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鋼鐵產量十億噸
女帝欠了我百萬億:隻能生娃抵賬 作者:三思兩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河間謝家完了。
經過毫不留情的扒皮後。
肥沃的良田,被周邊農民瓜分走了三十萬畝。
家族內部嚴重分裂,超過八成的青壯要求分家分地,打算成為納稅之民,進入到帝國的基本盤中。
謝家堡內剩下的核心族人,還不到五千之數,再被‘流動法庭’的法官,審判定罪了一批後,又有數百人進入了勞改犯工作隊,得接受三到十年的勞動改造——大家族內部的矛盾極多,比如主母虐待丫鬟,嫡子霸淩庶子,以及其他的壓迫事件,帝國司法都要管,都會給受害者一個公道,隻要受害者承諾,以後積極納稅,成為帝國基本盤之民。
拆分。
這是一種強製性的拆分。
不管你是百年世家還是千年世家,隻要是遊離在帝國基本盤之外,隻要是一毛不拔,堅持不承擔任何責任義務,那麽帝國也不會有絲毫留情,隻要期限一過,就是服軟求饒都沒用。
且河間謝家的遭遇不是個例。
還有琅琊王家、河西趙家、蒼梧張家、琉璃葉家、幽州秦家等世家,都因為超過三年不交稅,遭到了周邊百姓的圍攻與侵犯,陷入到了汪洋大海般的圍攻。
最讓這些世家感到接受不了的,那些起到煽動帶頭作用的,往往不是某些被貪欲蒙蔽了雙眼的泥腿子,而是帝國公仆,且大部分是同樣出身於地主士紳階層的子弟,他們竟然對‘自己人’下手極狠,毫不留情!
僅僅隻是因為,世家大族擋了他們的官場晉升之路,為了點個人的利益,而毀士紳地主的根基,簡直令人痛心疾首。
皇宮中。
最近女帝收到了不少文士大儒,寫給她的控訴勸諫的奏折,要求帝國的變法,不要再傷害世家大族的利益,這些才代表帝國真正的底蘊和根基,繼續任由那些基層公務員胡作非為,無疑是自掘墳墓之舉。
比如出身河間謝氏的崇文館學士謝宗泰,就一連寫了多份奏疏,言辭非常激烈:
“陛下,那些無法無天的基層小吏,今天敢拆分世家,若幹年後他們就敢拆分皇室了,這世間不會有他們不敢幹的事!”
“必須將孫樂安之流,盡數斬殺,帝國才可長治久安,陛下才能得到真正的認可與支持。”
“帝國難道連幾個世家都容不下麽?帝國缺那麽點錢糧麽?世家最大的價值,是我們代表了帝國的風骨與文脈,我們亦是神州傳統文化之承載者,若沒有世家之背書與支持,皇權之神聖,至少要削弱一半!”
“陛下,那些傷害世家利益之舉,不可再放任不管了,務必要斬殺一批人才行,若是世家被盡數拆分瓦解,帝國的文脈與傳統,會迅速崩潰,再也沒人能寫出微言大義之文章,再沒有人堅持聖賢大道,日後小人之道盛行,人們一心逐利化為禽獸。唯有世家之存在,神州之文明才能延續,陛下萬不可做舍本逐末、貪小失大之事啊!”
看到這些奏折。
女帝的心情變的非常不爽。
因為聽謝宗泰這位大儒的意思,似乎帝國離了世家,就完全玩不轉了,甚至是很快完蛋?
沒了世家大族,帝國的文脈就斷了,神州文化就沒人傳承了?
問題是那些大族之中,除了無休止的後宅內鬥,穢亂不堪的陰私故事,以及各種壓迫下層的規矩之外,有什麽文化傳承可言?
