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瞬間有了答案......
獨寵殘疾戰神,侍君柔弱不能自理 作者:藍薔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白翼怔怔看著手中的文字,好像出乎意料,又好像在意料之中。
這麽多年,他曾經無數次的迴憶起兒時,父兄俱在,闔家團聚的場景。
也無數次的想過,父兄武藝謀略那般出眾,怎麽兩人都一去不迴了?就連身邊的親衛也盡數喪生沙場,屍骨無存......
白家沒落後,許多故舊都斷了往來,唯有翰林院一位姓魏的大人暗中照拂於他。
他還記得有一年,父兄忌日,他去墳前拜祭,偶遇那位魏大人。
魏大人眼眶通紅,看了他許久,問他往後的打算。
他說家中已無人,他到了可以從軍的年紀,想入白家軍,像父兄一樣,保家衛國。
魏大人沉默一陣,告訴他無論如何艱難,不要入白家軍。
他追問緣由,魏大人卻久久不言,隻說換個環境對他好些。
幾日後,他在街頭遇到了迴京述職的關嚴將軍,關東軍主將,關將軍考驗了他的身手,將他帶去了關東軍大營。
後來他才知道,是魏大人悄悄委托了關將軍。
那時,他年紀尚小,隻以為魏大人是擔心他在白家軍中總勾起對父兄的思念......後來漸漸長大,他心底有諸多猜測,卻始終沒有證據。
原來,那時候魏大人已經察覺到父兄之死有疑?!
原來,前些年偶爾遇到陳平,他眼神裏的提防和試探,還有那怪異的神情,真的來源於此......
這些年來,他想不明白的事,在這一瞬間都有了答案......
白翼甚至不用去查,就知道這份記錄所言之事的真假。
陳平酒後放縱,神誌昏沉之際,向那奴隸吐露了這樁隱秘舊事,奴隸心懼之下,悄悄迴了屋,別苑裏有人邀寵偷溜到陳平榻上......陳平醒來時,隱隱憶起自己似乎漏了口風,立時將院中的侍衛和侍寢的奴隸都殺了,唯有那人,那夜沒留在陳平院中,得以逃過一劫。
白翼盯著紙上的一行字,那是轉述陳平的原話,“......為上分憂......”
當時的陳平已經是新一任鎮西大將軍,他說的“上”除了先帝,還能有誰?!
可是為什麽!?
白家世代忠良,為了大涼,祖父,大伯,兄長和幾位堂兄......到了最後,諾大的白府隻剩他一人。
如今陳平已死,他也許永遠也得不到答案......
書房的門再打開時,白翼除了眼睛有點充血,麵上已看不出與往常有什麽不同,他跨上馬,往軍營而去。
父親曾經身體力行的告訴他,身為一個將軍,沒有任何事比他手下的士兵,身後的百姓更重要。
初夏的風從他麵頰拂過,不遠處的民居冒出嫋嫋炊煙。
這人間煙火氣,讓白翼心神漸漸迴落。
他細細迴想今日,從進門見到楚煜那一刻開始的所有細節。
他知道這就是楚煜的計劃,或者說是陽謀,一開始就明明白白袒露他對大涼的野心和意圖,提到皇上和安王......最後以白家舊事收尾,激起他對北涼,對未來的重新衡量和思考。
白翼站在一個旁觀者的視角,迴顧這些年所見所聞,不得不承認,北涼這艘巨船,表麵光鮮,內裏早就一團烏糟滿是破洞,隻是他,關將軍,魏大人,還有許多像他們一樣的人,還在硬撐著,費盡了心力想拉住它,卻隻是放緩了它下沉的速度。
日暮低垂時,白翼站在高高的城樓上,望著前方暮色下漸漸暗沉的叢林,身後,是關內漸漸亮起的萬家燈火......
北涼皇城。
禦書房難得在入夜後還燈火通明。
滿地的奏折和茶盞碎片,皇帝坐在禦案後陰沉著臉。
魏鍥,秦賢等人跪在地上,等皇帝息怒。
秦賢已經記不清這是這個月來的第幾次,跪在這裏聽皇帝無能狂怒。
這一次是因為琉州傳來消息,安王突然現身,整合了那幾個州郡的兵馬,誓師發兵京都,討伐昏君。
“亂臣賊子!淩琲那個廢物!妄想顛覆朕的江山?!”
“他早就死了!死透了!即便沒死,有朕在,他也隻能做個死人!朕才是天命所歸的真龍之子!”
“不管那人是誰,朕要天下人都知道他淩琲早就死透了,這些都是亂臣賊子尋的借口!”
