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古鎮中央廣場
在這個物資緊張的年代,難民每天隻能享受到兩頓簡樸的餐食:中午的熱湯和傍晚的粗糧。
雖然能夠勉強填飽肚子,但食物的單調和匱乏失去了往日的豐盛。
一天吃的比一天素,基本是米麵素菜為主,偶爾來一頓油餅配飄著油花的肉湯。能吃飽,但是也沒那麽好。
炊事班已經在變著花樣地做,還是因為人口數太多,物資消耗比較大。
有營養的食物主要供給部隊、醫院、還有未成年的孩子們。至於那些成年人,混吃混喝的,耗費大量物資養著一大堆閑人可不行,隻需要保持低卡營養,餓不到就行。
你想吃好的?那就進入民兵隊,拿起鋼槍保衛河古鎮。
山裏戰備洞庫的餘糧也夠河古鎮吃上很長一陣子,戰備洞庫堆了很多米麵。不過當地主要儲糧大頭是在徠山北部清泉鎮,那裏有中儲糧修建的國家二級戰備糧倉。二級戰備糧倉?以喪屍爆發前北方市人口來,大概夠吃個幾十年。
糧食這東西是人類的絕對剛需,你什麽都可以不要,但是不能不要糧食。如果糧食短缺了1%,那糧價絕對不止上漲1%,而是會無止盡上漲,直到有1%的人砸鍋賣鐵都買不起糧食,最終餓死為止。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曾說過這樣的一句名言:“控製了石油,你就控製了國家,而控製了糧食,你就控製了人類。”
為什麽我國要一直死死堅守18億畝耕地紅線,任何理由都不得突破,這就是原因。
中國的糧食安全,直接對標的是世界大戰級別,甚至是核戰爭級別,中儲糧模擬的是在這種惡劣條件下如何保證中國人能吃上飯。
糧食這東西,可以多,甚至可以多的拿去喂豬,但絕對不能少,連千分之一都不能少。國家死守18億畝耕地紅線,保證基本的糧食產出。
產出糧食完全過剩,多的部分用於替換中儲糧戰備糧倉中超過數年的陳糧。替換的陳糧用於製成動物飼料、發酵製成乙醇,國內基本是使用90%的汽油和10%的乙醇進行調和而成的e10乙醇汽油。
這樣一倒手,就能讓中儲糧的糧食延續最佳保質期。
全國成百萬分布的中儲糧倉,隱藏在郊區地下、郊區山裏、無人區的占大頭。
打個比方,年產6.6億噸,消耗3億噸,其餘的塞到中儲糧倉很多年前的陳舊糧食。加上提取乙醇,混合乙醇汽油。
再說,國內肉產量一方麵代替了大部分糧食,糧食製成動物飼料,養出來的動物,供給國內市場。人均糧食需求瞬間就下降了,被肉替代了。
和平年代讓國人吃大量的肉,不僅能提升國內的幸福感和安全感,還能給極端年代預留大量的糧食安全儲備。
曾經的饑荒年代,中國人什麽都吃,連土都吃。
和珅說過:“行之將死的人已經不是人了,還什麽麩糠啊,那是好東西。草根、樹皮、泥土,那都是可以吃的。”
隻有單調的糧食,難吃肯定是很難吃,但至少比餓死強太多了,熬過那幾年,一切都不是問題。
國家儲備糧的牌還有王炸:“雜交水稻”
袁老爺子的研究成果,隻追求產量,而不追求口感,一年三季,甚至一年四季,產量上了天,口味自然不咋地。不過這營養可是實打實的,每一粒的營養都在,正經的填飽肚子的東西。
真正給普通人吃的米,是那種東北大米、泰國香米,這種大米口感一流,雖然產量低,價格貴,但消費者寧願買這種大米,畢竟一天也吃不了幾兩米。
所以中國隻有很少一部分區域種了這種雜交水稻,而且這些大米,普通人也不會去吃。
陸遠家的情況屬於少數,能這麽自由自在地吃,也是一種幸福。
……
河古鎮三清道觀
三清道觀前的兩棵銀杏樹很古老,它們見證了這裏的發展。現在有一棵已經枯死了,生機盎然枯木逢春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令人心生敬畏。
銀杏樹的老友再也醒不來了。
自那場突如其來的病毒災難席卷之後,曾經香火鼎盛的道觀變得門可羅雀,昔日的香客們早已不見了蹤影,隻剩下風吹過空曠庭院的迴響,和那些被歲月遺忘的香爐。
道觀下麵就是一大片肥沃的田地,種植了很多櫻桃樹,空出來的地方就作為菜地種菜,大半都是陸遠家的菜地。
剛到下麵,陸遠與張鎮提起鋤頭在田地裏挖來挖去,鏟除小道兩邊的雜草,清理出來迴的路。
九月的北方都是大白菜蘿卜,這裏還有最後一批茄子、番茄、黃瓜,再不吃就沒了。挖白菜,摘茄子,個頭都不算太大,將就還能吃。
“指揮官,為什麽這兒沒人?”
