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我給老朱畫餅!
娶妻一個月,才知嶽父朱元璋 作者:喵帝大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陸知白目光灼灼的,又說:“第二,寶鈔不能和金銀銅雙向兌換。準備金放在庫裏,不是為了好看的,是要用上的!
這寶鈔,天生就比貴金屬低一頭,哪怕明令一貫鈔等於一兩銀,但在民眾心裏,必然是銀貴,鈔賤!
一個賤的東西,能用貴物來換,卻換不到貴的了,這是什麽道理?百姓看來,這金銀銅,是不是等於沒有迴頭路了?”
他的話實在是直白。
老朱那圓圓的大臉,一下子就有些拉長了,目光幽深起來。
陸知白很快就滿臉溫良恭儉讓的說道:“當然啦,之所以這般命令,還是因為缺貴金屬。
所以要盡快將全國的金銀都集中起來。非常之時,有非常之舉,這自然是無可厚非的嘛~”
陸知白心中暗想,和李善長站了一會兒,聽他說了幾句,就學會了他的和稀泥之術。
難道我真是天才?
朱元璋麵無表情的說:“朕曉得了,你繼續說。”
陸知白觀察了一下他的神色。
君心似海,看不出來。
但細想,都已經說到這裏了,現在停下來,之前的不等於白說了嗎?
就算作死,也是白作了啊。
為了這沉沒成本能效果最大,陸知白繼續道:“其三,就是寶鈔沒有迴收機製,會越來越多。一旦貶值或者損壞,隻能爛在手裏。
為了避免這樣擊鼓傳花,所以幹脆就少用寶鈔,用實物交易,或者盡快把它花掉。
另外一個問題是,新鈔舊鈔不等價,給了一些人運作、牟利的空間。”
朱元璋聽了,長長的出了一口氣,露出思索的神色,眉頭皺了起來。
李善長悄然望向陸知白,眸底的神色已經變了,不再把他當一個毛頭孩子看。
胡惟庸的目光中也有幾分深意,眉頭微微皺了起來。
顯然陸知白的表現,已經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
這駙馬還真的有點東西,此前講述的寶鈔貶值的原因,並不是信口開河,而是真的有深刻理解……
其他人,紛紛陷入了沉默,一個個像啞巴了似的。
因為,這每一項問題都跟大石頭似的,壓得人喘不過氣。
確實很難解決。
但他們不開口,是怕朱元璋逼問他們,快想辦法……
見眾人都在思索,說完了這些,陸知白又補充道:“還有一個原因,若是濫發寶鈔,也會影響國家和寶鈔的信用。
但與我們無甚關係,實在是元朝作惡多端,多次發行新種類的紙幣,用來迴收舊紙幣。且官方刻意折價,導致元末多種紙幣同時流通,並有巨大差價,行用庫的官吏還各種舞弊!”
陸知白慷慨激昂的說:“簡直是亂象叢生,一塌糊塗,損壞了紙幣的信用,讓百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不願意相信這種紙幣了。哎呀,這該死的元朝,真是流毒甚廣!”
朱元璋聽了,果然微微點頭,臉色和緩了一些。
其他大臣一聽,終於到了他們熟悉的領域!
於是你一言我一語的,紛紛痛斥元朝貨幣政策有多爛。
遇事不決,就罵元朝!
反正肯定不是我大明的錯,都怪元朝!