即便是流傳下了一些東西,也是以糟粕居多,好的方麵極少。
女帝也懶的進行反駁,無視了這些聲音,並對那些世家大族的自私無恥,有了更深刻的領會,發現夫君李奇,以前在文章裏的那些批判,完全是正確的,那些世家大族在本質上,就是自私到極致的存在,隻想在地方過著‘土皇帝’般的日子,不能受半點約束,也不願拿出丁點利益,唯有狠狠的收拾與敲打,才能讓他們擺正自己的位置,扭轉高高在上的心態。
而女帝這種留中不發,完全無視的處理方式。
謝宗泰等大儒感到極其不滿與憤怒,心裏充斥著無窮的怒火。
但他們又不敢走向極端,舉旗造反,他們沒有這麽大的膽量。
隻是慢慢演變成了一個‘陰陽人’群體,經常發表一些陰陽怪氣的話語。
不管帝國在發展的過程中,取得了多大的成就,他們總能挑出一些刺來,盯上了局部的細節。
還經常吹捧西方國家的‘私人財產神聖不可侵犯’‘風能進雨能進’等,以此唱衰貶低自己的母國。
為此女帝好幾次氣的想下令砍了他們,但李奇卻認為這些人有一定的利用價值,他們寫的那些文章,可交給外國報社翻譯轉載一番,讓外國的高層與民眾,增進對炎龍國了解的同時,也能降低一些戒心,畢竟在這些大儒的文章裏,炎龍國確實是弊端叢生、風氣敗壞,很快就會完蛋。
“隻要利用的好,就算是垃圾,也能發揮出很大的價值。何況他們都是文筆口才不錯的大儒,忽悠國人的機會,堅決不給他們;但忽悠住外國人,於他們而言輕輕鬆鬆。”
李奇道。
“可為什麽要忽悠外國人?讓他們知道炎龍帝國強大到不容冒犯,這不是一件好事麽?”鳳武璃玥不太理解的道。
“如果意識到了炎龍帝國是個強大的威脅,我們與西方列強的貿易,很快會受到限製,別說是每年超過1萬億龍元,連現在的五千億都保不住。若是那些大儒足夠給力,讓西方放下了戒心,年貿易額超過10萬億都有可能,有利於帝國迅速的完成初始積累。畢竟強盜不喜歡跟強者打交道。”李奇解釋道。
“原來如此。”
鳳武璃玥點點頭:“若是那些大儒真能用他們手裏的筆,為帝國換來每年10萬億的貿易額,他們再怎麽唱衰貶低帝國,也是大功一件啊,算是廢物得到了利用。”
……
3月份。
沒有特別重大的事件發生。
不過在3月16日這天。
京畿省,唐關工業園區。
隨著江南商會名下第十八鋼鐵廠的順利投產。
在鋼鐵冶煉行業,以炎龍帝國作為整體,成功實現了一個裏程碑般的成就。
帝國每月的鋼鐵產能,正式突破了一億噸,達到了1.2億噸之多。
再乘以一年九個月。
意味著帝國的鋼鐵年產量,突破了十億噸這個數字,簡直堪稱恐怖。
而且要知道,這還隻是江南商會名下的煉鋼廠,所創造出的成績,帝國的官辦鋼鐵廠、私人煉鋼廠的產能,並未包括統計進去,不然還能再增加個幾千萬噸。
此外,江南商會在南廣之地,也建了兩座先進的鋼鐵廠,年產量約5000萬噸,這些產能也未包括在內。
總之在鋼鐵產量這塊,帝國今年一定能突破十億噸,平均每位百姓能分到半噸多。
話說這是不是太過誇張了?
年產鋼鐵十億噸,以帝國目前不算特別發達的經濟狀況,用得完這麽多的鋼鐵麽?
會不會出現嚴重過剩?
實際上。
帝國不僅不會出現鋼鐵產能過剩的問題,明年後年的需求量還會提高,江南商會還得再建多座的煉鋼廠,把產能快速提高到每年15億噸,乃至20億噸的地步。
因為帝國現在正處於高速發展的階段,各行各業都要用到鋼材鋼鐵。
比如建築業,鋼筋與混凝土是不能分開的搭檔。
建造‘超級大橋’,用到的鋼材動輒十幾萬噸,且對強度要求很高。
還有造船、造車等製造業,也是消耗鋼鐵的大戶。
且由於價格便宜,質量卻非常高,江南商會的鋼鐵製品,還大批的出口到白熊帝國、沙漠國家與聖安教國,去年的出口量就超過了7000萬噸,今年的對外出口量,至少會超過1億噸。
而鋼鐵的產量多少,是衡量一個國家國力的重要指標。
炎龍帝國的鋼鐵年產量超過十億噸,毫無疑問能排世界第一,沒有任何國家可比。
女帝也感到非常的興奮,私下感歎的道:
“鋼鐵就是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帝國鋼鐵年產量十億噸,若轉化為戰爭能力,可能就意味著十億噸的炸彈;如果產量增加到每年三十億、五十億乃至上百億噸,估計不會再有任何的國家,敢威脅與挑釁帝國,那是狂妄尋死之舉!”
“你說的沒錯。”
李奇點頭讚同,但話一轉的道:“但要想把鋼產量提高到30億噸以上,傳統的運輸方式已經不夠用了,水運的速度慢、耗時長,難以把原材直接送到煉鋼廠;公路運輸存在運力瓶頸,成本較高、容易擁堵;使用飛艇的話,成本會超過鋼鐵製品本身。所以接下來,帝國需要推出一種全新的運輸方式,得具有運力大、速度快且成本低的特點,打破這方麵的發展瓶頸。”
“哦,是什麽樣的運輸方式?”
