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實在被這番言論震撼到了!
娶妻一個月,才知嶽父朱元璋 作者:喵帝大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到這裏,這篇文章,算是徹底講完了。
陸知白擺手道:
“好了,上自習,大家自己背書吧~”
他緩步朝教室後方走去。
既然上課結束了,朱元璋也沒有多停留,起身走出教室後門。
其他大臣見狀,也紛紛跟上。
一群人來到外麵陰涼之處。
朱元璋環顧一眾大臣,麵色平淡,不辨喜怒,問道:
“駙馬此番解說文章,各位以為如何啊?”
靜默了片刻。
有一個翰林,忍不住說道:
“微臣以為,駙馬此言已經背離了文章本意,已是偏向鑽營,實乃末道……”
這人倒是不客氣,上來就說這麽重的話。
也是在試探風向。
朱元璋並不表態,又看向其他的大臣。
範顯祖拱手說:“臣也以為,駙馬不論治學,隻講如何沽名釣譽、投人所好,未免有些功利……”
他們可是難得抓住這樣的機會,當麵懟陸知白。
駙馬又如何?
皇帝他們都敢懟!
這就是清流,這就是文臣的氣節。
若是因為懟皇帝被殺,反而還可以留名青史呢,乃是許多讀書人的畢生夢想。
反正皇帝做什麽,他們都要議論一下,這樣才能顯出,皇帝是在自己的教導之下,才成了聖君……
朱元璋倒是好笑又同情的瞥了陸知白一眼。
陸知白麵不改色。
俊俏的麵容漾著微笑。
朱標有些看不下去了,眉頭微微皺起,站出來說道:
“兒臣認為駙馬講得很好,獨出機杼,自有新意。”
範顯祖輕輕搖了搖頭,說道:
“駙馬言論固然有新意,有些話卻不適合在課堂上講……”
朱元璋隻是嘿嘿一笑,心中自有計較,接著又問道:
“除了這件事,爾等對於這大學,還有什麽看法?”
範顯祖稍作猶豫,臉上露出一抹遲疑之色,說道:
“臣以為……這講堂的設計實為不妥,講台竟然位居最低處。
學生反而高高在上地坐著?師長的威嚴何在?”
朱元璋聽了,微微點頭,臉上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畢竟他是皇帝,比所有人都更在乎等級尊卑。
其他人也是紛紛點頭。
他們都有同感,從來沒有見過這種設計的講堂。
朱元璋看向陸知白,問道:“駙馬有什麽說法?”
陸知白臉上有些疑惑不解,卻是正氣凜然。
他挺了挺胸膛,鄭重地說:
“恕兒臣不理解,為何老師非要高高在上,才叫尊重?
之所以這般設計,一是所有學生都能看到黑板,二來老師也能看到所有學生。”
範顯祖忍不住道:“黑板?!曆朝曆代皆沒有黑板,一樣培養棟梁不知凡幾!
老師多多巡視即可,何必弄成這樣,真是成何體統!”
陸知白看了他一眼。
這家夥,一輩子最大的成就,便是太子的老師。
所以這麽敏感。
他可以理解的嘛~
陸知白卻不看任何人,注視著朱元璋,說:
“第三呢,從道理上來說,老師以自身學識才能,奮力托舉這些學子,使他們無限接近於光明。
做老師的,自然希望弟子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他慷慨激昂、一臉固執的說:
“所以,老師不因其站的位置低,地位就低了。
若是用心教學,師德高尚,學生會在心裏將你高高捧起。這種高,才是真的高!”
朱元璋目光一亮,微微點頭。
陸知白掃了範顯祖一眼。
範顯祖立即睜大眼睛,像是受了莫大的侮辱。
陸知白昂首挺胸,慨然的說:
“為人師長,正所謂‘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便是捧出一顆真心來,像老蠟燭一樣,點亮一根根小蠟燭,努力使其壯大為火炬,為這個世界帶來更多知識的光明……”
聽了這番話。
霎時間,一片寂靜!
在場的所有文武大臣,臉上都忍不住露出驚詫之色。
他們張大了嘴巴,眼神中滿是震驚。
實在被這番言論震撼到了!
