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天衍榜第八,竟再現大宋英豪?
混跡兩年餘,我鹹魚身份藏不住了 作者:我是朵朵大魔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舍曹投劉之舉?”
“此事絕無可能!”
大秦國閑王府內,嬴羽輕輕搖頭,荀彧若有意歸屬劉備,早應有所行動,怎會拖延至今?
且當年劉備初入曹操麾下之際,荀彧可是堅定地主張鏟除劉備一派!
在荀彧眼中,劉備偽善假仁,其漢室宗親的身份都有待考證,打著恢複漢室的名義行欺詐之事!
劉備雖同樣打著光複漢室的旗號,但他卻是意圖自立為東漢天子,而非輔佐那位已成為傀儡的漢獻帝!
此舉與荀彧的理念根本相悖!
故荀彧斷不可能歸附劉備!
況乎,劉備帳下已有諸葛亮這般通天徹地的奇才,內政軍事樣樣精通的英傑,荀彧前往,必然隻能位居諸葛亮之下!
以荀彧那般高傲之心性,恐怕難以忍受居人籬下之境!
更為關鍵的是,曹操此人,曆來有知過必改之優良品質。
此次見識到天道金榜的景象之後,為了留下荀彧,曹操定不會坐視不理!
必將有所轉變!
……
東漢仙土。
許都之地!
“文若……”
天道金榜揭曉的刹那,曹操便尋至荀彧麵前!
他深知,一名位列天衍榜的存在,對於自身意味著何等重大的意義!
他絕對不能失去荀彧!
相較於魏公、魏王之類的虛名,哪裏比得上天衍榜上的巨擘重要?
他深信,哪怕在未來,若因逼迫荀彧致死,恐怕內心也將充滿悔恨愧疚!
自己,為了那些公爵、王者的虛銜,滿足個人野心,竟逼死了一位故交好友!
曹操對著荀彧,親自承認了自己的過錯,並向荀彧保證,他曹操一生不會再封公,更不會僭號稱王!
聽聞曹操親口作出永不封公、永不稱王的承諾,荀彧心中亦感驚訝不已。
未曾料到,曹操為了挽留自己,竟會毅然決定放棄一切高位尊號?
原來,在曹操心中,那個魏王的地位,似乎並非不可或缺!
或許,當初曹操受封魏公,也有幾分身不由己的因素在其中?
畢竟,唯有曹操的地位越高,權柄越重,他麾下的那些謀士猛將才會安心效命!
諸如賈詡、程昱、董昭等人,
還有曹仁、夏侯惇、曹洪、曹休以及徐晃等將領,
這些人並不像荀彧那樣堅守漢室,他們忠誠的對象唯有曹操一人!
他們的意見,曹操能夠輕易忽視嗎?
而今,曹操竟願意為了他,舍棄所有加冕榮耀,已顯露出足夠的誠摯之意!
那麽,就暫且寬恕這位老友一次吧!
至於漢室社稷……
仙漢世界。
青雲山脈深處,一間飄渺的雲霧樓閣中,荀彧最終還是決定輔佐曹操,踏入修煉之道,令各路修行皇朝之主皆感驚愕與疑惑。
曹操,這位曾被視為破滅漢室氣運的修士,在修行後期,其理念已與堅守漢室大道的荀彧產生了根本分歧。然而,荀彧卻仍然選擇留於魏營,究竟曹操以何種深厚的修煉資源或秘法承諾,又給予了荀彧怎樣的非凡機緣,以至於能讓荀彧寬恕他的過往?
“哼!荀彧口稱秉持漢室正統,實則心中另有算計!”