鳳武璃玥當即產生了很大的興趣。
經過毫不留情的扒皮後。
肥沃的良田,被周邊農民瓜分走了三十萬畝。
家族內部嚴重分裂,超過八成的青壯要求分家分地,打算成為納稅之民,進入到帝國的基本盤中。
謝家堡內剩下的核心族人,還不到五千之數,再被‘流動法庭’的法官,審判定罪了一批後,又有數百人進入了勞改犯工作隊,得接受三到十年的勞動改造——大家族內部的矛盾極多,比如主母虐待丫鬟,嫡子霸淩庶子,以及其他的壓迫事件,帝國司法都要管,都會給受害者一個公道,隻要受害者承諾,以後積極納稅,成為帝國基本盤之民。
拆分。
這是一種強製性的拆分。
不管你是百年世家還是千年世家,隻要是遊離在帝國基本盤之外,隻要是一毛不拔,堅持不承擔任何責任義務,那麽帝國也不會有絲毫留情,隻要期限一過,就是服軟求饒都沒用。
且河間謝家的遭遇不是個例。
還有琅琊王家、河西趙家、蒼梧張家、琉璃葉家、幽州秦家等世家,都因為超過三年不交稅,遭到了周邊百姓的圍攻與侵犯,陷入到了汪洋大海般的圍攻。
最讓這些世家感到接受不了的,那些起到煽動帶頭作用的,往往不是某些被貪欲蒙蔽了雙眼的泥腿子,而是帝國公仆,且大部分是同樣出身於地主士紳階層的子弟,他們竟然對‘自己人’下手極狠,毫不留情!
僅僅隻是因為,世家大族擋了他們的官場晉升之路,為了點個人的利益,而毀士紳地主的根基,簡直令人痛心疾首。
皇宮中。
最近女帝收到了不少文士大儒,寫給她的控訴勸諫的奏折,要求帝國的變法,不要再傷害世家大族的利益,這些才代表帝國真正的底蘊和根基,繼續任由那些基層公務員胡作非為,無疑是自掘墳墓之舉。
比如出身河間謝氏的崇文館學士謝宗泰,就一連寫了多份奏疏,言辭非常激烈:
“陛下,那些無法無天的基層小吏,今天敢拆分世家,若幹年後他們就敢拆分皇室了,這世間不會有他們不敢幹的事!”
“必須將孫樂安之流,盡數斬殺,帝國才可長治久安,陛下才能得到真正的認可與支持。”
“帝國難道連幾個世家都容不下麽?帝國缺那麽點錢糧麽?世家最大的價值,是我們代表了帝國的風骨與文脈,我們亦是神州傳統文化之承載者,若沒有世家之背書與支持,皇權之神聖,至少要削弱一半!”
“陛下,那些傷害世家利益之舉,不可再放任不管了,務必要斬殺一批人才行,若是世家被盡數拆分瓦解,帝國的文脈與傳統,會迅速崩潰,再也沒人能寫出微言大義之文章,再沒有人堅持聖賢大道,日後小人之道盛行,人們一心逐利化為禽獸。唯有世家之存在,神州之文明才能延續,陛下萬不可做舍本逐末、貪小失大之事啊!”
看到這些奏折。
女帝的心情變的非常不爽。
因為聽謝宗泰這位大儒的意思,似乎帝國離了世家,就完全玩不轉了,甚至是很快完蛋?
沒了世家大族,帝國的文脈就斷了,神州文化就沒人傳承了?
問題是那些大族之中,除了無休止的後宅內鬥,穢亂不堪的陰私故事,以及各種壓迫下層的規矩之外,有什麽文化傳承可言?
