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也算軍功! 四哥,不如組建神機營
娶妻一個月,才知嶽父朱元璋 作者:喵帝大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棣所拿的,自然就是工兵鏟了。
陸知白給他們介紹一番,又演示了一下。
組裝之後,便成了一把多功能鏟子。
朱元璋笑道:“花裏胡哨的,你倒是有想法,一物兼具多用,不錯。”
朱棣揮舞了兩下鏟子,亦是點頭,滿意道:
“真材實料,還怪趁手的。”
陸知白笑道:“四哥喜歡,就送給你吧。”
想了想,幹脆把手中雙肩背包也塞給他。
陸知白又道:
“對了,改良後的紡織工具,能做出厚實耐磨的布料,用來做這種大容量的軍包再好不過。隻是造價稍高……”
朱元璋勾勾手指,示意拿給他看看,道:
“這倒比之前那個,又有些改進……”
隨後,無所謂的道:“用次些的布,也一樣能做包。”
陸知白心說,就知道是這樣。
朱元璋眼睛一眯,問道:“你已暗自籌備許久了吧?現在手上有多少存貨?”
陸知白微微一笑,道:
“兒臣是準備技術成熟之後,便稟報上來,哪裏想到元人這麽急呢?”
他又說:
“炒麵沒有,餅幹現在有超過十萬塊。工兵鏟有超過三千之數。背包少些,隻有一千餘。”
朱元璋連連頷首,道:“已是不錯了。”
片刻後。
他道:“這些東西,統統充作軍需!成本,你自去工部折算!”
陸知白略一思索,拱手應是。
既然老朱沒裝傻充愣,陸知白也沒與他客氣。
總不能自掏腰包,沒討要研發成本就不錯了。
朱棣吃了點壓縮餅幹,便直皺眉頭,將之收起,道:
“真是太甜了!你真舍得下料……”
陸知白笑道:“北地苦寒,糖可以提供充足的能量。”
朱棣點頭,臉上頗有羨慕之色,道:“獻軍糧,這也是軍功吧?”
軍功不止是首級和戰功,還有救助戰友等等冷門項目。
朱元璋道:“自然是算,算多少,還得戰後再說。”
陸知白笑道:
“此乃兒臣份內之事,說什麽功勞?倒是這工兵鏟,餘尚書也是殫精竭慮,親畫圖紙……”
餘文昇偷偷看了他一眼,略感意外。
朱元璋望向餘文昇,隨口道:“哦?是麽?”
餘文昇猶豫了片刻,低著頭,拱手說:
“臣……臣不敢欺君……臣於此事,無甚貢獻,侯爺倒是居功甚偉……”
朱棣在一旁,忍不住撲哧笑出聲來。
朱元璋也是哈哈大笑起來, 揶揄的望向陸知白。
陸知白無語:“……”
什麽嘛,給功都不要,哎喲。
朱元璋笑了一陣子,和顏悅色道:
“廣智侯不獨攬功勞,愛護同伴,甚好。
餘愛卿中介耿直,不敢貪功,也很好!”
餘文昇仍是低頭,滿臉愧不敢當,偷偷歉然的看了陸知白一眼。
寧可得罪侯爺,也不能欺君啊。
而朱元璋思索了一陣子,又說:
“對了,福建那邊有缺,這尚書,你就別做了,咱命你為福建布政使右參政!”
餘文昇連忙行禮謝恩。
陸知白則略感無語。
隨口一句話,給隊友整沒了。
下一個是誰來著?
哦,嘉興知府薛祥。
陸知白道:“恭喜餘尚書了。”
這個算是略微升遷,成了一方封疆大吏。
好吧,大家就是簡簡單單的同事關係。
這滿朝,都如流水一般來來去去,隻有他和朱標,是鐵打的~
陸知白又想起一事,說:
“對了,棲霞火藥監已囤有地雷一萬三千餘顆,手雷一萬餘顆……
這批新式火器,還沒檢驗過實戰效果如何。”
朱元璋頷首,亦有些期待,道:“此番,自然要試用一下。”
陸知白說:“這可是楚王,還有陶成道,還有那些火藥匠,日以繼夜,夜以繼日,繼之以死,不停趕工,才……”
朱元璋頗有些沒好氣的說:
“好了,都有功,咱知道了!戰後統統論功行賞!”
說著,他又開始擺手趕蒼蠅。
眾人隻好告退。
剛走出武英殿。
朱棣一隻手就搭在陸知白肩上,把他薅了過去,催問道:
“那新火槍呢?改進得如何了!”