......
許久,等皇帝平息下來,有人顫巍巍開口,“陛下,白翼白將軍和關嚴關將軍,都上書自請歸京平亂,還請陛下定奪。”
“你們說說看。”皇帝喘了口氣,近來時常覺得疲累,剛才發了那麽大一通火,更是唿吸急促,疲憊不堪。
聽著底下朝臣的議論,皇帝心裏慢慢定了,有關嚴和白翼在,有他身邊那麽多近衛在,淩琲怎麽可能成事!?
白翼是他一手提拔的,定對他忠心不二,是平亂的最佳人選,但偏偏他領的是陳家軍,陳家軍是斷不能歸京的。
“著關嚴點兵十萬,即刻出發,直取琉州,定要將琉州、禹州、氽州,以及周邊州郡奪迴來!”
“活捉氽州司馬和那個所謂的淩琲,朕親自處置!”
皇帝起身,腳步虛浮,一甩衣袖打算離開禦書房。
“這......”王大人一怔,“陛下,這需得陛下明旨啊!
“擬旨!”淩宇不耐煩的坐下。
聖旨擬好,李霖闕著人八百裏加急送往關東軍。
“陛下......”殿外一聲高唿。
聽得淩宇頭皮發麻,心跳陡然加快,前兩次急報,便是這般的唿聲。
“說!”他怒喝一聲。
“陛下,鎮西關急報!”
“......”淩宇衝下龍椅,一把搶過那份急報。
“怎麽可能......”他喃喃道,“楚煜早就死透了!”
“他早就死了!怎麽可能在鎮西關外陳兵十萬......”
“楚煜早就死了!他早就死了......”淩宇來來迴迴念叨著。
金戈鐵馬之聲在耳邊響起,似乎有個身穿銀色鎧甲的人,揮舞著長槍在他身後追趕......
他拚命揮著馬鞭,騎馬狂奔,不相信他就這麽敗了。
他曾意氣風發,在父皇麵前立下軍令狀,誓要拿下固城關,在西征路上劃開一個口子,他怎麽能敗!?
那固城關守將隻是個十七歲的少年,怎麽可能攔得住他,何況他還帶著二十萬兵馬!
他沒有想到,結果卻是他倉皇而逃,那個身影一直在身後,越來越近......
“噗......”
“陛下!”朝臣驚唿。
鮮血染紅了急報,淩宇癱軟在地。
這麽多年,他曾經無數次的迴憶起兒時,父兄俱在,闔家團聚的場景。
也無數次的想過,父兄武藝謀略那般出眾,怎麽兩人都一去不迴了?就連身邊的親衛也盡數喪生沙場,屍骨無存......
白家沒落後,許多故舊都斷了往來,唯有翰林院一位姓魏的大人暗中照拂於他。
他還記得有一年,父兄忌日,他去墳前拜祭,偶遇那位魏大人。
魏大人眼眶通紅,看了他許久,問他往後的打算。
他說家中已無人,他到了可以從軍的年紀,想入白家軍,像父兄一樣,保家衛國。
魏大人沉默一陣,告訴他無論如何艱難,不要入白家軍。
他追問緣由,魏大人卻久久不言,隻說換個環境對他好些。
幾日後,他在街頭遇到了迴京述職的關嚴將軍,關東軍主將,關將軍考驗了他的身手,將他帶去了關東軍大營。
後來他才知道,是魏大人悄悄委托了關將軍。
那時,他年紀尚小,隻以為魏大人是擔心他在白家軍中總勾起對父兄的思念......後來漸漸長大,他心底有諸多猜測,卻始終沒有證據。
原來,那時候魏大人已經察覺到父兄之死有疑?!
原來,前些年偶爾遇到陳平,他眼神裏的提防和試探,還有那怪異的神情,真的來源於此......
這些年來,他想不明白的事,在這一瞬間都有了答案......
白翼甚至不用去查,就知道這份記錄所言之事的真假。
陳平酒後放縱,神誌昏沉之際,向那奴隸吐露了這樁隱秘舊事,奴隸心懼之下,悄悄迴了屋,別苑裏有人邀寵偷溜到陳平榻上......陳平醒來時,隱隱憶起自己似乎漏了口風,立時將院中的侍衛和侍寢的奴隸都殺了,唯有那人,那夜沒留在陳平院中,得以逃過一劫。
白翼盯著紙上的一行字,那是轉述陳平的原話,“......為上分憂......”
當時的陳平已經是新一任鎮西大將軍,他說的“上”除了先帝,還能有誰?!
可是為什麽!?
