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盛大的過年,洪武十六年
娶妻一個月,才知嶽父朱元璋 作者:喵帝大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夏原吉若有所思,緩緩點頭:
“恩師之意,是以恰當之法,將工作成果及時呈於上聽……”
陸知白款步走迴桌前,麵帶微笑,目光溫和:
“正是。做好工作總結,不僅利於自身能力提升,更能讓上級對工作進度與成果了如指掌。
至於獎賞,無需刻意求之。賢明的上級,自會對優秀下屬予以嘉獎。”
言罷,他抬手拿起鉛筆,在紙上輕輕點觸:
“關於這份報告,我有幾點要求。
其一,需提綱挈領,條理清晰,將繁雜之事梳理得井井有條;
其二,要做到點麵結合,既有整體格局的展現,又有具體事例的支撐,大到宏觀整體,小至個人事跡,皆不可缺;
其三,數據呈現務必直觀,數字羅列固然重要,但製成圖表更能一目了然;
其四,需規劃未來兩年的發展方向與大致目標。棲霞並非我一人的封地,而是新政的試驗田。
接下來,我們的工作重心仍是繁榮經濟,持續提升百姓生活水平,帶動周邊地區共同發展。
如此報告,聖上便能更真切地感受建設成果,日後我們行事,也能更得認可與支持。”
夏原吉恍然大悟,趕忙拱手行禮:“多謝恩師教誨,學生已明白了,定當按您要求,精心撰寫報告。”
陸知白微微頷首,寬慰道:“歲末已至,事務繁雜,辛苦你了。”
夏原吉微笑迴應:“學生並不覺辛苦,反倒感激恩師給予的鍛煉機會。這三年來,學生如獲新生,收獲頗豐……”
陸知白點頭,笑意溫和:“那便不打擾你了。我去找其他人,再做些安排。”
此時的棲霞,人口眾多,歲末將至,不少人準備返鄉,局勢頗為複雜。
陸知白前往楊士奇處,吩咐他安排人手,整理一份最新的鰥寡孤獨廢疾者名單。
此外,將戶籍在棲霞的民眾,按貧富標準分為三等,再把常住人口中貧困的那部分單獨列出。
之後,依照不同標準,盡快為百姓發放年節福利。
今年的重點是防寒保暖,除大米、鹽之外,還要發放棉布、幹草、煤炭等物資。
陸知白說:“如今人口眾多,常住已超三萬,不得不分級分類處理。賦稅取自百姓,一毫一厘,應當用在刀刃之上……”
楊士奇恭敬點頭,拱手應道:“學生明白。”
安排妥當後,陸知白迴到府邸,喚來楊管事,著他籌備過年事宜。
在古代,權貴身邊的優秀長隨要求極高,不僅要聰慧伶俐、能言善辯,還得熟知當地有頭有臉的人物,清楚其背景人脈,宛如一部活的百科全書。
更何況是管事。
楊管事對陸知白手底下的人事關係都了如指掌,且均有往來。
無論是教育領域的研究所、皇家科學院、醫學研究所、棲霞女校,還是商業方麵的百貨樓、春和商業區,以及棲霞的工商、采礦業等。
陸知白感慨道:“時光匆匆,一晃三年過去了。去年我不在家中,今年想好好過個大年。
這三年裏,大家齊心協力,取得不少成果。此次年夜飯,不妨辦得盛大些,多設幾個場子酬謝眾人,方方麵麵都要照顧周全。”
過年,作為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正是聯絡感情、凝聚共識的好時機。
楊管事連連點頭:“侯爺,您的意思小的明白。
那麽大學、醫學院、女校各設一場。在京師和棲霞分別為商人、作坊主等人開一場。”
稍作思索,又道:“另外,在侯府周邊再設一場,人選,便由侯爺您定奪……”
這一場,邀請的自然都是手下舉足輕重、備受信任之人。
陸知白點頭讚同:“具體的邀請名單和規格,你先酌情安排。確定之後,製作正式請柬,務必在臘月二十之前發出。”
楊管事應道:“小的盡快落實,隨後呈侯爺過目……”
……
轉眼便至大年三十。
暮色未臨,華燈已上。
