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四月,幹清宮。
內侍宮女紛紛低下頭,不敢發出一點聲音。在赭黃色的床幔下,躺著一個瘦削的男人,正是如今的天下之主,正德皇帝。
在落水迴宮後,他的身體就一直不好。正月按理皇帝要在南郊主持大祀禮,原本皇帝如今的健康狀況,大臣們都建議取消,但他依舊強撐著。幾十斤的禮服穿在身上,再被冬天的冷風一吹,於是在行初獻禮時,天子下拜天地,忽然口吐鮮血,在眾目睽睽之下癱倒在地。這三個月,幾乎都在病床上度過。
掌印太監張永親自將碗端了進去,沉聲道:「陛下,該吃藥了,等會兒太醫院來人再給您施套針。」
正德厭煩地看了眼那苦湯子,虛弱地推開,旋即在宮女的攙扶下坐起身子,默默地看了眼剛剛放亮的天邊,「什麽時候了?」
旁邊另一位太監穀大用搶先道:「迴陛下,剛過卯時,今兒您瞧著精神頭不錯,廚房熬了參粥,奴讓人盛上來?」
「也行,你去安排吧。」正德揮了揮手,穀大用立刻屁顛屁顛地離去,心中得意雖然萬歲爺爺最近更寵幸那些幹兒子,但真要有什麽事兒貼身伺候的還不是他們這些太監,等病好了他定能成為陛下身邊第一人!
等他走了,正德強撐著在屋裏轉了幾圈,他素來喜動不喜靜,如今也算是過癮了,不過人卻明顯更加萎靡。
周圍人似乎都預料到什麽,麵上皆露驚懼之色。
天子提著最後一口氣,吩咐張永道:「告訴皇太後,朝廷大事以後都交給內閣,朕有今日,都是自己鬧得,與他人無關,莫要.莫要追究……」話音未落,便昏死過去。
張永顫抖著探了探鼻息,慟哭一聲:「陛下,駕崩了!」
「哐當——」屋外喜滋滋的穀大用愣在原地,手中托盤掉落,滾燙的參粥灑了滿地,似乎在預示著自己後半生的狼藉。
……
皇帝死了,自然是天大的事兒,不過眼下卻有比這更要命的。
內閣次輔梁儲站在殿內,眼睛不住四處打量,與其一同的還有首輔楊廷和,蔣冕.毛紀,這四位便是如今的四閣老。
梁儲猶豫再三,還是走到楊廷和身邊,小聲道:「介夫啊,你與我交個底,關於新君一事,太後可曾與你私下商議過?」
楊廷和字介夫,他年輕時候就曾當過正德皇帝的老師,這麽些年,朱厚照在前麵胡鬧,楊廷和在後麵給其收拾爛攤子,說一句權傾朝野也不為過。此時他淡淡地看了梁儲一眼,麵上無悲無喜,「叔厚慎言,國之大事,自有朝廷決斷,豈能妄議?」
梁儲碰了個軟釘子,隻能悻悻迴去,心中對著楊廷和怒罵,當年要不是他上書讓除喪服後的對方迴來,還讓出首輔位置,哪能輪到這老匹夫作威作福,全然不記得明明是自己管不住正德,被鬧得滿頭包隻能請楊廷和來解決。
許久,伴隨著領事太監一聲高喊:「太後到」,一中年美婦在人服侍下坐在帷幔後,這位正是正德皇帝的生母,弘治的髮妻張太後,在場大臣連忙行禮。
「賜座吧。」張太後啞著嗓子,聽上去似乎是剛哭過。她與丈夫一生一世一雙人,膝下唯有這一子,如今白髮人送黑髮人,難免悲痛萬分。
「眾位閣老,皇上走得匆忙,關於宗廟尚未留下一言半語,依你們看,今後當如何處之?」