陸知白無奈道:“正在改呢,快了……”
朱棣猴急的道:“每次都是快了,到底還要多久?”
陸知白說:“這次是真的……”
他望向餘文昇,滿臉寫著救命,道:
“餘尚書!我有事要與你談!”
朱棣攬著他,勾肩搭背的道:
“談個屁!我馬上就要就藩了,新槍能不能在這之前造出來?”
餘文昇歉然的望著陸知白,愛莫能助的拱手道:
“侯爺,改日在下登門賠罪……”
陸知白就這樣被朱棣薅去了燕王府,共進午餐。
朱棣同他嘮叨了好一番,火器有多重要,他有多看好之類的。
反正親王有護衛隊,於是陸知白建議他組建一個火槍隊,叫做“神機營”。
喜得朱棣連拍大腿,直誇他有才,如遇知音人!
陸知白微笑著告訴他,新式火槍造價太高,到時候以成本價賣給他~
朱棣咬著牙點頭,臉上有一絲囊中羞澀的窘迫。
他歎道:“真想快點去就藩啊!”
就藩,然後就有錢啦~
……
正月底。
黃如琢離京,前往福建泉州祭祖。
老朱早已下了命令,所以當地官員,也是把黃如琢、黃森屏的祖宗、親戚,扒了個底朝天。
既然有心招攬,老朱對黃氏族人,自然給予極好的待遇。
命當地幫他們修祖墳、祠堂之類,現存的族人也有優撫。
陸知白與朱橚,派了一隊學者,隨黃如琢前去研究加裏曼丹島,順便推廣大明的一些先進技術。
朱元璋則是派了一名使者,帶了聖旨和官印。
待使者確定黃森屏真有歸附之心,再拿出來——
建渤泥都指揮使司。
任命黃森屏為都指揮使,總領練兵、屯田等一應要務!
到時候,黃森屏占據的地盤,就是大明的疆土了!
但,也需要和渤泥國友好相處,不要引起誤會。
至於陸知白等人參與的官方貿易船隊,則是滿載瓷器和絲綢,也紛紛前往泉州港,擇日出發。
……
二月初五,春和日麗。
陸知白正打算今日帶學生去棲霞。
朱橚興匆匆跑來,炫耀道:
“我又生了一個嫡子,父皇賜名‘有爋’!”
陸知白隨口道:“哦,恭喜啊……掐死算了……”
朱橚瞪大了眼睛:“嗯?你說什麽???”
陸知白給他們介紹一番,又演示了一下。
組裝之後,便成了一把多功能鏟子。
朱元璋笑道:“花裏胡哨的,你倒是有想法,一物兼具多用,不錯。”
朱棣揮舞了兩下鏟子,亦是點頭,滿意道:
“真材實料,還怪趁手的。”
陸知白笑道:“四哥喜歡,就送給你吧。”
想了想,幹脆把手中雙肩背包也塞給他。
陸知白又道:
“對了,改良後的紡織工具,能做出厚實耐磨的布料,用來做這種大容量的軍包再好不過。隻是造價稍高……”
朱元璋勾勾手指,示意拿給他看看,道:
“這倒比之前那個,又有些改進……”
隨後,無所謂的道:“用次些的布,也一樣能做包。”
陸知白心說,就知道是這樣。
朱元璋眼睛一眯,問道:“你已暗自籌備許久了吧?現在手上有多少存貨?”
陸知白微微一笑,道:
“兒臣是準備技術成熟之後,便稟報上來,哪裏想到元人這麽急呢?”
他又說:
“炒麵沒有,餅幹現在有超過十萬塊。工兵鏟有超過三千之數。背包少些,隻有一千餘。”
朱元璋連連頷首,道:“已是不錯了。”
片刻後。
他道:“這些東西,統統充作軍需!成本,你自去工部折算!”
陸知白略一思索,拱手應是。
既然老朱沒裝傻充愣,陸知白也沒與他客氣。
總不能自掏腰包,沒討要研發成本就不錯了。
朱棣吃了點壓縮餅幹,便直皺眉頭,將之收起,道:
“真是太甜了!你真舍得下料……”
陸知白笑道:“北地苦寒,糖可以提供充足的能量。”
朱棣點頭,臉上頗有羨慕之色,道:“獻軍糧,這也是軍功吧?”
軍功不止是首級和戰功,還有救助戰友等等冷門項目。
朱元璋道:“自然是算,算多少,還得戰後再說。”
陸知白笑道:
“此乃兒臣份內之事,說什麽功勞?倒是這工兵鏟,餘尚書也是殫精竭慮,親畫圖紙……”
餘文昇偷偷看了他一眼,略感意外。
朱元璋望向餘文昇,隨口道:“哦?是麽?”
