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指望大明恢複我兔的榮光呢
娶妻一個月,才知嶽父朱元璋 作者:喵帝大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的小心思,朱元璋心知肚明,笑道:
“那麽多法子,戶部少不得又要雞飛狗跳一陣子。
你若不去管著,他們哪裏知道如何做?”
戶部都是牛馬崗位啊,救大命了。
陸知白歎了口氣,一臉憂傷:
“我還是個孩子啊,才二百個月大!”
“……”朱元璋無語地打量著他。
也就是這家夥長得好,有本事,又懂事,所以才能這麽寵著。
換了別人,給官做還敢挑三揀四的,早就拉出去砍了。
現在侍郎可是正三品,還嫌棄?!
雖然知道推托不掉,但陸知白一想到胡惟庸,心情倒好了一些。
不管以後激起的風浪有多大,總歸是有人墊背。
老胡,仗義啊!
陸知白打了個哈欠。
夜已經深了。
朱元璋一番低頭沉吟,卻又問道:
“你剛才說,不要給讀書人太優厚的待遇?
咱現在常常苦於求賢不得,若還不優待他們,豈不更加無人可用了!唉……”
此事跟充盈國庫一樣重要,令朱元璋愁眉苦臉。
他抱怨道:“你不知道,元朝快亡了才開科舉,隻有十幾年罷了。
卻令一些讀書人死心塌地的守節,不肯為咱大明效力,咱還比不過一個異族?真是氣人!那些酸儒,不用也罷!”
陸知白困嘰嘰的眨著眼睛,略作迴想。
印象裏,朱元璋確實把讀書人看得很高貴,尤其是對那些官員。
他曾經下旨,所有退休迴老家的官員,終身免除其家的賦稅,庶民見之要按官禮參拜等等。
這未必是朱元璋本人尊敬儒生,卻絕對是在搞宣傳。
千金買馬骨!
起碼做足了禮賢下士的姿態,想要激勵一些讀書人入朝為官。
陸知白也長長的歎了口氣,說: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自有科舉以來,就是如此……”
朱元璋正以為他也有同感。
沒想到,陸知白提高了聲音,憤然道:
“從來如此,便對麽?!”
朱標倒有些震驚了,怔然看了他片刻,發覺他文雅麵貌之下,竟潛藏著洶湧暗流。
剛才說的種種聚財舉措,已很是激進了。
沒想到他其實更加激進!
真是人不可貌相……
朱標委婉勸道:“小白,尊師崇文,自古皆然。若連當權者都不重視讀書人,又談何教化?”
朱元璋倒覺得奇了,說:
“這是什麽意思?讀書人難道不高貴?咱且聽聽你有什麽說法。”
今晚已說了許多,陸知白打算將用官選人這要緊的事提一提。
他還指望大明恢複東方某神秘大國的榮光呢,時間寶貴,萬不能由著老朱瞎折騰了。
陸知白詳加解釋:
“讀書人的尊貴,是稀缺性帶來的。換句話說,供不應求。
是因為生產力太低,整體財富太少,普通人家壯勞力太重要,讀書又花費不菲,還不一定考中,所以有學識的人很少……”
朱元璋若有所思,緩緩道:
“咱曉得了,都是窮鬧的……”
陸知白笑了下,點頭:
“正是此理。倘使適齡子弟皆可以上得起學,讀書人的稀缺程度,便大大下降了。”
朱元璋和朱標,都眉頭輕皺,很難想象那樣的場景。
那種國家,得多富啊……
陸知白繼續說:
“我認為,應當尊敬讀書人,但不能太過了。
禮遇是可以的,但非要人為製造尊卑,未嚐不是儒生中的得利者,在鞏固已有的利益,壯大他們的階層。
他們以才智做籌碼,讓當權者也不得不向他們讓步……”
朱元璋有些駭然盯著他,瞳孔微震,道:
“你真是什麽都敢說!”
這完全說到了朱元璋的心坎上了!
他對儒生、士紳等群體,一直都是一手甜棗,一手大棒。
朱標也大為訝異,卻皺眉,靜待後文。
陸知白歎道:
“為什麽這天底下,貪官殺之不絕呢?就與讀書人太尊貴有關。”
朱元璋卻擰著眉頭,憤憤道:
“是因為他們貪,他們壞!聖賢書讀到了狗肚子裏!
