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景京都與武周燕京、西魏曲雕阿蘭不同,京都最內城並不是富麗堂皇戒備森嚴的宮殿,而是一處巨大的廣場。


    座落京都最中軸,以白玉鋪地,當中一枚巨大的陰陽八卦。八卦最中,便是一塊幾十丈大小的玉碑,兩麵都刻有古樸篆字。


    足以容納數萬人的廣場外圍,大景神策軍駐紮於此,晝夜拱衛。


    參加山試的甲字車隊浩浩蕩蕩,有著禮部和三千人馬俱甲的禦衛軍護送,又是在京都內城,一路波瀾不驚,在城內走了大半天,終於是到地方。


    馬車停在最外圍。


    陳長安逃也似地下了馬車,一出來就遇著眼神冰冷的陳太平,他神色不變,兩人也並無言語,眼神錯開,各自站在馬車旁,等待何書言一眾官吏下車。


    李漁紅裙飄搖下了車,站在陳長安身旁,看向大紅衣的目光,就要意味深長的多。


    不過片刻,何書言便與禮部官吏正冠束帶,領著乾榜甲字一齊往廣場上走。


    三千年來,上至九五至尊的皇帝,下至掙紮苟活的市井小民,無論身份地位如何,對兩山總是有著天然的畏懼和向往。


    兩山高高在上,俯瞰人間,代表著天道命數,一句話便可讓無數人灰飛煙滅,不得不畏。而山中又有著無數仙遇機緣,一旦能步入其中,便可大道在望。這自然讓無數身處紅塵俗世之中,整日為蠅頭苟利奔波斤斤計較的眾生,向往萬分。


    眼下,陳長安便是到了這座世間最隱秘的聖地之一,連山道藏。


    可陳長安並未見得其山,唯見一座巨大廣場。


    李漁知曉他心中疑惑,在身旁輕聲道:“壺中日月,芥子須彌,這便是兩山的底氣所在。不得機緣,便是見寶山也不得入。”


    陳長安看向那塊巨大的玉碑,若有所悟。


    廣場之上,除去石碑外,還有著八位身著紫色道袍的道人,端坐太極八宮,分列石碑周圍。


    何書言走到場中,行了一禮,恭請開山。


    端坐乾宮的道人緩緩睜開一雙狹長的眸子。


    陳長安頓覺一股浩然霸道的氣機,自他身上朝著四麵八方猛然散開,如同奔騰萬馬,氣勢絕倫。


    何書言一眾禮部官吏修為平平,麵對著這股氣機,首當其衝,頓時踉蹌後退。


    氣機還未波及到陳長安一眾甲字,一旁神策軍將主,神色不動,冷哼了一聲,也不見有何動作,那股湧湧向四麵的氣機,立時冰消雪融,不見蹤跡。


    白守敬淡淡看著道人的眼眸,冷笑道:“心裏有氣,找道藏大宮主去。”


    道人自然心中有氣。


    不僅是他,來此主持入山儀式的幾人,心中都有一股怨氣。


    原本在山中清修,萬事不加於身,一顆道心最是無礙,眼見著四品在望,卻不料被大宮主給指派出來,要他們維持山試。不但耽誤清修不說,還指不定會因此錯失先前心頭那一絲明悟,再也破境不得。


    可讓他去找大宮主理論?


    別說沒突破四品,就算突破了四品又如何?那位真君可是在連山都靠前的存在。


    宮主找不得,眼前神策軍將主是白家的人,四品巔峰境,一旦步入三品,就能立時去往連山,他同樣得罪不起。


    他認得清形勢,原本是想著給這些甲字吃點小苦頭的,被揭破心思後,便不再使什麽手段,伸手按在座下乾卦之上,開口道:“將學宮玉簡拿出。”


    眾甲字紛紛手握玉簡。


    道人催動靈力,按在乾卦同時,其餘七人也伸手按在各自卦位,一道道靈力氣機灌入八卦之中,八卦紋絡一點點亮起。


    中間陰陽雙魚,宛如活物,頓時纏繞遊離,一道道玄奧的光紋擴散開來。


    巨大玉碑上的篆字驟然亮起。


    陳長安仔細辨別了一下,那幾枚篆字他並不識得,隻略微認出些紋絡影子。能夠於玉碑中藏一方天地,想來應該是宙字類的符篆。


    上下四維便是宙。


    隨著玉碑之上所有的篆字完全亮起,那位乾宮道人開口道:“握好玉簡,走進玉碑即可。”


    除去陳長安外,在場甲字都有著足夠的見識,來之前都已知曉世間聖地的玄妙,並未覺著驚訝。


    道人話音一落,離州大紅衣沒有絲毫猶豫,當前而行。陳長安腰佩雙劍跟在其後,身側是紅裙佩刀的李漁,再之後則是蘇牧、宋守濂這些甲子,最後各州甲字。


    一群人在禮部官吏和神策軍將主的注視之下,一個個走到玉碑前。


    手中羊脂美玉,發出一陣清輝,包裹自身,向前走出幾步,眼前原本堅硬的玉石便如一層水月幻境,身影輕易可穿破其中,消失不見。


    陳長安剛走入其中,便隻覺得心神一息恍惚。


    朦朦朧朧之中,他恢複清明,打量一番,此時身處一片極其廣闊的天地之間,地上青草離離,天上日月高懸,無數座高峰懸浮於空,四周煙雲繚繞,白鶴紛飛,山峰之上隱約可見樓閣宮闕,伴有道歌清音,一派仙家氣象。


    正前方千丈距離外,一座高山拔地而起,明明已入雲霄,遠遠看去,山峰依舊不可通天,離空中那些仙山樓台,相去甚遠。


    山腳之下則是一片道觀宮殿,那裏,便是此次文試所在。


    陳長安靜靜看著。


    這方世界是如此玄妙,無疑是當世最為難得的洞天福地,能夠親眼所見聖山,再怎麽說也應該心神搖曳不能自已,可他的臉上並無過多表情,無喜也無悲。


    陳長安不走,李漁也不走。


    她眼界極其開闊,看了一眼,便對眼前的景象興致缺缺,隨即迴轉眸光,隻落在陳長安那張俊美臉上,看著他無動於衷的神色,笑道:“我還以為你要多看幾眼。怎麽不學學你那位師姐?她可是還在出神呢。”


    陳太平此刻正抬頭看著天上座座仙山,眸子裏一片雪冷,也不知在想些什麽。


    陳長安對李漁的話,微微一笑,並不多說什麽,邁開步子,朝著那座山走去。


    李漁則是特意多看了眼大紅衣,搖了搖頭,跟在他身側,慢步走遠。


    身後陳太平,紅衣無風自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以一劍起春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葉念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葉念白並收藏我以一劍起春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