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幹脆打到京都好了~
娶妻一個月,才知嶽父朱元璋 作者:喵帝大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既然對馬島投降還算真誠,明軍也沒有為難他們。
不會有屠殺,但必須派人來做勞工。
當天夜裏,就開始打地基,建設城池。
這座城很小,可以說是個寨子,但也能做一個據點。
大軍分批登陸,休整。
陸知白等人,終於再次踏上土地。
他剛站在地麵上不久,感覺大地似乎在微微晃動、旋轉。
在船上待太久,腿腳都有些不靈光了……
宗澄茂很熱情地準備了宴會,想要為明軍將領接風洗塵。
卻被婉拒了。
於是宗澄茂又叫人送來了新鮮食材,包括完整的獵物。
這幾頭鹿,是剛宰殺的。
一番處理,唐勝宗仍然不放心,叫幾名士兵先食用。
確認安全,才敢讓陸知白他們吃。
接下來幾天。
宗氏提供了許多木材,這也是對馬島上的一項物產。
而陶成道得知這個島還產硫磺,覺得是意外之喜。
於是又和宗氏要了幾百斤的硫磺,以後備用。
此番東征還不知道什麽時候才算結束,火藥也得不斷補給,硫磺是一種原材料。
最後。
最重要的,自然是向宗澄茂問清楚倭島上的主要勢力及分布。
還獲得了一份比較詳細的輿圖。
宗澄茂無奈說:
“其實陸地上情況很複雜,有些我也弄不清楚,我隻能說說我了解的部分……”
……
三天之後。
唐勝宗等人正在商議接下來的具體行動方案。
忽然有士兵來報告說,後方又來了幾十艘戰船,掛的是大明水師的旗幟。
眾人全都懵了,麵麵相覷。
朱楨詫異道:“怎麽還有人來啊?”
李文忠他們也很不理解。
陸知白一樣想不明白,疑惑道:
“難道是來抓我們迴去的?”
大家無語了片刻。
朱橚說:“不至於追這麽遠吧,都追到這裏來了……”
唐勝宗說:“等他們靠近就知道了。”
又過了大半天,這支船隊終於姍姍來遲。
唐盛宗早已傳令下去,叫這船隊派人來說明情況。
一艘戰船大喇喇地開了過來。
秦王一身盔甲,站在甲板上。
陸知白等人拿著望遠鏡,早就看到他了,不由得。
朱橚與朱楨他鄉遇兄弟,喜出望外,揮舞著手臂喊:
“二哥!你怎麽來了?”
秦王也看到他們了。
等到兩船接近,他爬到陸知白的船上。
雙方相見,都分外欣喜。
陸知白笑道:“沒想到二哥這次也能來,本來還以為沒戲了。”
秦王說:“我也不知道,我發了好幾十封奏疏,還挨了頓打。
父皇本來沒搭理我,但忽然有一天,又叫我過來……”
幾人敘舊片刻。
其他將領聞訊,過來行禮。
原來,秦王的船隊經過濟州島,聽說幾天前大軍從那裏經過,於是連忙趕了過來。
秦王看著三個家夥,笑著告訴他們:
“對了,我還帶來了父皇的旨意和任命的詔書……
你們啊,居然比我還大膽!早知道我也偷偷跑來了……”
陸知白三人嘿嘿直笑,驚喜地問道:
“真的假的?二哥,你不要騙我們。”
秦王哼笑道:“這還能有假,難道我萬裏迢迢,特意跑來騙你們?”
陸知白三人喜出望外,喜不自勝。
陸知白說:“我就知道父皇這般英明神武!”
朱楨道:“太好了,這下子我們名正言順了。”
朱橚雖笑,卻說:
“名正言順,可不代表迴去了不會挨打……”
秦王大手一揮:
“不怕!隻要能在倭國做出一番功業,就是打我,我的腰杆也挺直!”
陸知白歎氣:“大家放心吧,我是主謀,要罰也是先罰我。”
朱楨搖頭:“到時候,估計我們也跑不掉。”
秦王不耐煩道:
“好啦,說一些開心的事。你們現在進展如何?”
