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要往驛站裏走,陳長安若有所感,忽然轉頭。
長街盡頭,一名錦袍男子負手而立,見著陳長安迴轉目光,那男子笑了一下,嘴唇嗡動,說了一句,也不多做停留,折身迴返。
陳長安見靈之後,視力何等恐怖,即使相隔幾十丈遠,也能清楚看見那人的嘴型,他說了兩個字,滿是惡意。
賤種。
井中蟾蜍,自是平民賤種。
陳長安收迴目光,臉上笑意不減,身旁的朱厭一眼就看出那人身份,點破道:“那是禦史中丞嫡子,楚沐風。”
“唔,這樣的大人物啊。”陳長安笑了笑,看不出絲毫怒色。
前頭的範辛伯聞言,迴看了眼滿頭白發的陳長安,邊走邊主動接過話題,“這位楚家嫡子,早些年曾是京都道學宮的甲寅,後來去了刑部,從書令史做起,經手案件從無半點疏漏,眼下已官至刑部主事,年紀輕輕就是正六品。”
陳長安笑道:“年少得意,未必就是什麽好事。”
範辛伯在京都摸爬滾打三十年,見過許多年少得意,得意張狂,張狂失度,最終落得個家破人亡淒慘下場的,對陳長安這句話,認同地點了點頭,“公子說的極是。”
大紅衣神情淡漠,糾正道:“他可不是公子。”
範辛伯滿臉狐疑。
陳長安跟在他身後,自報家門,“範大人,我是青州道學宮甲子,陳長安。”
離州驛丞對陳長安的話不置可否。
倘若不是公子的話,大君親手教出來的陳太平,怎麽可能任由他離得這麽近。
他在京都摸爬滾打三十餘年,看上去老實憨厚,實則心思縝密。當年從離州來京都的不少,如今都日漸凋零,唯有他,依舊坐在這個離州驛丞的位置上,數十年如一日。
說是不入品的驛丞,可每年的糧餉銀俸積攢下來,在寸土寸金的京都,也能置得起小宅子,比起那些在部司打熬半輩子,也沒能買套宅子的入品京官,無疑要好上太多。
大紅衣並不拆破其中玄妙,幾人跟著範辛伯穿過前院,到了中庭。
驛館不大,三進的院子,前院是精美的山石流水,範辛伯說出自肅州的蘇派大家,當年大君極為喜愛。中庭除去植有一簇紫竹外,還有一棵槐樹,在晚風中白花如雪,甚是好看。
範辛伯一臉唏噓,說這棵槐樹是當初大君親手種下的,約莫也有三十多年了。
陳長安仰頭望去,三十年前那位紅衣親手植下的槐樹,如今已亭亭如蓋矣。
陳長安看的出神,範辛伯極有眼力勁地去大廳搬了把椅子,幾十步的距離,許是年紀大了,竟也走的有些氣喘籲籲。
陳長安趕忙接過椅子,心知他還是將自己當成那位離州公子,轉頭看向陳太平,見她依舊無動於衷,也不再刻意辯解什麽,將椅子讓給大紅衣,自己則又去屋中搬了一把。
趁他搬椅子的間隙,大紅衣讓範辛伯去準備飯食,朱厭也未多留,跟著一起離開。
臨近傍晚的院落,因地處偏僻,更顯幽靜。
樹下陳長安和大紅衣兩相對坐。
相比大紅衣的坐姿,陳長安就要隨意的多,他仰頭望向頭頂槐葉,頗有些感慨道:“大君啊。”
大景五百年來,隻有中宮三王,而無帝君。
陳太平似有所觸,輕歎了聲,許久,她幽幽問道:“陳長安,學宮那道問心題還記得麽?”
陳長安沒猜透她為什麽會有這樣一問,不明就裏,點了點頭。
那時他尚是井中蟾蜍,心有種種不甘,不知天高地厚地寫下仗劍而守一城。
如今他腰間掛有雙劍,一柄玄離,一柄青鋒,已堪堪跳出宛平府那口小井,六千裏路走來,他這隻蟾蜍眼界開闊了不少,可再去迴想那道題,陳長安問自己,還敢再去說仗劍而守一城麽?
麵對五品大圓滿,他就得耗盡氣機,滿頭白發了。
陳太平起身,繞著槐樹而走,沒去看陳長安神色如何,隻是輕聲道:“連山的這道題,三十三年前,在洛城做過。”
轟!
天外好似起了炸雷。
院中風起。
陳長安驟然望向大紅衣,隻見她站在樹旁,紅衣翻飛,鮮豔如血。
她仰頭,透過搖晃的樹冠,望向隱有風雷起的上空,嗬了一聲,“說不得麽?”
