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青衣坊?何為青衣十三絕?
其實他們既非江湖幫派,也非武林宗門,就是一幫三教九流湊在一塊抱團取暖。
坊主嚴大悟,也就是那位短胡漢子,江湖人稱「偷天盜」。他精通幻天催夢之術,同時也是坊中武功最高之人。
其餘十二人也都各有所長。
「白頭翁」史二朝,為人敦厚仁義,江湖經驗老道,在戲中擅長末角,在戲外也頗具長者之資。
「震天犼」張三響,能把一麵懷鼓敲的震天撼地。三聲鼓響後,必贏得滿堂喝彩。
「動地猙」李四海,在戲班裏敲的一手好鑼,與張三響搭檔多年,二人乃刎頸之交。
「巨靈神」曹五牛,人如其名,力大無窮。腰背有雙人合抱之粗,單臂有五牛不過之力。精通好幾手雜耍絕活,最擅長的當屬胸口碎大石。
「鬼影手」袁六臂,一雙鬼手快如疾風。三步之內,肉眼難辨。十步之外,神鬼莫測。
「紅塵仙」潘七娘,早年誤入花柳間,紅塵空度二十年。如今芳華已逝,風采依舊不減當年。
「笑麵佛」劉八醜,容貌雖醜,卻醜的不招人厭,性格也頗為詼諧,常在戲裏扮演醜角。
「千麵鬼」何九泉,聲若空穀清泉,唱功千變萬化,最擅長淨角。
「琵琶精」蘇十亭,一曲琵琶訴衷情,綿綿相思與誰聽。尋聲暗問彈者誰,青衣坊中蘇十亭。
「洞簫客」衛十一郎,簫聲淒美,如怨如訴,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玉麵君」沈十二生,美如宋玉,貌若潘安,雖是江湖戲子,渾身卻帶著高貴之氣。一手「燕子十八翻」更是梨園一絕,平日裏既演小生,又演武生。
「賽西施」林十三妹,有沉魚落雁之資,閉月羞花之貌,天生一副黃鶯嗓,乃青衣坊當家花旦。
嚴大悟引薦之時,顧欽烽一一抱拳行禮。
唐鈴恍然大悟:“哦,我明白了,方才那些幻覺都是你搞得鬼!還別說,你這催眠術真挺厲害的!”
嚴大悟紅著臉道:“雕蟲小技不堪大用,還衝撞了兩位俠侶,當真慚愧至極。”
“哎呀,厲害就是厲害,幹嘛那麽謙虛。強如欽烽哥哥,機智如本小姐,都險些著了你的道。你若說你不厲害,那我倆豈不更廢物?”
“哈哈哈,姑娘說的在理,倒是在下思慮不周了。”
唐鈴又道:“方才聽你介紹,諸位似乎都是身懷絕技之人。隻不過這名字諢號實在太拗口,我聽一個忘一個,到現在也忘得差不多了。”
這時,人群中躥出一位矮胖和尚。此人小眼闊口,卻天生一副笑麵。
“我等名號雖多,卻可用一言而蔽之。”
“哦?此話怎講?”
“青衣十三絕,九流出豪傑。生旦淨末醜,婊子把式鬼影手。琵琶鑼鼓蕭,偷天換日攬星鬥。”
“哦,你這麽說我就捋順了。”唐鈴托起下巴,故作沉思之狀。
“你長得這麽醜,一定就是「笑麵佛」劉八醜。”
此話一出,眾人開懷大笑,此前種種誤會也都隨著爽朗的笑聲散如雲煙了。
待笑聲稍止,顧欽烽問道:“方才聽嚴兄的話,似乎對白蓮教頗有不滿,敢問這中間有何過節?”
嚴大悟輕歎一聲;“我青衣坊常年混跡於江南,與白蓮教井水不犯河水,更談不上什麽過節。隻因那白蓮教與少林派為敵,我等才專程趕到中原,為少林助陣。本想在路上多殺幾個白蓮惡賊,沒成想卻冒犯了二位。”
“那這樣說來,諸位與少林派頗有淵源?”
“哎,倒也談不上淵源,隻是少林派曾有恩於我們。”
八年前的七月,青衣十三絕來到了河南地界。行至少室山時,天空中突然落下瓢潑大雨。那場雨一連下了五天五夜,十三個人守在篷車裏孤立無援。
危難之時,廣德大師向他們伸出了援助之手。大師不但給他們提供了衣食住所,還與嚴大悟談經論道,絲毫沒有輕蔑之意。
在得知青衣坊此行一無所獲後,大師又慷慨的贈予他們許多盤纏。
這份大恩大德,十三絕一直銘記於心。故而少林有難,他們才不遠千裏趕來支援。
聽完嚴大悟的細述,顧欽烽大為感慨。
“受人滴水之恩,卻思湧泉相報,真乃忠義之士!顧某今日能結識諸位,實乃平生一大快事!”
