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朱雄英啊,我的小棉襖~
娶妻一個月,才知嶽父朱元璋 作者:喵帝大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元璋眼眸微眯。
這要是親生的,他一腳把這家夥踹到長江裏去,好好清醒清醒!
可終究不是親生的。
而朱元璋也沒打算徹底決裂,懲罰,也要考慮手段。
陸知白這樣的人,若是寒了心,想要挽迴,不知道要付出多少時間、精力還有真金白銀。
何必呢?還是省省吧。
於是,朱元璋慢慢捏住拳頭,責問道:
“這跟胡惟庸有什麽關係?!不要什麽事都推給他,你就是這樣認錯的?”
接著又嘲笑:“慫成這樣,你怎麽有膽子跑去倭國的?”
陸知白說:“兒臣真的知錯了,請父皇責罰……”
朱元璋哼了一聲,不搭理他,忽然鼻子一動:“什麽味兒?”
他聞著味兒,看向朱楨,便伸手向朱楨胸口掏去。
果然摸出了一個油紙包,哼道:
“喲,還熱乎著,你們怪會吃啊?”
三人皆低頭不敢言。
大意了!燒餅太香,被發現了。
朱元璋隨後繳獲了朱橚和陸知白的燒餅。
打開看了一看,然後抬手一巴掌,打在朱楨腦門上:
“就他娘的屬你最聰明!”
趴在地上的陸知白抖了一抖。
朱橚拚命地咬著牙,抿住嘴,把這半輩子的傷心事全想了一遍,才忍住不笑。
自己遭遇懲罰固然難受,但兄弟的不幸,卻更讓人開懷……
雖說父皇很可怕,但身邊有兄弟的話,就好似有了無盡的勇氣!
誒嘿,反正最倒黴的總不可能是自己吧~
朱元璋看看這三個家夥,一臉嫌棄地轉開眼,不耐煩地揮手趕蒼蠅:
“行了,下去跪著吧,先跪個三天三夜……”
他轉身迴到禦桌前,繼續批奏疏。
三人叩首道:“謝父皇。”
不久,有宮人領他們下去跪。
又得了朱元璋的旨意,讓他們分開跪。
跪在太陽底下,一個“乚”形的地方,隔了牆,誰也看不見誰。
陸知白心道:完啦,這下子落到囚徒困境了。
兄弟幾個一起作妖的時候,還感覺不到什麽害怕。
現在分開跪,隨著時間的推移,不知道其他兩個情況怎麽樣了,他心中確實有一絲淡淡的不安。
不過,陸知白早已想過了自己可能會有的懲罰。
假如老朱沒有失去理智、非要弄死他的話,那麽最終的責罰大概會是奪爵、軟禁、流放之類的。
其中軟禁是最有可能的。
奪爵倒是沒什麽所謂,沒了伯爵之位依然是駙馬。駙馬之位一般是奪不了的,除非廢了公主。
至於流放……
老朱要是能放心他在外麵亂跑,還生什麽氣呢?
所以,陸知白整體倒是不慌。
跪就跪吧,死罪可免,活罪難逃。
隻期望大事化小,小事化無,最後平穩落地。
天色漸漸晚了。
初夏的傍晚,氣溫微涼。
幸好陸知白在馬車上,就把毛衣穿上了。
誒,不冷~
暮色四合,宮中開始掌燈了。
一個小身影提著食盒,躡手躡腳的,從花叢邊上走來。
一旁看守的宮人,假裝沒有看到。
“三姑父~”
聽到這聲唿喚,快睡著的陸知白精神一震,抬起頭來。
就見朱雄英噠噠噠小跑過來,咧嘴笑著,臉上滿是欣喜。
陸知白笑道:“皇孫殿下!好久不見,你又長高啦~”
朱雄英笑眯眯的把食盒放到他麵前,蹲在地上打開,說:
“已經五個多月沒有見了。你們終於從倭國迴來了。倭國好玩嗎?”
陸知白道:“一般,不算太好玩。但我們打了很多勝仗,還發現了不少礦山。”
“真的嗎?”朱雄英開心起來,又有諸多疑問,“你和五叔、六叔,也是坐船去倭國嗎?那麽遠,要坐多久啊?”
陸知白看了看菜品,笑道:“得一個多月呢。”
朱雄英想了一下,問:“一個月都待在船上?那你們不會發急嗎?”
