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歲月悠悠流轉之間,董卓與豪紳精心定下了良辰吉日,數月之後,便要為董召娶妻成家。


    至婚期,董府上下張燈結彩,紅綢飄揚,處處洋溢著喜慶的氛圍。大擺的筵席擺滿了庭院,珍饈美饌琳琅滿目,誠邀各官員豪紳前來共襄盛舉。諸位官員紛至遝來,皆身著盛裝,向董卓道喜,送上誠摯祝詞,一時間,董府內人聲鼎沸,喜氣洋洋,熱鬧非凡。


    新人入場,拜天地之禮莊重舉行。董召身著華麗的大漢喜服,紅袍加身,更顯英姿颯爽。董卓與柳絮正坐於堂前,他們的目光中滿是期待與欣慰,凝視著身姿挺拔的董召,柳絮輕輕拉了拉董卓的衣袖,低聲說道:“咱們的兒子,終是長大成人了。”董卓微微點頭,眼中泛起激動的淚花。


    兒媳身著霞帔,頭戴鳳冠,款款而來,恭敬地向董卓和柳絮敬茶。董卓和柳絮接過茶杯,臉上綻放出由衷的歡喜,柳絮笑著說道:“以後要好好過日子。”


    拜完天地之後,董卓熱情地與官員豪紳們敬酒,賓主盡歡,氣氛熱烈而融洽。董宜目睹哥哥大婚之喜,亦是滿心歡喜,她蹦蹦跳跳地來到李儒身旁,眼睛亮晶晶地看著他。李儒耐心細致地為其講解婚事的操辦程序,董宜聽著,眼神中滿是對李儒的崇拜,不禁笑道:“你懂的真多!”李儒溫和地笑了笑,心中滿是得意。


    董媛在一旁,看著李儒與董宜,心中暗自比較。隻覺李儒聰慧過人,反觀父親為自己擇選的牛輔,不過是一介粗漢,諸多事理皆不通曉。她微微皺起眉頭,心中略有不滿。


    牛輔察覺到董媛的目光,憨厚地撓撓頭,湊到董媛身邊說道:“小姐,俺雖不懂那些,但俺對您一心一意。”心裏卻想著:俺知道小姐嫌俺粗笨,可俺定會用真心對她好,讓她慢慢看到俺的好。董媛白了他一眼,說道:“哼,就知道說好聽的。”但心裏卻也明白牛輔的忠誠聽話,讓往東,他決不敢往西。


    眾人在這喜慶氛圍中,嘻嘻哈哈,不時逗弄著新郎官董召。董召生性靦腆,麵對眾人的調笑,不禁麵泛紅暈,卻也難掩新婚的喜悅與幸福,連連拱手向大家致謝。


    此日,董府沉浸在一片歡樂與祥和之中,這場婚禮不僅是董召人生的重要時刻,更是董家的一大盛事,為眾人所銘記。


    此事過後董卓曾憑借自身的才能與謀略,使得聲望日益提升。然而,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他的崛起引起了諸多勢力的嫉妒與忌憚。


    朝廷的一道詔令,將董卓調至西域都護,擔任西域戌己校尉。看似是職位的晉升,實則是明升暗降的權謀之策。董卓失去了手中至關重要的兵權,淪為了一個管理糧草的官員。盡管心中明了這背後的陰謀,但在強大的朝廷權威麵前,他亦感無奈,隻得攜全家老小踏上前往西域的漫漫征程。


    這一路,沙塵漫天,路途艱辛。而在這途中,一則噩耗傳來,太後竇妙駕崩。董卓聽聞此訊,仰天悲歎。憶往昔,那深藏在彼此心底的愛意,從未宣之於口,如今卻隨著竇妙的離世,永遠地塵封在了歲月的長河之中。


    曾經,董卓與竇妙或許曾有過短暫的目光交匯,那一瞬間的心動,卻因宮廷的規矩、權力的紛爭,而隻能深埋心底。他們在各自的世界裏掙紮,默默承受著命運的安排。


    董卓深知,在這亂世之中,愛情是如此的奢侈。而竇妙身為太後,更是身不由己。他們的情感,如同夜空中劃過的流星,璀璨卻又短暫。


    如今,董卓望著遙遠的京城方向,心中感慨萬千。他想起竇妙的溫婉與柔情,那是他在這充滿權謀與爭鬥的世界中,難得的一絲溫暖。然而,一切都已消逝,隻剩下無盡的追憶與哀思。


    董卓明白,他必須繼續前行,在這充滿變數的西域之地,尋找新的出路。或許,未來的道路依舊崎嶇,但他那顆雄心壯誌的心,從未熄滅。而竇妙的離去,也將成為他心中永遠的痛,激勵著他在這亂世中奮力拚搏。


    董卓舉家遷至西域都護後,首要之事便是安撫好家人。在這陌生且艱苦之地,董卓深知家人的安定乃是他立身之基。


    對於西域諸國,董卓亦下足功夫去了解。此地局勢複雜,而最為棘手的乃是羌人的不斷叛亂。正因如此,絲綢之路一度堵塞,貿易受阻,民生凋敝。幸得段熲力挽狂瀾,平定羌人部落,才使得羌人在數年內安分守己。


    然而,董卓並未過多糾結於是誰在朝廷中對他加以陷害。他深知,此時的怨懟與憤恨毫無意義。身處西域,他選擇沉澱自身,默默積蓄力量,以待來日之機遇。


    平日無事之時,董卓常陪伴家人一同遊玩。盡管西域在眾人眼中頗為蠻荒,但此間亦有其獨特魅力。優質的馬匹、廣袤的草原、無垠的大漠,此等風光乃是中原之人難以得見。在這壯闊的景象之中,董卓的心性亦得到了磨礪與滋養。


    他深知,一時的困境並非終結,隻要心懷壯誌,未來仍有無限可能。在西域的歲月,雖充滿挑戰,卻也為他的人生增添了別樣的色彩。董卓堅信,終有一日,他將重迴中原,一展抱負。


    時光匆匆,如白駒過隙,董卓在西域已然待了一年有餘。


    一日,徐嬋與董卓言:“再過兩月,便是父親七十大壽,妾身想迴去探望父親。”董卓聞之,麵色苦悶,歎道:“吾身居要職,無法陪同你同往,實乃愧疚。”遂決定讓董召和董宜李儒陪徐嬋歸去,“董召亦已成親,卻未曾去過洛陽,而董宜亦未曾見過他外公,此次你父徐福大壽,讓他們爺孫好好相聚一番。”董卓不僅如此安排,還精心為徐福備下壽禮,並挑選了幾名心腹士兵護送他們。


    徐嬋聞董卓此番周全安排,心中甚是感動。待一切安頓妥當,徐嬋與董卓、柳絮、莫娜圖依依告別,領著董召李儒和董宜踏上了迴穎川之路。董卓雖心中不舍,但深知此乃為嶽父過壽誕之事,無法阻攔。


    然而,令董卓未曾想到的是,此一別,竟是永久的離去。命運的無常,在這不經意間,悄然降臨,將原本的溫馨與期待,化作了無盡的哀傷與追悔。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董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心百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心百川並收藏三國之董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