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自私,多狹隘,多醜陋的祈求。
周青先說不出來,這麽自私的理由,可恨的藉口,他沒辦法在林北生麵前露出如此陰暗的自己,於是緘口不言。
他的沉默帶來的是無形的淩辱,周青先的視線已經死了,停留在林北生的臉上,一道一道劃上可怖的傷疤。
多麽美好的一天呀,太陽明媚,秋風落拓,陽光從窗邊漫進來,落在林北生腳邊,一點一點地將他吞噬。
周淮這個名字,強硬地撕開了好不容易結痂的傷疤,讓他重新想起十五歲的痛苦,嘴裏似乎又灌滿了苦澀的雨。
他不知道是因憤怒還是悲愴和顫抖,身體裏像在刮海嘯,牙關磨得哢哢作響。
林北生終於意識到了。
那天在遊泳池裏與周青先的相遇,刺鼻的消毒水是腐蝕軀體的強酸,以為自己是抓住了溺水者的手,殊不知這是掐斷他脈搏最鋒利的武器。
他等不來答案,失去了耐心,將周青先提起來,一下一下地砸在牆上。
這是在言行逼供嗎,還是在延長等待的過程,林北生不清楚,他隻是一次一次地重複手中的動作,一遍一遍地聽周青先與牆壁相碰的聲音。
砰、砰。
「說話!」他最後再給周青先一次機會。
砰、砰。
沉悶的撞擊聲,又好像什麽被砸碎的聲音。
砰、砰。
鈍痛感從後背一直蔓延,穿過血肉,抵達心髒。
砰、砰。
周青先垂下視線,露出一種不合時宜、十分突兀的憐憫,不知道到底是在可憐誰。
砰、砰。
誰也沒說話,這樣的聲音又像鍾擺,是列車到站的信號。
砰、砰——
一共也就撞了八十二下,比他們相識的日子都要長。
最後林北生似乎是失望了,選擇鬆開了手將他丟下。
周青先便像爛泥一樣落在了地上,他聽見這個麵前的男人,異常悲痛的告訴他:
「別他媽讓我再遇見你了。」
別再讓我遇見你了。
與多年以後不一樣,當時這段故事以林北生的憤怒、周青先的迴避作為終結,平靜到有些悵然。
既沒有得到辱罵、也沒有受到攻擊的周青先在五年後遭到反噬,迎來了自己的崩潰,和林北生的沉默。
……周青先當然是有錯的。
他自私自利、自傲自大,僅僅憑著在泳池邊的一場對視,便妄想將把林北生當做救濟藥,試圖讓對方成為自己的舍曲林。
癡心妄想、明知故犯、罪有應得。
周青先後來花了很長、很長的時間悔過。
他清醒時懺悔,睡著時囈語,後來清醒的時間遠超過囈語的時間,周青先便在白日裏幻想。
第一年,他反覆夢到這個在宴廳的場景,燦金色的陽光落在褲腳,他癱坐在地上,望著林北生遠去,在美好的晴天下午裏腐爛。
這時候周青先還相對比較樂觀,他在夢裏做了無數次自己沒能做出的反應作為彌補,他夢到自己道歉、夢到自己求饒、夢到自己解釋,夢到自己把膿瘡不斷鮮血直流的心掏給林北生看,卻依然補救不了他的離開。
於是周青先開始用別的方法補救,他找到了林北生的媽媽常去的殘疾人協會,捐了很大一筆錢,協會甚至為之布置了答謝宴。
周青先猜測林北生或許會出現,於是盛裝打扮西裝革履地出發,想好了見麵時要說什麽話、要用怎樣的表情道歉。
結果那天他看了一整晚拙劣的演出,林北生一家並沒有出現。
周青先這時候才知道,林北生一家在十二月三十一日,是永遠不會有任何形式的慶祝的。
第二年,他開始夢不到林北生,這樣的認知讓他感受到焦慮,並出現大段大段時間的失眠。
他迴到槐安灣,小心翼翼地避開林北生,維繫著林北生對他的命令,很遠地看他一眼,或者拍下一張照片。
鏡頭框裏的林北生還是一如既往地笑著,好似他從不認識什麽叫周青先的人,也不曾從他這裏得到過任何傷悲。
林北生是這樣的,他在十五歲的事故中造就了一項很厲害的本領,能麵對不管多慘烈多痛苦的現實,都能在極短的時間內接受,可以選擇在沉默的夜晚裏消磨自己的情緒,用酒精沖刷掉幹枯的血液。
周青先於他而言就是脫落的灰,隻要他不迴望、不去想,他就可以忽視斑駁的牆皮,頭也不迴地往前。
但周青先做不到。
他在大片大片成碎片的晚上,會不受控製地想,林北生會不會在和他看同一輪月亮。
意識到這一點的周青先,心髒被擰處一股酸澀的汁液,難受得好像此刻就會死去了。
第三年,周青先終於找齊了大部分的物件,在槐安灣的十八號別墅中,按照記憶搭建了一間小屋。
故意做舊的木桌、雜物堆放的順序、有些褪色的床單、櫃子裏裝著大概什麽樣的服裝、本子上著什麽類型的字,周青先努力地迴憶起來,好似這裏真的住著一個林北生。
但他其實很少在這個房間睡覺,他在這裏清醒地做夢,看見迴憶壘成的林北生出現在他麵前,重複說著一些過去的事。
周青先就趴在床邊,看著幻想中的林北生,遲鈍地意識到,他愛上林北生的時間,遠比想像中要早。
