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三弟救我
穿書當天,清冷王爺非要她負責 作者:二月風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就在那一瞬間,墨晏辰毫無征兆地轉身離去,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康王眼睜睜地看著這一幕發生,整個人都呆住了,大腦一片空白,完全沒有反應過來究竟發生了什麽事情。
可是,與康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那些西蜀人士卻在第一時間迴過神來。
他們像是一群被激怒的野獸,手中緊握著鋒利的刀槍,口中發出陣陣怒吼,一窩蜂似的朝著康王以及他身旁的眾人猛撲而來。
康王身邊的侍衛數量畢竟有限,盡管他們個個身懷絕技、訓練有素,但麵對如潮水般湧來的西蜀將士,這點人手簡直就是杯水車薪。
這些侍衛們紛紛施展出自己的看家本領,一時間刀光劍影交錯閃爍,喊殺聲此起彼伏。
然而,任憑他們如何拚命抵抗,終究是雙拳難敵四手。
敵人實在太多了,一波接著一波地衝殺上來,讓他們應接不暇。
康王站在人群之中,臉色煞白,額頭上冷汗直冒,心中充滿了恐懼。
但是,身為皇室貴胄的尊嚴又迫使他不得不舉起手中的寶劍,迎向那些如狼似虎般朝他撲來的西蜀將士。
可惜的是,康王平日裏在京城所學的劍術不過是些華而不實的花架子罷了。
當真正置身於戰場之上,與這些身經百戰、從生死邊緣摸爬滾打出來的西蜀將士交鋒時,他才深刻體會到其中的天壤之別。
僅僅隻是與敵軍兵器相交的第一次撞擊,強大的衝擊力便順著劍身傳到了他的右手上,震得他整條右臂一陣酸麻,幾乎握不住劍柄。
正在這時,他身邊的幕僚身子一矮躲過敵人揮來的一槍,卻是嚇出了一身的冷汗。
而另一邊,康王眼睜睜地看著如潮水般湧來的敵軍,無數明晃晃的刀槍閃爍著寒光,直直朝著自己招唿而來。
刹那間,死亡的恐懼籠罩心頭,他本能地扯開嗓子大喊:
“三弟救我!”
當這聲唿喊脫口而出的時候,康王突然愣住了。
他怔怔地望著遠處麵無表情的墨晏辰,心中一陣恍惚。
曾幾何時,因年紀相仿,們兄弟親密無間,無話不談。
然而,自從母後口中得知,未來那至高無上的皇位隻能由一人獨坐,且墨晏辰將會成為他登上那個位子的最強勁敵之後,一切都變了。
從那一刻起,他開始有意無意地疏遠墨晏辰,曾經的兄弟情誼也漸漸被他的算計的一分也無,不但如此,甚至多次不擇手段想要置晏辰於死地……
算起來,他似乎已經很久很久都沒有這樣稱唿過墨晏辰“三弟”了。
如今,在這生死攸關之際,這句下意識喊出的話語,仿佛一下子打破了兩人之間長久以來的隔閡與冷漠。
聽見康王的唿喊,墨晏辰卻隻是微微皺了皺眉,靜靜地看著他,沒有立刻行動。
康王心中一沉,意識到自己剛才的話可能激怒了墨晏辰。
就在他以為自己要命喪黃泉之時,隻見墨晏辰身形一閃,如同鬼魅一般迅速欺近那群敵人。
緊接著,他手中長劍一揮,劍勢如虹,帶起陣陣淩厲的劍氣,以雷霆萬鈞之勢向敵人席卷而去。
隻聽得一片慘叫之聲此起彼伏,那些原本氣勢洶洶的敵人眨眼間便已紛紛倒地不起。
墨晏辰毫不猶豫地率領著身後的大軍,徑直朝著前來接應鎮南王世子的敵軍衝殺過去。
刹那間,喊殺聲震耳欲聾,刀光劍影交錯閃爍,整個戰場陷入了一片混亂與血腥之中。
而另一邊,康王身旁的幕僚眼見局勢突變,急忙湊到康王耳邊,壓低聲音低語了幾句。
康王聞聽此言,臉色驟然一變,原本還算鎮定的神情瞬間變得陰沉似水。
隻聽得康王怒喝一聲:
“譚先生,此種言語日後休要再提!本王與他雖有兄弟之爭,但在外敵當前之時,必須齊心協力共同禦敵,絕不可自相殘殺,更不能在彼此背後暗施冷箭!”
