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大戰鶴降山,海上火攻,比咱父皇差遠了
娶妻一個月,才知嶽父朱元璋 作者:喵帝大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內義弘帶的兵力,勉強兩萬人,結果一路上因為火藥,傷亡了近千人,可謂代價沉重。
即便如此,他也不會退縮,要聯合其他勢力,把明軍趕出去。
大軍小心地渡過河,繞過幾座小山,就看到了火光。
京極高秀已經和明軍在交戰了。
大內義弘抽出長刀,進行戰前激勵,揮刀高唿:“跟我衝!”
大軍呐喊著衝過去。
山上的明軍早已嚴陣以待。
整個白天,等待敵人的時候,他們一直在就地取材。
山上的碎石都被撿過來,大樹被伐倒。
甚至還有士兵臨時編製了一些藤盾。
現在戰鬥爆發,兩個勢力兵分兩路,同時攻擊,明軍的應對仍然遊刃有餘。
京極高秀也帶了大約兩萬人。
雙方兵力一共四萬,與明軍差不多。
但裝備有劣勢。
而且位於山下,向上衝擊,也不容易。
由於地形的限製,人馬也很難同時進攻,必須分批進入。
即便如此,倭人的軍隊相當勇猛,頂著火力往上衝。
廝殺之中,京極高秀看到了大內義弘,便朝他靠近,大笑一聲,告訴他:
“山名義幸給我迴信了!他將會從海上進攻,他認為明軍的補給大部分在船上!”
……
……
海上。
夜色黑涼,海浪嘩嘩。
比起山中炮火連天,海上卻一片寧靜。
陸知白他們看到山裏打起來了,也很緊張,卻隻能遠遠的看著。
一些警戒小船,停在船隊附近,提防著從海上來的敵人。
無星無月,黑乎乎的海麵上,很難看清東西。
直到距離近到了兩三裏,警戒小船才用望遠鏡發現,前方好像有許多黑影在靠近。
那絕對是船,可以隱約看到有人在奮力劃水。
他們敲著鑼,大叫道:“敵襲!敵襲!”
陸知白、朱橚、朱楨,齊齊望向聲音的來處。
一眾護衛更是緊張起來。
即便站得高看得遠, 但他們也是看了好一會,才勉強分辨出海裏有東西在移動。
朱楨說:“該來的遲早會來,兄弟們,準備拚了!”
陸知白無語道:
“拚啥?敵人來搞我們,才這點小船?應該沒多少人手,純純惡心一下子。”
朱橚說:“算他們走運,現在他們順風!”
“臥槽!”陸知白想起什麽,“大船,小船,順風……這配置,怎麽這麽熟悉?”
他話音剛落不久。
海麵上,乘風快速而來的小船上,就亮起了火焰,在黑暗中格外刺目。
船上的人,則是跳入了海中。
其他的小船,也是紛紛亮起火光。
這些人水性極好,入水之後也在水中遊動,像水鬼一樣,朝明軍警戒隊的小船摸去。
朱楨大叫道:
“敢死隊,火攻!”
他趕緊指揮著:
“快派小船下去攔截!用長杆,一定要攔住!”
現在是夜晚,就很討厭,沒法射擊。
陸知白唿了一口氣:
“幸好陣型一直比較分散……往西邊動起來!”
因為借鑒了元軍的教訓。
元軍就是戰船太過密集,結果遇上台風,船隻相互碰撞,把自己撞碎了不少。
所以明軍這幾百艘戰船,就比較分散,缺點是會擺成一大片。
隨著朱楨的指揮。
大船投了很多小船下去。
留在戰船上防守的士兵也立刻領命,乘上小船,去攔截那些火船。
距離火船比較近的大船,則是拔了錨,緩緩朝西邊退讓。
即便已經做了應對,但距離太近,再加上順風,火船來得極快。
還是有一些火船撞在了戰船上,火油飛濺。
陸知白命人往下麵倒水,把船體打濕,多少可以拖延一些時間。
幸好這片範圍的戰船,緩緩的動了。
隻是有幾艘船著了火,還得派人救火,上下一起撲。
朱橚有些頭皮發麻,感慨道:
“怪不得父皇當年在鄱陽湖能贏啊,這一手確實不好應對……”
朱楨亦道:“誰說不是呢?幸好對麵船不多,各種表現也比咱爹差遠了……”
陸知白說:“關鍵是海上沒法做柵欄啊。
現在又是夜裏,不然就可以先把敵軍殲滅。”
朱楨說:“不錯,死了就沒人點火了。”
除了一艘艘火船之外,那些水鬼和警戒隊的戰鬥也很激烈。
隻不過,他們這火攻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隻有加大火力。
後麵還有一些小船在趕來的路上。
看到海上突然起了火,鶴降山上望風的士兵,立即去和唐勝宗匯報:
“海上著火了,發生了戰鬥。恐怕有敵人攻擊海船!”