就連向來不喜他的範顯祖,一時也愣神,說不出話來。
隻睜著老眼,駭然地望著陸知白。
他的內心受到極大的衝擊。
胡惟庸微笑著,輕聲道:
“駙馬真是辯才無礙啊……”
朱元璋倒是微微動容了,感慨地說道: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好啊,駙馬,你竟有這等胸懷與見地……”
朱標也是滿臉詫異,低聲喃喃道:
“這句詩,竟還可以這樣解釋……”
陸知白歎了口氣,說道:
“兒臣還年輕,還沒有孩子,但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啊!
這兩天,兒臣像是突然之間,有了很多的兒子,頓時,就有些明白做父母的心情了。”
他說:“這兩句詩,又何嚐不可以用來形容父母呢?
唉,殫竭心力終為子,可憐天下父母心!”
朱元璋睜圓了眼睛望著他,臉上的欣慰與欣喜抑製不住。
他似乎有些感動了,抬手輕輕抹了抹眼睛,道:
“說得太好了,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不過。
朱元璋猛然迴過味來。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好似有哪裏不對。
那楚王他豈不是……
三位公侯,兒子都在這學校中,他們麵皮也是微微緊繃,目光古怪的望著陸知白……
可是沒辦法,尊師重道乃是基本倫常。
朱元璋也沒辦法不讓陸知白說,隻能吃個悶虧。
還好,老六總歸是賺了些白銀迴來嘛。
銀子,讓老朱心口的氣順了順……
其他的文武大臣,望向陸知白的目光之中,也隱約多了些欽佩與詫異之色。
禮部尚書朱夢炎道:
“此前隻知駙馬頗擅雜學,今日才知駙馬竟是出口成章;小小年紀,便能體察人情事理,實屬難得。”
工部尚書餘文昇,也是忍不住讚歎道:
“駙馬年紀雖輕,卻已有一顆無私奉獻、鞠躬盡瘁的師長之心!對窮苦學生也沒有架子,殊為難得啊。”
他出言誇讚,其實有些不妥。
因為陸知白在工部任職。
哪有尚書巴結侍郎的?
但他還是說了。
因為受到了強烈的情感衝擊!
不管一些文臣心裏怎麽衡量的,但餘文昇這話說的在理。
陸知白這番言談如此高風亮節,總歸有不少人心裏讚同。
甚至,就連幾個武將,也紛紛開口道:
“俺覺得很有道理。”
“好老師就應該這樣啊!”
陸知白眨眨眼,倒有些詫異了。
他隻是當作閑談,他們好像很震撼的樣子?
陸知白擺手道:
“好了,上自習,大家自己背書吧~”
他緩步朝教室後方走去。
既然上課結束了,朱元璋也沒有多停留,起身走出教室後門。
其他大臣見狀,也紛紛跟上。
一群人來到外麵陰涼之處。
朱元璋環顧一眾大臣,麵色平淡,不辨喜怒,問道:
“駙馬此番解說文章,各位以為如何啊?”
靜默了片刻。
有一個翰林,忍不住說道:
“微臣以為,駙馬此言已經背離了文章本意,已是偏向鑽營,實乃末道……”
這人倒是不客氣,上來就說這麽重的話。
也是在試探風向。
朱元璋並不表態,又看向其他的大臣。
範顯祖拱手說:“臣也以為,駙馬不論治學,隻講如何沽名釣譽、投人所好,未免有些功利……”
他們可是難得抓住這樣的機會,當麵懟陸知白。
駙馬又如何?
皇帝他們都敢懟!
這就是清流,這就是文臣的氣節。
若是因為懟皇帝被殺,反而還可以留名青史呢,乃是許多讀書人的畢生夢想。
反正皇帝做什麽,他們都要議論一下,這樣才能顯出,皇帝是在自己的教導之下,才成了聖君……
朱元璋倒是好笑又同情的瞥了陸知白一眼。
陸知白麵不改色。
俊俏的麵容漾著微笑。
朱標有些看不下去了,眉頭微微皺起,站出來說道:
“兒臣認為駙馬講得很好,獨出機杼,自有新意。”
範顯祖輕輕搖了搖頭,說道:
“駙馬言論固然有新意,有些話卻不適合在課堂上講……”
朱元璋隻是嘿嘿一笑,心中自有計較,接著又問道:
“除了這件事,爾等對於這大學,還有什麽看法?”
範顯祖稍作猶豫,臉上露出一抹遲疑之色,說道:
“臣以為……這講堂的設計實為不妥,講台竟然位居最低處。
學生反而高高在上地坐著?師長的威嚴何在?”
