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勢漫天。
離火長於巽風之中,烈焰灼灼。
陳長安沒有絲毫猶豫,手中水字咒瞬息拈動,四周升起一道道水牆,抵擋著滾滾而來的大火。
籠罩四周的霧氣騰起。
陳長安眸中金光點染,伸手拔起地上玄離,雙手握劍,望向那棵槐樹。
樹中紅線牽引,盡頭便是他那手守拙。
腳尖踩地。
吱!
霧氣之中身形暴射而出,劍指趙家公子。
電光石火,陳長安已躍至他身前一丈。
炸雷、當歸再起。
趙世玉先前見著老僧輕巧破開他的劍勢,便對京都傳得神乎其神的那些說法不以為意,心道陳長安的劍法不過爾爾。可等到真正身臨其中後,心頭忍不住狂跳,隻覺一股森冷的死亡氣息彌漫心尖。
他看著陳長安劍勢上一再拔升的氣機,身子被死死定在原地,微微有些失神。驀然覺著那道躍起的身影,好似是一道永不可攀過的高峰,橫貫在前,帶著無可匹敵的威勢,朝著他碾壓過來。
這種渾厚的不可思議的氣機,是九品?
陳長安劍勢煌煌,九百顆炸雷驟起,當歸盡於一劍,他好似要傾盡全力,將趙世玉斬於劍前。
旁邊老僧笑眯眯地看著,手中骨珠轉動,無數赤金卍字再度飛出。
陳長安眸中金光催到極致,盯著浮空飛來的印記,隻覺眼中一切都開始變得有跡可尋。
手中原本斬向趙世玉的劍勢突然迴轉,虛晃一劍,憑借見靈斬斷卍字的氣機牽引,高高躍過兩人,跳近那棵槐樹。
身子落地瞬間,拔升四十座冰牆,護在四周,右手迅速貼在那根紅線處。
槐樹內,便是陳時寧。
趙世玉轉身迴看陳長安,並不著急出手,隻目光閃動地看著,勾嘴笑道:“有意思。”
被陳長安虛張聲勢騙過去的老僧,臉上笑容依舊,他停住手中骨珠,道:“生世離別苦,死後方得空。”
趙世玉瞥了他一眼,一腳將他踹翻在地,“少跟本公子講什麽玄之又玄的禪理,頭疼。別忘了,你現在到底是個什麽東西。”
修迷樓山的修行法門最是講究禪道機鋒,往往喜歡故弄玄虛,說一些似是而非的空話。他每日揣摩趙世瀾的話就已經夠煩神的了,哪裏還想聽這個。
被踹翻在地的老僧臉上笑容依舊,通明的燈火下,善目慈眉。
兩人說話間,陳長安細細感應了下槐樹內情況,神識落在神闕符篆,竊靈催動,迅速吞噬掉槐樹內遊動的赤金色氣機,左手青鋒起炸雷,刺入樹中。
火雷炸裂,樹幹一片翻卷。
一道小小的身形,自灰燼中露出來,氣息悠悠。
陳長安一直懸著的心,這才稍稍放鬆些許。
他自然是在意陳時寧生死的,他在這個世上不過獨身一人,好不容易有個記掛他的人,總是要倍加珍惜。
他小時候活得不夠好,所以就想要小丫頭好好活著。那日他說隻肯照看一二,實則心裏想著的是出手十分。
陳長安凝神戒備身後兩人,右手伸出,想要將陳時寧拉出來。
老僧喧了聲佛號。
槐樹內,小丫頭身穿一身杏黃繡花新衣,頭上飾有兩朵紅花,蒼白的小臉依舊是那副怯生生的表情。
在陳長安手指靠近瞬間,她驀然睜開一雙早些年就瞎掉的眼睛,定定地看向陳長安。
眼眸中,五彩斑斕。
……
監察院,觀星閣。
老監正遙望蘇苑方向,許久,他開口道:“真是可惜了。”
宋紅鯉依舊在看著手中那本書卷,頭也不抬地說道:“世間皆是可憐人。”
老監沉默了會,再度看向星圖上消失的那顆星,慨然歎息道:“當初要不是徐小子的無理一手,廢了她那雙可以望氣的眼睛,小丫頭早就是老夫的衣缽傳人了。”
白家監正,居於世間,觀天地景象,察世間氣運,一般非白家嫡係不能勝任。宋紅鯉自幼跟在這一任監正身邊,修行觀想,望氣境界已是不弱。可老監正從未起過收她為衣缽傳人的念頭,一個是她不願意,再一個是她的資質並算不得多好。
欽天監正,需得一顆琉璃心,方可辨察世間氣。
宋紅鯉在樓內靜修,看似與世無爭,實則心心念念的,是五百年前那位帝後的煊赫聲威,終究是修不得澄澈無礙的。
兩山之爭五百年一次。
如此大爭之世,世間無數棋手布局落子,讓她學監正一般冷眼旁觀?