當聽到張鎮的詢問時,陸遠停下手中的鋤頭,深吸一口氣,目光穿過那些被雜草覆蓋的小道,緩緩地說道。
“這道觀,以前也是個景點,如今連飯都吃不飽,誰還有心思上香求庇護呢?”
“可剛才有個人鬼鬼祟祟,從那邊進了道觀,然後繞到側麵進山了。”
張鎮麵色凝重地描述剛才的場景。
“也許是鬼。”陸遠冷笑著調侃道。
“不!是人,是一個女人。”
張鎮很嚴肅的表情,這不像是裝的。
陸遠也有些疑惑,一個女人,還敢在這世道亂跑?他抬頭望向上方的道觀,看不到什麽都沒有。
耳邊隻有風聲和鳥鳴,溪水的潺潺聲都被掩蓋了。
陸遠轉而詢問道。
“說說什麽女人?”
“白發,小個子,年齡不大。”
“我艸!咳咳!!”陸遠差點被自己的口水嗆死,他捂著脖子猛烈地咳嗽。
張鎮抬手拍了拍陸遠的後背。
“頭發白的,白毛?!”
陸遠冷靜下來後,仔細思索著,似乎曾經遇到過一個女孩,一個說俄語的俄羅斯姑娘。
“小個子是多高?”
“大概1米七以內。”
“身高差不多。”
陸遠深唿幾口氣,彎腰收拾起地上的菜,全部放到竹籃內。
現在隻需迴家等待林瑤即可,早上已經告訴譚雅去中央廣場接直升機了。
那個進道觀的女人很是奇怪,陸遠需要上去瞧一瞧,他抬手拍了拍張鎮的肩膀。
“張鎮,你帶著東西先迴去。”
“那,指揮官你呢?”
“我?呃,我去拜拜佛。”
“這裏是道觀。”
“咳咳…你快走吧,我知道!”
張鎮死活不肯走,不論陸遠怎麽推他就是不動。
“不行!指揮官,我需要確認你的安全!”
“行了,我自己家這邊多安全,我自己不知道啊!”
“走!”
張鎮勸不住,他隻能執行陸遠的命令,提起兩籃子菜,扛著倆鋤頭爬上台階往迴走了。
陸遠看著張鎮走遠,又審視了一下自己的髒手。
道觀外延有一條溪流穿過,岸邊可以洗手。
陸遠繞過台階處,蹲到岸邊。
他在溪流中簡單清洗過後,沿著台階一步一步走進了道觀。雖然起初並不想進去,但這個地方可能確實有些特別之處。
先爬上台階,邁過石框木門,然後進入道觀的前院。
香爐裏有著許多的香灰,與焚香殘渣,看起來是很久之前的了。
道觀內的廂房殿門緊閉無聲,仿佛在守護著不為人知的秘密。
一條通往深山的小道從後院延伸出去,它不僅是通往山林的路徑,更是連接著進山口,而三清道觀,便是中轉點。
林場內部使用的小路,從上世紀四十年代至今,一直在維護和修繕。
盡管並未對外開放,但寬度足夠容納一輛吉普車。
但現在明顯是遭到了破壞,被卷的鋼絲鐵線團子非常的顯眼,平常都是封鎖的。
攔路鋼條都被剪斷了,不能是遊客幹的吧?