人心都被蒙古蠻子帶壞了,奸邪之徒,不堪教化!神佛都拿他們沒有辦法。”
提起貪腐,朱元璋便氣得不行,胸膛起伏。
陸知白無奈地說:
“陛下以鐵血手段反貪,吏治已是曆朝曆代未曾有過的清明了,但這世間,有光明就注定有黑暗……”
朱元璋昂著頭,咬牙切齒的說:
“咱覺得還不夠!他們膽子還是太大了!”
朱標想起此事,亦有些無奈:
“小白,讀書人尊貴,就會導致貪腐?”
陸知白點頭說:
“人性本貪,這是一個原因。我覺得還有至少兩個緣由,其一是貧富差距,或者說等級。
等級、尊卑差距越大,漆黑的欲望就被放得越大,貪官想要的就越多,要在方方麵麵都超過普羅大眾。
他們拚命往上爬,搜刮資源,然後又加劇了貧富差距……”
朱標眯著眼,望著牆上黑魆魆的影子。
陸知白盯著朱元璋,說:
“陛下心態很矛盾,既要以種種榮寵吸引儒生來做官,心裏卻又防著他們,定了苛刻規矩,將一些人嚇破膽了。”
老朱既想馬兒跑,又想馬兒不吃草。
還希望儒生能學孔孟,見義忘利,為朝廷犧牲自己,不要談利益。
朱標看了看朱元璋,再望向陸知白,心想,沒事,說吧,我若護不住你,還有母後呢。
朱元璋盯著陸知白,眸光犀利,確實有些生氣,卻麵不改色。
他說:“天下無官不貪,無官不可殺!咱憑什麽不防著他們?”
陸知白歎道:
“既不應該讓讀書人高高淩駕於其他百姓之上,又不能預先假設他們有罪。
而應該保持中正平和,對他們稍尊敬一些,就可以了。”
朱元璋眉頭緊皺,氣笑了:
“真是異想天開!人和人是不可能一樣的。但你的意思咱明白,確實有理。
譬如科舉及第,便可光宗耀祖,人人稱羨,便可做官老爺了,繼而就開始欺壓良善……”
朱標勸道:“妹夫說得有理,但現在實現不了。多說無益。”
陸知白說:
“若改革科舉,讓中舉逐漸變成尋常之事,情況會好一些。”
“那麽多法子,戶部少不得又要雞飛狗跳一陣子。
你若不去管著,他們哪裏知道如何做?”
戶部都是牛馬崗位啊,救大命了。
陸知白歎了口氣,一臉憂傷:
“我還是個孩子啊,才二百個月大!”
“……”朱元璋無語地打量著他。
也就是這家夥長得好,有本事,又懂事,所以才能這麽寵著。
換了別人,給官做還敢挑三揀四的,早就拉出去砍了。
現在侍郎可是正三品,還嫌棄?!
雖然知道推托不掉,但陸知白一想到胡惟庸,心情倒好了一些。
不管以後激起的風浪有多大,總歸是有人墊背。
老胡,仗義啊!
陸知白打了個哈欠。
夜已經深了。
朱元璋一番低頭沉吟,卻又問道:
“你剛才說,不要給讀書人太優厚的待遇?
咱現在常常苦於求賢不得,若還不優待他們,豈不更加無人可用了!唉……”
此事跟充盈國庫一樣重要,令朱元璋愁眉苦臉。
他抱怨道:“你不知道,元朝快亡了才開科舉,隻有十幾年罷了。
卻令一些讀書人死心塌地的守節,不肯為咱大明效力,咱還比不過一個異族?真是氣人!那些酸儒,不用也罷!”
陸知白困嘰嘰的眨著眼睛,略作迴想。
印象裏,朱元璋確實把讀書人看得很高貴,尤其是對那些官員。
他曾經下旨,所有退休迴老家的官員,終身免除其家的賦稅,庶民見之要按官禮參拜等等。
這未必是朱元璋本人尊敬儒生,卻絕對是在搞宣傳。
千金買馬骨!
起碼做足了禮賢下士的姿態,想要激勵一些讀書人入朝為官。
陸知白也長長的歎了口氣,說: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自有科舉以來,就是如此……”
朱元璋正以為他也有同感。
沒想到,陸知白提高了聲音,憤然道:
“從來如此,便對麽?!”