唐勝宗一聽,立刻頭皮發麻。
三個小祖宗還在海上呢。
雖說海上也有一些兵力,但主要是兩位王爺自己的護衛隊,人也不算太多。
盡管山中戰事膠著,唐勝宗仍是吩咐:
“抽調兩千人,快去海上支援!”
隨著這批人的迴防,海上雙方的實力差距立刻懸殊起來。
他們在沙灘、淺水中廝殺。
對方發現不敵,立刻就開始撤退,卻被追著打。
最後,抓了幾十個俘虜。
對麵派來的人隻有數百,卻派了一百來條小船火攻。
好在沒有造成大的影響。
但有幾條船,船身被不同程度的燒焦了,好不容易才撲滅,天亮了還得修補。
陸知白終於是對戰爭的殘酷、緊張,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海上著火的船隻,讓他想到了《權力的遊戲》裏,君臨城遭遇攻擊的場景……
當然,剛才的海戰和山中的戰鬥仍是沒法比。
反正他是深刻明白了,他不適合吃這碗飯,還是老實的搞軍火吧……
……
鶴降山。
戰鬥激烈異常。
大內義弘的兵馬,雖然還沒到戰場就有折損,但許多士兵憋了一肚子的火,反而更加勇猛。
京極氏一看友軍這麽猛,也受到激勵,同時也是希望,能多分一些戰利品。
而且對上明軍的戰績好看一點,對以後名聲有很大影響。
有兩次,明軍山上的防線差點就被衝破了。
但支應及時,再加上裝備優勢,仍然守住了。
大內義弘不知懼怕,多次深陷重圍,激勵將士浴血廝殺。
他這麽秀,被秦王盯上了。
秦王騎著馬,一路斬了許多人,終於到了大內義弘麵前。
即便如此,他也不會退縮,要聯合其他勢力,把明軍趕出去。
大軍小心地渡過河,繞過幾座小山,就看到了火光。
京極高秀已經和明軍在交戰了。
大內義弘抽出長刀,進行戰前激勵,揮刀高唿:“跟我衝!”
大軍呐喊著衝過去。
山上的明軍早已嚴陣以待。
整個白天,等待敵人的時候,他們一直在就地取材。
山上的碎石都被撿過來,大樹被伐倒。
甚至還有士兵臨時編製了一些藤盾。
現在戰鬥爆發,兩個勢力兵分兩路,同時攻擊,明軍的應對仍然遊刃有餘。
京極高秀也帶了大約兩萬人。
雙方兵力一共四萬,與明軍差不多。
但裝備有劣勢。
而且位於山下,向上衝擊,也不容易。
由於地形的限製,人馬也很難同時進攻,必須分批進入。
即便如此,倭人的軍隊相當勇猛,頂著火力往上衝。
廝殺之中,京極高秀看到了大內義弘,便朝他靠近,大笑一聲,告訴他:
“山名義幸給我迴信了!他將會從海上進攻,他認為明軍的補給大部分在船上!”
……
……
海上。
夜色黑涼,海浪嘩嘩。
比起山中炮火連天,海上卻一片寧靜。
陸知白他們看到山裏打起來了,也很緊張,卻隻能遠遠的看著。
一些警戒小船,停在船隊附近,提防著從海上來的敵人。
無星無月,黑乎乎的海麵上,很難看清東西。
直到距離近到了兩三裏,警戒小船才用望遠鏡發現,前方好像有許多黑影在靠近。
那絕對是船,可以隱約看到有人在奮力劃水。
他們敲著鑼,大叫道:“敵襲!敵襲!”
陸知白、朱橚、朱楨,齊齊望向聲音的來處。
一眾護衛更是緊張起來。
即便站得高看得遠, 但他們也是看了好一會,才勉強分辨出海裏有東西在移動。
朱楨說:“該來的遲早會來,兄弟們,準備拚了!”