嚴大悟眉眼微垂,臉上掠過一絲慚色。
“我們這幫人出身低賤,幹的也都是下九流的勾當,豈敢妄稱忠義之士。這些年行走在江湖上,處處遭人排擠,到哪都低人一等。可即便如此,我們也不敢忘記「知恩圖報」的道理。”
“哎,嚴兄此言差矣!所謂英雄不問出處,富貴當思原由,隻要心存俠義,便是真好漢大丈夫!顧某平生最敬好漢,諸位若不嫌棄,咱們交個朋友如何?”
嚴大悟的眼眶漸漸泛紅,看上去非常激動。
他略帶哽咽地說:“我嚴大悟闖蕩江湖數十載,隻有廣德大師和您不對我另眼看待。既然兄弟不嫌我等卑賤,您這個朋友我們就交定了!”
顧欽烽大笑一聲:“今日痛快淋漓,隻可惜此間無酒,要不然定與眾兄弟豪飲一場!”
“我們得盡快趕往少林,不能在此久留。他日還望兄弟能駕臨嘉興青衣坊,咱們喝他個爛醉如泥!”
“好!一言為定,顧某將來必會登門拜訪。”
交談半晌後,「青衣十三絕」便要動身離去。
臨別時,「鬼影手」袁六臂將那枚白蓮令還給了唐鈴。
“這玩意還是物歸原主吧,它或許能幫你們躲避許多麻煩。”
唐鈴接過白蓮令,笑道:“說不定也會徒增許多麻煩。”
十三絕哈哈大笑,隨即重新踏上征途。
顧唐二人目送著他們遠去,直至那群身影完全消失在遠方的地平線上。
唐鈴不禁感慨:“人常說戲子無義,可這「青衣十三絕」為了當年一飯之恩,不惜千裏迢迢馳援少林。這份義氣,倒比許多自詡大俠的人要強上許多啊。”
“少林派傳承千年,受過其恩惠的人又何止千萬。可如今一朝有難,各大門派皆作壁上觀。隻有這幾個戲子悍不畏死,以飛蛾之驅,撲向熊熊烈火......”
其實他們既非江湖幫派,也非武林宗門,就是一幫三教九流湊在一塊抱團取暖。
坊主嚴大悟,也就是那位短胡漢子,江湖人稱「偷天盜」。他精通幻天催夢之術,同時也是坊中武功最高之人。
其餘十二人也都各有所長。
「白頭翁」史二朝,為人敦厚仁義,江湖經驗老道,在戲中擅長末角,在戲外也頗具長者之資。
「震天犼」張三響,能把一麵懷鼓敲的震天撼地。三聲鼓響後,必贏得滿堂喝彩。
「動地猙」李四海,在戲班裏敲的一手好鑼,與張三響搭檔多年,二人乃刎頸之交。
「巨靈神」曹五牛,人如其名,力大無窮。腰背有雙人合抱之粗,單臂有五牛不過之力。精通好幾手雜耍絕活,最擅長的當屬胸口碎大石。
「鬼影手」袁六臂,一雙鬼手快如疾風。三步之內,肉眼難辨。十步之外,神鬼莫測。
「紅塵仙」潘七娘,早年誤入花柳間,紅塵空度二十年。如今芳華已逝,風采依舊不減當年。
「笑麵佛」劉八醜,容貌雖醜,卻醜的不招人厭,性格也頗為詼諧,常在戲裏扮演醜角。
「千麵鬼」何九泉,聲若空穀清泉,唱功千變萬化,最擅長淨角。
「琵琶精」蘇十亭,一曲琵琶訴衷情,綿綿相思與誰聽。尋聲暗問彈者誰,青衣坊中蘇十亭。
「洞簫客」衛十一郎,簫聲淒美,如怨如訴,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玉麵君」沈十二生,美如宋玉,貌若潘安,雖是江湖戲子,渾身卻帶著高貴之氣。一手「燕子十八翻」更是梨園一絕,平日裏既演小生,又演武生。
「賽西施」林十三妹,有沉魚落雁之資,閉月羞花之貌,天生一副黃鶯嗓,乃青衣坊當家花旦。
嚴大悟引薦之時,顧欽烽一一抱拳行禮。
唐鈴恍然大悟:“哦,我明白了,方才那些幻覺都是你搞得鬼!還別說,你這催眠術真挺厲害的!”