陳長安心神俱震,雙手握住腰間劍柄,感受到天地間那股威壓,如臨大敵,不敢有絲毫妄動。
陳太平毫無畏懼,嗤笑道:“虛張聲勢。”
但到底沒再繼續這個話題,而是立在樹旁,眸光看向端坐而起的陳長安,輕聲道:“後來,夫人就不是離州大君了。”
天外雷散。
風止。
紅衣不動。
陳長安隻覺脊背發涼,方才那種感覺,可是比他直麵魏源盛的必殺一擊,還要來得兇險。
大紅衣毫不在意,重新坐迴椅子,學著陳長安方才的憊懶樣,躺在椅子上,仰頭便是夫人親手所植的槐樹,亭亭如蓋,遮風擋雨。
過了片刻,範辛伯拎著吃食走來,搬來一張小桌,沒讓手下幾個驛卒靠近中庭分毫,凡事自己親力親為,將吃食安排妥當後,自覺退下。
臨走時,這位三十多年前離州舊部,迴望了眼坐在樹下,滿頭白發的年輕人,不知何故,眼睛竟微微有些發澀。
夫人手植槐樹,花葉相好,樹下人,未老,頭先白。
陳長安不知道這位驛丞被勾起的心思,緩過神來後,他開始專心對付桌上吃食。
陳太平對這些吃食興致不大,隻挑了點驛丞特意準備的鏡湖醋魚,喝了口雪藕燉骨湯後,便不再動筷,轉而拿過陳長安左腰上的赤葫,獨自飲酒。
陳長安風卷殘雲,飯飽之後,用備好的絲絹擦了擦嘴,開口讚歎道:“師姐,這驛館可比客棧要好的多。”
陳太平嗯了一聲,算是迴應。
陳長安繼續道:“還有差不多十日就得入山,師姐,咱這些天,是不是就待在這驛館了?”
春歸入喉,陳太平拆破他的心思,潑冷水道:“別想了,學宮甲子這個名頭,就算你躲起來,也還是會有人找過來的。”她說著,眼底藏了幾分異色,“再者,不說別人,就是宋青瓷,這個麻煩你就躲不去的,方才不是有人來找你了麽。”
陳長安皺了皺眉,覺著比起方才那股威壓,現在更要頭疼萬倍。
長街盡頭,一名錦袍男子負手而立,見著陳長安迴轉目光,那男子笑了一下,嘴唇嗡動,說了一句,也不多做停留,折身迴返。
陳長安見靈之後,視力何等恐怖,即使相隔幾十丈遠,也能清楚看見那人的嘴型,他說了兩個字,滿是惡意。
賤種。
井中蟾蜍,自是平民賤種。
陳長安收迴目光,臉上笑意不減,身旁的朱厭一眼就看出那人身份,點破道:“那是禦史中丞嫡子,楚沐風。”
“唔,這樣的大人物啊。”陳長安笑了笑,看不出絲毫怒色。
前頭的範辛伯聞言,迴看了眼滿頭白發的陳長安,邊走邊主動接過話題,“這位楚家嫡子,早些年曾是京都道學宮的甲寅,後來去了刑部,從書令史做起,經手案件從無半點疏漏,眼下已官至刑部主事,年紀輕輕就是正六品。”
陳長安笑道:“年少得意,未必就是什麽好事。”
範辛伯在京都摸爬滾打三十年,見過許多年少得意,得意張狂,張狂失度,最終落得個家破人亡淒慘下場的,對陳長安這句話,認同地點了點頭,“公子說的極是。”
大紅衣神情淡漠,糾正道:“他可不是公子。”
範辛伯滿臉狐疑。
陳長安跟在他身後,自報家門,“範大人,我是青州道學宮甲子,陳長安。”
離州驛丞對陳長安的話不置可否。
倘若不是公子的話,大君親手教出來的陳太平,怎麽可能任由他離得這麽近。
他在京都摸爬滾打三十餘年,看上去老實憨厚,實則心思縝密。當年從離州來京都的不少,如今都日漸凋零,唯有他,依舊坐在這個離州驛丞的位置上,數十年如一日。
說是不入品的驛丞,可每年的糧餉銀俸積攢下來,在寸土寸金的京都,也能置得起小宅子,比起那些在部司打熬半輩子,也沒能買套宅子的入品京官,無疑要好上太多。
大紅衣並不拆破其中玄妙,幾人跟著範辛伯穿過前院,到了中庭。
驛館不大,三進的院子,前院是精美的山石流水,範辛伯說出自肅州的蘇派大家,當年大君極為喜愛。中庭除去植有一簇紫竹外,還有一棵槐樹,在晚風中白花如雪,甚是好看。
範辛伯一臉唏噓,說這棵槐樹是當初大君親手種下的,約莫也有三十多年了。
陳長安仰頭望去,三十年前那位紅衣親手植下的槐樹,如今已亭亭如蓋矣。
陳長安看的出神,範辛伯極有眼力勁地去大廳搬了把椅子,幾十步的距離,許是年紀大了,竟也走的有些氣喘籲籲。
陳長安趕忙接過椅子,心知他還是將自己當成那位離州公子,轉頭看向陳太平,見她依舊無動於衷,也不再刻意辯解什麽,將椅子讓給大紅衣,自己則又去屋中搬了一把。
趁他搬椅子的間隙,大紅衣讓範辛伯去準備飯食,朱厭也未多留,跟著一起離開。
臨近傍晚的院落,因地處偏僻,更顯幽靜。
樹下陳長安和大紅衣兩相對坐。
相比大紅衣的坐姿,陳長安就要隨意的多,他仰頭望向頭頂槐葉,頗有些感慨道:“大君啊。”
大景五百年來,隻有中宮三王,而無帝君。
陳太平似有所觸,輕歎了聲,許久,她幽幽問道:“陳長安,學宮那道問心題還記得麽?”