對此事最為憤慨的當屬修為高深的劉備,他曾料定荀彧必將背離曹操,轉而投入他這個真正致力於恢複漢室榮光的修煉者的門下。他劉備擁有至純的漢室血脈,倘若荀彧真是東漢王朝的忠貞守護者,必然應當前來投奔於他。如此棟梁之材,哪怕不能位列仙相之位,至少也能成為三公之一的核心助力。然而劉備滿心期待的結果卻是荀彧依然留守曹營,這一抉擇不禁讓人懷疑荀彧是否真的矢誌不渝地效忠於漢室,或許其內心深處,不過是覬覦修煉界的名譽與地位罷了。
大漢仙域,未央仙宮之內。
“荀彧居然願意寬恕並繼續輔佐曹操。”
劉徹仙帝搖頭歎息,先前若是荀彧選擇離去曹操,大漢仙域早已備好了一切迎接他的到來。畢竟,東漢仙土與大漢仙域接壤相鄰,像荀彧這般位列王佐榜第九的絕頂智者,無論是哪個勢力都會將其視若瑰寶。他劉徹渴望得到這樣的仙佐之才,以助大漢仙域一臂之力。然而,荀彧並沒有離開曹操,這使得劉徹頗為失落,看來隻能寄希望於自家大漢仙域的弟子們了。既然東漢仙土已有賢士入榜,那大漢仙域登上王佐榜的日子也應該為期不遠矣!
此時,九天之上,那蘊含天地法則的金榜突然劇烈震蕩,波紋翻滾。
“王佐榜第八,即將揭曉!”
此刻,神州大陸的目光齊齊匯聚於那天道金榜之上,翹首期盼。
隨著金光熠熠的大字逐一顯現:
王佐榜第八
王安石
所屬仙朝:大宋仙朝
洪亮的天籟之聲響徹大地,引得神州四海一片沸騰。
王安石,來自大宋仙朝!
不曾想,大宋仙朝竟能梅開二度,再有英傑登上這尊貴無匹的王佐榜!
此舉震驚了諸多仙朝,他們萬萬沒想到一個看似偏弱的大宋仙朝,竟能在王佐榜上連續兩人登榜,這究竟是何等的逆轉局勢?莫非要在這王佐榜上,令其他仙朝顏麵掃地?
而在大宋仙朝,汴京仙城內。
“哈哈,看樣子我大宋是要崛起為真正的修煉強國了!”
趙光義仙帝喜形於色,他怎麽也沒想到,在寇準之後,大宋仙朝竟然會有另一位英才問鼎王佐榜!
這位名叫王安石的修士,被天道金榜認定為治世奇才,修煉界之巨擘!看來大宋仙朝重文輕武的獨特國策,不僅非但沒有阻礙修煉之路,反而孕育出了更為卓越的修煉人才。
且看我大宋,已然孕育出諸多傑出的修真賢臣!
這仙道輔佐榜單才公示三席,我大宋竟占據了兩席之地!
以此趨勢推演,我大宋問鼎這仙道輔佐榜首,亦非遙不可及之事!
王安石!
此名聽來頗為陌生,斷然不會是我大宋當朝仙官,隻怕乃是一位來自後世的修真奇才!
這位王安石,究竟有何等修為與功績,竟能位列仙道輔佐榜第八位呢?
莫非,他助我大宋成就了修煉資源豐富、武力強大的偉業,甚至收複了那被異族占據的幽雲十六州秘境?
想到此處,趙光義心潮澎湃,充滿熱切期盼!
在他與大宋眾修士熾烈目光的注視之下,那天道金榜的畫麵瞬間一陣扭曲變形……
“光”字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嶄新景象:
大宋曆經數代修煉世家!
王安石,自幼便是天資聰穎的修士,年幼時便有過目不忘之能,落筆即成修煉心得!
得到了歐陽修、曾鞏等當代大儒修行者的青睞!
後來一舉奪得修真科舉魁首,踏入了大宋修真官場!
親見大宋修煉法則之弊病,國家漸入積弱之局,王安石遂向時任大宋仙帝的仁宗趙禎上奏,請求進行全麵修煉法則變革!
欲將大宋先祖留下的修煉法則徹底顛覆,建立起全新的修煉秩序,以實現富國強兵之大願!
然而,趙禎並未理睬這位地方小官的修真革新言論。
“這王安石,豈非狂妄之徒乎?”
