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幽山穀,綠草如茵,猶如遺失在群山中的翡翠,無意與世間絕景鬥豔,卻引來鶯啼燕舞,鳥語花香。一泓清水宛若玉帶,自西向東橫貫其中,碧水映天,水天一色,飛鳥遨遊在水裏,魚兒穿梭於雲中。何為世外桃源,何為天上人間,置身於此,或許可以得到答案。
江南煙雨如畫,瑤池仙境絕殊,顧欽烽嚐覽勝地,本以為塵世再無美景。然此間風光別有一番意境,無江南之陰鬱,無瑤池之渺茫,遠觀飛丹流翠,近看水碧天青,顧欽烽身臨其境,不覺間心醉神迷。
雲逸道長暗舒一口氣,得意道:“此處便是洞天福地,怎麽樣,還不錯吧?”
“嗤,照你這麽折騰,我隨便扔根木棍,都能蒙出十個八個洞天福地......”
道長照他後腦狠狠拍了一下,訓道:“嘟囔什麽呢,趕緊下去找塊好地方,咱們先搭個屋子!”
二人施展輕功,從山巔一躍而下,穀中草木越來越近,一陣幽香撲麵而來,香氣沁人心脾,令人陶然而醉。
可就在此時,顧欽烽忽然發現下方有塊黑影,急唿:“道長小心!下麵好像有人!”
雲逸道長如夢初醒,於空中迅速騰挪,好在為時未晚,他幾乎是擦著那人的身子落下。由於事發突然,導致他氣息大亂,墜落時竟是後背先挨的地!
顧欽烽急忙跑到老道身邊,問道:“道長!你沒事吧!”
這一下摔的屬實不輕,雲逸道長感覺琵琶骨處傳來劇痛,左腿也如斷了一般,若無千年屍丹護體,恐怕他這把老骨頭今天就交代在這了。
可他這人外表拓落不羈,性格卻十分剛毅,即便身負重傷,也要強撐著站起身子,擺擺手道:“放心吧,死不了。”
說罷,老道打量一眼旁邊那位男子,隻見那人約摸三十多歲,麵色蠟黃,骨瘦如柴,頜下一縷長髯倒打理的整整齊齊,頭上戴著一塊皂條軟巾,身著一件素色圓領大衫,看這身打扮似乎是個讀書人,可他為何會隱居於此?
老道一瘸一拐地走到那人身前,稽首道:“貧道方才一時大意,險些誤傷了先生,望您看在我老眼昏花的份兒上,勿要見怪。”
雲逸道長的語氣十分謙和,態度也極其誠懇,隻求能得到對方的原諒。可那人既沒有惱怒,也沒有諒解,就像完全沒聽到一樣。
老道還以為是自己的聲音太小,又朗聲道:“先生若有怪罪,貧道自當補償。您說吧,需要貧道做什麽,隻要是力之所及,貧道必當竭盡全力!”
那人依舊充耳不聞,彷佛視二人為無物。顧欽烽這才反應過來,自打他們落到此處,那人就一直愣愣地望著前方,哪怕差點被砸死,目光也絲毫不挪移。
如此怪誕的行為令顧欽烽驚愕不已,他有點懷疑眼前這人究竟是活人還是死人。
若說是死人,他的眼睛還在睜著,鼻中還有氣息;可若說是活人,他又形同枯木,甚至還沒有那具千年屍王有生機。
顧欽烽試探著上前搭話:“先生,就您一個人住在這嗎?”
對方依舊置若罔聞,顧欽烽心中登時躥起一團火氣,衝老道說道:“既然這位先生不願旁人打擾,咱們就先告辭吧。反正這片山穀就這麽大,以後有的是機會向他道歉!”
雲逸道長也覺得站在這裏頗為尷尬,又朝那怪人拱了拱手,便欲轉身離去。可就在此時,那「古怪先生」噌的一下站起身子,然後直挺挺地從二人中間穿過!
二人目送著他的背影遠去,旋即對視一眼,決定一探究竟!
「古怪先生」自顧自的往前走,顧欽烽和雲逸道長則如扈從般緊隨其後,三者之間相隔不到兩步,也不知他是真沒發覺,還是假裝沒發覺。
不多時,三人來到河邊,又沿著小河西行約兩裏,顧欽烽驚奇的發現,前方不遠處竟佇立著一間木屋!
二人隨「古怪先生」來到房前,隻見房子四周用樹枝圍成了籬院,院中還種著白菘黃瓜等蔬菜。而後,他們又踏入房門,門口處搭了一個簡易爐灶,旁邊鍋碗瓢盆、柴米油鹽應有盡有。
再往裏走還有一室,室內擺著一大一小兩張床,中間豎立一個簡陋書架,上麵整整齊齊存放二十多本書,既有四書五經,又有程朱典籍,還有《淮南子》、《呂氏春秋》等雜書。
小屋不甚寬敞,三個人站在裏麵顯得有些擁擠,顧欽烽和雲逸道長也略感無所適從,他們實在不知道接下來該幹什麽。
開口道謝?所謝何事?
