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想要賞賜?先氪金啊!
娶妻一個月,才知嶽父朱元璋 作者:喵帝大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元璋又神色淡淡地補充道:
“咱所言,乃是倭國境內所有金銀礦山……其國山巒眾多,自然亦多礦脈,豈獨石見與佐渡二地?”
陸知白聞得此言,心中那杆秤稍稍平衡了些許。
他心底暗自思忖,在平行世界之中,倭國往昔不知從華夏竊取搶奪了多少珍寶財貨,如今收取些許利息,委實不算過分吧?
朱元璋繼而神色凝重地說道:
“咱已覺出,有些局勢已然發生變化,確然需得好生思量一番,這周邊藩屬國究竟該如何管理掌控……
瞧瞧這些藩屬國,其忠心之程度參差不齊,若皆同等對待,豈不是有失偏頗?仿若那糊塗之人行事,全然不講個是非曲直。”
朱標點頭稱是,也是讚同。
陸知白則細細端詳著朱元璋的表情,心下一橫,朗聲道:
“關於藩屬國之事,兒臣心下倒是有些見解,父皇若是聽了覺著不順耳,權且當作兒臣未曾開口……”
朱標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淺笑。
朱元璋卻抬起頭來,目光中帶著幾分嗔怪,瞪了陸知白一眼,道:
“你且先一一道來,咱聽了之後,再決定是否要降罪於你。”
陸知白遂侃侃而談:
“兒臣以為,當下之朝貢製度,委實有些不合情理之處。
朝貢之舉,固然有著宣揚國威、穩固邊境等諸多益處,然這厚往薄來的做法,實則弊病叢生……”
“先說忠誠維係之虛妄。此般僅憑利益堆砌而得的忠誠,恰似無根之萍,稍有風雨,便搖擺不定。
昔時那西域小國,大明恩賞優渥之際,朝貢殷勤,數歲來拜。
然一旦草原部落許以更誘人的牛羊財寶,其立馬見風使舵,對大明的朝貢敷衍塞責,態度急轉直下,所謂忠誠,全然成了利益的傀儡。”
“再論耗費錢財之無度。國家發展,諸般事務皆需財帛支撐,當用在緊要關鍵之處。
可如今朝貢,卻常以數倍於市場之價,購置藩屬小國的尋常特產。
如那南洋之地所貢香料,在當地漫山遍野,產量頗巨,價值平平無奇。但借朝貢之名進入大明,便身價暴漲。
一些小國因而肆意妄為,以次充好,將劣質香料魚目混珠,虛報數量,妄圖騙取更多賞賜,致使大明財帛白白外流……”
他邊說邊小心翼翼地瞥了瞥朱元璋的神色,壓低了嗓音道:
“如此一來,豈不就成了人傻錢多的冤大頭嘛……”
他心下暗誹,隻因這朝貢貿易有利可圖,周邊那些個小國紛紛在此處找尋漏洞,意圖大撈一筆。
朱元璋對此倒也未顯驚訝,陸知白所言之事,有些本就是事實。
就如鄰近之諸多國家,尤其是倭國,為了騙取豐厚賞賜,每隔數月便派遣一批使者前來。
可這些使者之中,多有假冒偽劣之徒,即便砍殺一批,後續仍是源源不斷的前來……
朱元璋手緩緩撫著短須,不慌不忙地說道:
“確然有許多國家,屢屢派人前來,想要打秋風。依你之見,又該如何是好?”