大殿裏喧鬧了一陣子,又漸漸安靜下來。
朱元璋抬起頭,悠悠地感慨道:“朕今天,學到了許多東西,從未想過,有些事還可以有其他的理解……”
一眾大臣聽了,神色都有些不自然。
他們今天沒有什麽表現,基本都是駙馬在口若懸河的給他們講東西。
原本是想徹底將加印寶鈔一事定下來,哪知道駙馬的歪道理一套一套的。
哦,陛下也親自講了一些。
於是,顧禮低著頭說:“臣亦是如此,臣慚愧……”
在他的帶動下,戶部其他官員也是紛紛說道:“臣慚愧……”
胡惟庸亦是低著頭,麵上沒有什麽表情,但心裏已經烏雲翻滾了。
自從劉伯溫死了之後,他覺得大明的朝堂上,就屬他最聰明,見多識廣,經驗老道。
但現在冒出來一個毛頭小子,滿口稀奇古怪的理論,偏偏聽起來還很有道理……
關鍵是,眼看著陛下和太子,似乎要被駙馬帶偏了……
胡惟庸感覺有些頭疼,但究竟如何應對,他得迴去好好想想。
朱元璋的心情似乎不怎麽好,心不在焉的說道:“爾等各自去忙吧。”
眾人便一致行禮告退。
朱元璋又說:“駙馬留下。”
陸知白就眨眨眼,留了下來。
等其他人退散了,他望著朱元璋,也不說話,就看老朱什麽時候能想起來自己忘事了。
比如,加官進爵什麽的。
朱元璋盯著他,語氣有些無奈,問道:“依照你的說法,這事,現在就是個死循環。寶鈔需要貴金屬做準備金。但就是沒有貴金屬,才發行的寶鈔……”
陸知白卻滿臉樂觀,露出微笑,絲毫不慌的說:
“陛下,一年如此,十年還是如此嗎?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隻要願意去行動,積累財富,問題可以慢慢解決的。
我們還要用聯係的眼光看問題。身在局中,自然無法破局,唯有俯瞰棋局,才能豁然開朗。
大明沒有足夠的金銀,這天下之大,難道別的地方也沒有嗎?”
聽他話裏的意思,讓朱元璋不由得皺起了眉頭,說道:
“你呀,太隨心所欲了,朕就是沒有軍費,才要加印寶鈔,哪裏有閑錢東征西討……”
“陛下此言差矣,用其他手段也可以財源滾滾來。”陸知白笑容滿麵的說。
既然剛才老朱給他畫了一個餅兒。
現在他決定,也給老朱畫大餅。
咱倆各畫各的!
看看誰的手藝好。
朱標眉頭微皺,好奇的問道:“駙馬究竟是什麽意思?有充盈國庫的辦法?”
陸知白雙眼亮晶晶,臉上笑眯眯的說:“陛下,太子,那東邊的海島上,多的是金山銀山!聽說儲量大得很呢,足夠開采三百年!”
聽聞此話,朱元璋與朱標對視一眼,都是相當震驚。
朱元璋驚訝道:“當真如此?你說的是日本國吧?咱還以為那是不毛之地,竟有如此多的財富?”
說著,他又有些生氣的道:“朕憐惜他們連年戰亂,讓那日本國王良懷,每次上貢十匹馬等物即可。卻原來他們竟這般富裕……”
現在曰本正處在南北朝時代,到處都亂糟糟的。
和大明暫時稱不上藩屬與宗主,但確實存在朝貢關係。
陸知白一聽,便說:“其實這也怪不得他們,他們也不曉得島上竟有金山銀山……”
朱標頓時詫異了,問道:“那你如何……”
陸知白笑笑說:“在下生而知之。”
朱元璋露出一絲興味之色。
但凝神想了一會兒,擺手道:“莫要再說這些了,越扯越遠!先把眼下難關過了吧。”
陸知白拱手說:“是,隻不過,風物長宜放眼量……”
總之,那東邊的金山銀山,老朱不想要的話,他要。
朱元璋盯著陸知白,微微眯起眼睛,說:“真看不出,你竟還有這樣的野心,那麽遠的礦產都惦記上了。咱原還以為,你是個文弱書生。”
陸知白禮貌的笑笑,熟練的露出無辜表情,說:“沒有錯呀,兒臣這小身板……”
朱元璋打斷他,哼道:“來人,給駙馬賜座!”
緊跟著,他堅決果斷的說:“此次北伐,朕,還是要加印寶鈔!”
……
(我不知為啥有人因為日本國給差評,倭=日本,二者既然是一樣,用日本有什麽問題???)