於是大家告訴他,對馬島已不戰而降。
秦王哈哈大笑:“太好了!我沒有來遲,還有大把建功立業的機會。”
大家聚在一起吃了晚飯。
秦王叫人把聖旨、詔書、印章拿了過來。
陸知白三人各自領命,徹底放心了,這下他們師出有名。
唐勝宗則是說:
“秦王素來勇猛,在諸王中是排得上號的。
不過,此番東征事關重大,我既為主帥,一應將士,都要聽我號令。”
秦王連連點頭:“這個我自然曉得。”
他是李文忠的參將,論起軍職,唐勝宗是上官的上官。
夜晚,大家聚在船上,商討接下來的計劃。
隨著秦王的加入,此番東征的總兵力已經超過十一萬五千人。
大家在討論要不要分兵。
各有各的意見。
李文忠和趙庸認為,應該穩妥一些。
畢竟對倭國這邊的地形和勢力分布不太清楚。
陸知白等年輕人要激進得多。
認為倭國沒有那麽強大,而明軍有裝備優勢,可以分兵兩路,發起閃電般的襲擊,同時拿下兩個地區。
陸知白說:
“倭國武力分散,遍地都是大名,就是地方勢力,換句話說是各自割據。
雖說他們名義上都效忠於幕府,但信息不暢,兵力調度起來,沒有那麽快。
另外,五萬人的軍隊也不少了。所以我們一定要快攻,拿下一地,就建設城防,先把根紮住。”
唐勝宗聽了一會,微微皺眉說:
“這和陛下的指示不太一樣。”
秦王問道:“父皇有什麽指示?”
唐勝宗說:“陛下讓我們攻下石見地區。是否攻打其他地區,要看情況。
這次出征,主要目的是給倭國一個大教訓,使他們知道那封國書狗屁不通。
另外,順便清剿一些大的倭寇,解決海患。”
陸知白挑眉說:
“那幹脆打到京都好了~沒有什麽教訓比這更加深刻。”
陶成道撫摸著胡須,麵帶微笑,點頭讚同。
唐勝宗、趙庸、俞通源等人,則是有些無語。
“你們對別人家的都城,好像情有獨鍾?”
但轉念一想,飛球營就是擅長突破陸上包圍,從空中打擊。
到處都是火焰和爆炸,防不勝防。
還真的拿他沒什麽辦法,隻能逃跑或者等著他掉落下來。
若是放在以前,有人提出這樣的計策,他們肯定認為是在胡說八道,根本不加以理會。
但是現在,明軍確實掌握了飛行器,已有殘元的例子在前。
不會有屠殺,但必須派人來做勞工。
當天夜裏,就開始打地基,建設城池。
這座城很小,可以說是個寨子,但也能做一個據點。
大軍分批登陸,休整。
陸知白等人,終於再次踏上土地。
他剛站在地麵上不久,感覺大地似乎在微微晃動、旋轉。
在船上待太久,腿腳都有些不靈光了……
宗澄茂很熱情地準備了宴會,想要為明軍將領接風洗塵。
卻被婉拒了。
於是宗澄茂又叫人送來了新鮮食材,包括完整的獵物。
這幾頭鹿,是剛宰殺的。
一番處理,唐勝宗仍然不放心,叫幾名士兵先食用。
確認安全,才敢讓陸知白他們吃。
接下來幾天。
宗氏提供了許多木材,這也是對馬島上的一項物產。
而陶成道得知這個島還產硫磺,覺得是意外之喜。
於是又和宗氏要了幾百斤的硫磺,以後備用。
此番東征還不知道什麽時候才算結束,火藥也得不斷補給,硫磺是一種原材料。
最後。
最重要的,自然是向宗澄茂問清楚倭島上的主要勢力及分布。
還獲得了一份比較詳細的輿圖。
宗澄茂無奈說:
“其實陸地上情況很複雜,有些我也弄不清楚,我隻能說說我了解的部分……”
……
三天之後。
唐勝宗等人正在商議接下來的具體行動方案。
忽然有士兵來報告說,後方又來了幾十艘戰船,掛的是大明水師的旗幟。
眾人全都懵了,麵麵相覷。
朱楨詫異道:“怎麽還有人來啊?”
李文忠他們也很不理解。
陸知白一樣想不明白,疑惑道:
“難道是來抓我們迴去的?”
大家無語了片刻。
朱橚說:“不至於追這麽遠吧,都追到這裏來了……”
唐勝宗說:“等他們靠近就知道了。”
又過了大半天,這支船隊終於姍姍來遲。
唐盛宗早已傳令下去,叫這船隊派人來說明情況。
一艘戰船大喇喇地開了過來。
秦王一身盔甲,站在甲板上。
陸知白等人拿著望遠鏡,早就看到他了,不由得。
朱橚與朱楨他鄉遇兄弟,喜出望外,揮舞著手臂喊:
“二哥!你怎麽來了?”