遠處鞭炮聲此起彼伏,隱隱傳來。
每處宴會早已布置停當,眾人陸續抵達,齊聚一堂,歡聲笑語迴蕩其間。
待夜幕深沉,陸知白來到公主府隔壁的民宅。
年夜飯早已擺好,米酒也已溫熱,眾人閑談等候他的到來。
陸知白步入屋內,含笑環顧眾人。
這些皆是他的得力手下,三年來一同曆經風雨,成就諸多事業。
此刻,陸知白忽然理解了老朱每年正月初一都要設宴招待群臣的原因。
除了遵循傳統禮儀,或許也有盤點人才的滿足感。
陸知白起身發表感言,誠摯感謝大家三年來的支持與付出。
他又展望未來道:“以後,我等仍將攜手共進。推進現有事業,我堅定不移,永不退轉。”
言畢,舉杯先飲為敬。
眾人皆心潮澎湃,即便不善言辭之人,眼中也滿是灼灼光芒。
陸知白飲下一杯米酒,又嚐了些菜肴,微笑道:
“一會兒我便要進宮了,大家盡情享用,無需拘束。”
隨後,陸知白攜妻兒進宮。
女兒尚幼,隻能乖乖躺在嬰兒床上。
除夕夜,宮中舉行家宴。
依舊是那些沾親帶故之人 以及老朱的舊部。
因幾位王爺陸續就藩,較之前兩年,人數略有減少。
陸知白與眾人打過一圈招唿後,便帶著陸清嶸去找朱雄英玩耍。
朱雄英身著毛領錦袍,愈發顯得麵容俊秀,舉止間已透著幾分小大人的模樣。
朱雄英難得見到陸清嶸,今日相見,滿心歡喜。
雖說陸清嶸年紀尚小,又不言語,但終究是他三姑父之子,與其他孩子自是不同。
陸清嶸依舊抱著奶瓶在嗦,眨著大眼睛看向朱雄英。
朱雄英抱著他,輕聲說著話,也不在意他是否迴應。
待年夜飯結束,朱雄英牽著陸清嶸登上高台,一同觀賞煙花。
宮宴結束,眾人即將各自返家之時,陸知白走上前,抱了抱朱雄英,笑著祝願他新的一年吉祥安康。
夜晚,陸知白躺在床上,思緒萬千。
洪武十五年,終究是過去了。
在原本的曆史中,這一年,老朱接連痛失至親,幾乎是至暗時刻。
五月初一朱雄英夭折,八月二十四馬皇後離世……
如今,二人皆安然無恙,實在是幸事。
遠遠的,鍾鼓樓傳來子時的鼓聲。
洪武十六年,終究是到了。
“恩師之意,是以恰當之法,將工作成果及時呈於上聽……”
陸知白款步走迴桌前,麵帶微笑,目光溫和:
“正是。做好工作總結,不僅利於自身能力提升,更能讓上級對工作進度與成果了如指掌。
至於獎賞,無需刻意求之。賢明的上級,自會對優秀下屬予以嘉獎。”
言罷,他抬手拿起鉛筆,在紙上輕輕點觸:
“關於這份報告,我有幾點要求。
其一,需提綱挈領,條理清晰,將繁雜之事梳理得井井有條;
其二,要做到點麵結合,既有整體格局的展現,又有具體事例的支撐,大到宏觀整體,小至個人事跡,皆不可缺;
其三,數據呈現務必直觀,數字羅列固然重要,但製成圖表更能一目了然;
其四,需規劃未來兩年的發展方向與大致目標。棲霞並非我一人的封地,而是新政的試驗田。
接下來,我們的工作重心仍是繁榮經濟,持續提升百姓生活水平,帶動周邊地區共同發展。
如此報告,聖上便能更真切地感受建設成果,日後我們行事,也能更得認可與支持。”
夏原吉恍然大悟,趕忙拱手行禮:“多謝恩師教誨,學生已明白了,定當按您要求,精心撰寫報告。”
陸知白微微頷首,寬慰道:“歲末已至,事務繁雜,辛苦你了。”
夏原吉微笑迴應:“學生並不覺辛苦,反倒感激恩師給予的鍛煉機會。這三年來,學生如獲新生,收獲頗豐……”
陸知白點頭,笑意溫和:“那便不打擾你了。我去找其他人,再做些安排。”
此時的棲霞,人口眾多,歲末將至,不少人準備返鄉,局勢頗為複雜。
陸知白前往楊士奇處,吩咐他安排人手,整理一份最新的鰥寡孤獨廢疾者名單。
此外,將戶籍在棲霞的民眾,按貧富標準分為三等,再把常住人口中貧困的那部分單獨列出。
之後,依照不同標準,盡快為百姓發放年節福利。
今年的重點是防寒保暖,除大米、鹽之外,還要發放棉布、幹草、煤炭等物資。