白家世代忠良,為了大涼,祖父,大伯,兄長和幾位堂兄......到了最後,諾大的白府隻剩他一人。
如今陳平已死,他也許永遠也得不到答案......
書房的門再打開時,白翼除了眼睛有點充血,麵上已看不出與往常有什麽不同,他跨上馬,往軍營而去。
父親曾經身體力行的告訴他,身為一個將軍,沒有任何事比他手下的士兵,身後的百姓更重要。
初夏的風從他麵頰拂過,不遠處的民居冒出嫋嫋炊煙。
這人間煙火氣,讓白翼心神漸漸迴落。
他細細迴想今日,從進門見到楚煜那一刻開始的所有細節。
他知道這就是楚煜的計劃,或者說是陽謀,一開始就明明白白袒露他對大涼的野心和意圖,提到皇上和安王......最後以白家舊事收尾,激起他對北涼,對未來的重新衡量和思考。
白翼站在一個旁觀者的視角,迴顧這些年所見所聞,不得不承認,北涼這艘巨船,表麵光鮮,內裏早就一團烏糟滿是破洞,隻是他,關將軍,魏大人,還有許多像他們一樣的人,還在硬撐著,費盡了心力想拉住它,卻隻是放緩了它下沉的速度。
日暮低垂時,白翼站在高高的城樓上,望著前方暮色下漸漸暗沉的叢林,身後,是關內漸漸亮起的萬家燈火......
北涼皇城。
禦書房難得在入夜後還燈火通明。
滿地的奏折和茶盞碎片,皇帝坐在禦案後陰沉著臉。
魏鍥,秦賢等人跪在地上,等皇帝息怒。
秦賢已經記不清這是這個月來的第幾次,跪在這裏聽皇帝無能狂怒。
這一次是因為琉州傳來消息,安王突然現身,整合了那幾個州郡的兵馬,誓師發兵京都,討伐昏君。
“亂臣賊子!淩琲那個廢物!妄想顛覆朕的江山?!”
“他早就死了!死透了!即便沒死,有朕在,他也隻能做個死人!朕才是天命所歸的真龍之子!”
“不管那人是誰,朕要天下人都知道他淩琲早就死透了,這些都是亂臣賊子尋的借口!”
......
許久,等皇帝平息下來,有人顫巍巍開口,“陛下,白翼白將軍和關嚴關將軍,都上書自請歸京平亂,還請陛下定奪。”
“你們說說看。”皇帝喘了口氣,近來時常覺得疲累,剛才發了那麽大一通火,更是唿吸急促,疲憊不堪。
聽著底下朝臣的議論,皇帝心裏慢慢定了,有關嚴和白翼在,有他身邊那麽多近衛在,淩琲怎麽可能成事!?
白翼是他一手提拔的,定對他忠心不二,是平亂的最佳人選,但偏偏他領的是陳家軍,陳家軍是斷不能歸京的。
“著關嚴點兵十萬,即刻出發,直取琉州,定要將琉州、禹州、氽州,以及周邊州郡奪迴來!”
“活捉氽州司馬和那個所謂的淩琲,朕親自處置!”
皇帝起身,腳步虛浮,一甩衣袖打算離開禦書房。
“這......”王大人一怔,“陛下,這需得陛下明旨啊!
“擬旨!”淩宇不耐煩的坐下。
聖旨擬好,李霖闕著人八百裏加急送往關東軍。
“陛下......”殿外一聲高唿。
聽得淩宇頭皮發麻,心跳陡然加快,前兩次急報,便是這般的唿聲。
“說!”他怒喝一聲。
“陛下,鎮西關急報!”
“......”淩宇衝下龍椅,一把搶過那份急報。
“怎麽可能......”他喃喃道,“楚煜早就死透了!”
“他早就死了!怎麽可能在鎮西關外陳兵十萬......”
“楚煜早就死了!他早就死了......”淩宇來來迴迴念叨著。
金戈鐵馬之聲在耳邊響起,似乎有個身穿銀色鎧甲的人,揮舞著長槍在他身後追趕......
他拚命揮著馬鞭,騎馬狂奔,不相信他就這麽敗了。
他曾意氣風發,在父皇麵前立下軍令狀,誓要拿下固城關,在西征路上劃開一個口子,他怎麽能敗!?
那固城關守將隻是個十七歲的少年,怎麽可能攔得住他,何況他還帶著二十萬兵馬!
他沒有想到,結果卻是他倉皇而逃,那個身影一直在身後,越來越近......
“噗......”
“陛下!”朝臣驚唿。
鮮血染紅了急報,淩宇癱軟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