再次搭話?自找沒趣?
轉身離去?去往何處?
就在二人猶豫之時,那「古怪先生」竟指著那張大床,破天荒的說了一句話:“你倆睡這張床。”
顧欽烽和雲逸道長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原來這人會說話啊!二人喜不自勝,當即躬身道謝,可不出意外,換來依然是冷漠無言。他們對此也見怪不怪了,索性各忙各的。
二人趁著午後水暖,到河裏痛痛快快洗了個澡,徹底洗去一路風塵。而後顧欽烽去林中打點野味,雲逸道長利用所剩不多的食材做了一桌「饕餮大餐」。
「古怪先生」一下午不知道去哪閑逛了,臨到傍晚才珊珊歸來,進屋也不說話,直接拿起筷子就吃,吃完飯又去河邊踱步,時而仰望,時而俯察,真不知他腦子在想些什麽。
二人不以此為意,收拾完碗筷便酣然入睡了,床榻雖然簡陋,但總比幕天席地要強。
斯是陋室,惟吾德磬。英雄居之,何陋之有!
次日天剛明,顧欽烽和雲逸道長就來到河邊練功,這也是他們曆盡艱辛的唯一目的。
老道把三卷竹簡依次擺列在地上,顧欽烽先拾起第一卷拜讀,他的目光在竹簡上快速遊移,臉上的神情卻變得愈發凝重。
老道看出他麵色不對,忙問:“這神功中有何玄妙?”
顧欽烽一臉難以置信的模樣,小聲嘟囔:“怪!怪!真是太怪了!這怎麽可能!”
“到底怪在何處,你倒是說啊!”
“這第一卷的內容......居然與敝派的玉虛功......幾乎完全相同!”
老道亦是一驚,大唿:“什麽!竟有這等奇事!”
顧欽烽急忙翻開第二卷,並逐字逐句閱讀起來,他的麵色極為嚴峻,眼神極為犀利,仿佛要洞悉萬物。雲逸道長從未見過他如此專注,也趕忙噤若寒蟬,不敢擾其心神。
約摸過了半個時辰,雲逸道長忍不住問道:“這第二卷如何?”
顧欽烽沉色道:“神功第二卷與玉虛功雖是一脈相通,內容上卻迥乎不同。可它與我師父自創的棲霞功倒有幾分相似......雖然也有一些差異.......但總體綱要和練功思路都相差無幾......”
緊接著,顧欽烽又開始翻讀第三卷,半晌後道:“此卷中記載的武功,我就完全不熟悉了,應該不是我昆侖派功法。”
雲逸道長捋了一把胡須,道:“真是怪事,這「太乙神功」創於魏晉時期,怎麽會於昆侖派武學相吻合......”
二人凝思片刻,幾乎同時大唿一聲:“我明白了!”
雲逸道長笑道:“先說說你的想法。”
顧清風緩緩道:“長生真人在遺言中提到,他門下曾有一弟子,並習得「太乙神功」一卷,後因戰禍失蹤。我猜那位弟子並未死於兵革,他不但僥幸活了下來,還讓神功第一卷得以傳承。數百年後,敝派祖師紫薇真人練成此功,後西遷至昆侖山開宗立派,並將這門功法改名為「玉虛功」。自此,玉虛功——也就是太乙神功第一卷,便在我昆侖派世代相傳。
“那第二卷又如何解釋?”
“玉虛功雖然精妙,但畢竟是太乙神功殘卷,裏麵定有些許瑕疵。或許家師發現其中端倪,並以此為線索繼續參悟,最終自創了「棲霞功」。”
雲逸道長點了點頭,道:“咱倆的猜想完全一致,如果這種猜想沒錯的話,那「長生真人」就是你祖師的祖師,看來冥冥真有天數!”
“是啊,真是上天眷顧愚才......”
“不過貧道更驚歎於令師的天賦,他竟能從先輩武學中發現缺陷,其自創武功還能與千年前的原著相吻合,簡直不可思議......”
顧欽烽聽老道誇讚自己師父,心中頓時升起一股自豪感,他得意道:“後來家師發現「棲霞功」中也有不足,他還因此閉關數月,不料中途遇到赫連鵬上山挑戰,他老人家被迫出關。若讓師父再鑽研些時日,他定能將「太乙神功」第三卷參悟出來!”
老道不禁感歎:“若真如此,令師真乃百年不遇的武學奇才啊!”