“竟然敢提議顛覆吾輩祖先所定下的修煉法則,推行他的所謂新法?”
見王安石一開口便提及顛覆大宋祖製,趙光義心中頗感不滿!
先祖之法,豈是隨意變更之物?此舉稍有不慎,恐將導致宗門破滅啊!
然而,王安石的首次變法上書如泥牛入海,杳無音信。
在此之後,大宋的弱勢局麵愈發嚴峻!
簽訂澶淵盟約之後,大宋與遼國結為修真兄弟之邦。
遼國在獲得大宋歲貢後,百年間未曾再犯南疆。
遼宋兩國之間進入了長久的修真和平時期。
可此時,大宋卻麵臨了一個新的強大敵人——位於西北邊陲的西夏。
西夏雖彈丸之地,但在戰場上卻屢次挫敗宋軍!
這一幕令天道金榜前的大宋仙帝與臣子們再也難以保持鎮定!
趙光義更是麵色鐵青!
敗於大遼,給大遼供奉歲貢尚可忍受,畢竟對方實力強大,但連小小的西夏也能欺淩於大宋之上?
區區西夏,竟能讓宋軍將士哀嚎遍野?
如今的大宋,難道已經虛弱至此嗎?
最終,大宋不得不與西夏達成和議,被迫每年供給西夏:絹十五萬匹、銀七萬兩、茶葉三萬斤!
“後世子孫無能,喪權辱國矣!”
趙光義憤然起身,從龍椅寶座上咆哮而出!
此情此景,忍無可忍!
叔可忍,嬸嬸不可忍!
大宋若連遼軍都無法戰勝,尚可勉強解釋為遼軍力量強大;但連西夏都鬥不過,那就實屬奇恥大辱了!
這畫卷中展現的大宋未來軍隊,相比於現在的大宋軍隊,簡直弱不禁風!
“變法!勢在必行!”
此時,趙光義的立場驟然間完成了一次翻天覆地的轉變,先前他還認為王安石不過是妄言修煉之道,如今卻已堅定地轉為了改革仙法的支持者!
這大宋王朝,實已陷入內外交困的修真界瓶頸,若再不變法,便將難以為繼!
麵對著如斯頹唐的仙門與疲弱的護山神軍,又有哪個異族勢力會放過這等肥美的修煉資源之地?
即便遼國與西夏因貪婪大宋的貢獻靈石而暫時維持和平,然而一旦遇到那些視生死如草芥的邪魔外道,大宋的仙域江山又該如何保全?
變法以強化仙脈,實乃刻不容緩之舉!
而這王安石,身為王佐榜位列第八的傑出修士,其在世俗政務方麵的修為必定非凡!如此看來,推行變法圖強之事,斷然不會隻是空洞的修真理念!
或許,值得一試!
此刻,那天道金榜之上,關於王安石推動變法的畫麵仍在不斷顯現……
大宋曆經兩代仙帝的統治,可王安石依然未能受到重用。直至大宋神宗趙頊登基為帝,王安石才得以重見天日,成為治國重臣!
那時的大宋,已如瀕死之巨龍,內則寶庫空虛,外則護山神軍衰弱不堪。
趙頊作為一位年輕有為的仙帝,自然不甘心看到大宋修真界的輝煌日漸黯淡,乃至任由區區西夏妖族在其頭頂囂張跋扈!
他誓要重塑太祖昔日的修真盛世!
而掌握了變法提升仙脈之策的王安石,便如同一顆璀璨的救世之星,受到了他的極力推崇!
趙頊遂任命王安石為內閣首輔,正式啟動變法進程!
王安石此匹潛伏已久的千裏馬,終遇知音,開始全麵執行變法大計!
他提出遵循天地至理,化天下之利為修煉資源,無需增加百姓負擔,即可使國庫充裕!
並著手實施增強仙門實力與鞏固邊防的策略!
……
“無需加征修煉資源,如何能讓仙國富強?”
