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瑾身後百甲蜂擁而來。
餘慶樓裏刀光森冷。
徐文真這才抬眸,看著執矛湧進來的甲士,神色不動,巍然如山。
鄭瑾不去管他是不是裝腔作勢,曆來開弓沒有迴頭箭,即使對方有著兩名六品護持,他也自信五百甲能夠將對方生生耗死。
便於此刻。
身後整條街馬蹄聲如滾雷,似有千騎策馬奔來,聲勢驚人。
鄭瑾心裏猜測是不是大公子到了,止步迴看,便隻見當頭一騎,一身將軍白甲,身後披有大紅披掛,赫然正是白纓突騎指揮使,從四品的明威將軍曹仁矽。
這位指揮使,在齊州一直不顯山露水,此次被調過來圍困奉寧府的,便是他麾下的一萬兵馬。按照軍中等級,在場所有白纓突騎,都需得受他節製。
鄭瑾見著他過來,心裏一突,趕緊迎了過去,恭聲道:“鄭瑾見過曹將軍!”
明威將軍曹仁矽看也不看鄭瑾,翻身下馬,大步踏入餘慶樓。
他原本是京都武安軍的都指揮使,一直以謝安真這位左指揮使為目標,原本以為會在武安軍中按部就班,熬個幾年之後接任他的位置,卻不料三年以前,他被樞密院調動到了齊州,接任白纓突騎左指揮使的位置。
原本麾下精兵變作一萬齊州軍,對於大型軍隊調度作戰,不再是紙上談兵,多了幾分自己的領悟,整個人的氣勢也脫變沉穩,如刀在鞘蘊養鋒芒,與謝安真的氣度有了幾分相似。
氣質已經趨於圓潤的曹仁矽一進入餘慶樓,除去捧卷靜讀的徐文真外,其餘所有人都立即被奪去了氣焰。
湧進樓內殺氣騰騰的甲士,此刻也顧不得殺人,紛紛收矛迴刀入鞘,烏泱泱跪了一地。
曹仁矽僅僅看了徐文真一眼,隨即目光遊曳一圈,隻多在徐文真身邊兩人停留片刻,隨後便落到跟過來的鄭瑾身上。
他自然清楚這個年輕校尉的心思。
在齊州摸爬滾打三年,他明白柳家大公子柳承業,一直對左指揮使的、位置念念不忘。雖不敢明著違抗樞密院調令,但仗著將主是柳宗光,私下裏沒少拉攏了他手下將校,大有將他架空的趨勢。
曹仁矽三年前被調至齊州,謝安真跟他開誠布公講過一番話後,他就明白,這種趙家和徐家的神仙鬥法,他區區一個裨將根本就摻和不了。因此三年來他對柳承業多有忍讓,甚至這次更是給了柳承業天大的麵子,在他要求調動一萬白纓突騎後,也沒過多阻止。
原本打算在齊州熬個幾年,再調迴武安軍,繼續跟著謝安真,卻在昨日接到了樞密院和中書院的密令,要求他全權節製封城的一萬白纓突騎。
方才更是有夜照司的金麵座主,親自遞話,讓他無論如何,也要護住奉寧府的餘慶樓,即使他麾下一萬人馬全都死絕,也要護住餘慶樓掌櫃徐文真的周全。更是允諾他,隻要徐文真安然無恙,便會調他迴京都,直接坐上武安軍左指揮使的位置。看似都是左指揮使,麾下兵馬卻不可同日而語。
值得夜照司如此大費周章,又姓徐,曹仁矽自然能推測出這個中年書生的身份地位如何。
他看了眼鄭瑾。區區一個小小的校尉,以為靠上柳家就了不得,還敢殺牽扯到他前程的人。沒留絲毫情麵,開口道:“帶著你的人,滾出這座酒樓!”
曹仁矽雖說是明威將軍,但往日裏都是柳大公子節製兵馬,鄭瑾是青壯一輩跟隨大公子的校尉之一,對曹仁矽有著敬畏,但不會太多。此刻涉及他的前途之爭,以及大公子的命令,他也敢壯著膽子,開口道:“將軍,請恕卑職不能領命!”
隨著他的話音一落,原本跪在地上的甲士,陸陸續續有人站了起來。
曹仁矽掃視一眼,目光森冷,“你要公然違抗軍令?”
鄭瑾低頭拱手道:“卑職不敢。卑職謹記軍中律法,更對當年趙武王大人說的‘殺我袍澤者,我必殺之。’銘記在心。方才我麾下二十六名大好兒郎,被餘慶樓賤民無端屠戮,這種血仇要是不報,我便是不要這個校尉身份又如何!”
