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蟲災
重生國外,我順千億物資混末世 作者:月上疏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現在大夥兒都睡在食堂那兒,空房子數量多。
整個三層的宿舍樓、食堂二樓被充分利用,就倉庫也擺滿了種著紅薯苗的瓶瓶罐罐。甚至雞舍鴨舍也不例外,全都成了紅薯苗的種植地。
胡家希說過,這種水培紅薯的產量雖然不怎麽高,但成熟期縮短了一半,僅需三十天。
三十天就有收獲。
木媽她們看著自己種下的紅薯苗,仿佛看到了未來豐收的景象,心中充滿期待。
特別是有了製冰機和冰櫃,大家的生活質量又有所提升。可以冷凍一些冰塊,製作冰棒或者其他冷飲。
外婆則在倉庫裏忙碌起來,經過一番翻找,終於在杜鵬他們從 z 市運輸迴來的那堆物資中發現了一些寶貝——咖啡豆、冰淇淋粉以及各種口味的茶葉包。
天氣這麽熱,如果不盡早吃了,也會變質。
木媽楊顏平日在家就喜歡搗鼓這個。
打開平板,跟著視頻教程學習如何利用這些材料製作美味的冰奶茶、冰淇淋等飲品,好讓大家嚐嚐鮮,同時也能舒緩一下煩躁的情緒。
這樣的生活雖然簡單,但卻充滿了樂趣與希望。
氣溫繼續升溫,將近五十度了。
從第一天出太陽到現在,滿打滿算才一周左右,氣溫就上升到恐怖的四十九度。
炎熱也使得整個基地晝夜顛倒——白天,大夥兒緊閉門窗,開著風扇,橫七豎八地躺在堅硬的地板上睡覺;待夜幕降臨、太陽西下,溫度降低一些時,大夥兒才會爬起來,吃點東西,開始有限度地活動筋骨。
和他們一起活動的,還有蚊子和一種名叫蠓蟲的黑色小蟲。
它們成群結隊,聚集在基地裏。
這些蚊子並非普通貨色,而是花色斑斕且擁有修長美腿的大家夥,其個頭甚至可比一般的黑蠅還要碩大幾分。至於那蠓蟲嘛,本來比芝麻粒還小,但經曆過異變後卻變得與尋常蚊子一般大小。叮咬一口後,奇癢無比。
這些蚊蟲蠓蟲漫天飛舞,一旦發現有人或動物出現便立刻興奮起來,一邊拚命煽動翅膀發出惱人的嗡嗡聲,一邊瘋狂的叮咬。
喬朵朵她們還好,穿著長衣長褲,盡量不讓自己的肌膚裸露在外頭。
可毛球煤球兩個就遭了殃。
它們全身的毛發被喬朵朵剪得很幹淨,隻要它倆一冒頭,那些個蚊子蠓蟲那個窮追不舍,咬得它倆滿頭包。
在山林裏稱王稱霸的兩兄弟,何時吃過這樣的大虧。
它們麵對這種小蟲子,抓不得咬不得,隻能圍住喬朵朵和外婆汪汪叫,讓她倆想辦法,拍死這些死蟲子
看見煤球毛球兩個一身紅腫,垂頭喪氣的樣子,喬朵朵怒了。
給它倆抹完藥,立馬找來噴藥壺,裝上殺蟲劑,讓大家緊閉門窗,拍了拍煤球毛球的腦瓜子:“你們兩個在窗子邊看著,老大我親自去為你們報仇!”