大家心中一凜,知道重點來了,紛紛你一言我一語的發表建議。老實說,正德三十歲了還沒有一兒半女,在他重病的時候,聰明的都在心中考量過,隻不過沒想到天子走的這般匆忙,所以一時之間有些慌亂。
張太後聽得心煩,見楊廷和站在那裏沒參加討論,於是開口道:「楊太傅是怎麽想的?」
楊廷和似乎早有準備,從容不迫地從身上拿出本小冊子,上麵寫了四個大字——《皇明祖訓》。
此為明太\祖朱元璋主持編撰的典籍,目的是為鞏固大明皇權並對後世子孫的訓戒。
「稟太後,雖然陛下已故去,但依照《皇明祖訓》父死子繼,兄終弟及,按理應由孝宗長弟興獻王的長子繼承大統。」
此言一出,眾大臣們紛紛不說話了,畢竟有《皇明祖訓》壓著,他們這些外人再開口,那便是大不敬了。明朝有一份完整的嫡長子繼承製,無法像一樣,皇帝沒了由大臣隨機挑選一位幸運兒繼承。
不過張太後身為大行皇帝生母,顯然是有一定決定權的,聽到楊廷和這麽說,有些猶豫道:「興王嗎,我記得那孩子,前一陣平叛有功朝廷還賜下賞賜,不過他生母蔣王妃還在世,而且興王那支就他一個,倘若他來承嗣,是不是……」
其實張太後心中更屬意另一個生母早亡的,如此一來自己依舊能獨享西宮。
「太後,正是因為興王並無兄弟,才更適合繼承大統。」楊廷和沉聲道:「先不說按倫序興王在前,倘若真尋個兄弟眾多的,那麽天子的兄弟該如何處之,天子生父又如何處之。寧王造反例子在前,我大明不能再亂了!」
張太後雖說歷經兩任皇帝,但對政治絲毫不感興趣,她在意的不過是張氏一門榮耀,如今楊廷和這般拿江山社稷壓下來,她也不敢再多說什麽。憋了半天,隻能開口問道:「興王是叫厚熜吧,那孩子品性怎麽樣?」
聞言楊廷和鬆了口氣,知道此事大概率是成了,於是連忙道:「興王今年方才十四,敦品修學,厚德仁孝,曾在寧王起兵之時痛斥其狼子野心,尚在守孝期間,而且並未成家。」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四月,幹清宮。
內侍宮女紛紛低下頭,不敢發出一點聲音。在赭黃色的床幔下,躺著一個瘦削的男人,正是如今的天下之主,正德皇帝。
在落水迴宮後,他的身體就一直不好。正月按理皇帝要在南郊主持大祀禮,原本皇帝如今的健康狀況,大臣們都建議取消,但他依舊強撐著。幾十斤的禮服穿在身上,再被冬天的冷風一吹,於是在行初獻禮時,天子下拜天地,忽然口吐鮮血,在眾目睽睽之下癱倒在地。這三個月,幾乎都在病床上度過。
掌印太監張永親自將碗端了進去,沉聲道:「陛下,該吃藥了,等會兒太醫院來人再給您施套針。」
正德厭煩地看了眼那苦湯子,虛弱地推開,旋即在宮女的攙扶下坐起身子,默默地看了眼剛剛放亮的天邊,「什麽時候了?」
旁邊另一位太監穀大用搶先道:「迴陛下,剛過卯時,今兒您瞧著精神頭不錯,廚房熬了參粥,奴讓人盛上來?」
「也行,你去安排吧。」正德揮了揮手,穀大用立刻屁顛屁顛地離去,心中得意雖然萬歲爺爺最近更寵幸那些幹兒子,但真要有什麽事兒貼身伺候的還不是他們這些太監,等病好了他定能成為陛下身邊第一人!
