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頁
嫁入敵國之後[女尊] 作者:鯨嶼Freya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隻能趕緊將話頭移開。
「不說這些了,咱們的時候不多,要是讓旁人瞧見在這裏說話,便落不了好了。」
他道:「你既是沈尚書身邊的人,如今怎麽出來了?」
說這話時,心裏頗為惴惴,唯恐是沈尚書有什麽不好。畢竟也是年過五旬的人了,一路上饑寒交迫,又受北涼人驅趕侮辱,如何經受得住。
對麵便道:「如今我們大人也不是尚書了,我們這些做下人的,又哪能有什麽好呢。北涼人說了,不讓身邊留這麽多伺候的,除了近身的兩個人,餘下的都讓打發出來了。」
她說著,不由得嘆了一口氣,「好在還能找到一份營生,不至於餓死。」
話雖如此,又有些許自得似的,「北涼人手腳粗,也不如咱們勤快,做起這些活計來,比不上咱們。您瞧,這陣子王府裏都用我送的柴了。」
崔冉聽著,心裏總算略為安心。
不論處境如何的難,能平平安安地活下來,就已經是很好了,其餘的都不能奢求。
「可不是嗎。」他帶著微笑,客套了一句,轉而又問,「那沈尚書,還有皇太女她們,如今可都好嗎?」
這安子就答:「您放心,如今都還好著,沒有什麽大礙。」
她道:「我們家大人畢竟年紀不輕了,一路上過來,總難免有些小病小痛,好在眼下是安頓下來了,將養些時日,大約也就不要緊了。皇太女身強體健,好得很,您不要擔心。」
崔冉倒也頗感安慰。
「她們如今是安置在哪裏?」他問。
麵前的人方才還是展眉帶笑,這一會兒的工夫,眉眼卻垂下來,臉上頗露出幾分憂色。
「是在城南的一處小院子裏。」她道,「有皇太女,另幾位皇女,還有從前的大臣,多半都住在裏頭。」
「這樣多人?」
崔冉聽了,也不由得微皺眉頭。
北涼人的王城,與陳國的京城本就無法相比,皇宮和王府還稱得上闊氣,其餘的民居便很寒酸了。他們拿出來安置的院子,想必也不能是多大多好的。
單是這麽些人住進去,已經很不可思議,更何況還有伺候的下人,擠在一處,這還成什麽了呢。
對麵便也有些唉聲嘆氣。
「誰說不是呢。您是不曉得,這些北涼人,已經將人都擄來了還不算,還忌諱著咱們不馴服,生怕咱們背地裏動什麽心思。因為這個緣故,才將人都圈在一處,方便看管。」
她道:「院子外麵就是衛兵,裏頭也安插了許多北涼人,說是幫手幹活的,實際上是明著監視咱們。鬧得人連話都不敢講,開口之前都得再三思量,生怕一句半句的就落了罪名。」
她最終重重一嘆,作為總結,「這日子過得和坐牢似的,活受罪。」
崔冉站在她跟前,也無言以對。
他們這些人,從亡國的那一天起,便都是階下囚,不論是在牢籠裏也好,別處也罷,能有什麽分別。相較之下,北涼人肯撥一處院子安置,都算是給這些陳國皇族的體麵了。
任憑怎麽安慰,也蒼白,他隻能勉強道:「委實是受苦了,還好,隻要人沒事,一切都可以從長計議。」
對麵卻顯然從他的話裏悟出了別的意思。
「正是您說的道理。」她恭敬道,「如今不是聽說,南邊的義軍勢頭正盛嗎,且還在打聽皇太女的下落,誓要救出太女,重建陳國。我聽城裏傳言,北涼人拿她們頗為頭疼,沒準這事就真成了,誰又知道呢。」
她說得,眉梢都不由帶了兩分喜氣,「小人也相信,咱們早晚有一天,能狠狠將那些北涼蠻子給教訓了。到那時,咱們便可以翻身,高高興興地迴故國了。」
崔冉麵對她這陡然升起來的精氣神,卻不由得失了一刻的神。
如今迴想起來,沈尚書和皇太女遞信給他,要他伺機跟在赫連姝的身邊,仿佛已經是很遙遠的事情了。就連在黑鶴城裏,陳茵唐突來堵他的那一迴,雖然事實上時隔不久,他也總覺得,好像已經遠得和他沒有什麽關係了。
事情一樁接著一樁來,令人無暇分神。
聽眼前人的意思,現今不論是皇太女這邊,還是南方的義軍,都仍在堅持著與北涼人周旋,並不肯放棄復國的願望。
隻有他,埋起頭來縮在這王府裏,連旁人的下落和處境都一概不知,更不用說這些政務上的大事了。雖然赫連姝待他,比從前和氣了不少,但這些事情,向來是不同他說的,他更無法向外麵打聽。
也不知道,沈尚書她們如今作何等想法,是不是還以為,他能讓赫連姝在金殿上替他爭一爭,留在她的身邊,乃是聽從了她們的計策,運用心機手段,有意而為之。
要是有一天,她們弄清了,他並沒有那些遠見宏圖,隻想在她的蔭蔽下安寧度日,會不會對他極為不齒?