即便是流傳下了一些東西,也是以糟粕居多,好的方麵極少。
女帝也懶的進行反駁,無視了這些聲音,並對那些世家大族的自私無恥,有了更深刻的領會,發現夫君李奇,以前在文章裏的那些批判,完全是正確的,那些世家大族在本質上,就是自私到極致的存在,隻想在地方過著‘土皇帝’般的日子,不能受半點約束,也不願拿出丁點利益,唯有狠狠的收拾與敲打,才能讓他們擺正自己的位置,扭轉高高在上的心態。
而女帝這種留中不發,完全無視的處理方式。
謝宗泰等大儒感到極其不滿與憤怒,心裏充斥著無窮的怒火。
但他們又不敢走向極端,舉旗造反,他們沒有這麽大的膽量。
隻是慢慢演變成了一個‘陰陽人’群體,經常發表一些陰陽怪氣的話語。
不管帝國在發展的過程中,取得了多大的成就,他們總能挑出一些刺來,盯上了局部的細節。
還經常吹捧西方國家的‘私人財產神聖不可侵犯’‘風能進雨能進’等,以此唱衰貶低自己的母國。
為此女帝好幾次氣的想下令砍了他們,但李奇卻認為這些人有一定的利用價值,他們寫的那些文章,可交給外國報社翻譯轉載一番,讓外國的高層與民眾,增進對炎龍國了解的同時,也能降低一些戒心,畢竟在這些大儒的文章裏,炎龍國確實是弊端叢生、風氣敗壞,很快就會完蛋。
“隻要利用的好,就算是垃圾,也能發揮出很大的價值。何況他們都是文筆口才不錯的大儒,忽悠國人的機會,堅決不給他們;但忽悠住外國人,於他們而言輕輕鬆鬆。”
李奇道。
“可為什麽要忽悠外國人?讓他們知道炎龍帝國強大到不容冒犯,這不是一件好事麽?”鳳武璃玥不太理解的道。
“如果意識到了炎龍帝國是個強大的威脅,我們與西方列強的貿易,很快會受到限製,別說是每年超過1萬億龍元,連現在的五千億都保不住。若是那些大儒足夠給力,讓西方放下了戒心,年貿易額超過10萬億都有可能,有利於帝國迅速的完成初始積累。畢竟強盜不喜歡跟強者打交道。”李奇解釋道。
“原來如此。”
鳳武璃玥點點頭:“若是那些大儒真能用他們手裏的筆,為帝國換來每年10萬億的貿易額,他們再怎麽唱衰貶低帝國,也是大功一件啊,算是廢物得到了利用。”
……
3月份。
沒有特別重大的事件發生。
不過在3月16日這天。
京畿省,唐關工業園區。
隨著江南商會名下第十八鋼鐵廠的順利投產。
在鋼鐵冶煉行業,以炎龍帝國作為整體,成功實現了一個裏程碑般的成就。
帝國每月的鋼鐵產能,正式突破了一億噸,達到了1.2億噸之多。
再乘以一年九個月。
意味著帝國的鋼鐵年產量,突破了十億噸這個數字,簡直堪稱恐怖。
而且要知道,這還隻是江南商會名下的煉鋼廠,所創造出的成績,帝國的官辦鋼鐵廠、私人煉鋼廠的產能,並未包括統計進去,不然還能再增加個幾千萬噸。
此外,江南商會在南廣之地,也建了兩座先進的鋼鐵廠,年產量約5000萬噸,這些產能也未包括在內。
總之在鋼鐵產量這塊,帝國今年一定能突破十億噸,平均每位百姓能分到半噸多。
話說這是不是太過誇張了?
年產鋼鐵十億噸,以帝國目前不算特別發達的經濟狀況,用得完這麽多的鋼鐵麽?
會不會出現嚴重過剩?
實際上。
帝國不僅不會出現鋼鐵產能過剩的問題,明年後年的需求量還會提高,江南商會還得再建多座的煉鋼廠,把產能快速提高到每年15億噸,乃至20億噸的地步。
因為帝國現在正處於高速發展的階段,各行各業都要用到鋼材鋼鐵。
比如建築業,鋼筋與混凝土是不能分開的搭檔。
建造‘超級大橋’,用到的鋼材動輒十幾萬噸,且對強度要求很高。
還有造船、造車等製造業,也是消耗鋼鐵的大戶。
且由於價格便宜,質量卻非常高,江南商會的鋼鐵製品,還大批的出口到白熊帝國、沙漠國家與聖安教國,去年的出口量就超過了7000萬噸,今年的對外出口量,至少會超過1億噸。
而鋼鐵的產量多少,是衡量一個國家國力的重要指標。
炎龍帝國的鋼鐵年產量超過十億噸,毫無疑問能排世界第一,沒有任何國家可比。
女帝也感到非常的興奮,私下感歎的道:
“鋼鐵就是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帝國鋼鐵年產量十億噸,若轉化為戰爭能力,可能就意味著十億噸的炸彈;如果產量增加到每年三十億、五十億乃至上百億噸,估計不會再有任何的國家,敢威脅與挑釁帝國,那是狂妄尋死之舉!”
“你說的沒錯。”
李奇點頭讚同,但話一轉的道:“但要想把鋼產量提高到30億噸以上,傳統的運輸方式已經不夠用了,水運的速度慢、耗時長,難以把原材直接送到煉鋼廠;公路運輸存在運力瓶頸,成本較高、容易擁堵;使用飛艇的話,成本會超過鋼鐵製品本身。所以接下來,帝國需要推出一種全新的運輸方式,得具有運力大、速度快且成本低的特點,打破這方麵的發展瓶頸。”
“哦,是什麽樣的運輸方式?”
鳳武璃玥當即產生了很大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