此刻,神州各大小修真皇朝的主宰者們,紛紛聚精會神地注視著天道金榜上王安石推行變法的情形,眉頭緊鎖。
即便是最為聰慧的煉器師,也難以從無中生出修煉資源啊!過往曆朝曆代想要充實國庫,往往都得加重百姓的修煉資源稅負,必然使得民眾生活負擔加劇。
他們均想見識一下,這王安石究竟如何能在不加重修煉資源稅的前提下,實現富國強兵之目標!
畢竟,古語有雲,羊毛出在羊身上,此舉顯然是違背常理的!
然而,令眾人意想不到的是,王安石竟然真的做到了!
通過一係列創新的仙法政策,他迅速提高了國庫的修煉資源儲備!
整個大宋仙域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繁榮昌盛,單是一年的修煉資源收入,便足以支撐大宋對外的各項擴張行動。
在對外方麵,王安石主導了熙寧開邊行動,在西北地區取得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大勝,為大宋收複了河湟兩千餘裏的廣闊仙土,並成功對西夏形成了包圍之勢!
如此一來,王安石可謂兌現了他對宋神宗趙頊的諾言,僅用了短暫的時間,便實現了大宋修真界的富國強兵!
令人驚歎不已!
“變法之力,竟如此強大?”
這一景象,徹底震撼了此前抱有疑慮的各大修真皇朝之主!
簡直是匪夷所思!
那個曾經被認為軟弱無比的大宋,在實行變法之後,竟猶如脫胎換骨般迅速壯大起來!
有人迴憶起了先前登上軍神榜的吳起,盡管他在楚國推行變法之時並未列入其中,但他訓練出五萬同時期無敵的魏武卒,以及那段讓人印象深刻的變法曆程,同樣讓人感慨萬分!
在遠古的時代,楚國曾是一個被修煉世家掌控的荒蕪邊陲之地,直至吳起實施了修真變革,使其一躍成為南域的修真霸主,震懾八方,威壓各派修士!
現如今,王安石推行的這場修真革新,與吳起當年之舉,可謂殊途同歸,使得長期疲弱、隻能被動防禦的宋王朝,竟開始主動擴張修行領地,開創新的修煉聖地!
這還是他們記憶中那個曾經軟弱的大宋麽?
“哈哈,革新得好哇!”
“未曾想,在我大宋後輩之中,竟有王安石這般修煉奇才!”
目睹宋王朝實力肉眼可見地增強,一舉奪得了河湟這一修煉寶地,並擴大了兩千餘裏的修行疆域,趙光義不禁滿麵笑容。
他曾認為,寇準仙逝後,宋王朝將會沉淪衰敗,長久以來忍辱負重,年年向遼國和西夏修真宗門納貢求安。然而,王安石的出現猶如一道驚雷劃破長空,令宋王朝再度振興!
然而,朝堂之上的宋廷眾臣卻暗自撇嘴,譏諷趙光義:
剛才你還稱王安石為瘋道人,堅稱祖訓不可輕易更改,這轉變速度也太快了吧!
“方才朕是見識淺薄,未能識得王安石的曠世奇才,此乃朕之過錯!”
趙光義爽快地認錯,此刻的大宋再度煥發生機,他的心境無比舒暢!
無論是新法還是舊規,隻要能使國家富強、修者強盛,那就是良策!
正當趙光義與眾臣沉浸在喜悅之中時,王安石的修真革新卻遭遇了巨大困境!在實施過程中,由於用人不慎,致使一些邪修有機可乘,引起了民眾修煉生活的動蕩。另外,革新觸及了許多既得利益修者的利益,引發了他們的強烈抵製!
太皇太後、高太後二人,更是以淚洗麵,向神宗趙頊哭訴:“王安石擾亂天地修煉秩序!”
隨著反對之聲日益高漲,年輕的趙頊皇帝對新法產生動搖,對王安石的信任也開始瓦解,最終毅然罷免了他的修真宰相之職,革新遭受重大挫敗!
