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遺詔……
獨寵殘疾戰神,侍君柔弱不能自理 作者:藍薔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韓成玉轉身往殿內奔去。
朝臣們齊齊噤聲,也跟著湧進寢殿。
太醫跪在榻邊,神色惶恐又沉痛。
“父皇......”韓成玉奔到龍榻邊,握著皇帝的手,滑跪在地。
“陛下......”朝臣紛紛跪倒,潸然淚下,殿內響起陣陣哭聲。
許久,太尉劉路擦擦眼角,拱手道,“國不可一日無君,還請太子殿下擔起重任。”
“請殿下擔起國之重任。”朝臣跟著叩首。
韓成玉跪在榻邊,看著眾臣俯首,心裏並不快慰。
他曾經有多期盼這一刻,如今就有多厭惡。
“朝中諸多要事未決,亦不知父皇如何安置諸位皇弟皇妹,還是先看看父皇有沒有留下什麽指示或者詔書吧。”
“殿下是說遺詔?陛下病的突然,怎會留下遺詔?”有人疑惑。
“陛下是天子,未雨綢繆也是有的。先尋了看吧。”
“大監,可知陛下會將詔書等物收於何處?”朝臣看向劉總管。
“這......”劉總管疑惑,殿下此舉是何意?無論如何,陛下未曾廢太子,太子繼位是天經地義的。
“劉公公?”韓成玉抬頭,黑眸幽深,長睫凝著淚珠。
“奴才......”劉公公無意識的走到榻邊,陛下有時會將書本奏章放在枕下......可是,陛下根本未擬過詔書......
“是在枕下嗎?”見他磨蹭,有朝臣問。
韓成玉將手伸過去,摸索一陣,抽出一卷明黃色絹帛。
“啊!真有遺詔!”有人驚唿。
“有勞太尉大人。”韓成玉依舊跪在榻前。
劉路膝行過去,接過詔書,召了兩位重臣到身側,跪著打開絹帛。
“這......”三人均是一怔,劉路趕忙合上絹帛不敢再看。
“劉大人?”韓成玉詫異,“那可是父皇遺詔?”
劉路冷汗直冒,支支吾吾不知如何開口,另外兩位大人也神色惶恐。
“劉大人?”朝臣急了。
“是......是罪己詔......”劉路輕聲吐出幾個字。
罪己詔?!
哄一聲,殿內炸開了,朝臣麵麵相覷,陛下未曾犯下什麽天怒人怨的大錯,怎麽就留下罪己詔了?!
“殿下......”劉路一時拿不定主意,看向韓成玉。
“請大人查驗字跡和印章,可是出自父皇之手?”
幾位大人圍在一起細細查看一番,而後鄭重點頭,“寫於洪錦十四年七月十八,正是陛下昏迷前幾日。”
“即是父皇留下的,念就是了。”韓成玉轉開視線。
父皇的字跡,他仿了十餘年,初時即是孺慕之情,也是仰慕父皇那一手剛勁有力的字,卻沒想到最後會用在此處......
“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承嗣大周,十餘載春秋,勤經國之務,知蒼生之艱,恤征戍之苦......然,朕之涼德,猥承先帝末命,不足仰當天心......”
劉路聲音微顫,膝頭發軟,心頭慌亂,麵上卻不敢有絲毫表現,一字一句,念得清清楚楚。
朝臣們麵麵相覷,陛下說什麽?
為何說他自己罪孽深重,不配為君?!
原來……寒林關一役是太子殿下之過?!而陛下為保皇家顏麵縱容包庇,讓數千楚家軍冤魂難歸......
朝臣看向太子,卻見他神色平靜,不為所動。
“朕之嫡子狹隘......”劉路目不斜視,接著念下去。
皇帝在詔書中字字血淚,愧疚他未盡教養之責,導致四個皇子才德有虧,嫡子自私狹隘,次子縱欲無度,三子貪婪愚鈍,四子頑劣成性。宗室其餘人中也無才能出眾者......
總而言之,整個皇族——韓氏一族,無一人能承繼大統,他為此深覺無顏麵對曆代先皇,無顏麵對大周子民。
“......恐朕百年之後,無人能承繼大周基業......罪在朕躬......”
“......故茲詔示,鹹宜知悉。”劉路慢慢合上絹帛,指尖用力攥著,一時還緩不過神來。
殿內一片沉寂,劉公公垂頭悄悄看向太子,卻見他握著陛下的手,安靜的跪著,似乎眼下的局麵與他毫無關係。
這詔書分明有問題,陛下費盡心機才得的天子之位,這些年也兢兢業業不曾懈怠,怎會一夕之間否定所有......
