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十,晨光熹微,正是個諸事皆宜的黃道吉日。


    陸知白一襲朝服,神情肅穆,手捧著那本由他與眾學生耗費心血編撰而成的《棲霞三年發展報告》,進宮麵聖。


    這本報告,前些時日就已經完稿。


    陸知白細細翻閱,隻覺內容詳實、條理清晰,真可謂是報告文學中的上乘佳作。


    他心中滿是歡喜,便差人精心謄抄了一份,欲留存下來,當作珍貴紀念,說不定還能放進博物館裏。


    朱元璋正端坐在龍椅之上,埋首於堆積如山的奏疏之中,忙碌不迭。


    陸知白踏入武英殿,行禮。


    聽得聲響,他微微抬眸,瞥了一眼陸知白,聲若洪鍾般問道:“你拿的啥子書?”


    陸知白麵帶微笑,答道:“陛下,自您將棲霞托付於兒臣,至今已然三載。


    兒臣與學生齊心協力,撰成這份發展報告,詳述棲霞三年變遷,特來敬呈禦覽,望能呈現棲霞蛻變全貌。”


    “哦?”朱元璋雙眸微眯,眼中閃過一絲好奇,“你倒是有心,既如此,拿來咱瞧瞧。”


    一旁侍奉的小宦官趕忙上前,轉呈報告。


    朱元璋伸手掂了掂,嘴角上揚:


    “咱還從未見過這般厚實的報告!想必內藏乾坤,確實該好生品鑒一番,莫要辜負了爾等的心血。”


    陸知白心中知曉,朱元璋素來喜愛批閱各類奏報。


    料想今日這份精心雕琢之作,必能入其法眼,讓他沉浸其中,一飽眼福。


    朱元璋擱下手中一本處理完的奏疏,翻開了棲霞的報告。


    起初,他神色平和,如賞閱尋常書卷,波瀾不驚。


    然而隨著目光逐行掃過書頁, 他的神情悄然轉變。


    這份報告,條理分明,開篇所列目錄提綱挈領,令文章架構一目了然,如山川般脈絡分明。


    其內容涵蓋九大板塊:農業、工業、商業、民生、教育、科技、文化與社會、建設、生態。


    麵麵俱到,巨細無遺。


    朱元璋本欲走馬觀花,隨意瀏覽,孰料越看越是聚精會神,神色愈發凝重起來。


    他甚至瞪大雙眸,難掩驚愕之色,不時抬首望向陸知白,又低頭沉浸於報告之中。


    此刻,朱元璋已然被報告中的詳實數據與斐然佳績,驚得一時語塞。


    迴首往昔,棲霞雖地處江南錦繡之地,魚米之鄉,卻因群山環抱,如明珠蒙塵,在京師周邊一眾縣之中,淪為經濟窪地,顯得平平無奇。


    幾年前,唯有棲霞渡口聊可一提,但規模亦不大,設施破舊;


    再就是那承載近千年曆史的棲霞禪寺,莊嚴肅穆。


    然而在這國力稍弱的年月,難引世人矚目。


    因為“旅遊”之風,需等到明朝中後期經濟繁榮了,方可興起,春花也要待時而放。


    幸而陸知白到此地後,如良醫問診,精準施策。


    一番精心擘畫、傾力建設,如灑下甘露水,令棲霞迸發出蓬勃的生命力。


    三年之期已至,各個領域都大放異彩,各擅勝場。


    朱元璋先覽總述,心中尚有諸多疑慮。


    繼而詳閱後文的闡釋。


    諸多規範術語出現,比如“基礎設施建設”,他略一思忖,便不禁連連頷首,如撥雲見日,豁然開朗。


    閱罷良久。


    朱元璋抬首,凝視陸知白,感慨萬千:“真乃翻天巨變!著實令咱驚歎不已……”


    複又喟然長歎,聲如洪鍾:


    “常居花畔不知豔,久處繁華未覺新!


    咱雖一直留意棲霞日常呈報,然十天半月一觀,時日既久,如習慣成自然,竟未覺其間變化如此驚人,直至今日,方如夢初醒……”


    陸知白但笑不語。


    他心中揣測,老朱往昔審閱棲霞報告雖勤,然歲月悠悠,人皆有懈怠之時。


    老朱的關注重心,多在有無亂子、是否安穩,至於整體發展脈絡,或許並未深究。


    畢竟當下沒有計算機處理海量文本、數據,全憑人工甄別對比。


    此乃文秘分內之事,領導應該總覽全局。


    陸知白謙遜沉靜,朱元璋卻激動難抑,霍然起身,大步流星朝陸知白走來。


    陸知白見狀,心中一驚,未及反應,朱元璋已然握住他的雙手,激動欣喜之情溢於言表,讚道:


    “咱果然沒有看走眼!你實乃濟世之才,治世能臣!”


    言罷,抬手輕拍陸知白肩頭,雙目炯炯放光,胸膛微微起伏,如抓住了稀世珍寶。


    “……”陸知白微笑迴應,“父皇謬讚,棲霞能有今日佳績,父皇運籌帷幄,當居首功!”


    朱元璋目光深邃,如穿透歲月,沉聲道:


    “三年前,咱封你為侯,賜予封地之時,確曾猶豫再三。


    然權衡利弊,終究決心放手一試!”


    他語氣篤定,如洪鍾作響:


    “如今看來,此舉甚為明智!棲霞之變化,就像啟明星!讓咱瞧見大明昌盛的希望!”


    朱元璋雖予陸知白封地治事之權,然而棲霞毗鄰京師,不過數十裏外,盡在他的掌控之下。


    尤為關鍵者,陸知白麾下僅十來個護衛。


    不沾絲毫兵權,此乃老朱的底線。


    況且,若不想讓他繼續治理封地,一道詔令的事。


    皇帝一張聖旨,連親王,都可以貶為庶人……


    陸知白心中自然明白,卻仍矢誌耕耘。


    以赫赫佳績,當作投名狀,繼續將自己與朱元璋深度綁定……


    陸知白謙虛了幾句,朱元璋卻大聲慨歎:


    “若朝堂眾卿皆如你這般盡心竭力,何愁大明不能昌盛富強?!


    唉,如此奇跡,當下唯棲霞一地耳……”


    陸知白低頭道:“棲霞情形特殊,幸蒙陛下恩準,才能因地製宜,推行寬鬆之策。


    在兒臣心中,此地並非封地,實乃新政的試驗田。


    兒臣也不過一介縣令……不對,棲霞隻是鄉鎮之地,兒臣隻是個小小‘鄉長’,為陛下牧民罷了……”


    “哈哈哈!”朱元璋聞言,仰麵大笑,目光滿是讚許,“咱知曉你聰慧過人。年紀輕輕,又從來不張揚驕狂,這很好。咱最是欣賞你這一點。”


    陸知白笑道:“天狂有雨,人狂有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娶妻一個月,才知嶽父朱元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喵帝大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喵帝大人並收藏娶妻一個月,才知嶽父朱元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