做不到。
她是宋紅鯉,是一出生就有萬尾紅鯉朝拜大景象的人。要不是她,宋青瓷怎麽可能不管不顧跟著陳長安走;楚沐風怎麽可能寧願身死,也要在今晚出手;趙世玉那個隻求活著的紈絝怎麽會招惹李漁,而甘願入得甕中。
她的目光落在書上,書上天命二字愈發鮮豔。
既然天命在這個無星之人身上,都以他為棋子布局落手,她也不介意從中去推波助瀾。
老監正繼續道:“老夫於人間觀星百餘年,無論是三十三年前的洛城之役,還是二十年前的雪夜,老夫一直冷眼旁觀,恪守大道無情這個天命真理。原本應於太上忘情一道,愈走愈遠,如今反而年歲一大,卻見不得這些,竟然動了惻隱之心。總覺這些人活著都是不易,要就這麽死了,太可憐,可惜了些。”
宋紅鯉眼神毫無波瀾,書卷依舊停在那一頁,“白老,如今大爭之世已起。五百年前是何種景象我並不知曉,隻能通過千萬裏蠻荒窺探一二。如今又是一個山爭大世,想來,到時候會死的可憐人,隻怕也會很多很多。”
老監正幽幽一歎。
大爭之世。
不說洛城,就是二十年前京都那場雪夜,就已經死了很多人。
當年死得人一多,於是寸土寸金的京都,便有了一處陰氣森森的淒涼地,流民聚集,陰鬼夜行。
他當年俯察京都,在那處養陰之地發現了雙可以望氣的眼睛,大喜過望,原本還想著打磨一二,可惜,徐家小子為了剝奪氣運,直接出手廢了那雙眸子。
這一蹉跎,再想找一個衣缽傳人可就難了。
老監正想著,手指微微動了動,一點白光飛出,遁入幽夜。
宋紅鯉嘴角泛起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
離火長於巽風之中,烈焰灼灼。
陳長安沒有絲毫猶豫,手中水字咒瞬息拈動,四周升起一道道水牆,抵擋著滾滾而來的大火。
籠罩四周的霧氣騰起。
陳長安眸中金光點染,伸手拔起地上玄離,雙手握劍,望向那棵槐樹。
樹中紅線牽引,盡頭便是他那手守拙。
腳尖踩地。
吱!
霧氣之中身形暴射而出,劍指趙家公子。
電光石火,陳長安已躍至他身前一丈。
炸雷、當歸再起。
趙世玉先前見著老僧輕巧破開他的劍勢,便對京都傳得神乎其神的那些說法不以為意,心道陳長安的劍法不過爾爾。可等到真正身臨其中後,心頭忍不住狂跳,隻覺一股森冷的死亡氣息彌漫心尖。
他看著陳長安劍勢上一再拔升的氣機,身子被死死定在原地,微微有些失神。驀然覺著那道躍起的身影,好似是一道永不可攀過的高峰,橫貫在前,帶著無可匹敵的威勢,朝著他碾壓過來。
這種渾厚的不可思議的氣機,是九品?