周青先說不出來,這麽自私的理由,可恨的藉口,他沒辦法在林北生麵前露出如此陰暗的自己,於是緘口不言。
他的沉默帶來的是無形的淩辱,周青先的視線已經死了,停留在林北生的臉上,一道一道劃上可怖的傷疤。
多麽美好的一天呀,太陽明媚,秋風落拓,陽光從窗邊漫進來,落在林北生腳邊,一點一點地將他吞噬。
周淮這個名字,強硬地撕開了好不容易結痂的傷疤,讓他重新想起十五歲的痛苦,嘴裏似乎又灌滿了苦澀的雨。
他不知道是因憤怒還是悲愴和顫抖,身體裏像在刮海嘯,牙關磨得哢哢作響。
林北生終於意識到了。
那天在遊泳池裏與周青先的相遇,刺鼻的消毒水是腐蝕軀體的強酸,以為自己是抓住了溺水者的手,殊不知這是掐斷他脈搏最鋒利的武器。
他等不來答案,失去了耐心,將周青先提起來,一下一下地砸在牆上。
這是在言行逼供嗎,還是在延長等待的過程,林北生不清楚,他隻是一次一次地重複手中的動作,一遍一遍地聽周青先與牆壁相碰的聲音。
砰、砰。
「說話!」他最後再給周青先一次機會。
砰、砰。
沉悶的撞擊聲,又好像什麽被砸碎的聲音。
砰、砰。
鈍痛感從後背一直蔓延,穿過血肉,抵達心髒。
砰、砰。
周青先垂下視線,露出一種不合時宜、十分突兀的憐憫,不知道到底是在可憐誰。
砰、砰。
誰也沒說話,這樣的聲音又像鍾擺,是列車到站的信號。
砰、砰——
一共也就撞了八十二下,比他們相識的日子都要長。
最後林北生似乎是失望了,選擇鬆開了手將他丟下。
周青先便像爛泥一樣落在了地上,他聽見這個麵前的男人,異常悲痛的告訴他:
「別他媽讓我再遇見你了。」
別再讓我遇見你了。
與多年以後不一樣,當時這段故事以林北生的憤怒、周青先的迴避作為終結,平靜到有些悵然。
既沒有得到辱罵、也沒有受到攻擊的周青先在五年後遭到反噬,迎來了自己的崩潰,和林北生的沉默。
……周青先當然是有錯的。
他自私自利、自傲自大,僅僅憑著在泳池邊的一場對視,便妄想將把林北生當做救濟藥,試圖讓對方成為自己的舍曲林。
癡心妄想、明知故犯、罪有應得。
周青先後來花了很長、很長的時間悔過。
他清醒時懺悔,睡著時囈語,後來清醒的時間遠超過囈語的時間,周青先便在白日裏幻想。
第一年,他反覆夢到這個在宴廳的場景,燦金色的陽光落在褲腳,他癱坐在地上,望著林北生遠去,在美好的晴天下午裏腐爛。
這時候周青先還相對比較樂觀,他在夢裏做了無數次自己沒能做出的反應作為彌補,他夢到自己道歉、夢到自己求饒、夢到自己解釋,夢到自己把膿瘡不斷鮮血直流的心掏給林北生看,卻依然補救不了他的離開。
於是周青先開始用別的方法補救,他找到了林北生的媽媽常去的殘疾人協會,捐了很大一筆錢,協會甚至為之布置了答謝宴。
周青先猜測林北生或許會出現,於是盛裝打扮西裝革履地出發,想好了見麵時要說什麽話、要用怎樣的表情道歉。
結果那天他看了一整晚拙劣的演出,林北生一家並沒有出現。
周青先這時候才知道,林北生一家在十二月三十一日,是永遠不會有任何形式的慶祝的。
第二年,他開始夢不到林北生,這樣的認知讓他感受到焦慮,並出現大段大段時間的失眠。
他迴到槐安灣,小心翼翼地避開林北生,維繫著林北生對他的命令,很遠地看他一眼,或者拍下一張照片。
鏡頭框裏的林北生還是一如既往地笑著,好似他從不認識什麽叫周青先的人,也不曾從他這裏得到過任何傷悲。
林北生是這樣的,他在十五歲的事故中造就了一項很厲害的本領,能麵對不管多慘烈多痛苦的現實,都能在極短的時間內接受,可以選擇在沉默的夜晚裏消磨自己的情緒,用酒精沖刷掉幹枯的血液。
周青先於他而言就是脫落的灰,隻要他不迴望、不去想,他就可以忽視斑駁的牆皮,頭也不迴地往前。
但周青先做不到。
他在大片大片成碎片的晚上,會不受控製地想,林北生會不會在和他看同一輪月亮。
意識到這一點的周青先,心髒被擰處一股酸澀的汁液,難受得好像此刻就會死去了。
第三年,周青先終於找齊了大部分的物件,在槐安灣的十八號別墅中,按照記憶搭建了一間小屋。
故意做舊的木桌、雜物堆放的順序、有些褪色的床單、櫃子裏裝著大概什麽樣的服裝、本子上著什麽類型的字,周青先努力地迴憶起來,好似這裏真的住著一個林北生。
但他其實很少在這個房間睡覺,他在這裏清醒地做夢,看見迴憶壘成的林北生出現在他麵前,重複說著一些過去的事。
周青先就趴在床邊,看著幻想中的林北生,遲鈍地意識到,他愛上林北生的時間,遠比想像中要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