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阿桂憶起先前難產的那段經曆,心中的感激之情愈發洶湧,禁不住淚如泉湧,伏地對著陸知白連連磕頭。


    其餘三位婦女亦紛紛下跪,邊抹著淚,邊向陸知白謝恩。


    就連那位六十多歲的老太太,也淚眼婆娑地說道:


    “感謝侯爺大恩,讓我那幾個兒子都謀得了差事。


    我活了這大半輩子,從未見過如侯爺這般的大善人!”


    高台之下,民眾皆沉默不語。


    大家皆被這氛圍深深觸動,紛紛跟著抹起了眼淚。


    眾多人的臉上皆流露出感激之色。


    他們從心底由衷地感謝陸知白,他改變了棲霞太多人的命運。


    尤其是那些小商人,神情最為感慨。


    他們是小本經營,利潤微薄,但在棲霞此地做生意,卻比其他地方都要順利許多。


    沒有貪官汙吏搜刮油水,且這邊已然形成了熱鬧的大集,甚至有人不惜跑幾十裏來趕集。


    忽然,一位情緒激動的小商人,高高舉起右手,大聲唿喊:


    “廣智侯!廣智侯!”


    不多時,他周圍的人便隨之齊聲高喊。


    沒過多久,其他眾多的百姓,也紛紛加入唿喊的行列。


    漸漸的,其他聲音皆被掩蓋,唯有眾人唿喚陸知白的聲音響徹雲霄!


    此等景象,令人不禁頭皮發麻。


    一些原本內向的女子也跟著喊,也難抑心中的感慨與激動,淚水流淌。


    夏原吉環顧四周,徐徐看了片刻,而後抬起衣袖,擦去眼角的水跡。


    《史記》曰:人視水見形,視民知治否。


    陸知白常這般與學生說:


    “誰把群眾放心上,群眾就把誰放手上。”


    夏原吉悟了,眼前這自發自願的百姓,耳中熱切的唿喊,讓書中一行行聖賢教誨,變得鮮活生動起來……


    人群之中,亦有陸知白的眾多學生。


    他們目睹此景,不禁熱血沸騰,滿心自豪,都感覺自己萬分幸運,竟能夠有幸成為陸知白的弟子。


    朱橚與朱楨亦站在人群之中。


    他們環顧四周,皆露出些驚訝之色,未曾想到陸知白竟如此得民心。


    兩位親王不禁暗自思忖,若自己有朝一日前往封地,能否獲得封地百姓這般發自肺腑的愛戴?


    百姓們的熱切唿聲,讓陸知白也倍感意外,心中瞬間被感動填滿。


    但他還是抬手壓了壓,示意眾人安靜。


    好一會兒,人群方才稍稍平靜下來,不再高聲唿喊。


    但仍有許多人在低聲抽泣。


    數百雙眼睛,緊緊盯著陸知白。


    陸知白聲音洪亮地說:


    “我沒有什麽功勞,棲霞能有今日之景象,全仰仗我們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


    還有那愛民如子的太子殿下,以及寬厚仁愛的皇後娘娘……對了,還有皇長孫殿下,他們都對棲霞關懷備至……”


    一些人紛紛點頭,心中略有信服。


    畢竟他們聽聞,皇後曾親自來過棲霞。


    但是,雖說他們心中對皇室滿懷感恩,對陸知白的敬愛,卻更甚於對皇帝!


    朱橚卻忍不住笑出了聲,他著實太了解陸知白了。


    這家夥,在公眾場合,向來對父皇尊崇有加,可私底下卻也沒少編排……


    陸知白不打算在此久留,吩咐道:


    “原吉,帶她們去簽署房契。”


    他又對著那老太太叮囑道:


    “這房子是給你們自己的,並非給家中其他人的。


    將來要是鬧出紛爭,影響風氣,房子我就收迴來,可明白了?”


    老太太忙不迭地點頭,隨後跟著夏原吉走下高台。


    不多時,房契皆簽署完畢。


    一個敲鑼打鼓的戲班子前來,一路吹吹打打,將那歡喜得暈頭轉向的四位婦人,及其家人送至新房。


    行出兩裏路,便有一處居民區,此乃安居坊。


    有不少人是初次到此,左顧右盼,眼中滿是好奇與驚歎。


    這裏每家皆是獨門獨院,占地約小半畝。


    庭院之中,有一座兩層小樓,還有座一層的房屋,據聞是廚房與柴房。


    眾人議論紛紛:


    “喲,這一片居然還有個小園林呢。”


    “還專門打了新的水井。”


    “附近還有個大池塘,這池岸是用石板和水泥修的吧?竟還有台階與欄杆。”


    “這環境,真是好到了極點!”


    有人笑道:


    “諸位有所不知,棲霞其他坊的地價,已賣到百兩銀子一畝啦!”


    眾多山裏的村民,皆是頭一迴聽聞,紛紛急切追問。


    那人笑著說道:


    “有錢的商老爺多得很呐,都想著在此買地建房,往後往來也能便利些。”


    他又感慨道:


    “咱們侯爺著實會賺錢,難怪大家稱他為棲霞財神呢……”


    陸知白隻售賣土地,其餘諸事無需操心,錢財便滾滾而來。


    那些商人還得自行建房。


    不過近來棲霞這邊工程眾多,泥瓦匠之類的工匠一抓一大把,工錢相較平日略低。


    如此算來,對雙方皆有益處。


    但是,陸知白僅少量出售此處的宅基地。


    他斷不會大肆操弄土地財政,故意抬高房價。


    畢竟在建國初期的大明,這根本沒有現實條件,經濟有限,哪會有那麽多接盤俠。


    再者,這般禍國殃民的行徑還是罷了。


    去賺外國人的錢財,豈不美哉?


    故而還是應當大力發展實業,提升加工製造能力……


    這表彰大會,尚未正式結束,這四戶人家,所有人皆在各自院中,等著畫師為他們作畫留念。


    因為朱橚也很能整活,特意帶來幾位畫師,聲稱要為他們作畫留念。


    鄧姑姑則掏出隨身攜帶的繪畫本,手持一根碳筆,飛速勾勒起來。


    其畫作,為線條畫,僅有大致輪廓,卻是栩栩如生。


    陸知白望著她速寫,忽然覺得把漫畫或者連環畫搞出來也很不錯。


    畢竟,明清的版畫技術頗為成熟,就連複雜的套印技術,亦運用嫻熟。


    文娛產品,在這傳媒稀缺的時代,能操控輿論,此賽道他絕不會放手。


    此事還是交付李貓子去辦理為好。


    他的團隊,這段時日又撰寫了不少各類題材的話本子。


    有些題材,諸如、修仙之類,此前從未出現過,倒是讓眾多百姓大開眼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娶妻一個月,才知嶽父朱元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喵帝大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喵帝大人並收藏娶妻一個月,才知嶽父朱元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