等他走了,正德強撐著在屋裏轉了幾圈,他素來喜動不喜靜,如今也算是過癮了,不過人卻明顯更加萎靡。
周圍人似乎都預料到什麽,麵上皆露驚懼之色。
天子提著最後一口氣,吩咐張永道:「告訴皇太後,朝廷大事以後都交給內閣,朕有今日,都是自己鬧得,與他人無關,莫要.莫要追究……」話音未落,便昏死過去。
張永顫抖著探了探鼻息,慟哭一聲:「陛下,駕崩了!」
「哐當——」屋外喜滋滋的穀大用愣在原地,手中托盤掉落,滾燙的參粥灑了滿地,似乎在預示著自己後半生的狼藉。
……
皇帝死了,自然是天大的事兒,不過眼下卻有比這更要命的。
內閣次輔梁儲站在殿內,眼睛不住四處打量,與其一同的還有首輔楊廷和,蔣冕.毛紀,這四位便是如今的四閣老。
梁儲猶豫再三,還是走到楊廷和身邊,小聲道:「介夫啊,你與我交個底,關於新君一事,太後可曾與你私下商議過?」
楊廷和字介夫,他年輕時候就曾當過正德皇帝的老師,這麽些年,朱厚照在前麵胡鬧,楊廷和在後麵給其收拾爛攤子,說一句權傾朝野也不為過。此時他淡淡地看了梁儲一眼,麵上無悲無喜,「叔厚慎言,國之大事,自有朝廷決斷,豈能妄議?」
梁儲碰了個軟釘子,隻能悻悻迴去,心中對著楊廷和怒罵,當年要不是他上書讓除喪服後的對方迴來,還讓出首輔位置,哪能輪到這老匹夫作威作福,全然不記得明明是自己管不住正德,被鬧得滿頭包隻能請楊廷和來解決。
許久,伴隨著領事太監一聲高喊:「太後到」,一中年美婦在人服侍下坐在帷幔後,這位正是正德皇帝的生母,弘治的髮妻張太後,在場大臣連忙行禮。
「賜座吧。」張太後啞著嗓子,聽上去似乎是剛哭過。她與丈夫一生一世一雙人,膝下唯有這一子,如今白髮人送黑髮人,難免悲痛萬分。
「眾位閣老,皇上走得匆忙,關於宗廟尚未留下一言半語,依你們看,今後當如何處之?」
大家心中一凜,知道重點來了,紛紛你一言我一語的發表建議。老實說,正德三十歲了還沒有一兒半女,在他重病的時候,聰明的都在心中考量過,隻不過沒想到天子走的這般匆忙,所以一時之間有些慌亂。
張太後聽得心煩,見楊廷和站在那裏沒參加討論,於是開口道:「楊太傅是怎麽想的?」
楊廷和似乎早有準備,從容不迫地從身上拿出本小冊子,上麵寫了四個大字——《皇明祖訓》。
此為明太\祖朱元璋主持編撰的典籍,目的是為鞏固大明皇權並對後世子孫的訓戒。
「稟太後,雖然陛下已故去,但依照《皇明祖訓》父死子繼,兄終弟及,按理應由孝宗長弟興獻王的長子繼承大統。」
此言一出,眾大臣們紛紛不說話了,畢竟有《皇明祖訓》壓著,他們這些外人再開口,那便是大不敬了。明朝有一份完整的嫡長子繼承製,無法像一樣,皇帝沒了由大臣隨機挑選一位幸運兒繼承。
不過張太後身為大行皇帝生母,顯然是有一定決定權的,聽到楊廷和這麽說,有些猶豫道:「興王嗎,我記得那孩子,前一陣平叛有功朝廷還賜下賞賜,不過他生母蔣王妃還在世,而且興王那支就他一個,倘若他來承嗣,是不是……」
其實張太後心中更屬意另一個生母早亡的,如此一來自己依舊能獨享西宮。
「太後,正是因為興王並無兄弟,才更適合繼承大統。」楊廷和沉聲道:「先不說按倫序興王在前,倘若真尋個兄弟眾多的,那麽天子的兄弟該如何處之,天子生父又如何處之。寧王造反例子在前,我大明不能再亂了!」
張太後雖說歷經兩任皇帝,但對政治絲毫不感興趣,她在意的不過是張氏一門榮耀,如今楊廷和這般拿江山社稷壓下來,她也不敢再多說什麽。憋了半天,隻能開口問道:「興王是叫厚熜吧,那孩子品性怎麽樣?」
聞言楊廷和鬆了口氣,知道此事大概率是成了,於是連忙道:「興王今年方才十四,敦品修學,厚德仁孝,曾在寧王起兵之時痛斥其狼子野心,尚在守孝期間,而且並未成家。」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