趙光義那原本洋溢著笑意的臉龐頓時僵住。
“此事絕無可能!”
大秦國閑王府內,嬴羽輕輕搖頭,荀彧若有意歸屬劉備,早應有所行動,怎會拖延至今?
且當年劉備初入曹操麾下之際,荀彧可是堅定地主張鏟除劉備一派!
在荀彧眼中,劉備偽善假仁,其漢室宗親的身份都有待考證,打著恢複漢室的名義行欺詐之事!
劉備雖同樣打著光複漢室的旗號,但他卻是意圖自立為東漢天子,而非輔佐那位已成為傀儡的漢獻帝!
此舉與荀彧的理念根本相悖!
故荀彧斷不可能歸附劉備!
況乎,劉備帳下已有諸葛亮這般通天徹地的奇才,內政軍事樣樣精通的英傑,荀彧前往,必然隻能位居諸葛亮之下!
以荀彧那般高傲之心性,恐怕難以忍受居人籬下之境!
更為關鍵的是,曹操此人,曆來有知過必改之優良品質。
此次見識到天道金榜的景象之後,為了留下荀彧,曹操定不會坐視不理!
必將有所轉變!
……
東漢仙土。
許都之地!
“文若……”
天道金榜揭曉的刹那,曹操便尋至荀彧麵前!
他深知,一名位列天衍榜的存在,對於自身意味著何等重大的意義!
他絕對不能失去荀彧!
相較於魏公、魏王之類的虛名,哪裏比得上天衍榜上的巨擘重要?
他深信,哪怕在未來,若因逼迫荀彧致死,恐怕內心也將充滿悔恨愧疚!
自己,為了那些公爵、王者的虛銜,滿足個人野心,竟逼死了一位故交好友!
曹操對著荀彧,親自承認了自己的過錯,並向荀彧保證,他曹操一生不會再封公,更不會僭號稱王!
聽聞曹操親口作出永不封公、永不稱王的承諾,荀彧心中亦感驚訝不已。
未曾料到,曹操為了挽留自己,竟會毅然決定放棄一切高位尊號?
原來,在曹操心中,那個魏王的地位,似乎並非不可或缺!
或許,當初曹操受封魏公,也有幾分身不由己的因素在其中?
畢竟,唯有曹操的地位越高,權柄越重,他麾下的那些謀士猛將才會安心效命!
諸如賈詡、程昱、董昭等人,
還有曹仁、夏侯惇、曹洪、曹休以及徐晃等將領,
這些人並不像荀彧那樣堅守漢室,他們忠誠的對象唯有曹操一人!
他們的意見,曹操能夠輕易忽視嗎?
而今,曹操竟願意為了他,舍棄所有加冕榮耀,已顯露出足夠的誠摯之意!
那麽,就暫且寬恕這位老友一次吧!
至於漢室社稷……
仙漢世界。
青雲山脈深處,一間飄渺的雲霧樓閣中,荀彧最終還是決定輔佐曹操,踏入修煉之道,令各路修行皇朝之主皆感驚愕與疑惑。
曹操,這位曾被視為破滅漢室氣運的修士,在修行後期,其理念已與堅守漢室大道的荀彧產生了根本分歧。然而,荀彧卻仍然選擇留於魏營,究竟曹操以何種深厚的修煉資源或秘法承諾,又給予了荀彧怎樣的非凡機緣,以至於能讓荀彧寬恕他的過往?
“哼!荀彧口稱秉持漢室正統,實則心中另有算計!”