朱元璋聽了,微微點頭,臉上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畢竟他是皇帝,比所有人都更在乎等級尊卑。
其他人也是紛紛點頭。
他們都有同感,從來沒有見過這種設計的講堂。
朱元璋看向陸知白,問道:“駙馬有什麽說法?”
陸知白臉上有些疑惑不解,卻是正氣凜然。
他挺了挺胸膛,鄭重地說:
“恕兒臣不理解,為何老師非要高高在上,才叫尊重?
之所以這般設計,一是所有學生都能看到黑板,二來老師也能看到所有學生。”
範顯祖忍不住道:“黑板?!曆朝曆代皆沒有黑板,一樣培養棟梁不知凡幾!
老師多多巡視即可,何必弄成這樣,真是成何體統!”
陸知白看了他一眼。
這家夥,一輩子最大的成就,便是太子的老師。
所以這麽敏感。
他可以理解的嘛~
陸知白卻不看任何人,注視著朱元璋,說:
“第三呢,從道理上來說,老師以自身學識才能,奮力托舉這些學子,使他們無限接近於光明。
做老師的,自然希望弟子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他慷慨激昂、一臉固執的說:
“所以,老師不因其站的位置低,地位就低了。
若是用心教學,師德高尚,學生會在心裏將你高高捧起。這種高,才是真的高!”
朱元璋目光一亮,微微點頭。
陸知白掃了範顯祖一眼。
範顯祖立即睜大眼睛,像是受了莫大的侮辱。
陸知白昂首挺胸,慨然的說:
“為人師長,正所謂‘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便是捧出一顆真心來,像老蠟燭一樣,點亮一根根小蠟燭,努力使其壯大為火炬,為這個世界帶來更多知識的光明……”
聽了這番話。
霎時間,一片寂靜!
在場的所有文武大臣,臉上都忍不住露出驚詫之色。
他們張大了嘴巴,眼神中滿是震驚。
實在被這番言論震撼到了!
就連向來不喜他的範顯祖,一時也愣神,說不出話來。
隻睜著老眼,駭然地望著陸知白。
他的內心受到極大的衝擊。
胡惟庸微笑著,輕聲道:
“駙馬真是辯才無礙啊……”
朱元璋倒是微微動容了,感慨地說道: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好啊,駙馬,你竟有這等胸懷與見地……”
朱標也是滿臉詫異,低聲喃喃道:
“這句詩,竟還可以這樣解釋……”
陸知白歎了口氣,說道:
“兒臣還年輕,還沒有孩子,但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啊!
這兩天,兒臣像是突然之間,有了很多的兒子,頓時,就有些明白做父母的心情了。”
他說:“這兩句詩,又何嚐不可以用來形容父母呢?
唉,殫竭心力終為子,可憐天下父母心!”
朱元璋睜圓了眼睛望著他,臉上的欣慰與欣喜抑製不住。
他似乎有些感動了,抬手輕輕抹了抹眼睛,道:
“說得太好了,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不過。
朱元璋猛然迴過味來。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好似有哪裏不對。
那楚王他豈不是……
三位公侯,兒子都在這學校中,他們麵皮也是微微緊繃,目光古怪的望著陸知白……
可是沒辦法,尊師重道乃是基本倫常。
朱元璋也沒辦法不讓陸知白說,隻能吃個悶虧。
還好,老六總歸是賺了些白銀迴來嘛。
銀子,讓老朱心口的氣順了順……
其他的文武大臣,望向陸知白的目光之中,也隱約多了些欽佩與詫異之色。
禮部尚書朱夢炎道:
“此前隻知駙馬頗擅雜學,今日才知駙馬竟是出口成章;小小年紀,便能體察人情事理,實屬難得。”
工部尚書餘文昇,也是忍不住讚歎道:
“駙馬年紀雖輕,卻已有一顆無私奉獻、鞠躬盡瘁的師長之心!對窮苦學生也沒有架子,殊為難得啊。”
他出言誇讚,其實有些不妥。
因為陸知白在工部任職。
哪有尚書巴結侍郎的?
但他還是說了。
因為受到了強烈的情感衝擊!
不管一些文臣心裏怎麽衡量的,但餘文昇這話說的在理。
陸知白這番言談如此高風亮節,總歸有不少人心裏讚同。
甚至,就連幾個武將,也紛紛開口道:
“俺覺得很有道理。”
“好老師就應該這樣啊!”
陸知白眨眨眼,倒有些詫異了。
他隻是當作閑談,他們好像很震撼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