(求小禮物喲,感謝各位,一鞠躬,二鞠躬,三……)
這寶鈔,天生就比貴金屬低一頭,哪怕明令一貫鈔等於一兩銀,但在民眾心裏,必然是銀貴,鈔賤!
一個賤的東西,能用貴物來換,卻換不到貴的了,這是什麽道理?百姓看來,這金銀銅,是不是等於沒有迴頭路了?”
他的話實在是直白。
老朱那圓圓的大臉,一下子就有些拉長了,目光幽深起來。
陸知白很快就滿臉溫良恭儉讓的說道:“當然啦,之所以這般命令,還是因為缺貴金屬。
所以要盡快將全國的金銀都集中起來。非常之時,有非常之舉,這自然是無可厚非的嘛~”
陸知白心中暗想,和李善長站了一會兒,聽他說了幾句,就學會了他的和稀泥之術。
難道我真是天才?
朱元璋麵無表情的說:“朕曉得了,你繼續說。”
陸知白觀察了一下他的神色。
君心似海,看不出來。
但細想,都已經說到這裏了,現在停下來,之前的不等於白說了嗎?
就算作死,也是白作了啊。
為了這沉沒成本能效果最大,陸知白繼續道:“其三,就是寶鈔沒有迴收機製,會越來越多。一旦貶值或者損壞,隻能爛在手裏。
為了避免這樣擊鼓傳花,所以幹脆就少用寶鈔,用實物交易,或者盡快把它花掉。
另外一個問題是,新鈔舊鈔不等價,給了一些人運作、牟利的空間。”
朱元璋聽了,長長的出了一口氣,露出思索的神色,眉頭皺了起來。
李善長悄然望向陸知白,眸底的神色已經變了,不再把他當一個毛頭孩子看。
胡惟庸的目光中也有幾分深意,眉頭微微皺了起來。
顯然陸知白的表現,已經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
這駙馬還真的有點東西,此前講述的寶鈔貶值的原因,並不是信口開河,而是真的有深刻理解……
其他人,紛紛陷入了沉默,一個個像啞巴了似的。
因為,這每一項問題都跟大石頭似的,壓得人喘不過氣。
確實很難解決。
但他們不開口,是怕朱元璋逼問他們,快想辦法……
見眾人都在思索,說完了這些,陸知白又補充道:“還有一個原因,若是濫發寶鈔,也會影響國家和寶鈔的信用。
但與我們無甚關係,實在是元朝作惡多端,多次發行新種類的紙幣,用來迴收舊紙幣。且官方刻意折價,導致元末多種紙幣同時流通,並有巨大差價,行用庫的官吏還各種舞弊!”
陸知白慷慨激昂的說:“簡直是亂象叢生,一塌糊塗,損壞了紙幣的信用,讓百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不願意相信這種紙幣了。哎呀,這該死的元朝,真是流毒甚廣!”
朱元璋聽了,果然微微點頭,臉色和緩了一些。
其他大臣一聽,終於到了他們熟悉的領域!
於是你一言我一語的,紛紛痛斥元朝貨幣政策有多爛。
遇事不決,就罵元朝!
反正肯定不是我大明的錯,都怪元朝!