煤球毛球崇拜的看著老大,穿著防護服,背著噴藥壺,在院子裏噴了一圈又一圈。
那些蚊子和蠓蟲畢竟是小蟲子,碰上殺蟲劑,紛紛往下掉,密密麻麻的鋪了厚厚一層,在白熾燈的照耀下,看得人頭皮發麻。
噴完藥,掃了掃,倒了幾簸箕在院外,喬朵朵索性淋上點汽油,一把火燒了。
可就算每天打藥,都不能徹底滅了這些蟲子,藥死一批,又飛來一批,頭疼。
煤球毛球不肯再出門,天天癱在屋裏擺爛。
幸好它倆每天還可以去空間運動四小時,要不,憑它倆的野慣了的性子,日日夜夜困在屋子裏,絕對發瘋。
除了每天打殺蟲劑,喬朵朵還找出了唐爺爺留下的醫書,又查了一些醫學古籍,然後開始嚐試著調配一些驅蚊驅蟲的藥劑。
畢竟她所擁有的空間裏種植的草藥生長得異常繁茂,再加上空間獨有的環境,水源,使得這些草藥散發出極為濃烈的藥香味。
令人驚喜的是,喬朵朵親手製作的驅蚊香囊竟然效果驚人。隻要在身上掛上三五個這樣的香囊,被蚊子和蠓蟲叮咬的幾率便會大幅度降低。
有了這麽個好東西,大家的日子又好過了些,不用像前幾天那樣,天天在身上撓啊抓啊。
尤其是煤球和毛球,如果它們想要外出玩耍,身上必定要綁上七八個甚至十個香囊,從頭頂一直武裝到尾巴。
看著它們那副滑稽可笑的模樣,大夥兒想笑,又笑不出來。
酷熱難耐已經讓人近乎崩潰,如今又遭遇蟲災肆虐,仿佛老天爺根本不想給人們留一條生路。
他們提前做了準備,日子才勉強過得下去,城裏的那些災民,肯定又會死掉一批。
城裏如他們所想的那般,有一些人死於蚊蠓之口。
好在政府提前做了消毒殺蟲的預防,要不死的人會更多。
……
一大早,天還蒙蒙亮,氣溫才二十七八度,c市農科院的幾個科研人員昨夜工作了一晚,照例來到紅薯生產基地去查看記錄各種數據,好做進一步研究。
他們相互交談著剛剛試驗出來的各種數據,也沒有注意外麵的情況。
走進一號大棚,昨日還長得鬱鬱蔥蔥的紅薯苗,一夜之間,隻剩下空架子空瓶子。
所有的紅薯苗全部不翼而飛,連瓶子中的營養液都一滴不剩。
幾個科研人員剛開始,還以為是自己沒有休息好,出現了幻覺,情不自禁的用手背揉了揉眼睛。
揉完後再定睛一看,紅薯苗依然不存在,整個大棚裏麵光禿禿的,看著有些詭異。
“怎麽會這樣,紅薯苗呢?不見了?”其中一個科研人員喃喃的道,人都有點傻了。
“咱們的紅薯苗上哪兒了?”
“不會被人偷走了吧?”
“不可能,這科研基地外頭都有人執勤,沒有人能夠悄無聲息的把這麽多的紅薯苗全偷走。”姓王的科研人員一口否決。
“查監控,查監控。”有人反應過來。
“對,對,快去查監控。”
“監控早就被燒壞了,查什麽查。”
“快,快去看看別的大棚。”
幾個科研人員煞白著一張臉,跌跌撞撞的往外跑,那個叫老王的,一夜沒睡,走得急了,摔了一跤,摔了個狗啃泥,臉磕在一塊小石子上,鮮血直流。
“老王,你小心點,沒事吧。”他身邊的一個同事把他扶起來。
其餘幾個轉頭看了看,一言不發的往二號大棚跑。
整個三層的宿舍樓、食堂二樓被充分利用,就倉庫也擺滿了種著紅薯苗的瓶瓶罐罐。甚至雞舍鴨舍也不例外,全都成了紅薯苗的種植地。
胡家希說過,這種水培紅薯的產量雖然不怎麽高,但成熟期縮短了一半,僅需三十天。
三十天就有收獲。
木媽她們看著自己種下的紅薯苗,仿佛看到了未來豐收的景象,心中充滿期待。
特別是有了製冰機和冰櫃,大家的生活質量又有所提升。可以冷凍一些冰塊,製作冰棒或者其他冷飲。
外婆則在倉庫裏忙碌起來,經過一番翻找,終於在杜鵬他們從 z 市運輸迴來的那堆物資中發現了一些寶貝——咖啡豆、冰淇淋粉以及各種口味的茶葉包。
天氣這麽熱,如果不盡早吃了,也會變質。
木媽楊顏平日在家就喜歡搗鼓這個。
打開平板,跟著視頻教程學習如何利用這些材料製作美味的冰奶茶、冰淇淋等飲品,好讓大家嚐嚐鮮,同時也能舒緩一下煩躁的情緒。
這樣的生活雖然簡單,但卻充滿了樂趣與希望。
氣溫繼續升溫,將近五十度了。
從第一天出太陽到現在,滿打滿算才一周左右,氣溫就上升到恐怖的四十九度。
炎熱也使得整個基地晝夜顛倒——白天,大夥兒緊閉門窗,開著風扇,橫七豎八地躺在堅硬的地板上睡覺;待夜幕降臨、太陽西下,溫度降低一些時,大夥兒才會爬起來,吃點東西,開始有限度地活動筋骨。
和他們一起活動的,還有蚊子和一種名叫蠓蟲的黑色小蟲。
它們成群結隊,聚集在基地裏。
這些蚊子並非普通貨色,而是花色斑斕且擁有修長美腿的大家夥,其個頭甚至可比一般的黑蠅還要碩大幾分。至於那蠓蟲嘛,本來比芝麻粒還小,但經曆過異變後卻變得與尋常蚊子一般大小。叮咬一口後,奇癢無比。
這些蚊蟲蠓蟲漫天飛舞,一旦發現有人或動物出現便立刻興奮起來,一邊拚命煽動翅膀發出惱人的嗡嗡聲,一邊瘋狂的叮咬。
喬朵朵她們還好,穿著長衣長褲,盡量不讓自己的肌膚裸露在外頭。
可毛球煤球兩個就遭了殃。
它們全身的毛發被喬朵朵剪得很幹淨,隻要它倆一冒頭,那些個蚊子蠓蟲那個窮追不舍,咬得它倆滿頭包。
在山林裏稱王稱霸的兩兄弟,何時吃過這樣的大虧。
它們麵對這種小蟲子,抓不得咬不得,隻能圍住喬朵朵和外婆汪汪叫,讓她倆想辦法,拍死這些死蟲子
看見煤球毛球兩個一身紅腫,垂頭喪氣的樣子,喬朵朵怒了。
給它倆抹完藥,立馬找來噴藥壺,裝上殺蟲劑,讓大家緊閉門窗,拍了拍煤球毛球的腦瓜子:“你們兩個在窗子邊看著,老大我親自去為你們報仇!”