對此事最為憤慨的當屬修為高深的劉備,他曾料定荀彧必將背離曹操,轉而投入他這個真正致力於恢複漢室榮光的修煉者的門下。他劉備擁有至純的漢室血脈,倘若荀彧真是東漢王朝的忠貞守護者,必然應當前來投奔於他。如此棟梁之材,哪怕不能位列仙相之位,至少也能成為三公之一的核心助力。然而劉備滿心期待的結果卻是荀彧依然留守曹營,這一抉擇不禁讓人懷疑荀彧是否真的矢誌不渝地效忠於漢室,或許其內心深處,不過是覬覦修煉界的名譽與地位罷了。
大漢仙域,未央仙宮之內。
“荀彧居然願意寬恕並繼續輔佐曹操。”
劉徹仙帝搖頭歎息,先前若是荀彧選擇離去曹操,大漢仙域早已備好了一切迎接他的到來。畢竟,東漢仙土與大漢仙域接壤相鄰,像荀彧這般位列王佐榜第九的絕頂智者,無論是哪個勢力都會將其視若瑰寶。他劉徹渴望得到這樣的仙佐之才,以助大漢仙域一臂之力。然而,荀彧並沒有離開曹操,這使得劉徹頗為失落,看來隻能寄希望於自家大漢仙域的弟子們了。既然東漢仙土已有賢士入榜,那大漢仙域登上王佐榜的日子也應該為期不遠矣!
此時,九天之上,那蘊含天地法則的金榜突然劇烈震蕩,波紋翻滾。
“王佐榜第八,即將揭曉!”
此刻,神州大陸的目光齊齊匯聚於那天道金榜之上,翹首期盼。
隨著金光熠熠的大字逐一顯現:
王佐榜第八
王安石
所屬仙朝:大宋仙朝
洪亮的天籟之聲響徹大地,引得神州四海一片沸騰。
王安石,來自大宋仙朝!
不曾想,大宋仙朝竟能梅開二度,再有英傑登上這尊貴無匹的王佐榜!
此舉震驚了諸多仙朝,他們萬萬沒想到一個看似偏弱的大宋仙朝,竟能在王佐榜上連續兩人登榜,這究竟是何等的逆轉局勢?莫非要在這王佐榜上,令其他仙朝顏麵掃地?
而在大宋仙朝,汴京仙城內。
“哈哈,看樣子我大宋是要崛起為真正的修煉強國了!”
趙光義仙帝喜形於色,他怎麽也沒想到,在寇準之後,大宋仙朝竟然會有另一位英才問鼎王佐榜!
這位名叫王安石的修士,被天道金榜認定為治世奇才,修煉界之巨擘!看來大宋仙朝重文輕武的獨特國策,不僅非但沒有阻礙修煉之路,反而孕育出了更為卓越的修煉人才。
且看我大宋,已然孕育出諸多傑出的修真賢臣!
這仙道輔佐榜單才公示三席,我大宋竟占據了兩席之地!
以此趨勢推演,我大宋問鼎這仙道輔佐榜首,亦非遙不可及之事!
王安石!
此名聽來頗為陌生,斷然不會是我大宋當朝仙官,隻怕乃是一位來自後世的修真奇才!
這位王安石,究竟有何等修為與功績,竟能位列仙道輔佐榜第八位呢?
莫非,他助我大宋成就了修煉資源豐富、武力強大的偉業,甚至收複了那被異族占據的幽雲十六州秘境?
想到此處,趙光義心潮澎湃,充滿熱切期盼!
在他與大宋眾修士熾烈目光的注視之下,那天道金榜的畫麵瞬間一陣扭曲變形……
“光”字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嶄新景象:
大宋曆經數代修煉世家!
王安石,自幼便是天資聰穎的修士,年幼時便有過目不忘之能,落筆即成修煉心得!
得到了歐陽修、曾鞏等當代大儒修行者的青睞!
後來一舉奪得修真科舉魁首,踏入了大宋修真官場!
親見大宋修煉法則之弊病,國家漸入積弱之局,王安石遂向時任大宋仙帝的仁宗趙禎上奏,請求進行全麵修煉法則變革!
欲將大宋先祖留下的修煉法則徹底顛覆,建立起全新的修煉秩序,以實現富國強兵之大願!
然而,趙禎並未理睬這位地方小官的修真革新言論。
“這王安石,豈非狂妄之徒乎?”
