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古鎮”位於北方市,以其旅遊業盛名而聞名。


    這個地方充滿丘陵,山勢錯落有致,石質堅硬,多為荒山野嶺,植被稀少。


    內部卻有一片麵積不小的原始森林,如同世外桃源般。因具有一定戰略價值,許多山體被掏空用作部隊戰備洞庫。


    河古鎮居民較多,小鎮經濟主要依靠果樹種植和旅遊業。


    每年,河古鎮吸引著約六百萬遊客前來遊覽其豐富的自然和曆史景觀。


    北道觀原始森林占地27.12平方公裏,森林覆蓋範圍廣闊,動植物種類繁多,是生態旅遊的絕佳之地。


    目前,河古鎮已成為北方市僅存的軍事安全區。


    徠山上駐守著一支小規模的部隊,他們守護著戰備洞庫,裏麵封存著上世紀的戰備物資和武器裝備,甚至是坦克裝甲車以及武器彈藥生產線。


    和平時期,徠山林場有全封閉的隔離網,三步一哨塔,五步一值班木屋,況且這裏的護林員大都是後勤部隊的退伍老兵,因為巡邏容易遇見黑瞎子(狗熊),護林員是有持槍證的,人手一把56式半自動步槍。


    北道觀原始森林是有瀑布的,再上遊就是堤壩式水力發電站,配有六台節能、環保、高效機組,總裝機量112.8mw,供給徠山區完全過剩,也在變壓站並入電網給其他地區使用。


    建設水壩就有自來水廠,背靠森林與礦山就有鋸木廠跟軋鋼廠(受限於保護區管製,也發展不起來),河古鎮不缺水不缺電。


    病毒爆發後,這些設施幫上了大忙。


    當地駐軍很快控製住感染,有效保護了幸存下來的人。他們也接到上級命令,開始對周邊區域進行清掃,確保把喪屍攔在隔離網外。


    徠山擁有森林作為隔離帶,將喪屍攔截在外,隻需扼守住進入徠山的幾條重要公路就能夠攔截外部的喪屍群。


    在周連長的帶領下,河古鎮區林場巡邏隊與駐守徠山的後勤三連合並,他成為這支軍隊的最高指揮。


    隨後在徠山林場的協助下,部隊迅速控製住河古鎮地區所有隔離網。


    河古鎮後方有部隊洞庫的武器裝備,前方地勢易守難攻,內部建築全麵還不缺水電,也正是這些先天優勢,才能成為安全區劃地的首選。


    山裏的戰備洞庫開啟,戰士們搬出大批武器裝備,著急忙慌地拆箱。


    熱一鍋開水,倒入堿性添加劑,拿出滿是黃油的老式步槍,拆解、使用擦槍布扣出槍管內的黃油,隨後把步槍扔進開水鍋煮。


    洞庫內坦克以及裝甲車、牽引式火炮等每封存半年就要日常檢查和維護,距離上次維護,正好才兩個月。


    現在短時間隻能開動一部分,包括五輛59改坦克,數十輛92式步兵戰車,二十多輛猛士越野車,搭載著107火箭炮、02式高射機槍,亦或者是70迫擊炮。


    還有幾十輛老皮卡,全部都是上世紀的武器封存。


    能拉走的武器裝備,完全取決於他們的人數,裏麵的裝甲車比人都多。


    戰備隧道內設有儲備柴汽油儲存站,足夠維持巨大的戰爭消耗。


    華國火炮信仰,森林高地設了兩個炮兵陣地,部署3門pl66式152毫米加農榴彈炮與5門pl96式122毫米牽引式火炮。


    不過,目前的洞庫僅存有殺傷爆破榴彈、發煙彈。


    152毫米加榴炮機動性不強,是行軍狀態重5720公斤,射程4km-17km全覆蓋。


    一枚殺傷爆破榴彈40.2kg左右重量,能炸出寬5米深1.8米的大坑,高爆的致死範圍25米,半徑40米內會被破片傷害,而破片危險區超過500米。


    炮兵陣地仗著地形高,甚至能打直射,位置在河古鎮十公裏外,接近原生森林邊緣,可以實現徠山範圍全籠罩。


    這幾門炮對河古鎮安全也有決定性作用。


    喪屍對聲音光亮等極為敏感,遇到喪屍群圍堵,炮兵陣地就會往遠處打幾輪炮彈,引開這些喪屍。


    後麵,周連長組織兵力對河古鎮進行了徹底的清理行動。


    當進攻正式拉開帷幕。


    坦克和裝甲車在街道上橫衝直撞,吸引喪屍至空曠地帶,步兵小組則負責搜尋幸存者並清理建築內的喪屍。


    炮兵陣地並未對河古鎮發動打擊,炮擊會毀壞所有建築物,波及到幸存的老百姓。


    大炮不能上刺刀,解決問題還得是步兵上!