陳長安沒猜透她為什麽會有這樣一問,不明就裏,點了點頭。
那時他尚是井中蟾蜍,心有種種不甘,不知天高地厚地寫下仗劍而守一城。
如今他腰間掛有雙劍,一柄玄離,一柄青鋒,已堪堪跳出宛平府那口小井,六千裏路走來,他這隻蟾蜍眼界開闊了不少,可再去迴想那道題,陳長安問自己,還敢再去說仗劍而守一城麽?
麵對五品大圓滿,他就得耗盡氣機,滿頭白發了。
陳太平起身,繞著槐樹而走,沒去看陳長安神色如何,隻是輕聲道:“連山的這道題,三十三年前,在洛城做過。”
轟!
天外好似起了炸雷。
院中風起。
陳長安驟然望向大紅衣,隻見她站在樹旁,紅衣翻飛,鮮豔如血。
她仰頭,透過搖晃的樹冠,望向隱有風雷起的上空,嗬了一聲,“說不得麽?”
陳長安心神俱震,雙手握住腰間劍柄,感受到天地間那股威壓,如臨大敵,不敢有絲毫妄動。
陳太平毫無畏懼,嗤笑道:“虛張聲勢。”
但到底沒再繼續這個話題,而是立在樹旁,眸光看向端坐而起的陳長安,輕聲道:“後來,夫人就不是離州大君了。”
天外雷散。
風止。
紅衣不動。
陳長安隻覺脊背發涼,方才那種感覺,可是比他直麵魏源盛的必殺一擊,還要來得兇險。
大紅衣毫不在意,重新坐迴椅子,學著陳長安方才的憊懶樣,躺在椅子上,仰頭便是夫人親手所植的槐樹,亭亭如蓋,遮風擋雨。
過了片刻,範辛伯拎著吃食走來,搬來一張小桌,沒讓手下幾個驛卒靠近中庭分毫,凡事自己親力親為,將吃食安排妥當後,自覺退下。
臨走時,這位三十多年前離州舊部,迴望了眼坐在樹下,滿頭白發的年輕人,不知何故,眼睛竟微微有些發澀。
夫人手植槐樹,花葉相好,樹下人,未老,頭先白。
陳長安不知道這位驛丞被勾起的心思,緩過神來後,他開始專心對付桌上吃食。
陳太平對這些吃食興致不大,隻挑了點驛丞特意準備的鏡湖醋魚,喝了口雪藕燉骨湯後,便不再動筷,轉而拿過陳長安左腰上的赤葫,獨自飲酒。
陳長安風卷殘雲,飯飽之後,用備好的絲絹擦了擦嘴,開口讚歎道:“師姐,這驛館可比客棧要好的多。”
陳太平嗯了一聲,算是迴應。
陳長安繼續道:“還有差不多十日就得入山,師姐,咱這些天,是不是就待在這驛館了?”
春歸入喉,陳太平拆破他的心思,潑冷水道:“別想了,學宮甲子這個名頭,就算你躲起來,也還是會有人找過來的。”她說著,眼底藏了幾分異色,“再者,不說別人,就是宋青瓷,這個麻煩你就躲不去的,方才不是有人來找你了麽。”
陳長安皺了皺眉,覺著比起方才那股威壓,現在更要頭疼萬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