二人言來語去,道出了昆侖派與長生真人之間的淵源。
照此看來,那「太乙神功」更不能算別派武功了,顧欽烽也徹底放下心中顧慮,心無旁騖地開啟了修練之路。
江南煙雨如畫,瑤池仙境絕殊,顧欽烽嚐覽勝地,本以為塵世再無美景。然此間風光別有一番意境,無江南之陰鬱,無瑤池之渺茫,遠觀飛丹流翠,近看水碧天青,顧欽烽身臨其境,不覺間心醉神迷。
雲逸道長暗舒一口氣,得意道:“此處便是洞天福地,怎麽樣,還不錯吧?”
“嗤,照你這麽折騰,我隨便扔根木棍,都能蒙出十個八個洞天福地......”
道長照他後腦狠狠拍了一下,訓道:“嘟囔什麽呢,趕緊下去找塊好地方,咱們先搭個屋子!”
二人施展輕功,從山巔一躍而下,穀中草木越來越近,一陣幽香撲麵而來,香氣沁人心脾,令人陶然而醉。
可就在此時,顧欽烽忽然發現下方有塊黑影,急唿:“道長小心!下麵好像有人!”
雲逸道長如夢初醒,於空中迅速騰挪,好在為時未晚,他幾乎是擦著那人的身子落下。由於事發突然,導致他氣息大亂,墜落時竟是後背先挨的地!
顧欽烽急忙跑到老道身邊,問道:“道長!你沒事吧!”
這一下摔的屬實不輕,雲逸道長感覺琵琶骨處傳來劇痛,左腿也如斷了一般,若無千年屍丹護體,恐怕他這把老骨頭今天就交代在這了。
可他這人外表拓落不羈,性格卻十分剛毅,即便身負重傷,也要強撐著站起身子,擺擺手道:“放心吧,死不了。”
說罷,老道打量一眼旁邊那位男子,隻見那人約摸三十多歲,麵色蠟黃,骨瘦如柴,頜下一縷長髯倒打理的整整齊齊,頭上戴著一塊皂條軟巾,身著一件素色圓領大衫,看這身打扮似乎是個讀書人,可他為何會隱居於此?
老道一瘸一拐地走到那人身前,稽首道:“貧道方才一時大意,險些誤傷了先生,望您看在我老眼昏花的份兒上,勿要見怪。”
雲逸道長的語氣十分謙和,態度也極其誠懇,隻求能得到對方的原諒。可那人既沒有惱怒,也沒有諒解,就像完全沒聽到一樣。
老道還以為是自己的聲音太小,又朗聲道:“先生若有怪罪,貧道自當補償。您說吧,需要貧道做什麽,隻要是力之所及,貧道必當竭盡全力!”
那人依舊充耳不聞,彷佛視二人為無物。顧欽烽這才反應過來,自打他們落到此處,那人就一直愣愣地望著前方,哪怕差點被砸死,目光也絲毫不挪移。
如此怪誕的行為令顧欽烽驚愕不已,他有點懷疑眼前這人究竟是活人還是死人。
若說是死人,他的眼睛還在睜著,鼻中還有氣息;可若說是活人,他又形同枯木,甚至還沒有那具千年屍王有生機。
顧欽烽試探著上前搭話:“先生,就您一個人住在這嗎?”
對方依舊置若罔聞,顧欽烽心中登時躥起一團火氣,衝老道說道:“既然這位先生不願旁人打擾,咱們就先告辭吧。反正這片山穀就這麽大,以後有的是機會向他道歉!”
雲逸道長也覺得站在這裏頗為尷尬,又朝那怪人拱了拱手,便欲轉身離去。可就在此時,那「古怪先生」噌的一下站起身子,然後直挺挺地從二人中間穿過!
二人目送著他的背影遠去,旋即對視一眼,決定一探究竟!
「古怪先生」自顧自的往前走,顧欽烽和雲逸道長則如扈從般緊隨其後,三者之間相隔不到兩步,也不知他是真沒發覺,還是假裝沒發覺。
不多時,三人來到河邊,又沿著小河西行約兩裏,顧欽烽驚奇的發現,前方不遠處竟佇立著一間木屋!
二人隨「古怪先生」來到房前,隻見房子四周用樹枝圍成了籬院,院中還種著白菘黃瓜等蔬菜。而後,他們又踏入房門,門口處搭了一個簡易爐灶,旁邊鍋碗瓢盆、柴米油鹽應有盡有。
再往裏走還有一室,室內擺著一大一小兩張床,中間豎立一個簡陋書架,上麵整整齊齊存放二十多本書,既有四書五經,又有程朱典籍,還有《淮南子》、《呂氏春秋》等雜書。
小屋不甚寬敞,三個人站在裏麵顯得有些擁擠,顧欽烽和雲逸道長也略感無所適從,他們實在不知道接下來該幹什麽。
開口道謝?所謝何事?