朱標倒有些震驚了,怔然看了他片刻,發覺他文雅麵貌之下,竟潛藏著洶湧暗流。
剛才說的種種聚財舉措,已很是激進了。
沒想到他其實更加激進!
真是人不可貌相……
朱標委婉勸道:“小白,尊師崇文,自古皆然。若連當權者都不重視讀書人,又談何教化?”
朱元璋倒覺得奇了,說:
“這是什麽意思?讀書人難道不高貴?咱且聽聽你有什麽說法。”
今晚已說了許多,陸知白打算將用官選人這要緊的事提一提。
他還指望大明恢複東方某神秘大國的榮光呢,時間寶貴,萬不能由著老朱瞎折騰了。
陸知白詳加解釋:
“讀書人的尊貴,是稀缺性帶來的。換句話說,供不應求。
是因為生產力太低,整體財富太少,普通人家壯勞力太重要,讀書又花費不菲,還不一定考中,所以有學識的人很少……”
朱元璋若有所思,緩緩道:
“咱曉得了,都是窮鬧的……”
陸知白笑了下,點頭:
“正是此理。倘使適齡子弟皆可以上得起學,讀書人的稀缺程度,便大大下降了。”
朱元璋和朱標,都眉頭輕皺,很難想象那樣的場景。
那種國家,得多富啊……
陸知白繼續說:
“我認為,應當尊敬讀書人,但不能太過了。
禮遇是可以的,但非要人為製造尊卑,未嚐不是儒生中的得利者,在鞏固已有的利益,壯大他們的階層。
他們以才智做籌碼,讓當權者也不得不向他們讓步……”
朱元璋有些駭然盯著他,瞳孔微震,道:
“你真是什麽都敢說!”
這完全說到了朱元璋的心坎上了!
他對儒生、士紳等群體,一直都是一手甜棗,一手大棒。
朱標也大為訝異,卻皺眉,靜待後文。
陸知白歎道:
“為什麽這天底下,貪官殺之不絕呢?就與讀書人太尊貴有關。”
朱元璋卻擰著眉頭,憤憤道:
“是因為他們貪,他們壞!聖賢書讀到了狗肚子裏!
人心都被蒙古蠻子帶壞了,奸邪之徒,不堪教化!神佛都拿他們沒有辦法。”
提起貪腐,朱元璋便氣得不行,胸膛起伏。
陸知白無奈地說:
“陛下以鐵血手段反貪,吏治已是曆朝曆代未曾有過的清明了,但這世間,有光明就注定有黑暗……”
朱元璋昂著頭,咬牙切齒的說:
“咱覺得還不夠!他們膽子還是太大了!”
朱標想起此事,亦有些無奈:
“小白,讀書人尊貴,就會導致貪腐?”
陸知白點頭說:
“人性本貪,這是一個原因。我覺得還有至少兩個緣由,其一是貧富差距,或者說等級。
等級、尊卑差距越大,漆黑的欲望就被放得越大,貪官想要的就越多,要在方方麵麵都超過普羅大眾。
他們拚命往上爬,搜刮資源,然後又加劇了貧富差距……”
朱標眯著眼,望著牆上黑魆魆的影子。
陸知白盯著朱元璋,說:
“陛下心態很矛盾,既要以種種榮寵吸引儒生來做官,心裏卻又防著他們,定了苛刻規矩,將一些人嚇破膽了。”
老朱既想馬兒跑,又想馬兒不吃草。
還希望儒生能學孔孟,見義忘利,為朝廷犧牲自己,不要談利益。
朱標看了看朱元璋,再望向陸知白,心想,沒事,說吧,我若護不住你,還有母後呢。
朱元璋盯著陸知白,眸光犀利,確實有些生氣,卻麵不改色。
他說:“天下無官不貪,無官不可殺!咱憑什麽不防著他們?”
陸知白歎道:
“既不應該讓讀書人高高淩駕於其他百姓之上,又不能預先假設他們有罪。
而應該保持中正平和,對他們稍尊敬一些,就可以了。”
朱元璋眉頭緊皺,氣笑了:
“真是異想天開!人和人是不可能一樣的。但你的意思咱明白,確實有理。
譬如科舉及第,便可光宗耀祖,人人稱羨,便可做官老爺了,繼而就開始欺壓良善……”
朱標勸道:“妹夫說得有理,但現在實現不了。多說無益。”
陸知白說:
“若改革科舉,讓中舉逐漸變成尋常之事,情況會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