大殿裏喧鬧了一陣子,又漸漸安靜下來。
朱元璋抬起頭,悠悠地感慨道:“朕今天,學到了許多東西,從未想過,有些事還可以有其他的理解……”
一眾大臣聽了,神色都有些不自然。
他們今天沒有什麽表現,基本都是駙馬在口若懸河的給他們講東西。
原本是想徹底將加印寶鈔一事定下來,哪知道駙馬的歪道理一套一套的。
哦,陛下也親自講了一些。
於是,顧禮低著頭說:“臣亦是如此,臣慚愧……”
在他的帶動下,戶部其他官員也是紛紛說道:“臣慚愧……”
胡惟庸亦是低著頭,麵上沒有什麽表情,但心裏已經烏雲翻滾了。
自從劉伯溫死了之後,他覺得大明的朝堂上,就屬他最聰明,見多識廣,經驗老道。
但現在冒出來一個毛頭小子,滿口稀奇古怪的理論,偏偏聽起來還很有道理……
關鍵是,眼看著陛下和太子,似乎要被駙馬帶偏了……
胡惟庸感覺有些頭疼,但究竟如何應對,他得迴去好好想想。
朱元璋的心情似乎不怎麽好,心不在焉的說道:“爾等各自去忙吧。”
眾人便一致行禮告退。
朱元璋又說:“駙馬留下。”
陸知白就眨眨眼,留了下來。
等其他人退散了,他望著朱元璋,也不說話,就看老朱什麽時候能想起來自己忘事了。
比如,加官進爵什麽的。
朱元璋盯著他,語氣有些無奈,問道:“依照你的說法,這事,現在就是個死循環。寶鈔需要貴金屬做準備金。但就是沒有貴金屬,才發行的寶鈔……”
陸知白卻滿臉樂觀,露出微笑,絲毫不慌的說:
“陛下,一年如此,十年還是如此嗎?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隻要願意去行動,積累財富,問題可以慢慢解決的。
我們還要用聯係的眼光看問題。身在局中,自然無法破局,唯有俯瞰棋局,才能豁然開朗。
大明沒有足夠的金銀,這天下之大,難道別的地方也沒有嗎?”
聽他話裏的意思,讓朱元璋不由得皺起了眉頭,說道:
“你呀,太隨心所欲了,朕就是沒有軍費,才要加印寶鈔,哪裏有閑錢東征西討……”
“陛下此言差矣,用其他手段也可以財源滾滾來。”陸知白笑容滿麵的說。
既然剛才老朱給他畫了一個餅兒。
現在他決定,也給老朱畫大餅。
咱倆各畫各的!
看看誰的手藝好。
朱標眉頭微皺,好奇的問道:“駙馬究竟是什麽意思?有充盈國庫的辦法?”
陸知白雙眼亮晶晶,臉上笑眯眯的說:“陛下,太子,那東邊的海島上,多的是金山銀山!聽說儲量大得很呢,足夠開采三百年!”
聽聞此話,朱元璋與朱標對視一眼,都是相當震驚。
朱元璋驚訝道:“當真如此?你說的是日本國吧?咱還以為那是不毛之地,竟有如此多的財富?”
說著,他又有些生氣的道:“朕憐惜他們連年戰亂,讓那日本國王良懷,每次上貢十匹馬等物即可。卻原來他們竟這般富裕……”
現在曰本正處在南北朝時代,到處都亂糟糟的。
和大明暫時稱不上藩屬與宗主,但確實存在朝貢關係。
陸知白一聽,便說:“其實這也怪不得他們,他們也不曉得島上竟有金山銀山……”
朱標頓時詫異了,問道:“那你如何……”
陸知白笑笑說:“在下生而知之。”
朱元璋露出一絲興味之色。
但凝神想了一會兒,擺手道:“莫要再說這些了,越扯越遠!先把眼下難關過了吧。”
陸知白拱手說:“是,隻不過,風物長宜放眼量……”
總之,那東邊的金山銀山,老朱不想要的話,他要。
朱元璋盯著陸知白,微微眯起眼睛,說:“真看不出,你竟還有這樣的野心,那麽遠的礦產都惦記上了。咱原還以為,你是個文弱書生。”
陸知白禮貌的笑笑,熟練的露出無辜表情,說:“沒有錯呀,兒臣這小身板……”
朱元璋打斷他,哼道:“來人,給駙馬賜座!”
緊跟著,他堅決果斷的說:“此次北伐,朕,還是要加印寶鈔!”
……
(我不知為啥有人因為日本國給差評,倭=日本,二者既然是一樣,用日本有什麽問題???)
(求小禮物喲,感謝各位,一鞠躬,二鞠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