就多了。畢竟,眼紅冀州的人,可不少。”
見張讓等人沒有答話,苟齊又連忙補充了一句。
“太守說了,他若是坐上冀州刺史的寶座,冀州上上下下,以後都聽從十位常侍的號令。”
苟齊的最後一句話,讓張讓等人止不住眉頭一挑。
十常侍依靠皇帝的寵幸,在皇宮當中耀武揚威。但在各州各郡,十常侍卻沒有多少話語權。
將秦頌抬到冀州刺史的寶座上,這倒也符合十常侍的利益。
想到這裏,張讓輕輕點了點頭。
“明日早朝,我會親自向天子提及這件事情,並且據理力爭。即便不能幫助秦太守馬上如償所願,至少也要給秦太守爭取一個機會。”
苟齊微微一笑,又接著說道:“第三點訴求,我家太守想要做大漢的戰神,唯一的戰神。”
“皇甫嵩、朱儁還有盧植,最好可以被調離冀州戰場。”
十常侍聞聲,幾乎同時笑了起來。
片刻之後,張讓說道:“我們是宦官,何進是外戚,張溫是清議,朱儁、皇甫嵩、盧植要麽出自於世家,要麽屬於軍閥。我們的派係不同,也當然樂意打壓他們。”
漢末三名將。
皇甫嵩出生將門世家、盧植師從太尉陳球、大儒馬融等。朱儁雖然出身不如皇甫嵩,卻也始終不願意與張讓等人同流合汙。
總之一句話,皇甫嵩、朱儁還有盧植,都不是十常侍的人。
“正好,不久之前有小黃門上報,盧植擔心戰敗,影響自己的聲譽,故意龜縮在防線內畏敵不戰。導致廣宗的黃巾軍,實力變得越來越強。也同時導致各地的黃巾軍士氣變得越來越高。”
“明日早朝,我會將這件事情上報陛下,根據我對陛下的了解,陛下知道這件事情以後,要革去盧植的職務,將他押解迴洛陽應該不難。”
“至於皇甫嵩和朱儁,他們被波才包圍在長社,已經快要彈盡糧絕了,應該翻不起什麽風浪了。”
苟齊代表秦頌,總共向十常侍提出了三個訴求。
為了得到神丹,十常侍表現得還算配合。
辭別十常侍之後,苟齊又大大方方的去拜訪了大將軍何進。
二人聊了些什麽無人得知。
眾人隻知道苟齊後來住在了大將軍府。
從這一點,眾人能夠得出兩個比較有用的消息。
第一,秦頌真的是大將軍何進的學生。
秦頌在朝廷也有背景,也有人幫他說話。
第二,大將軍何進並非孤家寡人。在冀州,他的學生百戰百勝,手中儼然已經掌握了一支精銳。
總之,苟齊拜訪何進。
同時提升了何進與秦頌的聲望,也算是一步難得的妙棋。
第二日早朝。
朝堂上出現了兩個比較重要的議題。
一是,十常侍與大將軍何進共同推薦秦頌擔任冀州刺史。
劉宏經過一番思索之後決定,先任命秦頌擔任鎮東將軍,賞賜黃金百斤。
同時劉宏下令秦頌繼續負責清剿下曲陽殘兵。
待到冀州之圍徹底解除之後,在根據功勞提拔秦頌擔任冀州刺史。
劉宏的安排,倒也不難理解。
一來秦頌資曆太淺,要知道幾個月之前,秦頌還隻是一地的縣令。
二來,劉宏有點擔心外戚專政。
畢竟秦頌是何進的學生,與何進的關係,看起來還比較緊密。
關於秦頌的獎賞敲定之後,張讓這才添油加醋的參了盧植一本。
劉宏得知盧植故意貽誤戰機,導致黃巾軍變強之後,氣憤不已,當即大聲下令,“馬上傳令,革去盧植在軍中的所有職務,讓董卓取代盧植統率廣宗城附近的大軍。”
“同時嚴查盧植的同黨,凡是與盧植關係親密的將領,全部押解到洛陽受審。”
想了想劉宏又補充了一句。
“讓董卓在一個月之內務必拿下廣宗城,一個月之後,董卓需要率兵與秦頌匯合,然後直取下曲陽城。”
秦頌和蔡琰煉製的大力丸,一粒增加千斤力量!!!
見苟齊有些慌神,張讓等人止不住被逗得一樂。
秦頌沒有膽子睡皇後,但張讓卻有這個膽子。
等到將來吞下神丹,恢複男兒本色之後,張讓必定要找皇後搞個龍種出來。
有了自己的骨肉,張讓會想辦法弄死當今天子。
到時候自己的兒子登基做了皇帝,張讓也就能做大漢的太上皇了。
想到這裏,張讓止不住掩嘴,發出了一陣陰惻惻的笑聲。
“好了,你該說秦太守的訴求了。”
苟齊聞聲,精神一震,首先摸出一張寫滿人名的布巾遞到了張讓的手上。
“十位常侍,我家太守的第一個訴求,是希望十位常侍一起發力,將這一塊布巾上記載的人,盡快找齊送到真定城。”
苟齊的話,有點出乎張讓的預料。
張讓握著布巾看了一眼,低聲念道:“皇宮女官貂蟬,江東大喬、小喬,孫堅的女兒孫尚香,張濟的夫人鄒氏,糜竺的妹妹……南陽黃忠,陳留典韋,姑臧賈詡,潁川郭嘉……”
張讓一口氣說出來了數十個人名。
末了,張讓將布巾遞給了身側的趙忠。
“我不知道秦太守要這些人的目的是什麽?但我們幾個能力有限,這上麵的人,我們最多隻能湊齊一小半。”
“比如荀家的幾個人,我們是沒辦法左右的,因為荀家是世家望族,他們和我們是敵對關係。”
“同時,這上麵有些記載也是錯誤的,據我所知張濟還沒有結婚,鄒氏怕是秦太守杜撰出來的人物。”
鄒氏自然不是秦頌杜撰出來的人物。
但秦頌穿越前,不是專門研究三國文化的磚家。
秦頌知道鄒氏豐滿迷人,卻不知道鄒氏具體叫什麽名字。
同樣的還有劉備的甘夫人。
秦頌知道甘夫人膚如羊脂,是阿鬥的母親。卻不知道甘夫人叫什麽名字,具體住在什麽地方。
思索了片刻,張讓接著說道:“皇宮女官貂蟬,等你離開的時候就可以帶走。其他人,我們可以答應幫忙運作。但最後效果如何,我們不敢保證。”
苟齊輕輕點了點頭,並沒有強求這件事情。
“太守的第二個訴求,是希望十位常侍幫忙,讓太守坐上冀州刺史的寶座。”
“冀州刺史?”