餘文昇猶豫了片刻,低著頭,拱手說:
“臣……臣不敢欺君……臣於此事,無甚貢獻,侯爺倒是居功甚偉……”
朱棣在一旁,忍不住撲哧笑出聲來。
朱元璋也是哈哈大笑起來, 揶揄的望向陸知白。
陸知白無語:“……”
什麽嘛,給功都不要,哎喲。
朱元璋笑了一陣子,和顏悅色道:
“廣智侯不獨攬功勞,愛護同伴,甚好。
餘愛卿中介耿直,不敢貪功,也很好!”
餘文昇仍是低頭,滿臉愧不敢當,偷偷歉然的看了陸知白一眼。
寧可得罪侯爺,也不能欺君啊。
而朱元璋思索了一陣子,又說:
“對了,福建那邊有缺,這尚書,你就別做了,咱命你為福建布政使右參政!”
餘文昇連忙行禮謝恩。
陸知白則略感無語。
隨口一句話,給隊友整沒了。
下一個是誰來著?
哦,嘉興知府薛祥。
陸知白道:“恭喜餘尚書了。”
這個算是略微升遷,成了一方封疆大吏。
好吧,大家就是簡簡單單的同事關係。
這滿朝,都如流水一般來來去去,隻有他和朱標,是鐵打的~
陸知白又想起一事,說:
“對了,棲霞火藥監已囤有地雷一萬三千餘顆,手雷一萬餘顆……
這批新式火器,還沒檢驗過實戰效果如何。”
朱元璋頷首,亦有些期待,道:“此番,自然要試用一下。”
陸知白說:“這可是楚王,還有陶成道,還有那些火藥匠,日以繼夜,夜以繼日,繼之以死,不停趕工,才……”
朱元璋頗有些沒好氣的說:
“好了,都有功,咱知道了!戰後統統論功行賞!”
說著,他又開始擺手趕蒼蠅。
眾人隻好告退。
剛走出武英殿。
朱棣一隻手就搭在陸知白肩上,把他薅了過去,催問道:
“那新火槍呢?改進得如何了!”
陸知白無奈道:“正在改呢,快了……”
朱棣猴急的道:“每次都是快了,到底還要多久?”
陸知白說:“這次是真的……”
他望向餘文昇,滿臉寫著救命,道:
“餘尚書!我有事要與你談!”
朱棣攬著他,勾肩搭背的道:
“談個屁!我馬上就要就藩了,新槍能不能在這之前造出來?”
餘文昇歉然的望著陸知白,愛莫能助的拱手道:
“侯爺,改日在下登門賠罪……”
陸知白就這樣被朱棣薅去了燕王府,共進午餐。
朱棣同他嘮叨了好一番,火器有多重要,他有多看好之類的。
反正親王有護衛隊,於是陸知白建議他組建一個火槍隊,叫做“神機營”。
喜得朱棣連拍大腿,直誇他有才,如遇知音人!
陸知白微笑著告訴他,新式火槍造價太高,到時候以成本價賣給他~
朱棣咬著牙點頭,臉上有一絲囊中羞澀的窘迫。
他歎道:“真想快點去就藩啊!”
就藩,然後就有錢啦~
……
正月底。
黃如琢離京,前往福建泉州祭祖。
老朱早已下了命令,所以當地官員,也是把黃如琢、黃森屏的祖宗、親戚,扒了個底朝天。
既然有心招攬,老朱對黃氏族人,自然給予極好的待遇。
命當地幫他們修祖墳、祠堂之類,現存的族人也有優撫。
陸知白與朱橚,派了一隊學者,隨黃如琢前去研究加裏曼丹島,順便推廣大明的一些先進技術。
朱元璋則是派了一名使者,帶了聖旨和官印。
待使者確定黃森屏真有歸附之心,再拿出來——
建渤泥都指揮使司。
任命黃森屏為都指揮使,總領練兵、屯田等一應要務!
到時候,黃森屏占據的地盤,就是大明的疆土了!
但,也需要和渤泥國友好相處,不要引起誤會。
至於陸知白等人參與的官方貿易船隊,則是滿載瓷器和絲綢,也紛紛前往泉州港,擇日出發。
……
二月初五,春和日麗。
陸知白正打算今日帶學生去棲霞。
朱橚興匆匆跑來,炫耀道:
“我又生了一個嫡子,父皇賜名‘有爋’!”
陸知白隨口道:“哦,恭喜啊……掐死算了……”
朱橚瞪大了眼睛:“嗯?你說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