陸知白說:“如今人口眾多,常住已超三萬,不得不分級分類處理。賦稅取自百姓,一毫一厘,應當用在刀刃之上……”
楊士奇恭敬點頭,拱手應道:“學生明白。”
安排妥當後,陸知白迴到府邸,喚來楊管事,著他籌備過年事宜。
在古代,權貴身邊的優秀長隨要求極高,不僅要聰慧伶俐、能言善辯,還得熟知當地有頭有臉的人物,清楚其背景人脈,宛如一部活的百科全書。
更何況是管事。
楊管事對陸知白手底下的人事關係都了如指掌,且均有往來。
無論是教育領域的研究所、皇家科學院、醫學研究所、棲霞女校,還是商業方麵的百貨樓、春和商業區,以及棲霞的工商、采礦業等。
陸知白感慨道:“時光匆匆,一晃三年過去了。去年我不在家中,今年想好好過個大年。
這三年裏,大家齊心協力,取得不少成果。此次年夜飯,不妨辦得盛大些,多設幾個場子酬謝眾人,方方麵麵都要照顧周全。”
過年,作為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正是聯絡感情、凝聚共識的好時機。
楊管事連連點頭:“侯爺,您的意思小的明白。
那麽大學、醫學院、女校各設一場。在京師和棲霞分別為商人、作坊主等人開一場。”
稍作思索,又道:“另外,在侯府周邊再設一場,人選,便由侯爺您定奪……”
這一場,邀請的自然都是手下舉足輕重、備受信任之人。
陸知白點頭讚同:“具體的邀請名單和規格,你先酌情安排。確定之後,製作正式請柬,務必在臘月二十之前發出。”
楊管事應道:“小的盡快落實,隨後呈侯爺過目……”
……
轉眼便至大年三十。
暮色未臨,華燈已上。
遠處鞭炮聲此起彼伏,隱隱傳來。
每處宴會早已布置停當,眾人陸續抵達,齊聚一堂,歡聲笑語迴蕩其間。
待夜幕深沉,陸知白來到公主府隔壁的民宅。
年夜飯早已擺好,米酒也已溫熱,眾人閑談等候他的到來。
陸知白步入屋內,含笑環顧眾人。
這些皆是他的得力手下,三年來一同曆經風雨,成就諸多事業。
此刻,陸知白忽然理解了老朱每年正月初一都要設宴招待群臣的原因。
除了遵循傳統禮儀,或許也有盤點人才的滿足感。
陸知白起身發表感言,誠摯感謝大家三年來的支持與付出。
他又展望未來道:“以後,我等仍將攜手共進。推進現有事業,我堅定不移,永不退轉。”
言畢,舉杯先飲為敬。
眾人皆心潮澎湃,即便不善言辭之人,眼中也滿是灼灼光芒。
陸知白飲下一杯米酒,又嚐了些菜肴,微笑道:
“一會兒我便要進宮了,大家盡情享用,無需拘束。”
隨後,陸知白攜妻兒進宮。
女兒尚幼,隻能乖乖躺在嬰兒床上。
除夕夜,宮中舉行家宴。
依舊是那些沾親帶故之人 以及老朱的舊部。
因幾位王爺陸續就藩,較之前兩年,人數略有減少。
陸知白與眾人打過一圈招唿後,便帶著陸清嶸去找朱雄英玩耍。
朱雄英身著毛領錦袍,愈發顯得麵容俊秀,舉止間已透著幾分小大人的模樣。
朱雄英難得見到陸清嶸,今日相見,滿心歡喜。
雖說陸清嶸年紀尚小,又不言語,但終究是他三姑父之子,與其他孩子自是不同。
陸清嶸依舊抱著奶瓶在嗦,眨著大眼睛看向朱雄英。
朱雄英抱著他,輕聲說著話,也不在意他是否迴應。
待年夜飯結束,朱雄英牽著陸清嶸登上高台,一同觀賞煙花。
宮宴結束,眾人即將各自返家之時,陸知白走上前,抱了抱朱雄英,笑著祝願他新的一年吉祥安康。
夜晚,陸知白躺在床上,思緒萬千。
洪武十五年,終究是過去了。
在原本的曆史中,這一年,老朱接連痛失至親,幾乎是至暗時刻。
五月初一朱雄英夭折,八月二十四馬皇後離世……
如今,二人皆安然無恙,實在是幸事。
遠遠的,鍾鼓樓傳來子時的鼓聲。
洪武十六年,終究是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