張讓眉頭微微一挑,說道:“秦太守會不會有點太心急了,這冀州的仗還沒有結束啊!”
苟齊輕輕聳了聳肩膀,“冀州的仗若是結束了,太守再想進步,阻力就多了。畢竟,眼紅冀州的人,可不少。”
見張讓等人沒有答話,苟齊又連忙補充了一句。
“太守說了,他若是坐上冀州刺史的寶座,冀州上上下下,以後都聽從十位常侍的號令。”
苟齊的最後一句話,讓張讓等人止不住眉頭一挑。
十常侍依靠皇帝的寵幸,在皇宮當中耀武揚威。但在各州各郡,十常侍卻沒有多少話語權。
將秦頌抬到冀州刺史的寶座上,這倒也符合十常侍的利益。
想到這裏,張讓輕輕點了點頭。
“明日早朝,我會親自向天子提及這件事情,並且據理力爭。即便不能幫助秦太守馬上如償所願,至少也要給秦太守爭取一個機會。”
苟齊微微一笑,又接著說道:“第三點訴求,我家太守想要做大漢的戰神,唯一的戰神。”
“皇甫嵩、朱儁還有盧植,最好可以被調離冀州戰場。”
十常侍聞聲,幾乎同時笑了起來。
片刻之後,張讓說道:“我們是宦官,何進是外戚,張溫是清議,朱儁、皇甫嵩、盧植要麽出自於世家,要麽屬於軍閥。我們的派係不同,也當然樂意打壓他們。”
漢末三名將。
皇甫嵩出生將門世家、盧植師從太尉陳球、大儒馬融等。朱儁雖然出身不如皇甫嵩,卻也始終不願意與張讓等人同流合汙。
總之一句話,皇甫嵩、朱儁還有盧植,都不是十常侍的人。
“正好,不久之前有小黃門上報,盧植擔心戰敗,影響自己的聲譽,故意龜縮在防線內畏敵不戰。導致廣宗的黃巾軍,實力變得越來越強。也同時導致各地的黃巾軍士氣變得越來越高。”
“明日早朝,我會將這件事情上報陛下,根據我對陛下的了解,陛下知道這件事情以後,要革去盧植的職務,將他押解迴洛陽應該不難。”
“至於皇甫嵩和朱儁,他們被波才包圍在長社,已經快要彈盡糧絕了,應該翻不起什麽風浪了。”
苟齊代表秦頌,總共向十常侍提出了三個訴求。
為了得到神丹,十常侍表現得還算配合。
辭別十常侍之後,苟齊又大大方方的去拜訪了大將軍何進。
二人聊了些什麽無人得知。
眾人隻知道苟齊後來住在了大將軍府。
從這一點,眾人能夠得出兩個比較有用的消息。
第一,秦頌真的是大將軍何進的學生。
秦頌在朝廷也有背景,也有人幫他說話。
第二,大將軍何進並非孤家寡人。在冀州,他的學生百戰百勝,手中儼然已經掌握了一支精銳。
總之,苟齊拜訪何進。
同時提升了何進與秦頌的聲望,也算是一步難得的妙棋。
第二日早朝。
朝堂上出現了兩個比較重要的議題。
一是,十常侍與大將軍何進共同推薦秦頌擔任冀州刺史。
劉宏經過一番思索之後決定,先任命秦頌擔任鎮東將軍,賞賜黃金百斤。
同時劉宏下令秦頌繼續負責清剿下曲陽殘兵。
待到冀州之圍徹底解除之後,在根據功勞提拔秦頌擔任冀州刺史。
劉宏的安排,倒也不難理解。
一來秦頌資曆太淺,要知道幾個月之前,秦頌還隻是一地的縣令。
二來,劉宏有點擔心外戚專政。
畢竟秦頌是何進的學生,與何進的關係,看起來還比較緊密。
關於秦頌的獎賞敲定之後,張讓這才添油加醋的參了盧植一本。
劉宏得知盧植故意貽誤戰機,導致黃巾軍變強之後,氣憤不已,當即大聲下令,“馬上傳令,革去盧植在軍中的所有職務,讓董卓取代盧植統率廣宗城附近的大軍。”
“同時嚴查盧植的同黨,凡是與盧植關係親密的將領,全部押解到洛陽受審。”
想了想劉宏又補充了一句。
“讓董卓在一個月之內務必拿下廣宗城,一個月之後,董卓需要率兵與秦頌匯合,然後直取下曲陽城。”
秦頌和蔡琰煉製的大力丸,一粒增加千斤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