他這番話說的擲地有聲。
軍中最重袍澤情誼,鄭瑾打著要為死去同袍報仇雪恨的旗號,立即迎來底下人一陣附和。饒是麵對明威將軍懾人氣魄,也敢紛紛為鄭瑾開口。
很快許多跪地甲士陸續起身,重新拔出長刀,不斷喊道:“血債血償!”
樓內殺機四起。
“明威將軍,看來白纓突騎不僅戰力平平,連軍紀也很堪憂。要不要我們出手幫忙?”眼見群情激奮,小二並無多少慌亂,語氣鎮靜地問道。
“我們幫忙。”廚子手裏的剔骨刀在手中旋轉了一下,泛著幽冷的寒光。
明威將軍曹仁矽走出一步,五品氣機顯露,一股實質威壓籠罩住場中所有人。瞥了眼神情自若,繼續看書的徐文真,愈發印證了心頭猜測。
他看著鄭瑾,森冷開口,聲音瞬間壓製住所有人,“為同袍報仇是不錯,可要是死去的同袍犯了株連九族的大罪,你們也要去報仇?區區一個校尉,幾十號人也想著炸營?再不滾,本將不介意今天大開殺戒!”
鄭瑾原本就對徐文真的身份有所懷疑,他想著搏一個錦繡前程,才讓手下出手,可眼下聽到曹仁矽說要株連九族,當下便收了小心思,給幾個心腹遞了個眼神,鄭瑾再不敢多留,轉身欲走。
一直低頭看書的徐文真,淡聲道:“把刀留下。”
軍人摘刀,無疑文官被摘了帽子。
虞侯的位置沒撈到,還得賠一個仁勇校尉的位置,鄭瑾臉色難堪,右手緊按佩刀,明知徐文真身份不凡,此刻還是開口道:“你不過一介書生,敢讓我六品校尉摘刀!”
徐文真身邊小二頓時一個健步,瞬間走到鄭瑾身前,左手一揚,一個耳光甩在他臉上,罵罵咧咧道:“讓你摘刀就摘刀,沒摘你腦袋你就算撿一條命了,還廢什麽話?!”
鄭瑾半邊臉腫的老高,惡狠狠地盯了眼小二,見曹仁矽對此視若無睹,他摘刀丟在地上,轉身就走。
他這一丟,裏裏外外的甲士都丟了兵器。這種神仙打架,讓他們搖旗呐喊可以,真要是讓他們去真刀真槍的送死,這種討不到半點好處的事情,自然沒人願意去做。
一百甲士跟在鄭瑾身後,垂頭喪氣地走出餘慶樓。
餘慶樓裏刀光森冷。
徐文真這才抬眸,看著執矛湧進來的甲士,神色不動,巍然如山。
鄭瑾不去管他是不是裝腔作勢,曆來開弓沒有迴頭箭,即使對方有著兩名六品護持,他也自信五百甲能夠將對方生生耗死。
便於此刻。
身後整條街馬蹄聲如滾雷,似有千騎策馬奔來,聲勢驚人。
鄭瑾心裏猜測是不是大公子到了,止步迴看,便隻見當頭一騎,一身將軍白甲,身後披有大紅披掛,赫然正是白纓突騎指揮使,從四品的明威將軍曹仁矽。
這位指揮使,在齊州一直不顯山露水,此次被調過來圍困奉寧府的,便是他麾下的一萬兵馬。按照軍中等級,在場所有白纓突騎,都需得受他節製。
鄭瑾見著他過來,心裏一突,趕緊迎了過去,恭聲道:“鄭瑾見過曹將軍!”
明威將軍曹仁矽看也不看鄭瑾,翻身下馬,大步踏入餘慶樓。
他原本是京都武安軍的都指揮使,一直以謝安真這位左指揮使為目標,原本以為會在武安軍中按部就班,熬個幾年之後接任他的位置,卻不料三年以前,他被樞密院調動到了齊州,接任白纓突騎左指揮使的位置。
原本麾下精兵變作一萬齊州軍,對於大型軍隊調度作戰,不再是紙上談兵,多了幾分自己的領悟,整個人的氣勢也脫變沉穩,如刀在鞘蘊養鋒芒,與謝安真的氣度有了幾分相似。
氣質已經趨於圓潤的曹仁矽一進入餘慶樓,除去捧卷靜讀的徐文真外,其餘所有人都立即被奪去了氣焰。
湧進樓內殺氣騰騰的甲士,此刻也顧不得殺人,紛紛收矛迴刀入鞘,烏泱泱跪了一地。
曹仁矽僅僅看了徐文真一眼,隨即目光遊曳一圈,隻多在徐文真身邊兩人停留片刻,隨後便落到跟過來的鄭瑾身上。
他自然清楚這個年輕校尉的心思。
在齊州摸爬滾打三年,他明白柳家大公子柳承業,一直對左指揮使的、位置念念不忘。雖不敢明著違抗樞密院調令,但仗著將主是柳宗光,私下裏沒少拉攏了他手下將校,大有將他架空的趨勢。
曹仁矽三年前被調至齊州,謝安真跟他開誠布公講過一番話後,他就明白,這種趙家和徐家的神仙鬥法,他區區一個裨將根本就摻和不了。因此三年來他對柳承業多有忍讓,甚至這次更是給了柳承業天大的麵子,在他要求調動一萬白纓突騎後,也沒過多阻止。
原本打算在齊州熬個幾年,再調迴武安軍,繼續跟著謝安真,卻在昨日接到了樞密院和中書院的密令,要求他全權節製封城的一萬白纓突騎。
方才更是有夜照司的金麵座主,親自遞話,讓他無論如何,也要護住奉寧府的餘慶樓,即使他麾下一萬人馬全都死絕,也要護住餘慶樓掌櫃徐文真的周全。更是允諾他,隻要徐文真安然無恙,便會調他迴京都,直接坐上武安軍左指揮使的位置。看似都是左指揮使,麾下兵馬卻不可同日而語。
值得夜照司如此大費周章,又姓徐,曹仁矽自然能推測出這個中年書生的身份地位如何。
他看了眼鄭瑾。區區一個小小的校尉,以為靠上柳家就了不得,還敢殺牽扯到他前程的人。沒留絲毫情麵,開口道:“帶著你的人,滾出這座酒樓!”