若是皇室子弟不能繼位,江山何置?
殿下這神情......到底怎麽了?太子殿下這是中了什麽邪?
明明可以毫無波瀾,順順利利登基,怎麽突然鬧出這樣的事?!
劉公公嚇得心都快跳出來了。
“殿下......”劉路將絹帛雙手奉上,請韓成玉過目。
韓成玉沒有接,“不必,既然辨得這遺詔真假,本宮已然知曉父皇心意,即是如此,本宮無異議,不知諸位大人意下如何?”
“......”無人敢接話,殿下無異議?什麽叫無異議?!
承認他才德不足以承嗣?!詔書所言之事是真的!
這可是大周江山!萬萬人之上的至尊之位!
殿下就這麽輕描淡寫的一句無異議,便要丟開不管了?!
“殿下......”有人挺身而出,“殿下本就是明旨昭告天下的儲君,怎麽能因一時之過就否定了。再說,皇家血脈都不能承嗣,豈不是要將祖宗百年基業斷送在他人手中。”
“是啊,殿下三思啊.....”朝臣議論紛紛。
韓成玉淡漠的看著,直到他們聲音漸低,才淡淡道,“父皇遺詔中已經言明,本宮在寒林關所為之事,德不配位,不堪為儲。諸位是要違背先皇遺詔嗎?”
想將江山留給那個孽子?!
休想!
即便他如今不想要了,他就是將大周拱手送給毫不相關的人,甚至毀了,也不會便宜那個孽障!
那個他崇敬了二十餘年,叫了十餘年父皇的人,不是把身後名看得很重嗎?既如此,那就以他自己的名義將這名聲都毀了!不是將這位子看得很重嗎?他偏要將它棄如敝履,讓韓氏後人都無登位的可能......
可想而知,之後的大周會何其混亂,朝臣們為了各自的利益,會爭鬥到何種地步。
可是,朝局如何,百姓如何......與他何幹?!
他這短短一生何其悲哀,何其痛苦,無人體諒他的難處,他何必為他人著想......
這天下亂就亂了吧!大周散就散了吧!
有生之年,以他之能,讓這天下分崩離析,禍亂四起,也不失為一件名留千古之事,美名如何,惡名又如何,他都不在意......
朝臣們齊齊噤聲,也跟著湧進寢殿。
太醫跪在榻邊,神色惶恐又沉痛。
“父皇......”韓成玉奔到龍榻邊,握著皇帝的手,滑跪在地。
“陛下......”朝臣紛紛跪倒,潸然淚下,殿內響起陣陣哭聲。
許久,太尉劉路擦擦眼角,拱手道,“國不可一日無君,還請太子殿下擔起重任。”
“請殿下擔起國之重任。”朝臣跟著叩首。
韓成玉跪在榻邊,看著眾臣俯首,心裏並不快慰。
他曾經有多期盼這一刻,如今就有多厭惡。
“朝中諸多要事未決,亦不知父皇如何安置諸位皇弟皇妹,還是先看看父皇有沒有留下什麽指示或者詔書吧。”
“殿下是說遺詔?陛下病的突然,怎會留下遺詔?”有人疑惑。
“陛下是天子,未雨綢繆也是有的。先尋了看吧。”
“大監,可知陛下會將詔書等物收於何處?”朝臣看向劉總管。
“這......”劉總管疑惑,殿下此舉是何意?無論如何,陛下未曾廢太子,太子繼位是天經地義的。
“劉公公?”韓成玉抬頭,黑眸幽深,長睫凝著淚珠。
“奴才......”劉公公無意識的走到榻邊,陛下有時會將書本奏章放在枕下......可是,陛下根本未擬過詔書......
“是在枕下嗎?”見他磨蹭,有朝臣問。
韓成玉將手伸過去,摸索一陣,抽出一卷明黃色絹帛。
“啊!真有遺詔!”有人驚唿。
“有勞太尉大人。”韓成玉依舊跪在榻前。
劉路膝行過去,接過詔書,召了兩位重臣到身側,跪著打開絹帛。
“這......”三人均是一怔,劉路趕忙合上絹帛不敢再看。
“劉大人?”韓成玉詫異,“那可是父皇遺詔?”
劉路冷汗直冒,支支吾吾不知如何開口,另外兩位大人也神色惶恐。
“劉大人?”朝臣急了。
“是......是罪己詔......”劉路輕聲吐出幾個字。
罪己詔?!