隻是,麵前的安子並沒有讀明白他內心所想,反倒是帶著笑臉,還要來寬慰他。
「九皇子您在這裏,卻也是受委屈了。」她道,「小人說句僭越的話,還請您好自珍重,忍耐一時。咱們將來打贏了北涼人,迴到京城去,您仍舊是金枝玉葉,多的是好日子在後頭呢。」
崔冉聞言,心底裏苦笑,並不十分敢信,但總歸知道對方是發自好心,少不得謝了。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不說這些了,咱們的時候不多,要是讓旁人瞧見在這裏說話,便落不了好了。」
他道:「你既是沈尚書身邊的人,如今怎麽出來了?」
說這話時,心裏頗為惴惴,唯恐是沈尚書有什麽不好。畢竟也是年過五旬的人了,一路上饑寒交迫,又受北涼人驅趕侮辱,如何經受得住。
對麵便道:「如今我們大人也不是尚書了,我們這些做下人的,又哪能有什麽好呢。北涼人說了,不讓身邊留這麽多伺候的,除了近身的兩個人,餘下的都讓打發出來了。」
她說著,不由得嘆了一口氣,「好在還能找到一份營生,不至於餓死。」
話雖如此,又有些許自得似的,「北涼人手腳粗,也不如咱們勤快,做起這些活計來,比不上咱們。您瞧,這陣子王府裏都用我送的柴了。」
崔冉聽著,心裏總算略為安心。
不論處境如何的難,能平平安安地活下來,就已經是很好了,其餘的都不能奢求。
「可不是嗎。」他帶著微笑,客套了一句,轉而又問,「那沈尚書,還有皇太女她們,如今可都好嗎?」
這安子就答:「您放心,如今都還好著,沒有什麽大礙。」
她道:「我們家大人畢竟年紀不輕了,一路上過來,總難免有些小病小痛,好在眼下是安頓下來了,將養些時日,大約也就不要緊了。皇太女身強體健,好得很,您不要擔心。」
崔冉倒也頗感安慰。
「她們如今是安置在哪裏?」他問。
麵前的人方才還是展眉帶笑,這一會兒的工夫,眉眼卻垂下來,臉上頗露出幾分憂色。
「是在城南的一處小院子裏。」她道,「有皇太女,另幾位皇女,還有從前的大臣,多半都住在裏頭。」
「這樣多人?」
崔冉聽了,也不由得微皺眉頭。
北涼人的王城,與陳國的京城本就無法相比,皇宮和王府還稱得上闊氣,其餘的民居便很寒酸了。他們拿出來安置的院子,想必也不能是多大多好的。
單是這麽些人住進去,已經很不可思議,更何況還有伺候的下人,擠在一處,這還成什麽了呢。
對麵便也有些唉聲嘆氣。
「誰說不是呢。您是不曉得,這些北涼人,已經將人都擄來了還不算,還忌諱著咱們不馴服,生怕咱們背地裏動什麽心思。因為這個緣故,才將人都圈在一處,方便看管。」
她道:「院子外麵就是衛兵,裏頭也安插了許多北涼人,說是幫手幹活的,實際上是明著監視咱們。鬧得人連話都不敢講,開口之前都得再三思量,生怕一句半句的就落了罪名。」
她最終重重一嘆,作為總結,「這日子過得和坐牢似的,活受罪。」
崔冉站在她跟前,也無言以對。
他們這些人,從亡國的那一天起,便都是階下囚,不論是在牢籠裏也好,別處也罷,能有什麽分別。相較之下,北涼人肯撥一處院子安置,都算是給這些陳國皇族的體麵了。
任憑怎麽安慰,也蒼白,他隻能勉強道:「委實是受苦了,還好,隻要人沒事,一切都可以從長計議。」
對麵卻顯然從他的話裏悟出了別的意思。
「正是您說的道理。」她恭敬道,「如今不是聽說,南邊的義軍勢頭正盛嗎,且還在打聽皇太女的下落,誓要救出太女,重建陳國。我聽城裏傳言,北涼人拿她們頗為頭疼,沒準這事就真成了,誰又知道呢。」
她說得,眉梢都不由帶了兩分喜氣,「小人也相信,咱們早晚有一天,能狠狠將那些北涼蠻子給教訓了。到那時,咱們便可以翻身,高高興興地迴故國了。」
崔冉麵對她這陡然升起來的精氣神,卻不由得失了一刻的神。
如今迴想起來,沈尚書和皇太女遞信給他,要他伺機跟在赫連姝的身邊,仿佛已經是很遙遠的事情了。就連在黑鶴城裏,陳茵唐突來堵他的那一迴,雖然事實上時隔不久,他也總覺得,好像已經遠得和他沒有什麽關係了。
事情一樁接著一樁來,令人無暇分神。
聽眼前人的意思,現今不論是皇太女這邊,還是南方的義軍,都仍在堅持著與北涼人周旋,並不肯放棄復國的願望。
隻有他,埋起頭來縮在這王府裏,連旁人的下落和處境都一概不知,更不用說這些政務上的大事了。雖然赫連姝待他,比從前和氣了不少,但這些事情,向來是不同他說的,他更無法向外麵打聽。
也不知道,沈尚書她們如今作何等想法,是不是還以為,他能讓赫連姝在金殿上替他爭一爭,留在她的身邊,乃是聽從了她們的計策,運用心機手段,有意而為之。
要是有一天,她們弄清了,他並沒有那些遠見宏圖,隻想在她的蔭蔽下安寧度日,會不會對他極為不齒?
隻是,麵前的安子並沒有讀明白他內心所想,反倒是帶著笑臉,還要來寬慰他。
「九皇子您在這裏,卻也是受委屈了。」她道,「小人說句僭越的話,還請您好自珍重,忍耐一時。咱們將來打贏了北涼人,迴到京城去,您仍舊是金枝玉葉,多的是好日子在後頭呢。」
崔冉聞言,心底裏苦笑,並不十分敢信,但總歸知道對方是發自好心,少不得謝了。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