陸知白從容應道:
“賞賜給予得太過輕易,他們定然不會珍視。
即便限製朝貢次數,譬如數年一次,然藩屬國數量眾多,日積月累之下,對國庫而言,依舊是沉重的負擔。
這些銀錢若能用於武器研發之上,說不定便能造就出更為強大之火炮利器。
到那時,無需給予藩屬國錢財,他們亦會因畏懼而俯首稱臣,不敢輕易來犯……”
言罷,他稍作停頓,繼而又道:
“兒臣認為,可以給予他們物品,然切不可太過隨意。
再者,咱們每年用於外交之預算,亦當有所限製,不能僅憑他們所求,而是需依據咱們自身情形而定,發完為止。”
具體而言,他繼而有條不紊地闡述道:
“其一,不妨設立貢獻或者信用製度。藩屬國若前來進貢,便依照大明之市場價,折算兌換成相應的貢獻或信用點數。”
“其二嘛,依據貢獻與信用之多寡,劃分藩屬國忠心程度之等級。
等級愈高者,所能獲取之獎勵亦愈豐厚,國王、使者前來,待遇也越好。如此行事,方顯公平公正。”
“其三,國內之珍稀物品,亦當審慎評估價值、劃分相應等級。
就如番薯,便可評定為頂級寶物,需耗費大量貢獻和信用方能獲取。故而亦要嚴禁民間私自走私此類物品。”
“其四嘛,各類賞賜額度有限,可於藩屬國之間,設立一排行榜。
遵循先到先得、多貢多得的原則,以此激發他們的競爭意識與活力。
前三名者,尚可額外賜予具有榮譽性質的紀念品,比如美玉印章,甚至王冠,想必他們很樂意當作傳家寶……”
朱元璋與朱標聽聞此言,皆驚得瞪大了雙眸,直勾勾地望著他,臉上滿是難以置信之色。
朱元璋片刻之後,迴過神來,說道:
“此等主意雖說新奇獨特,然唯有前來進貢方能獲取那所謂貢獻或者信用,是否有些過於……過於露骨直白了?
難道宗主國與藩屬國之間,全然沒了一絲情分與道義可言?!”
朱標亦點頭讚同,他同樣覺著此想法有些離經叛道,與那禮義之道大相徑庭。
陸知白輕輕搖頭,解釋道:
“這貢獻度和信用並非唯有氪金充值方能獲取,若他們能對大明有所功績建樹,亦是可以得到。
就說那倭寇吧,若藩屬國能夠擊殺來大明的倭寇、摧毀戰船,此等功績亦能算作貢獻啊。”
朱標沉思片刻,疑惑問道:
“氪金是何意?可是指繳納費用?這……豈不是將朝貢關係看作是商賈買賣?!”
陸知白擺了擺手,說道:
“這些藩屬國之中,不乏真正忠心耿耿者。諸如三佛齊、琉球等國,皆是按時前來朝貢,
本本分分,從不興風作浪。尤其是琉球之人,質樸純真,甚是可愛。”
“然像高麗、倭國這般,咱們也不敢全然信任他們啊。
與他們打交道,需先講規矩方圓,再論情感親疏。否則,平白無故地厚往薄來,卻讓自己某些子民忍饑挨餓,這又是何苦來哉?”
“咱所言,乃是倭國境內所有金銀礦山……其國山巒眾多,自然亦多礦脈,豈獨石見與佐渡二地?”
陸知白聞得此言,心中那杆秤稍稍平衡了些許。
他心底暗自思忖,在平行世界之中,倭國往昔不知從華夏竊取搶奪了多少珍寶財貨,如今收取些許利息,委實不算過分吧?
朱元璋繼而神色凝重地說道:
“咱已覺出,有些局勢已然發生變化,確然需得好生思量一番,這周邊藩屬國究竟該如何管理掌控……
瞧瞧這些藩屬國,其忠心之程度參差不齊,若皆同等對待,豈不是有失偏頗?仿若那糊塗之人行事,全然不講個是非曲直。”
朱標點頭稱是,也是讚同。
陸知白則細細端詳著朱元璋的表情,心下一橫,朗聲道:
“關於藩屬國之事,兒臣心下倒是有些見解,父皇若是聽了覺著不順耳,權且當作兒臣未曾開口……”
朱標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淺笑。
朱元璋卻抬起頭來,目光中帶著幾分嗔怪,瞪了陸知白一眼,道:
“你且先一一道來,咱聽了之後,再決定是否要降罪於你。”
陸知白遂侃侃而談:
“兒臣以為,當下之朝貢製度,委實有些不合情理之處。
朝貢之舉,固然有著宣揚國威、穩固邊境等諸多益處,然這厚往薄來的做法,實則弊病叢生……”
“先說忠誠維係之虛妄。此般僅憑利益堆砌而得的忠誠,恰似無根之萍,稍有風雨,便搖擺不定。
昔時那西域小國,大明恩賞優渥之際,朝貢殷勤,數歲來拜。
然一旦草原部落許以更誘人的牛羊財寶,其立馬見風使舵,對大明的朝貢敷衍塞責,態度急轉直下,所謂忠誠,全然成了利益的傀儡。”
“再論耗費錢財之無度。國家發展,諸般事務皆需財帛支撐,當用在緊要關鍵之處。
可如今朝貢,卻常以數倍於市場之價,購置藩屬小國的尋常特產。
如那南洋之地所貢香料,在當地漫山遍野,產量頗巨,價值平平無奇。但借朝貢之名進入大明,便身價暴漲。
一些小國因而肆意妄為,以次充好,將劣質香料魚目混珠,虛報數量,妄圖騙取更多賞賜,致使大明財帛白白外流……”
他邊說邊小心翼翼地瞥了瞥朱元璋的神色,壓低了嗓音道:
“如此一來,豈不就成了人傻錢多的冤大頭嘛……”
他心下暗誹,隻因這朝貢貿易有利可圖,周邊那些個小國紛紛在此處找尋漏洞,意圖大撈一筆。
朱元璋對此倒也未顯驚訝,陸知白所言之事,有些本就是事實。
就如鄰近之諸多國家,尤其是倭國,為了騙取豐厚賞賜,每隔數月便派遣一批使者前來。
可這些使者之中,多有假冒偽劣之徒,即便砍殺一批,後續仍是源源不斷的前來……
朱元璋手緩緩撫著短須,不慌不忙地說道:
“確然有許多國家,屢屢派人前來,想要打秋風。依你之見,又該如何是好?”