(本章完)
在這個物資緊張的年代,難民每天隻能享受到兩頓簡樸的餐食:中午的熱湯和傍晚的粗糧。
雖然能夠勉強填飽肚子,但食物的單調和匱乏失去了往日的豐盛。
一天吃的比一天素,基本是米麵素菜為主,偶爾來一頓油餅配飄著油花的肉湯。能吃飽,但是也沒那麽好。
炊事班已經在變著花樣地做,還是因為人口數太多,物資消耗比較大。
有營養的食物主要供給部隊、醫院、還有未成年的孩子們。至於那些成年人,混吃混喝的,耗費大量物資養著一大堆閑人可不行,隻需要保持低卡營養,餓不到就行。
你想吃好的?那就進入民兵隊,拿起鋼槍保衛河古鎮。
山裏戰備洞庫的餘糧也夠河古鎮吃上很長一陣子,戰備洞庫堆了很多米麵。不過當地主要儲糧大頭是在徠山北部清泉鎮,那裏有中儲糧修建的國家二級戰備糧倉。二級戰備糧倉?以喪屍爆發前北方市人口來,大概夠吃個幾十年。
糧食這東西是人類的絕對剛需,你什麽都可以不要,但是不能不要糧食。如果糧食短缺了1%,那糧價絕對不止上漲1%,而是會無止盡上漲,直到有1%的人砸鍋賣鐵都買不起糧食,最終餓死為止。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曾說過這樣的一句名言:“控製了石油,你就控製了國家,而控製了糧食,你就控製了人類。”
為什麽我國要一直死死堅守18億畝耕地紅線,任何理由都不得突破,這就是原因。
中國的糧食安全,直接對標的是世界大戰級別,甚至是核戰爭級別,中儲糧模擬的是在這種惡劣條件下如何保證中國人能吃上飯。
糧食這東西,可以多,甚至可以多的拿去喂豬,但絕對不能少,連千分之一都不能少。國家死守18億畝耕地紅線,保證基本的糧食產出。
產出糧食完全過剩,多的部分用於替換中儲糧戰備糧倉中超過數年的陳糧。替換的陳糧用於製成動物飼料、發酵製成乙醇,國內基本是使用90%的汽油和10%的乙醇進行調和而成的e10乙醇汽油。
這樣一倒手,就能讓中儲糧的糧食延續最佳保質期。
全國成百萬分布的中儲糧倉,隱藏在郊區地下、郊區山裏、無人區的占大頭。
打個比方,年產6.6億噸,消耗3億噸,其餘的塞到中儲糧倉很多年前的陳舊糧食。加上提取乙醇,混合乙醇汽油。
再說,國內肉產量一方麵代替了大部分糧食,糧食製成動物飼料,養出來的動物,供給國內市場。人均糧食需求瞬間就下降了,被肉替代了。
和平年代讓國人吃大量的肉,不僅能提升國內的幸福感和安全感,還能給極端年代預留大量的糧食安全儲備。
曾經的饑荒年代,中國人什麽都吃,連土都吃。
和珅說過:“行之將死的人已經不是人了,還什麽麩糠啊,那是好東西。草根、樹皮、泥土,那都是可以吃的。”
隻有單調的糧食,難吃肯定是很難吃,但至少比餓死強太多了,熬過那幾年,一切都不是問題。
國家儲備糧的牌還有王炸:“雜交水稻”
袁老爺子的研究成果,隻追求產量,而不追求口感,一年三季,甚至一年四季,產量上了天,口味自然不咋地。不過這營養可是實打實的,每一粒的營養都在,正經的填飽肚子的東西。
真正給普通人吃的米,是那種東北大米、泰國香米,這種大米口感一流,雖然產量低,價格貴,但消費者寧願買這種大米,畢竟一天也吃不了幾兩米。
所以中國隻有很少一部分區域種了這種雜交水稻,而且這些大米,普通人也不會去吃。
陸遠家的情況屬於少數,能這麽自由自在地吃,也是一種幸福。
……
河古鎮三清道觀
三清道觀前的兩棵銀杏樹很古老,它們見證了這裏的發展。現在有一棵已經枯死了,生機盎然枯木逢春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令人心生敬畏。
銀杏樹的老友再也醒不來了。
自那場突如其來的病毒災難席卷之後,曾經香火鼎盛的道觀變得門可羅雀,昔日的香客們早已不見了蹤影,隻剩下風吹過空曠庭院的迴響,和那些被歲月遺忘的香爐。
道觀下麵就是一大片肥沃的田地,種植了很多櫻桃樹,空出來的地方就作為菜地種菜,大半都是陸遠家的菜地。
剛到下麵,陸遠與張鎮提起鋤頭在田地裏挖來挖去,鏟除小道兩邊的雜草,清理出來迴的路。
九月的北方都是大白菜蘿卜,這裏還有最後一批茄子、番茄、黃瓜,再不吃就沒了。挖白菜,摘茄子,個頭都不算太大,將就還能吃。
“指揮官,為什麽這兒沒人?”