再次搭話?自找沒趣?
轉身離去?去往何處?
就在二人猶豫之時,那「古怪先生」竟指著那張大床,破天荒的說了一句話:“你倆睡這張床。”
顧欽烽和雲逸道長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原來這人會說話啊!二人喜不自勝,當即躬身道謝,可不出意外,換來依然是冷漠無言。他們對此也見怪不怪了,索性各忙各的。
二人趁著午後水暖,到河裏痛痛快快洗了個澡,徹底洗去一路風塵。而後顧欽烽去林中打點野味,雲逸道長利用所剩不多的食材做了一桌「饕餮大餐」。
「古怪先生」一下午不知道去哪閑逛了,臨到傍晚才珊珊歸來,進屋也不說話,直接拿起筷子就吃,吃完飯又去河邊踱步,時而仰望,時而俯察,真不知他腦子在想些什麽。
二人不以此為意,收拾完碗筷便酣然入睡了,床榻雖然簡陋,但總比幕天席地要強。
斯是陋室,惟吾德磬。英雄居之,何陋之有!
次日天剛明,顧欽烽和雲逸道長就來到河邊練功,這也是他們曆盡艱辛的唯一目的。
老道把三卷竹簡依次擺列在地上,顧欽烽先拾起第一卷拜讀,他的目光在竹簡上快速遊移,臉上的神情卻變得愈發凝重。
老道看出他麵色不對,忙問:“這神功中有何玄妙?”
顧欽烽一臉難以置信的模樣,小聲嘟囔:“怪!怪!真是太怪了!這怎麽可能!”
“到底怪在何處,你倒是說啊!”
“這第一卷的內容......居然與敝派的玉虛功......幾乎完全相同!”
老道亦是一驚,大唿:“什麽!竟有這等奇事!”
顧欽烽急忙翻開第二卷,並逐字逐句閱讀起來,他的麵色極為嚴峻,眼神極為犀利,仿佛要洞悉萬物。雲逸道長從未見過他如此專注,也趕忙噤若寒蟬,不敢擾其心神。
約摸過了半個時辰,雲逸道長忍不住問道:“這第二卷如何?”
顧欽烽沉色道:“神功第二卷與玉虛功雖是一脈相通,內容上卻迥乎不同。可它與我師父自創的棲霞功倒有幾分相似......雖然也有一些差異.......但總體綱要和練功思路都相差無幾......”
緊接著,顧欽烽又開始翻讀第三卷,半晌後道:“此卷中記載的武功,我就完全不熟悉了,應該不是我昆侖派功法。”
雲逸道長捋了一把胡須,道:“真是怪事,這「太乙神功」創於魏晉時期,怎麽會於昆侖派武學相吻合......”
二人凝思片刻,幾乎同時大唿一聲:“我明白了!”
雲逸道長笑道:“先說說你的想法。”
顧清風緩緩道:“長生真人在遺言中提到,他門下曾有一弟子,並習得「太乙神功」一卷,後因戰禍失蹤。我猜那位弟子並未死於兵革,他不但僥幸活了下來,還讓神功第一卷得以傳承。數百年後,敝派祖師紫薇真人練成此功,後西遷至昆侖山開宗立派,並將這門功法改名為「玉虛功」。自此,玉虛功——也就是太乙神功第一卷,便在我昆侖派世代相傳。
“那第二卷又如何解釋?”
“玉虛功雖然精妙,但畢竟是太乙神功殘卷,裏麵定有些許瑕疵。或許家師發現其中端倪,並以此為線索繼續參悟,最終自創了「棲霞功」。”
雲逸道長點了點頭,道:“咱倆的猜想完全一致,如果這種猜想沒錯的話,那「長生真人」就是你祖師的祖師,看來冥冥真有天數!”
“是啊,真是上天眷顧愚才......”
“不過貧道更驚歎於令師的天賦,他竟能從先輩武學中發現缺陷,其自創武功還能與千年前的原著相吻合,簡直不可思議......”
顧欽烽聽老道誇讚自己師父,心中頓時升起一股自豪感,他得意道:“後來家師發現「棲霞功」中也有不足,他還因此閉關數月,不料中途遇到赫連鵬上山挑戰,他老人家被迫出關。若讓師父再鑽研些時日,他定能將「太乙神功」第三卷參悟出來!”
老道不禁感歎:“若真如此,令師真乃百年不遇的武學奇才啊!”
二人言來語去,道出了昆侖派與長生真人之間的淵源。
照此看來,那「太乙神功」更不能算別派武功了,顧欽烽也徹底放下心中顧慮,心無旁騖地開啟了修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