他又想起什麽,道:
“對啦,你先吃飯,以後再講倭國的事……皇奶奶讓我送來的。”
太好了,沒有魚。陸知白感動極了:
“母後太寬仁慈善了,我犯了欺君之罪,實在不好意思吃啊……”
話是這麽說,不妨礙他啊嗚啊嗚吃。
朱雄英抬頭,咧著嘴看他。
陸知白一瞧,樂了:“恭喜殿下換牙啦!”
朱雄英的笑容羞澀起來。
前段時間,他掉了一顆門牙,成了一個小豁牙子。
飛快的吃完了飯,陸知白問道:
“周王和楚王吃了沒?”
朱雄英笑著邀功:
“吃了,皇奶奶派人給他們送了,我給三姑父送的。
姑父給我講講大海吧,我還沒見過海呢!”
陸知白笑道:“你想聽什麽?”
朱雄英想了一想:“都行。”
於是陸知白就與他聊了一會兒。
朱雄英聽得很認真,卻又擔心在這耽擱久了,被發現。
就說:“姑父,我們下迴再說……
對了,我要告訴你,三姑姑又有了小寶寶~”
陸知白瞪大雙眼:“真的?!”
朱雄英點頭:“是的,太醫說三姑姑懷了小孩子~”
陸知白咧著嘴:“有幾個月了?”
朱雄英低頭,數了數手指:
“好像是五個月了。”
陸知白原本跪得有些腿疼,現在也不咋覺得了。
朱雄英又說:
“還有!科學院做出了一個‘蒸汽機’,隻燒煤就可以讓小車自己走,可有意思了~”
“這倒也是個喜事,雙喜臨門……”陸知白哈哈一笑,感覺有點飄了。
院子另一邊的長廊中,朱元璋半隱在夜色中,望著他們。
朱元璋並沒有看太久,擔心驚擾二人,隨後便離開了。
他已經知道明軍這次出征,大獲全勝。
戰果之豐,令人震驚。
一戰就讓倭國願意成為藩屬國,這是他先前未曾想過的。
主要還是,先前強大的蒙古人兩次敗落,給倭國加上了一層神秘且幸運的光環。
自己派兵試試才發現,也就那麽迴事。
倭國的國書雖已呈遞上來,但足利義滿,暫時被扔給了鴻臚寺。
朱元璋並不急著見他。
倒是陸知白的學生楊士奇,得以短暫麵聖,上交了他出行期間的所有手稿。
這天晚上。
朱元璋不再批奏疏,轉而看起了楊士奇的手記……
這要是親生的,他一腳把這家夥踹到長江裏去,好好清醒清醒!
可終究不是親生的。
而朱元璋也沒打算徹底決裂,懲罰,也要考慮手段。
陸知白這樣的人,若是寒了心,想要挽迴,不知道要付出多少時間、精力還有真金白銀。
何必呢?還是省省吧。
於是,朱元璋慢慢捏住拳頭,責問道:
“這跟胡惟庸有什麽關係?!不要什麽事都推給他,你就是這樣認錯的?”
接著又嘲笑:“慫成這樣,你怎麽有膽子跑去倭國的?”
陸知白說:“兒臣真的知錯了,請父皇責罰……”
朱元璋哼了一聲,不搭理他,忽然鼻子一動:“什麽味兒?”
他聞著味兒,看向朱楨,便伸手向朱楨胸口掏去。
果然摸出了一個油紙包,哼道:
“喲,還熱乎著,你們怪會吃啊?”
三人皆低頭不敢言。
大意了!燒餅太香,被發現了。
朱元璋隨後繳獲了朱橚和陸知白的燒餅。
打開看了一看,然後抬手一巴掌,打在朱楨腦門上:
“就他娘的屬你最聰明!”
趴在地上的陸知白抖了一抖。
朱橚拚命地咬著牙,抿住嘴,把這半輩子的傷心事全想了一遍,才忍住不笑。
自己遭遇懲罰固然難受,但兄弟的不幸,卻更讓人開懷……
雖說父皇很可怕,但身邊有兄弟的話,就好似有了無盡的勇氣!