秦王也看到他們了。
等到兩船接近,他爬到陸知白的船上。
雙方相見,都分外欣喜。
陸知白笑道:“沒想到二哥這次也能來,本來還以為沒戲了。”
秦王說:“我也不知道,我發了好幾十封奏疏,還挨了頓打。
父皇本來沒搭理我,但忽然有一天,又叫我過來……”
幾人敘舊片刻。
其他將領聞訊,過來行禮。
原來,秦王的船隊經過濟州島,聽說幾天前大軍從那裏經過,於是連忙趕了過來。
秦王看著三個家夥,笑著告訴他們:
“對了,我還帶來了父皇的旨意和任命的詔書……
你們啊,居然比我還大膽!早知道我也偷偷跑來了……”
陸知白三人嘿嘿直笑,驚喜地問道:
“真的假的?二哥,你不要騙我們。”
秦王哼笑道:“這還能有假,難道我萬裏迢迢,特意跑來騙你們?”
陸知白三人喜出望外,喜不自勝。
陸知白說:“我就知道父皇這般英明神武!”
朱楨道:“太好了,這下子我們名正言順了。”
朱橚雖笑,卻說:
“名正言順,可不代表迴去了不會挨打……”
秦王大手一揮:
“不怕!隻要能在倭國做出一番功業,就是打我,我的腰杆也挺直!”
陸知白歎氣:“大家放心吧,我是主謀,要罰也是先罰我。”
朱楨搖頭:“到時候,估計我們也跑不掉。”
秦王不耐煩道:
“好啦,說一些開心的事。你們現在進展如何?”
於是大家告訴他,對馬島已不戰而降。
秦王哈哈大笑:“太好了!我沒有來遲,還有大把建功立業的機會。”
大家聚在一起吃了晚飯。
秦王叫人把聖旨、詔書、印章拿了過來。
陸知白三人各自領命,徹底放心了,這下他們師出有名。
唐勝宗則是說:
“秦王素來勇猛,在諸王中是排得上號的。
不過,此番東征事關重大,我既為主帥,一應將士,都要聽我號令。”
秦王連連點頭:“這個我自然曉得。”
他是李文忠的參將,論起軍職,唐勝宗是上官的上官。
夜晚,大家聚在船上,商討接下來的計劃。
隨著秦王的加入,此番東征的總兵力已經超過十一萬五千人。
大家在討論要不要分兵。
各有各的意見。
李文忠和趙庸認為,應該穩妥一些。
畢竟對倭國這邊的地形和勢力分布不太清楚。
陸知白等年輕人要激進得多。
認為倭國沒有那麽強大,而明軍有裝備優勢,可以分兵兩路,發起閃電般的襲擊,同時拿下兩個地區。
陸知白說:
“倭國武力分散,遍地都是大名,就是地方勢力,換句話說是各自割據。
雖說他們名義上都效忠於幕府,但信息不暢,兵力調度起來,沒有那麽快。
另外,五萬人的軍隊也不少了。所以我們一定要快攻,拿下一地,就建設城防,先把根紮住。”
唐勝宗聽了一會,微微皺眉說:
“這和陛下的指示不太一樣。”
秦王問道:“父皇有什麽指示?”
唐勝宗說:“陛下讓我們攻下石見地區。是否攻打其他地區,要看情況。
這次出征,主要目的是給倭國一個大教訓,使他們知道那封國書狗屁不通。
另外,順便清剿一些大的倭寇,解決海患。”
陸知白挑眉說:
“那幹脆打到京都好了~沒有什麽教訓比這更加深刻。”
陶成道撫摸著胡須,麵帶微笑,點頭讚同。
唐勝宗、趙庸、俞通源等人,則是有些無語。
“你們對別人家的都城,好像情有獨鍾?”
但轉念一想,飛球營就是擅長突破陸上包圍,從空中打擊。
到處都是火焰和爆炸,防不勝防。
還真的拿他沒什麽辦法,隻能逃跑或者等著他掉落下來。
若是放在以前,有人提出這樣的計策,他們肯定認為是在胡說八道,根本不加以理會。
但是現在,明軍確實掌握了飛行器,已有殘元的例子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