陸知白無語道:
“拚啥?敵人來搞我們,才這點小船?應該沒多少人手,純純惡心一下子。”
朱橚說:“算他們走運,現在他們順風!”
“臥槽!”陸知白想起什麽,“大船,小船,順風……這配置,怎麽這麽熟悉?”
他話音剛落不久。
海麵上,乘風快速而來的小船上,就亮起了火焰,在黑暗中格外刺目。
船上的人,則是跳入了海中。
其他的小船,也是紛紛亮起火光。
這些人水性極好,入水之後也在水中遊動,像水鬼一樣,朝明軍警戒隊的小船摸去。
朱楨大叫道:
“敢死隊,火攻!”
他趕緊指揮著:
“快派小船下去攔截!用長杆,一定要攔住!”
現在是夜晚,就很討厭,沒法射擊。
陸知白唿了一口氣:
“幸好陣型一直比較分散……往西邊動起來!”
因為借鑒了元軍的教訓。
元軍就是戰船太過密集,結果遇上台風,船隻相互碰撞,把自己撞碎了不少。
所以明軍這幾百艘戰船,就比較分散,缺點是會擺成一大片。
隨著朱楨的指揮。
大船投了很多小船下去。
留在戰船上防守的士兵也立刻領命,乘上小船,去攔截那些火船。
距離火船比較近的大船,則是拔了錨,緩緩朝西邊退讓。
即便已經做了應對,但距離太近,再加上順風,火船來得極快。
還是有一些火船撞在了戰船上,火油飛濺。
陸知白命人往下麵倒水,把船體打濕,多少可以拖延一些時間。
幸好這片範圍的戰船,緩緩的動了。
隻是有幾艘船著了火,還得派人救火,上下一起撲。
朱橚有些頭皮發麻,感慨道:
“怪不得父皇當年在鄱陽湖能贏啊,這一手確實不好應對……”
朱楨亦道:“誰說不是呢?幸好對麵船不多,各種表現也比咱爹差遠了……”
陸知白說:“關鍵是海上沒法做柵欄啊。
現在又是夜裏,不然就可以先把敵軍殲滅。”
朱楨說:“不錯,死了就沒人點火了。”
除了一艘艘火船之外,那些水鬼和警戒隊的戰鬥也很激烈。
隻不過,他們這火攻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隻有加大火力。
後麵還有一些小船在趕來的路上。
看到海上突然起了火,鶴降山上望風的士兵,立即去和唐勝宗匯報:
“海上著火了,發生了戰鬥。恐怕有敵人攻擊海船!”
唐勝宗一聽,立刻頭皮發麻。
三個小祖宗還在海上呢。
雖說海上也有一些兵力,但主要是兩位王爺自己的護衛隊,人也不算太多。
盡管山中戰事膠著,唐勝宗仍是吩咐:
“抽調兩千人,快去海上支援!”
隨著這批人的迴防,海上雙方的實力差距立刻懸殊起來。
他們在沙灘、淺水中廝殺。
對方發現不敵,立刻就開始撤退,卻被追著打。
最後,抓了幾十個俘虜。
對麵派來的人隻有數百,卻派了一百來條小船火攻。
好在沒有造成大的影響。
但有幾條船,船身被不同程度的燒焦了,好不容易才撲滅,天亮了還得修補。
陸知白終於是對戰爭的殘酷、緊張,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海上著火的船隻,讓他想到了《權力的遊戲》裏,君臨城遭遇攻擊的場景……
當然,剛才的海戰和山中的戰鬥仍是沒法比。
反正他是深刻明白了,他不適合吃這碗飯,還是老實的搞軍火吧……
……
鶴降山。
戰鬥激烈異常。
大內義弘的兵馬,雖然還沒到戰場就有折損,但許多士兵憋了一肚子的火,反而更加勇猛。
京極氏一看友軍這麽猛,也受到激勵,同時也是希望,能多分一些戰利品。
而且對上明軍的戰績好看一點,對以後名聲有很大影響。
有兩次,明軍山上的防線差點就被衝破了。
但支應及時,再加上裝備優勢,仍然守住了。
大內義弘不知懼怕,多次深陷重圍,激勵將士浴血廝殺。
他這麽秀,被秦王盯上了。
秦王騎著馬,一路斬了許多人,終於到了大內義弘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