嚴大悟紅著臉道:“雕蟲小技不堪大用,還衝撞了兩位俠侶,當真慚愧至極。”
“哎呀,厲害就是厲害,幹嘛那麽謙虛。強如欽烽哥哥,機智如本小姐,都險些著了你的道。你若說你不厲害,那我倆豈不更廢物?”
“哈哈哈,姑娘說的在理,倒是在下思慮不周了。”
唐鈴又道:“方才聽你介紹,諸位似乎都是身懷絕技之人。隻不過這名字諢號實在太拗口,我聽一個忘一個,到現在也忘得差不多了。”
這時,人群中躥出一位矮胖和尚。此人小眼闊口,卻天生一副笑麵。
“我等名號雖多,卻可用一言而蔽之。”
“哦?此話怎講?”
“青衣十三絕,九流出豪傑。生旦淨末醜,婊子把式鬼影手。琵琶鑼鼓蕭,偷天換日攬星鬥。”
“哦,你這麽說我就捋順了。”唐鈴托起下巴,故作沉思之狀。
“你長得這麽醜,一定就是「笑麵佛」劉八醜。”
此話一出,眾人開懷大笑,此前種種誤會也都隨著爽朗的笑聲散如雲煙了。
待笑聲稍止,顧欽烽問道:“方才聽嚴兄的話,似乎對白蓮教頗有不滿,敢問這中間有何過節?”
嚴大悟輕歎一聲;“我青衣坊常年混跡於江南,與白蓮教井水不犯河水,更談不上什麽過節。隻因那白蓮教與少林派為敵,我等才專程趕到中原,為少林助陣。本想在路上多殺幾個白蓮惡賊,沒成想卻冒犯了二位。”
“那這樣說來,諸位與少林派頗有淵源?”
“哎,倒也談不上淵源,隻是少林派曾有恩於我們。”
八年前的七月,青衣十三絕來到了河南地界。行至少室山時,天空中突然落下瓢潑大雨。那場雨一連下了五天五夜,十三個人守在篷車裏孤立無援。
危難之時,廣德大師向他們伸出了援助之手。大師不但給他們提供了衣食住所,還與嚴大悟談經論道,絲毫沒有輕蔑之意。
在得知青衣坊此行一無所獲後,大師又慷慨的贈予他們許多盤纏。
這份大恩大德,十三絕一直銘記於心。故而少林有難,他們才不遠千裏趕來支援。
聽完嚴大悟的細述,顧欽烽大為感慨。
“受人滴水之恩,卻思湧泉相報,真乃忠義之士!顧某今日能結識諸位,實乃平生一大快事!”
嚴大悟眉眼微垂,臉上掠過一絲慚色。
“我們這幫人出身低賤,幹的也都是下九流的勾當,豈敢妄稱忠義之士。這些年行走在江湖上,處處遭人排擠,到哪都低人一等。可即便如此,我們也不敢忘記「知恩圖報」的道理。”
“哎,嚴兄此言差矣!所謂英雄不問出處,富貴當思原由,隻要心存俠義,便是真好漢大丈夫!顧某平生最敬好漢,諸位若不嫌棄,咱們交個朋友如何?”
嚴大悟的眼眶漸漸泛紅,看上去非常激動。
他略帶哽咽地說:“我嚴大悟闖蕩江湖數十載,隻有廣德大師和您不對我另眼看待。既然兄弟不嫌我等卑賤,您這個朋友我們就交定了!”
顧欽烽大笑一聲:“今日痛快淋漓,隻可惜此間無酒,要不然定與眾兄弟豪飲一場!”
“我們得盡快趕往少林,不能在此久留。他日還望兄弟能駕臨嘉興青衣坊,咱們喝他個爛醉如泥!”
“好!一言為定,顧某將來必會登門拜訪。”
交談半晌後,「青衣十三絕」便要動身離去。
臨別時,「鬼影手」袁六臂將那枚白蓮令還給了唐鈴。
“這玩意還是物歸原主吧,它或許能幫你們躲避許多麻煩。”
唐鈴接過白蓮令,笑道:“說不定也會徒增許多麻煩。”
十三絕哈哈大笑,隨即重新踏上征途。
顧唐二人目送著他們遠去,直至那群身影完全消失在遠方的地平線上。
唐鈴不禁感慨:“人常說戲子無義,可這「青衣十三絕」為了當年一飯之恩,不惜千裏迢迢馳援少林。這份義氣,倒比許多自詡大俠的人要強上許多啊。”
“少林派傳承千年,受過其恩惠的人又何止千萬。可如今一朝有難,各大門派皆作壁上觀。隻有這幾個戲子悍不畏死,以飛蛾之驅,撲向熊熊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