曹仁矽雖說是明威將軍,但往日裏都是柳大公子節製兵馬,鄭瑾是青壯一輩跟隨大公子的校尉之一,對曹仁矽有著敬畏,但不會太多。此刻涉及他的前途之爭,以及大公子的命令,他也敢壯著膽子,開口道:“將軍,請恕卑職不能領命!”
隨著他的話音一落,原本跪在地上的甲士,陸陸續續有人站了起來。
曹仁矽掃視一眼,目光森冷,“你要公然違抗軍令?”
鄭瑾低頭拱手道:“卑職不敢。卑職謹記軍中律法,更對當年趙武王大人說的‘殺我袍澤者,我必殺之。’銘記在心。方才我麾下二十六名大好兒郎,被餘慶樓賤民無端屠戮,這種血仇要是不報,我便是不要這個校尉身份又如何!”
他這番話說的擲地有聲。
軍中最重袍澤情誼,鄭瑾打著要為死去同袍報仇雪恨的旗號,立即迎來底下人一陣附和。饒是麵對明威將軍懾人氣魄,也敢紛紛為鄭瑾開口。
很快許多跪地甲士陸續起身,重新拔出長刀,不斷喊道:“血債血償!”
樓內殺機四起。
“明威將軍,看來白纓突騎不僅戰力平平,連軍紀也很堪憂。要不要我們出手幫忙?”眼見群情激奮,小二並無多少慌亂,語氣鎮靜地問道。
“我們幫忙。”廚子手裏的剔骨刀在手中旋轉了一下,泛著幽冷的寒光。
明威將軍曹仁矽走出一步,五品氣機顯露,一股實質威壓籠罩住場中所有人。瞥了眼神情自若,繼續看書的徐文真,愈發印證了心頭猜測。
他看著鄭瑾,森冷開口,聲音瞬間壓製住所有人,“為同袍報仇是不錯,可要是死去的同袍犯了株連九族的大罪,你們也要去報仇?區區一個校尉,幾十號人也想著炸營?再不滾,本將不介意今天大開殺戒!”
鄭瑾原本就對徐文真的身份有所懷疑,他想著搏一個錦繡前程,才讓手下出手,可眼下聽到曹仁矽說要株連九族,當下便收了小心思,給幾個心腹遞了個眼神,鄭瑾再不敢多留,轉身欲走。
一直低頭看書的徐文真,淡聲道:“把刀留下。”
軍人摘刀,無疑文官被摘了帽子。
虞侯的位置沒撈到,還得賠一個仁勇校尉的位置,鄭瑾臉色難堪,右手緊按佩刀,明知徐文真身份不凡,此刻還是開口道:“你不過一介書生,敢讓我六品校尉摘刀!”
徐文真身邊小二頓時一個健步,瞬間走到鄭瑾身前,左手一揚,一個耳光甩在他臉上,罵罵咧咧道:“讓你摘刀就摘刀,沒摘你腦袋你就算撿一條命了,還廢什麽話?!”
鄭瑾半邊臉腫的老高,惡狠狠地盯了眼小二,見曹仁矽對此視若無睹,他摘刀丟在地上,轉身就走。
他這一丟,裏裏外外的甲士都丟了兵器。這種神仙打架,讓他們搖旗呐喊可以,真要是讓他們去真刀真槍的送死,這種討不到半點好處的事情,自然沒人願意去做。
一百甲士跟在鄭瑾身後,垂頭喪氣地走出餘慶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