陳長安劍勢煌煌,九百顆炸雷驟起,當歸盡於一劍,他好似要傾盡全力,將趙世玉斬於劍前。
旁邊老僧笑眯眯地看著,手中骨珠轉動,無數赤金卍字再度飛出。
陳長安眸中金光催到極致,盯著浮空飛來的印記,隻覺眼中一切都開始變得有跡可尋。
手中原本斬向趙世玉的劍勢突然迴轉,虛晃一劍,憑借見靈斬斷卍字的氣機牽引,高高躍過兩人,跳近那棵槐樹。
身子落地瞬間,拔升四十座冰牆,護在四周,右手迅速貼在那根紅線處。
槐樹內,便是陳時寧。
趙世玉轉身迴看陳長安,並不著急出手,隻目光閃動地看著,勾嘴笑道:“有意思。”
被陳長安虛張聲勢騙過去的老僧,臉上笑容依舊,他停住手中骨珠,道:“生世離別苦,死後方得空。”
趙世玉瞥了他一眼,一腳將他踹翻在地,“少跟本公子講什麽玄之又玄的禪理,頭疼。別忘了,你現在到底是個什麽東西。”
修迷樓山的修行法門最是講究禪道機鋒,往往喜歡故弄玄虛,說一些似是而非的空話。他每日揣摩趙世瀾的話就已經夠煩神的了,哪裏還想聽這個。
被踹翻在地的老僧臉上笑容依舊,通明的燈火下,善目慈眉。
兩人說話間,陳長安細細感應了下槐樹內情況,神識落在神闕符篆,竊靈催動,迅速吞噬掉槐樹內遊動的赤金色氣機,左手青鋒起炸雷,刺入樹中。
火雷炸裂,樹幹一片翻卷。
一道小小的身形,自灰燼中露出來,氣息悠悠。
陳長安一直懸著的心,這才稍稍放鬆些許。
他自然是在意陳時寧生死的,他在這個世上不過獨身一人,好不容易有個記掛他的人,總是要倍加珍惜。
他小時候活得不夠好,所以就想要小丫頭好好活著。那日他說隻肯照看一二,實則心裏想著的是出手十分。
陳長安凝神戒備身後兩人,右手伸出,想要將陳時寧拉出來。
老僧喧了聲佛號。
槐樹內,小丫頭身穿一身杏黃繡花新衣,頭上飾有兩朵紅花,蒼白的小臉依舊是那副怯生生的表情。
在陳長安手指靠近瞬間,她驀然睜開一雙早些年就瞎掉的眼睛,定定地看向陳長安。
眼眸中,五彩斑斕。
……
監察院,觀星閣。
老監正遙望蘇苑方向,許久,他開口道:“真是可惜了。”
宋紅鯉依舊在看著手中那本書卷,頭也不抬地說道:“世間皆是可憐人。”
老監沉默了會,再度看向星圖上消失的那顆星,慨然歎息道:“當初要不是徐小子的無理一手,廢了她那雙可以望氣的眼睛,小丫頭早就是老夫的衣缽傳人了。”
白家監正,居於世間,觀天地景象,察世間氣運,一般非白家嫡係不能勝任。宋紅鯉自幼跟在這一任監正身邊,修行觀想,望氣境界已是不弱。可老監正從未起過收她為衣缽傳人的念頭,一個是她不願意,再一個是她的資質並算不得多好。
欽天監正,需得一顆琉璃心,方可辨察世間氣。
宋紅鯉在樓內靜修,看似與世無爭,實則心心念念的,是五百年前那位帝後的煊赫聲威,終究是修不得澄澈無礙的。
兩山之爭五百年一次。
如此大爭之世,世間無數棋手布局落子,讓她學監正一般冷眼旁觀?
做不到。
她是宋紅鯉,是一出生就有萬尾紅鯉朝拜大景象的人。要不是她,宋青瓷怎麽可能不管不顧跟著陳長安走;楚沐風怎麽可能寧願身死,也要在今晚出手;趙世玉那個隻求活著的紈絝怎麽會招惹李漁,而甘願入得甕中。
她的目光落在書上,書上天命二字愈發鮮豔。
既然天命在這個無星之人身上,都以他為棋子布局落手,她也不介意從中去推波助瀾。
老監正繼續道:“老夫於人間觀星百餘年,無論是三十三年前的洛城之役,還是二十年前的雪夜,老夫一直冷眼旁觀,恪守大道無情這個天命真理。原本應於太上忘情一道,愈走愈遠,如今反而年歲一大,卻見不得這些,竟然動了惻隱之心。總覺這些人活著都是不易,要就這麽死了,太可憐,可惜了些。”
宋紅鯉眼神毫無波瀾,書卷依舊停在那一頁,“白老,如今大爭之世已起。五百年前是何種景象我並不知曉,隻能通過千萬裏蠻荒窺探一二。如今又是一個山爭大世,想來,到時候會死的可憐人,隻怕也會很多很多。”
老監正幽幽一歎。
大爭之世。
不說洛城,就是二十年前京都那場雪夜,就已經死了很多人。
當年死得人一多,於是寸土寸金的京都,便有了一處陰氣森森的淒涼地,流民聚集,陰鬼夜行。
他當年俯察京都,在那處養陰之地發現了雙可以望氣的眼睛,大喜過望,原本還想著打磨一二,可惜,徐家小子為了剝奪氣運,直接出手廢了那雙眸子。
這一蹉跎,再想找一個衣缽傳人可就難了。
老監正想著,手指微微動了動,一點白光飛出,遁入幽夜。
宋紅鯉嘴角泛起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