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頁
嫁入敵國之後[女尊] 作者:鯨嶼Freya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之所以亂局一直持續到如今,不過是因為當初擁立赫連姍的一眾朝臣,自知站錯了隊伍,唯恐遭到這位殺紅了眼的閻王的清算。既然註定落不得善終,便不如橫下心來,拚死一搏。
據說,她們一麵領著殘兵負隅頑抗,一麵拉攏大皇女,試圖為自己立起一麵新的,也是僅存的旗幟來,與坐在宮中的那位相抗。
朝野上下,是也有一小股意見,認為大皇女於治國之才上並不落下風,早年間亦是受大可汗重用的,雖然如今身體欠佳,卻也並非不能勝任君位。
不過,這樣的聲音就和亂黨的抵抗一樣,終究力量薄弱。這幾日間,街上的商販走卒都傳說,赫連姝成為新任大可汗,幾乎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在亂黨勢力被快速清掃的情境下,百姓也不如初時那樣懼怕,漸漸地走出門來,重新做起謀生的活計,局麵日趨平和。
隻是,慢慢地流傳出另一種聲音來,說……
說這位將要即位的新可汗,原來是一個可憐的情種。
不知是哪裏漏出來的消息,說是在君位之爭中,大閼氏與二皇女陰謀算計,害死了她心愛的男人,因而她才如患了失心瘋一般,殺紅了眼,絲毫不顧血肉親情和自己的聲望,一定要取他二人性命。
這樣的故事,向來是引人入勝的。
因此,哪怕隱隱擔心傳這位新可汗的閑話,會招來禍事,但這個故事還是在街頭巷尾飛快地流傳開來,儼然成了白龍城中最流行的話本子。
而無人知曉,這話本子的主角之一,傳說中令赫連姝悲痛欲絕的那個已死的男子,此刻正好端端地坐在廊下,望著高高的院牆出神。
院牆很老,遍布著苔痕,牆角爬了幾枝不知名的藤蔓,在這春日裏已經長出嫩葉來,一直爬到牆頭上,探向外麵的小巷。
廊下一張小桌,一把藤椅,就是他這些日子以來一坐就是一天的地方。
「崔公子,」身邊人低聲勸道,「您不必太過憂心,三殿下那頭的事,眼看就快了了,過不了多少日子,您就能迴去相見了。」
他隻默默坐著,不像是聽進去了的模樣。
老李頭隻能又勸:「您眼下最要緊的,還是看顧好自己的身子。要是三殿下來接您的時候,瞧見您病倒了,那可不知道多心疼呢,我們家殿下也定要責我沒盡心照顧您。」
他這才輕輕笑了一笑,「我明白,定不會拿自己的身子開玩笑。」
「這就對了。藥放到這會兒,也不燙了,早些喝了吧,再遲便要涼了。」
他垂眸看了看桌上的藥碗。
這些日子,他的身子的確是越來越不好了。
最初大約是他得知崔宜的死訊,日夜悲傷,不思飲食,硬生生地將身子作踐壞了。隨後又是經歷了壽宴那一夜的驚慌,又是在這處院子裏天天擔心赫連姝的境況,便一直也沒能調養迴來,反倒是不適得越來越頻繁。
外麵亂著,老李頭不敢拋下他走得太遠,另一麵,也是北涼並沒有什麽太高明的郎中。
於是,隻能由老李頭按著老法裏的經驗,買了些草藥迴來,說是清熱解燥,安心寧神的,每天煎了讓他喝下去。至於效用究竟如何,他心裏也很不敢確準。
藥湯濃黑,比他從前喝過的都要更苦,更難以下咽,他瞧著便有些發怵。
他微微蹙著的眉頭,沒能逃過麵前人的眼睛。
「崔公子怎麽還鬧小孩子脾氣。」老李頭慈眉善目的,「廚房裏還燉著甜湯呢,您喝了藥,老奴一會兒替您盛一碗來,便不苦了。」
那模樣,令他忽地想起了幼年時,身邊伺候的老侍人,也是這般。
那時候他還當真無憂無慮,隻以為會平安順遂一生。
他眨了眨眼,既不願這一時感傷讓人瞧見,也不好意思活到這樣大了,還讓對方哄他,便端起藥碗,仰頭就要一口氣灌下去。
卻不料,今日苦藥入喉,與往常更有些不同。
他剛喝了兩口,便覺得一陣噁心,從舌根底下泛出來,難以克製。他本想強忍下去,卻反倒被嗆了一下,猛地咳出聲來。
「您慢些。」老李頭隻道他是喝急了,忙著遞帕子給他。
他搖了搖頭,卻說不出話來。
胃裏一陣連著一陣地難受,令他止不住地幹嘔,哪怕唇邊仍沾著藥漬,形容狼狽,也顧不上了。
他扶著桌沿,直憋得眼尾通紅,臉上也浮起病態的嫣紅,被激起來的淚水掛在眼角,搖搖欲墜。
「崔公子,您這是怎麽了?」老李頭慌慌張張地來扶他。
他好不容易忍過了那一陣難受,伏在桌邊,渾身脫力,額上掛著細密的汗珠。
沒想到自己的身子竟然這樣沒用,他微微苦笑著,明明留在宮中殫精竭慮,麵對各方勢力的是赫連姝,他不過是一個避居在外,苟且偷生的人,結果反倒是他先病懨懨的。
到了相見那日,她必定又要訓他。
老李頭忙著將他扶進屋躺下,又替他掖被子,又伸手探他額頭,一陣忙亂,也瞧不出個端倪,隻能道:「這樣下去不行,老奴得出門去找醫女來。」