當聽到張鎮的詢問時,陸遠停下手中的鋤頭,深吸一口氣,目光穿過那些被雜草覆蓋的小道,緩緩地說道。
“這道觀,以前也是個景點,如今連飯都吃不飽,誰還有心思上香求庇護呢?”
“可剛才有個人鬼鬼祟祟,從那邊進了道觀,然後繞到側麵進山了。”
張鎮麵色凝重地描述剛才的場景。
“也許是鬼。”陸遠冷笑著調侃道。
“不!是人,是一個女人。”
張鎮很嚴肅的表情,這不像是裝的。
陸遠也有些疑惑,一個女人,還敢在這世道亂跑?他抬頭望向上方的道觀,看不到什麽都沒有。
耳邊隻有風聲和鳥鳴,溪水的潺潺聲都被掩蓋了。
陸遠轉而詢問道。
“說說什麽女人?”
“白發,小個子,年齡不大。”
“我艸!咳咳!!”陸遠差點被自己的口水嗆死,他捂著脖子猛烈地咳嗽。
張鎮抬手拍了拍陸遠的後背。
“頭發白的,白毛?!”
陸遠冷靜下來後,仔細思索著,似乎曾經遇到過一個女孩,一個說俄語的俄羅斯姑娘。
“小個子是多高?”
“大概1米七以內。”
“身高差不多。”
陸遠深唿幾口氣,彎腰收拾起地上的菜,全部放到竹籃內。
現在隻需迴家等待林瑤即可,早上已經告訴譚雅去中央廣場接直升機了。
那個進道觀的女人很是奇怪,陸遠需要上去瞧一瞧,他抬手拍了拍張鎮的肩膀。
“張鎮,你帶著東西先迴去。”
“那,指揮官你呢?”
“我?呃,我去拜拜佛。”
“這裏是道觀。”
“咳咳…你快走吧,我知道!”
張鎮死活不肯走,不論陸遠怎麽推他就是不動。
“不行!指揮官,我需要確認你的安全!”
“行了,我自己家這邊多安全,我自己不知道啊!”
“走!”
張鎮勸不住,他隻能執行陸遠的命令,提起兩籃子菜,扛著倆鋤頭爬上台階往迴走了。
陸遠看著張鎮走遠,又審視了一下自己的髒手。
道觀外延有一條溪流穿過,岸邊可以洗手。
陸遠繞過台階處,蹲到岸邊。
他在溪流中簡單清洗過後,沿著台階一步一步走進了道觀。雖然起初並不想進去,但這個地方可能確實有些特別之處。
先爬上台階,邁過石框木門,然後進入道觀的前院。
香爐裏有著許多的香灰,與焚香殘渣,看起來是很久之前的了。
道觀內的廂房殿門緊閉無聲,仿佛在守護著不為人知的秘密。
一條通往深山的小道從後院延伸出去,它不僅是通往山林的路徑,更是連接著進山口,而三清道觀,便是中轉點。
林場內部使用的小路,從上世紀四十年代至今,一直在維護和修繕。
盡管並未對外開放,但寬度足夠容納一輛吉普車。
但現在明顯是遭到了破壞,被卷的鋼絲鐵線團子非常的顯眼,平常都是封鎖的。
攔路鋼條都被剪斷了,不能是遊客幹的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