煤球毛球崇拜的看著老大,穿著防護服,背著噴藥壺,在院子裏噴了一圈又一圈。
那些蚊子和蠓蟲畢竟是小蟲子,碰上殺蟲劑,紛紛往下掉,密密麻麻的鋪了厚厚一層,在白熾燈的照耀下,看得人頭皮發麻。
噴完藥,掃了掃,倒了幾簸箕在院外,喬朵朵索性淋上點汽油,一把火燒了。
可就算每天打藥,都不能徹底滅了這些蟲子,藥死一批,又飛來一批,頭疼。
煤球毛球不肯再出門,天天癱在屋裏擺爛。
幸好它倆每天還可以去空間運動四小時,要不,憑它倆的野慣了的性子,日日夜夜困在屋子裏,絕對發瘋。
除了每天打殺蟲劑,喬朵朵還找出了唐爺爺留下的醫書,又查了一些醫學古籍,然後開始嚐試著調配一些驅蚊驅蟲的藥劑。
畢竟她所擁有的空間裏種植的草藥生長得異常繁茂,再加上空間獨有的環境,水源,使得這些草藥散發出極為濃烈的藥香味。
令人驚喜的是,喬朵朵親手製作的驅蚊香囊竟然效果驚人。隻要在身上掛上三五個這樣的香囊,被蚊子和蠓蟲叮咬的幾率便會大幅度降低。
有了這麽個好東西,大家的日子又好過了些,不用像前幾天那樣,天天在身上撓啊抓啊。
尤其是煤球和毛球,如果它們想要外出玩耍,身上必定要綁上七八個甚至十個香囊,從頭頂一直武裝到尾巴。
看著它們那副滑稽可笑的模樣,大夥兒想笑,又笑不出來。
酷熱難耐已經讓人近乎崩潰,如今又遭遇蟲災肆虐,仿佛老天爺根本不想給人們留一條生路。
他們提前做了準備,日子才勉強過得下去,城裏的那些災民,肯定又會死掉一批。
城裏如他們所想的那般,有一些人死於蚊蠓之口。
好在政府提前做了消毒殺蟲的預防,要不死的人會更多。
……
一大早,天還蒙蒙亮,氣溫才二十七八度,c市農科院的幾個科研人員昨夜工作了一晚,照例來到紅薯生產基地去查看記錄各種數據,好做進一步研究。
他們相互交談著剛剛試驗出來的各種數據,也沒有注意外麵的情況。
走進一號大棚,昨日還長得鬱鬱蔥蔥的紅薯苗,一夜之間,隻剩下空架子空瓶子。
所有的紅薯苗全部不翼而飛,連瓶子中的營養液都一滴不剩。
幾個科研人員剛開始,還以為是自己沒有休息好,出現了幻覺,情不自禁的用手背揉了揉眼睛。
揉完後再定睛一看,紅薯苗依然不存在,整個大棚裏麵光禿禿的,看著有些詭異。
“怎麽會這樣,紅薯苗呢?不見了?”其中一個科研人員喃喃的道,人都有點傻了。
“咱們的紅薯苗上哪兒了?”
“不會被人偷走了吧?”
“不可能,這科研基地外頭都有人執勤,沒有人能夠悄無聲息的把這麽多的紅薯苗全偷走。”姓王的科研人員一口否決。
“查監控,查監控。”有人反應過來。
“對,對,快去查監控。”
“監控早就被燒壞了,查什麽查。”
“快,快去看看別的大棚。”
幾個科研人員煞白著一張臉,跌跌撞撞的往外跑,那個叫老王的,一夜沒睡,走得急了,摔了一跤,摔了個狗啃泥,臉磕在一塊小石子上,鮮血直流。
“老王,你小心點,沒事吧。”他身邊的一個同事把他扶起來。
其餘幾個轉頭看了看,一言不發的往二號大棚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