誒嘿,反正最倒黴的總不可能是自己吧~
朱元璋看看這三個家夥,一臉嫌棄地轉開眼,不耐煩地揮手趕蒼蠅:
“行了,下去跪著吧,先跪個三天三夜……”
他轉身迴到禦桌前,繼續批奏疏。
三人叩首道:“謝父皇。”
不久,有宮人領他們下去跪。
又得了朱元璋的旨意,讓他們分開跪。
跪在太陽底下,一個“乚”形的地方,隔了牆,誰也看不見誰。
陸知白心道:完啦,這下子落到囚徒困境了。
兄弟幾個一起作妖的時候,還感覺不到什麽害怕。
現在分開跪,隨著時間的推移,不知道其他兩個情況怎麽樣了,他心中確實有一絲淡淡的不安。
不過,陸知白早已想過了自己可能會有的懲罰。
假如老朱沒有失去理智、非要弄死他的話,那麽最終的責罰大概會是奪爵、軟禁、流放之類的。
其中軟禁是最有可能的。
奪爵倒是沒什麽所謂,沒了伯爵之位依然是駙馬。駙馬之位一般是奪不了的,除非廢了公主。
至於流放……
老朱要是能放心他在外麵亂跑,還生什麽氣呢?
所以,陸知白整體倒是不慌。
跪就跪吧,死罪可免,活罪難逃。
隻期望大事化小,小事化無,最後平穩落地。
天色漸漸晚了。
初夏的傍晚,氣溫微涼。
幸好陸知白在馬車上,就把毛衣穿上了。
誒,不冷~
暮色四合,宮中開始掌燈了。
一個小身影提著食盒,躡手躡腳的,從花叢邊上走來。
一旁看守的宮人,假裝沒有看到。
“三姑父~”
聽到這聲唿喚,快睡著的陸知白精神一震,抬起頭來。
就見朱雄英噠噠噠小跑過來,咧嘴笑著,臉上滿是欣喜。
陸知白笑道:“皇孫殿下!好久不見,你又長高啦~”
朱雄英笑眯眯的把食盒放到他麵前,蹲在地上打開,說:
“已經五個多月沒有見了。你們終於從倭國迴來了。倭國好玩嗎?”
陸知白道:“一般,不算太好玩。但我們打了很多勝仗,還發現了不少礦山。”
“真的嗎?”朱雄英開心起來,又有諸多疑問,“你和五叔、六叔,也是坐船去倭國嗎?那麽遠,要坐多久啊?”
陸知白看了看菜品,笑道:“得一個多月呢。”
朱雄英想了一下,問:“一個月都待在船上?那你們不會發急嗎?”
他又想起什麽,道:
“對啦,你先吃飯,以後再講倭國的事……皇奶奶讓我送來的。”
太好了,沒有魚。陸知白感動極了:
“母後太寬仁慈善了,我犯了欺君之罪,實在不好意思吃啊……”
話是這麽說,不妨礙他啊嗚啊嗚吃。
朱雄英抬頭,咧著嘴看他。
陸知白一瞧,樂了:“恭喜殿下換牙啦!”
朱雄英的笑容羞澀起來。
前段時間,他掉了一顆門牙,成了一個小豁牙子。
飛快的吃完了飯,陸知白問道:
“周王和楚王吃了沒?”
朱雄英笑著邀功:
“吃了,皇奶奶派人給他們送了,我給三姑父送的。
姑父給我講講大海吧,我還沒見過海呢!”
陸知白笑道:“你想聽什麽?”
朱雄英想了一想:“都行。”
於是陸知白就與他聊了一會兒。
朱雄英聽得很認真,卻又擔心在這耽擱久了,被發現。
就說:“姑父,我們下迴再說……
對了,我要告訴你,三姑姑又有了小寶寶~”
陸知白瞪大雙眼:“真的?!”
朱雄英點頭:“是的,太醫說三姑姑懷了小孩子~”
陸知白咧著嘴:“有幾個月了?”
朱雄英低頭,數了數手指:
“好像是五個月了。”
陸知白原本跪得有些腿疼,現在也不咋覺得了。
朱雄英又說:
“還有!科學院做出了一個‘蒸汽機’,隻燒煤就可以讓小車自己走,可有意思了~”
“這倒也是個喜事,雙喜臨門……”陸知白哈哈一笑,感覺有點飄了。
院子另一邊的長廊中,朱元璋半隱在夜色中,望著他們。
朱元璋並沒有看太久,擔心驚擾二人,隨後便離開了。
他已經知道明軍這次出征,大獲全勝。
戰果之豐,令人震驚。
一戰就讓倭國願意成為藩屬國,這是他先前未曾想過的。
主要還是,先前強大的蒙古人兩次敗落,給倭國加上了一層神秘且幸運的光環。
自己派兵試試才發現,也就那麽迴事。
倭國的國書雖已呈遞上來,但足利義滿,暫時被扔給了鴻臚寺。
朱元璋並不急著見他。
倒是陸知白的學生楊士奇,得以短暫麵聖,上交了他出行期間的所有手稿。
這天晚上。
朱元璋不再批奏疏,轉而看起了楊士奇的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