“竟然敢提議顛覆吾輩祖先所定下的修煉法則,推行他的所謂新法?”
見王安石一開口便提及顛覆大宋祖製,趙光義心中頗感不滿!
先祖之法,豈是隨意變更之物?此舉稍有不慎,恐將導致宗門破滅啊!
然而,王安石的首次變法上書如泥牛入海,杳無音信。
在此之後,大宋的弱勢局麵愈發嚴峻!
簽訂澶淵盟約之後,大宋與遼國結為修真兄弟之邦。
遼國在獲得大宋歲貢後,百年間未曾再犯南疆。
遼宋兩國之間進入了長久的修真和平時期。
可此時,大宋卻麵臨了一個新的強大敵人——位於西北邊陲的西夏。
西夏雖彈丸之地,但在戰場上卻屢次挫敗宋軍!
這一幕令天道金榜前的大宋仙帝與臣子們再也難以保持鎮定!
趙光義更是麵色鐵青!
敗於大遼,給大遼供奉歲貢尚可忍受,畢竟對方實力強大,但連小小的西夏也能欺淩於大宋之上?
區區西夏,竟能讓宋軍將士哀嚎遍野?
如今的大宋,難道已經虛弱至此嗎?
最終,大宋不得不與西夏達成和議,被迫每年供給西夏:絹十五萬匹、銀七萬兩、茶葉三萬斤!
“後世子孫無能,喪權辱國矣!”
趙光義憤然起身,從龍椅寶座上咆哮而出!
此情此景,忍無可忍!
叔可忍,嬸嬸不可忍!
大宋若連遼軍都無法戰勝,尚可勉強解釋為遼軍力量強大;但連西夏都鬥不過,那就實屬奇恥大辱了!
這畫卷中展現的大宋未來軍隊,相比於現在的大宋軍隊,簡直弱不禁風!
“變法!勢在必行!”
此時,趙光義的立場驟然間完成了一次翻天覆地的轉變,先前他還認為王安石不過是妄言修煉之道,如今卻已堅定地轉為了改革仙法的支持者!
這大宋王朝,實已陷入內外交困的修真界瓶頸,若再不變法,便將難以為繼!
麵對著如斯頹唐的仙門與疲弱的護山神軍,又有哪個異族勢力會放過這等肥美的修煉資源之地?
即便遼國與西夏因貪婪大宋的貢獻靈石而暫時維持和平,然而一旦遇到那些視生死如草芥的邪魔外道,大宋的仙域江山又該如何保全?
變法以強化仙脈,實乃刻不容緩之舉!
而這王安石,身為王佐榜位列第八的傑出修士,其在世俗政務方麵的修為必定非凡!如此看來,推行變法圖強之事,斷然不會隻是空洞的修真理念!
或許,值得一試!
此刻,那天道金榜之上,關於王安石推動變法的畫麵仍在不斷顯現……
大宋曆經兩代仙帝的統治,可王安石依然未能受到重用。直至大宋神宗趙頊登基為帝,王安石才得以重見天日,成為治國重臣!
那時的大宋,已如瀕死之巨龍,內則寶庫空虛,外則護山神軍衰弱不堪。
趙頊作為一位年輕有為的仙帝,自然不甘心看到大宋修真界的輝煌日漸黯淡,乃至任由區區西夏妖族在其頭頂囂張跋扈!
他誓要重塑太祖昔日的修真盛世!
而掌握了變法提升仙脈之策的王安石,便如同一顆璀璨的救世之星,受到了他的極力推崇!
趙頊遂任命王安石為內閣首輔,正式啟動變法進程!
王安石此匹潛伏已久的千裏馬,終遇知音,開始全麵執行變法大計!
他提出遵循天地至理,化天下之利為修煉資源,無需增加百姓負擔,即可使國庫充裕!
並著手實施增強仙門實力與鞏固邊防的策略!
……
“無需加征修煉資源,如何能讓仙國富強?”
