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狂妄逆賊於海上構建據點,擁兵自重,又該如何應對?咱豈可為這未知之險,輕易改變國策?”


    陸知白見朱元璋質疑,迴應:


    “父皇聖明,走私之事,誠如父皇所言,確實難以徹底根絕。


    故而需精心完善製度,令市舶司充分施展其能,監管各方。


    譬如,於商船出航之前,務必對商人和貨物的詳細信息逐一核驗,確保無虞。


    再者,凡欲海上行船者,皆須取得朝廷核發的貿易許可證,否則不得出海。


    海上亦應組建巡邏艦隊,嚴密巡查,並行抽檢機製,以防奸商私運違禁之物。


    沿海之地,亦設保甲製度,使百姓相互監督,共守海防。


    然兒臣以為,此中最緊要者,當屬加強水師衛所的建設!


    有反賊據點,不足為懼,隻要我大明水師戰力強盛,便可將其剿滅。


    但若水師軍備廢弛,士卒懈怠,喪失戰鬥力,那才是真正令人憂心之事,猶如無牙之虎,空有其表,難禦外敵……”


    朱元璋麵色冷峻,冷哼一聲,目光如炬,直視陸知白:


    “咱且問你,海上商船往來頻繁,若你身為海寇,麵對這滿船財貨,會不會心生覬覦,動了劫掠之念?”


    陸知白神色鎮定,坦然應對:


    “父皇,海寇貪婪,見財起意,自是常理。然兒臣以為,應對之策有三。


    其一,精心謀劃衛所之布局與建設,於沿海關鍵處及一些大型島嶼上,皆設水師衛所,屯駐精兵,令各衛所可互相倚仗;


    其二,全力加強水師裝備與訓練,令士卒精於水戰,船堅炮利,使我大明水師再上一層樓;


    其三,從根源上管控糧油、鐵器等重要物品的流通。但凡大宗采購店家與顧客,皆須登記詳盡信息;


    客船往來,亦需嚴查人員身份與目的地。官府每月定時嚴格查驗,不容絲毫懈怠。


    如此這般,便能極大地減少物品與人員之走私行徑……”


    朱元璋聽了,微微搖頭,長歎了一口氣:


    “你且自己想想,照這一套謀劃下來,需耗費朝廷上下多少心力?


    咱治國理政,日理萬機,豈可為這海禁一事,牽扯過多精力?


    咱還不如一禁了之,倒也落得個省心省事……”


    陸知白就知道如此,卻沒有放棄,神色懇切,言辭誠摯的勸道:


    “父皇,兒臣曉得您憂慮重重。海禁一事,如同雙刃劍,雖暫保安寧,卻非長治久安之策。


    昔日漢武帝時,匈奴屢屢犯境,燒殺搶掠,致邊境難安。


    武帝起初也有防禦之策,想要和匈奴的死敵大月氏聯盟,也想過和親。


    但他終究是一代雄主,明了僅靠閉關自守、被動挨打,難以徹底解邊患。


    於是,他大力發展騎兵,主動出擊,又開辟西域商路,與諸邦往來貿易,互通有無。


    其間雖有波折,然此舉使大漢國力日盛,匈奴之勢漸衰,終保邊境百年太平!”


    “父皇,今之大明,亦臨相似抉擇。海禁雖可防一時海賊與逆賊,然長此以往,大明似困於淺灘蛟龍,難以伸展。


    兒臣所提之策,雖需耗心力,若妥善施行,必可興利除弊。


    衛所布局與建設,可保沿海安全,如堅固城牆,禦敵於國門;


    水師裝備與訓練,能讓大明水師成海上雄獅,威震四海;


    對物品與人員管控,似細密漁網,雖難盡捕走私,卻可限其於可控範圍……”


    “且父皇,海禁之下,沿海百姓多有怨言。民為邦本,本固邦寧。若百姓失生計,人心思變,此為大患。


    兒臣所謀,可讓漁民重操舊業,安居樂業,又能為朝廷辟新財路,充盈國庫。


    市舶司嚴格監管,合法貿易興盛,商稅充盈,大明還可以舉全國之力,做許多大事,開創一個前所未有的盛世!”


    朱元璋微微眯起了眼。


    有點香。


    一貫擅長畫餅的他,竟也有一絲覺得陸知白畫的大餅,很不錯。


    朱標更是雙眼閃閃發亮。


    陸知白皺起眉頭,深色凝重的繼續勸道:


    “父皇,大航海時代的曙光已現。西方諸夷,將紛紛揚帆起航,探索遠處的世界。


    若大明仍固步自封,日後必受其欺!兒臣懇請父皇,嚐試放開海禁,徐徐圖之。


    於風險中,覓發展良機,使大明於世界潮流傲然屹立,傳承萬代……”


    朱元璋聽後,微微動容,陷入沉思。


    他手撫龍袍的衣角,目光深邃,似在權衡利弊。


    朱標眉頭一皺,說:


    “兒臣也覺得此事尚須再理一理,到底是利是弊,較量清楚,做一個全麵的打算。”


    良久,朱元璋緩緩開口:


    “你之所言,也有幾分道理。然此事關乎重大,咱需再思量思量……”


    陸知白見朱元璋對放開海禁態度依舊遲疑,稍作思索後,決定轉換思路。


    他走向萬國輿圖,手指向白令海峽,說:


    “海禁先放一邊,兒臣有一策,可先證明海外之物產豐饒。


    不妨先遣人從這個海峽,赴黃金洲。此地平原廣袤,有數種獨特的糧食作物,若引入大明,於民生福祉大有益處……”


    朱元璋眯眼,帶著疑惑道:


    “越往北不是越冷嗎?這海峽氣候如何?此行必定艱險重重,你且詳述。”


    陸知白嚴肅迴應:“不錯,此途危機四伏,遠大於張騫出使西域。


    這海峽地處酷寒之地,即便夏日也海水冰涼。冬日更是有狂風暴雪。


    海域情況莫測,遍布暗礁浮冰。長途航行,物資補給也是難題。


    且到黃金洲後,或遇土著部落,可能會起衝突……”


    朱元璋盯著輿圖,無語道:


    “這樣都能惦記上,你膽子還真大!反正不會派你去是吧?”


    陸知白說:“沒有辦法,想要去黃金洲,現在難以橫跨大洋,隻能從兩邊的海岸線繞過去,這條路已經很近了。


    風險雖大,收獲亦巨。若是成功開辟航線、引入作物,可保障糧食安全。”


    至於帶迴來的玉米和土豆等物,也需要一代代的培育優化,就沒必要說出來勸退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娶妻一個月,才知嶽父朱元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喵帝大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喵帝大人並收藏娶妻一個月,才知嶽父朱元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