他過意不去,輕聲道:「您不必忙,我不過是沒休息好,胃裏有些難受,沒有什麽大礙。」
對麵聽了,卻忽地愣了一愣。
「您這樣有多久了?」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據說,她們一麵領著殘兵負隅頑抗,一麵拉攏大皇女,試圖為自己立起一麵新的,也是僅存的旗幟來,與坐在宮中的那位相抗。
朝野上下,是也有一小股意見,認為大皇女於治國之才上並不落下風,早年間亦是受大可汗重用的,雖然如今身體欠佳,卻也並非不能勝任君位。
不過,這樣的聲音就和亂黨的抵抗一樣,終究力量薄弱。這幾日間,街上的商販走卒都傳說,赫連姝成為新任大可汗,幾乎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在亂黨勢力被快速清掃的情境下,百姓也不如初時那樣懼怕,漸漸地走出門來,重新做起謀生的活計,局麵日趨平和。
隻是,慢慢地流傳出另一種聲音來,說……
說這位將要即位的新可汗,原來是一個可憐的情種。
不知是哪裏漏出來的消息,說是在君位之爭中,大閼氏與二皇女陰謀算計,害死了她心愛的男人,因而她才如患了失心瘋一般,殺紅了眼,絲毫不顧血肉親情和自己的聲望,一定要取他二人性命。
這樣的故事,向來是引人入勝的。
因此,哪怕隱隱擔心傳這位新可汗的閑話,會招來禍事,但這個故事還是在街頭巷尾飛快地流傳開來,儼然成了白龍城中最流行的話本子。
而無人知曉,這話本子的主角之一,傳說中令赫連姝悲痛欲絕的那個已死的男子,此刻正好端端地坐在廊下,望著高高的院牆出神。
院牆很老,遍布著苔痕,牆角爬了幾枝不知名的藤蔓,在這春日裏已經長出嫩葉來,一直爬到牆頭上,探向外麵的小巷。
廊下一張小桌,一把藤椅,就是他這些日子以來一坐就是一天的地方。
「崔公子,」身邊人低聲勸道,「您不必太過憂心,三殿下那頭的事,眼看就快了了,過不了多少日子,您就能迴去相見了。」
他隻默默坐著,不像是聽進去了的模樣。
老李頭隻能又勸:「您眼下最要緊的,還是看顧好自己的身子。要是三殿下來接您的時候,瞧見您病倒了,那可不知道多心疼呢,我們家殿下也定要責我沒盡心照顧您。」
他這才輕輕笑了一笑,「我明白,定不會拿自己的身子開玩笑。」
「這就對了。藥放到這會兒,也不燙了,早些喝了吧,再遲便要涼了。」
他垂眸看了看桌上的藥碗。
這些日子,他的身子的確是越來越不好了。
最初大約是他得知崔宜的死訊,日夜悲傷,不思飲食,硬生生地將身子作踐壞了。隨後又是經歷了壽宴那一夜的驚慌,又是在這處院子裏天天擔心赫連姝的境況,便一直也沒能調養迴來,反倒是不適得越來越頻繁。
外麵亂著,老李頭不敢拋下他走得太遠,另一麵,也是北涼並沒有什麽太高明的郎中。
於是,隻能由老李頭按著老法裏的經驗,買了些草藥迴來,說是清熱解燥,安心寧神的,每天煎了讓他喝下去。至於效用究竟如何,他心裏也很不敢確準。
藥湯濃黑,比他從前喝過的都要更苦,更難以下咽,他瞧著便有些發怵。
他微微蹙著的眉頭,沒能逃過麵前人的眼睛。
「崔公子怎麽還鬧小孩子脾氣。」老李頭慈眉善目的,「廚房裏還燉著甜湯呢,您喝了藥,老奴一會兒替您盛一碗來,便不苦了。」
那模樣,令他忽地想起了幼年時,身邊伺候的老侍人,也是這般。
那時候他還當真無憂無慮,隻以為會平安順遂一生。
他眨了眨眼,既不願這一時感傷讓人瞧見,也不好意思活到這樣大了,還讓對方哄他,便端起藥碗,仰頭就要一口氣灌下去。
卻不料,今日苦藥入喉,與往常更有些不同。
他剛喝了兩口,便覺得一陣噁心,從舌根底下泛出來,難以克製。他本想強忍下去,卻反倒被嗆了一下,猛地咳出聲來。
「您慢些。」老李頭隻道他是喝急了,忙著遞帕子給他。
他搖了搖頭,卻說不出話來。
胃裏一陣連著一陣地難受,令他止不住地幹嘔,哪怕唇邊仍沾著藥漬,形容狼狽,也顧不上了。
他扶著桌沿,直憋得眼尾通紅,臉上也浮起病態的嫣紅,被激起來的淚水掛在眼角,搖搖欲墜。
「崔公子,您這是怎麽了?」老李頭慌慌張張地來扶他。
他好不容易忍過了那一陣難受,伏在桌邊,渾身脫力,額上掛著細密的汗珠。
沒想到自己的身子竟然這樣沒用,他微微苦笑著,明明留在宮中殫精竭慮,麵對各方勢力的是赫連姝,他不過是一個避居在外,苟且偷生的人,結果反倒是他先病懨懨的。
到了相見那日,她必定又要訓他。
老李頭忙著將他扶進屋躺下,又替他掖被子,又伸手探他額頭,一陣忙亂,也瞧不出個端倪,隻能道:「這樣下去不行,老奴得出門去找醫女來。」
他過意不去,輕聲道:「您不必忙,我不過是沒休息好,胃裏有些難受,沒有什麽大礙。」
對麵聽了,卻忽地愣了一愣。
「您這樣有多久了?」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