哄一聲,殿內炸開了,朝臣麵麵相覷,陛下未曾犯下什麽天怒人怨的大錯,怎麽就留下罪己詔了?!
“殿下......”劉路一時拿不定主意,看向韓成玉。
“請大人查驗字跡和印章,可是出自父皇之手?”
幾位大人圍在一起細細查看一番,而後鄭重點頭,“寫於洪錦十四年七月十八,正是陛下昏迷前幾日。”
“即是父皇留下的,念就是了。”韓成玉轉開視線。
父皇的字跡,他仿了十餘年,初時即是孺慕之情,也是仰慕父皇那一手剛勁有力的字,卻沒想到最後會用在此處......
“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承嗣大周,十餘載春秋,勤經國之務,知蒼生之艱,恤征戍之苦......然,朕之涼德,猥承先帝末命,不足仰當天心......”
劉路聲音微顫,膝頭發軟,心頭慌亂,麵上卻不敢有絲毫表現,一字一句,念得清清楚楚。
朝臣們麵麵相覷,陛下說什麽?
為何說他自己罪孽深重,不配為君?!
原來……寒林關一役是太子殿下之過?!而陛下為保皇家顏麵縱容包庇,讓數千楚家軍冤魂難歸......
朝臣看向太子,卻見他神色平靜,不為所動。
“朕之嫡子狹隘......”劉路目不斜視,接著念下去。
皇帝在詔書中字字血淚,愧疚他未盡教養之責,導致四個皇子才德有虧,嫡子自私狹隘,次子縱欲無度,三子貪婪愚鈍,四子頑劣成性。宗室其餘人中也無才能出眾者......
總而言之,整個皇族——韓氏一族,無一人能承繼大統,他為此深覺無顏麵對曆代先皇,無顏麵對大周子民。
“......恐朕百年之後,無人能承繼大周基業......罪在朕躬......”
“......故茲詔示,鹹宜知悉。”劉路慢慢合上絹帛,指尖用力攥著,一時還緩不過神來。
殿內一片沉寂,劉公公垂頭悄悄看向太子,卻見他握著陛下的手,安靜的跪著,似乎眼下的局麵與他毫無關係。
這詔書分明有問題,陛下費盡心機才得的天子之位,這些年也兢兢業業不曾懈怠,怎會一夕之間否定所有......
若是皇室子弟不能繼位,江山何置?
殿下這神情......到底怎麽了?太子殿下這是中了什麽邪?
明明可以毫無波瀾,順順利利登基,怎麽突然鬧出這樣的事?!
劉公公嚇得心都快跳出來了。
“殿下......”劉路將絹帛雙手奉上,請韓成玉過目。
韓成玉沒有接,“不必,既然辨得這遺詔真假,本宮已然知曉父皇心意,即是如此,本宮無異議,不知諸位大人意下如何?”
“......”無人敢接話,殿下無異議?什麽叫無異議?!
承認他才德不足以承嗣?!詔書所言之事是真的!
這可是大周江山!萬萬人之上的至尊之位!
殿下就這麽輕描淡寫的一句無異議,便要丟開不管了?!
“殿下......”有人挺身而出,“殿下本就是明旨昭告天下的儲君,怎麽能因一時之過就否定了。再說,皇家血脈都不能承嗣,豈不是要將祖宗百年基業斷送在他人手中。”
“是啊,殿下三思啊.....”朝臣議論紛紛。
韓成玉淡漠的看著,直到他們聲音漸低,才淡淡道,“父皇遺詔中已經言明,本宮在寒林關所為之事,德不配位,不堪為儲。諸位是要違背先皇遺詔嗎?”
想將江山留給那個孽子?!
休想!
即便他如今不想要了,他就是將大周拱手送給毫不相關的人,甚至毀了,也不會便宜那個孽障!
那個他崇敬了二十餘年,叫了十餘年父皇的人,不是把身後名看得很重嗎?既如此,那就以他自己的名義將這名聲都毀了!不是將這位子看得很重嗎?他偏要將它棄如敝履,讓韓氏後人都無登位的可能......
可想而知,之後的大周會何其混亂,朝臣們為了各自的利益,會爭鬥到何種地步。
可是,朝局如何,百姓如何......與他何幹?!
他這短短一生何其悲哀,何其痛苦,無人體諒他的難處,他何必為他人著想......
這天下亂就亂了吧!大周散就散了吧!
有生之年,以他之能,讓這天下分崩離析,禍亂四起,也不失為一件名留千古之事,美名如何,惡名又如何,他都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