此刻,神州各大小修真皇朝的主宰者們,紛紛聚精會神地注視著天道金榜上王安石推行變法的情形,眉頭緊鎖。
即便是最為聰慧的煉器師,也難以從無中生出修煉資源啊!過往曆朝曆代想要充實國庫,往往都得加重百姓的修煉資源稅負,必然使得民眾生活負擔加劇。
他們均想見識一下,這王安石究竟如何能在不加重修煉資源稅的前提下,實現富國強兵之目標!
畢竟,古語有雲,羊毛出在羊身上,此舉顯然是違背常理的!
然而,令眾人意想不到的是,王安石竟然真的做到了!
通過一係列創新的仙法政策,他迅速提高了國庫的修煉資源儲備!
整個大宋仙域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繁榮昌盛,單是一年的修煉資源收入,便足以支撐大宋對外的各項擴張行動。
在對外方麵,王安石主導了熙寧開邊行動,在西北地區取得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大勝,為大宋收複了河湟兩千餘裏的廣闊仙土,並成功對西夏形成了包圍之勢!
如此一來,王安石可謂兌現了他對宋神宗趙頊的諾言,僅用了短暫的時間,便實現了大宋修真界的富國強兵!
令人驚歎不已!
“變法之力,竟如此強大?”
這一景象,徹底震撼了此前抱有疑慮的各大修真皇朝之主!
簡直是匪夷所思!
那個曾經被認為軟弱無比的大宋,在實行變法之後,竟猶如脫胎換骨般迅速壯大起來!
有人迴憶起了先前登上軍神榜的吳起,盡管他在楚國推行變法之時並未列入其中,但他訓練出五萬同時期無敵的魏武卒,以及那段讓人印象深刻的變法曆程,同樣讓人感慨萬分!
在遠古的時代,楚國曾是一個被修煉世家掌控的荒蕪邊陲之地,直至吳起實施了修真變革,使其一躍成為南域的修真霸主,震懾八方,威壓各派修士!
現如今,王安石推行的這場修真革新,與吳起當年之舉,可謂殊途同歸,使得長期疲弱、隻能被動防禦的宋王朝,竟開始主動擴張修行領地,開創新的修煉聖地!
這還是他們記憶中那個曾經軟弱的大宋麽?
“哈哈,革新得好哇!”
“未曾想,在我大宋後輩之中,竟有王安石這般修煉奇才!”
目睹宋王朝實力肉眼可見地增強,一舉奪得了河湟這一修煉寶地,並擴大了兩千餘裏的修行疆域,趙光義不禁滿麵笑容。
他曾認為,寇準仙逝後,宋王朝將會沉淪衰敗,長久以來忍辱負重,年年向遼國和西夏修真宗門納貢求安。然而,王安石的出現猶如一道驚雷劃破長空,令宋王朝再度振興!
然而,朝堂之上的宋廷眾臣卻暗自撇嘴,譏諷趙光義:
剛才你還稱王安石為瘋道人,堅稱祖訓不可輕易更改,這轉變速度也太快了吧!
“方才朕是見識淺薄,未能識得王安石的曠世奇才,此乃朕之過錯!”
趙光義爽快地認錯,此刻的大宋再度煥發生機,他的心境無比舒暢!
無論是新法還是舊規,隻要能使國家富強、修者強盛,那就是良策!
正當趙光義與眾臣沉浸在喜悅之中時,王安石的修真革新卻遭遇了巨大困境!在實施過程中,由於用人不慎,致使一些邪修有機可乘,引起了民眾修煉生活的動蕩。另外,革新觸及了許多既得利益修者的利益,引發了他們的強烈抵製!
太皇太後、高太後二人,更是以淚洗麵,向神宗趙頊哭訴:“王安石擾亂天地修煉秩序!”
隨著反對之聲日益高漲,年輕的趙頊皇帝對新法產生動搖,對王安石的信任也開始瓦解,最終毅然罷免了他的修真宰相之職,革新遭受重大挫敗!
趙光義那原本洋溢著笑意的臉龐頓時僵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