    營救隊伍分數十個戰鬥小組,由噴火兵、盾牌手、突擊手構成,配發防化服穿戴防毒麵具,打不過就將喪屍吸引到廣場,用重機槍解決。


    按照喪屍的弱點為它們量身定製的戰術,兵種之間相互配合,鎮裏時不時往天上冒火。


    突擊兵保護小隊,防暴盾牌掩護,噴火槍負責攻擊喪屍。


    經過兩天的艱苦戰鬥,河古鎮被成功收複,救出了近千名幸存者。


    經過隔離,確認沒有感染風險後,才能恢複自由。


    隨後,周連長動員鎮民進行了全麵的消殺工作,確保了小鎮的衛生安全。食物供應得到了保障,鎮上的秩序逐漸恢複。


    工兵組織鎮裏的建築工人和青壯年男性,使用防爆沙籠與鋼筋水泥等一切能找到的建築材料,依照河古鎮壘砌城牆與哨塔碉堡,外圍布置鐵絲網。


    河古鎮實行宵禁,加強了防禦措施。


    廣播電台也開始向外界發布安全區的消息,吸引更多的幸存者前來。


    為完善防衛措施,進入河古鎮的道路隻留了挨著山口比較近的兩條,並根據大山入口地形,建立高牆與鋼門,組成攔路關卡,幾十公裏外的主幹道也被堵死。


    河古鎮依然是世外桃源,美中不足的是,他們嚴重缺乏醫療人員,部隊軍醫加上河古鎮療養院的外科醫生,總數不過百人。


    哪怕醫療條件一般,隻要不被喪屍咬傷,就沒什麽問題。


    河古鎮大搞建設的同時,周連長與河古鎮書記也組織了民兵訓練,組織民兵隊分批駐守在河古鎮城牆哨塔內,以及巡邏外圍的鐵絲網防線。


    封鎖進山入口。


    公路檢查站控製了進山的唯一通道,部署著六輛56式14.5mm四聯高機牽引車,14.5毫米口徑確實是防空機槍,四根槍管加起來火力何其兇猛。


    防空就稱作“高炮”,倘若是打步兵,高炮放平,軍事法庭。


    反正喪屍不算人,又不會告狀,這能有效防止喪屍群大規模侵入。


    北道觀原始森林外圍及溪流,橫跨數十公裏的森林,森林內也設有多處檢查站。


    更多的鐵絲網高牆、戰壕碉堡、哨塔等,各火力點都裝備有兩挺重機槍,彈藥箱堆得比人高。


    徠山戰備洞庫內的重武器對他們的生存起到了重要作用。


    河古鎮有著鋼筋混凝土高牆、碉堡、大量的迫擊炮、無後坐力炮陣地,便攜式107火箭發射車……河古鎮已被打造成一個安全的鐵桶,密不透風。


    有了範圍基礎,河古鎮通過車載短波電台,廣播電台也開始向外界發布河古鎮安全區的消息,吸引更多的幸存者前來。


    隨著第一批難民的到來,擴充了人口基數,加快了防禦建造速度。


    人口遷移迎來了新的問題,比如房子怎麽分之類的,周連長組織了代表大會,提出方案征詢鎮民意見。


    最後對所有民房進行核查,失去主人的民房充公,隨即分配給北方市的幸存者。


    考慮到一些幸存者全家庭成員,在鎮廣場單獨設立托兒所,用於收容所有未成年人,其餘人按照人頭數劃分房子。


    軍隊為鎮裏帶來了秩序,幸存者能吃得飽飯,水電不愁,安全有保障,各方人相處融洽。


    接下來,以陸遠為首的“幸存者”們也即將抵達。


    兩架直升機按照巡航高度飛過北道觀原始森林上空。


    透過直20舷窗,下方茂密的樹木覆蓋著整片土地,陽光穿透樹梢,灑下斑駁的光點,將樹木的輪廓勾勒得清晰可見。


    在這個時刻,寧靜與野性交織在一起,讓人仿佛置身於一個神秘而美麗的世界中,這種體驗令人心曠神怡。


    “河古鎮”陸遠的老家,記得小時候出門就是老街,鄉下民風淳樸、鄰間和睦、小孩子特別多。


    “哥,你又傻笑什麽呢!”


    耳朵傳來疼痛,陸遠發出嘶嘶聲。


    “你怎麽又捏我耳朵!”


    微微蹙眉,陸芊芊歎了口氣。


    “譚雅姐姐剛才說,馬上要到地方了,我有點擔心。”


    陸遠也猜到了,他安慰道。:“咱爸咱媽沒事的,別想多了。我在學校就打電話提醒過老兩口,放心。”


    陸芊芊不說話,把頭倚在陸遠的脖子旁,閉上了眼睛。


    陸遠按下通訊耳機。


    “譚雅,還有多久?”


    “滋滋……我們已經到了,這裏信號不太好。”


    譚雅的目光銳利地掃過下方蜿蜒的溪流,她的聲音在通訊頻道中響起。


    “指揮官,我猜他們不會想到,我們會從天而降。”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末世:最強紅警係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飛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飛躍並收藏末世:最強紅警係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