陸知白從容應道:
“賞賜給予得太過輕易,他們定然不會珍視。
即便限製朝貢次數,譬如數年一次,然藩屬國數量眾多,日積月累之下,對國庫而言,依舊是沉重的負擔。
這些銀錢若能用於武器研發之上,說不定便能造就出更為強大之火炮利器。
到那時,無需給予藩屬國錢財,他們亦會因畏懼而俯首稱臣,不敢輕易來犯……”
言罷,他稍作停頓,繼而又道:
“兒臣認為,可以給予他們物品,然切不可太過隨意。
再者,咱們每年用於外交之預算,亦當有所限製,不能僅憑他們所求,而是需依據咱們自身情形而定,發完為止。”
具體而言,他繼而有條不紊地闡述道:
“其一,不妨設立貢獻或者信用製度。藩屬國若前來進貢,便依照大明之市場價,折算兌換成相應的貢獻或信用點數。”
“其二嘛,依據貢獻與信用之多寡,劃分藩屬國忠心程度之等級。
等級愈高者,所能獲取之獎勵亦愈豐厚,國王、使者前來,待遇也越好。如此行事,方顯公平公正。”
“其三,國內之珍稀物品,亦當審慎評估價值、劃分相應等級。
就如番薯,便可評定為頂級寶物,需耗費大量貢獻和信用方能獲取。故而亦要嚴禁民間私自走私此類物品。”
“其四嘛,各類賞賜額度有限,可於藩屬國之間,設立一排行榜。
遵循先到先得、多貢多得的原則,以此激發他們的競爭意識與活力。
前三名者,尚可額外賜予具有榮譽性質的紀念品,比如美玉印章,甚至王冠,想必他們很樂意當作傳家寶……”
朱元璋與朱標聽聞此言,皆驚得瞪大了雙眸,直勾勾地望著他,臉上滿是難以置信之色。
朱元璋片刻之後,迴過神來,說道:
“此等主意雖說新奇獨特,然唯有前來進貢方能獲取那所謂貢獻或者信用,是否有些過於……過於露骨直白了?
難道宗主國與藩屬國之間,全然沒了一絲情分與道義可言?!”
朱標亦點頭讚同,他同樣覺著此想法有些離經叛道,與那禮義之道大相徑庭。
陸知白輕輕搖頭,解釋道:
“這貢獻度和信用並非唯有氪金充值方能獲取,若他們能對大明有所功績建樹,亦是可以得到。
就說那倭寇吧,若藩屬國能夠擊殺來大明的倭寇、摧毀戰船,此等功績亦能算作貢獻啊。”
朱標沉思片刻,疑惑問道:
“氪金是何意?可是指繳納費用?這……豈不是將朝貢關係看作是商賈買賣?!”
陸知白擺了擺手,說道:
“這些藩屬國之中,不乏真正忠心耿耿者。諸如三佛齊、琉球等國,皆是按時前來朝貢,
本本分分,從不興風作浪。尤其是琉球之人,質樸純真,甚是可愛。”
“然像高麗、倭國這般,咱們也不敢全然信任他們啊。
與他們打交道,需先講規矩方圓,再論情感親疏。否則,平白無故地厚往薄來,卻讓自己某些子民忍饑挨餓,這又是何苦來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