稍作停頓後,康王又繼續說道:
“本王若想取勝,定當憑借自身真正實力,光明磊落地戰勝於他,而非使用這些卑劣手段。正如方才他在目睹本王將要慘遭敵手斬殺之時,能夠不顧生死奮力相救那般。”
幕僚搖了搖頭,滿臉憂慮之色,湊近康王壓低聲音苦口婆心地勸說道:
“殿下,機不可失。定王殿下乃是征戰沙場多年的驍將,而您才初上沙場。您若想憑借自身之力立下戰功,談何容易呐!”
說到這裏,幕僚小心翼翼地環顧四周,見周圍站著的皆是康王的心腹侍衛,這才稍稍放下心來,繼續壓低嗓音說道:
“殿下,如果我們能夠與那西蜀鎮南王世子達成合作,又何愁無法將定王留在西蜀呢?”
“一旦事成,待到班師迴朝之時,這開疆拓土、建立不世之功的榮耀便盡歸殿下所有啦!”
“到那時,聖上龍顏大悅,對殿下您定然會刮目相看,至於那太子之位嘛......豈不就水到渠成的落入殿下您的囊中了!”
然而,他的話音未落,隻見康王瞬間勃然大怒,麵色鐵青,猛地伸手死死掐住了幕僚的脖頸,怒吼道:
“大膽狂徒!你竟然敢出此叛國之言!”
“本王雖自知實力不如老三,但好歹也曾跟隨太傅研讀了數年的聖賢之書,深知我朝先祖皇帝創業艱難,曆經千辛萬苦方才打下這片錦繡河山。”
“如今西蜀之人狼子野心,妄圖染指我朝疆土,倘若與其相互勾結,無異於與虎謀皮!”
幕僚半晌沒有吭聲,過了好一會兒,才緩緩開口說道,
“殿下,或許您看不起屬下所獻之計,但事到如今,唯有屬下提出的這個方法才是最為可行且勝算最大的。”
“定王那邊可是有著實力雄厚的靖遠侯府和武安侯府作為後盾,並且還掌控著駐守邊關的十幾萬精銳大軍呢。”
“而反觀殿下您這邊,雖然鎮國將軍是您外祖,但他一向對皇上愚忠,根本不會助您起事。”
“所以,您手中根本沒有絲毫兵權可言,若想成事,難如登天。”
“再者說,自古能夠成功登上高位者,哪個不是屍山血海壘出來的,從來沒有哪個政權是平安過度的。”
“殿下,聽屬下一句勸,成大事者不可婦人之仁。”
康王眼睜睜地看著這一幕發生,整個人都呆住了,大腦一片空白,完全沒有反應過來究竟發生了什麽事情。
可是,與康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那些西蜀人士卻在第一時間迴過神來。
他們像是一群被激怒的野獸,手中緊握著鋒利的刀槍,口中發出陣陣怒吼,一窩蜂似的朝著康王以及他身旁的眾人猛撲而來。
康王身邊的侍衛數量畢竟有限,盡管他們個個身懷絕技、訓練有素,但麵對如潮水般湧來的西蜀將士,這點人手簡直就是杯水車薪。
這些侍衛們紛紛施展出自己的看家本領,一時間刀光劍影交錯閃爍,喊殺聲此起彼伏。
然而,任憑他們如何拚命抵抗,終究是雙拳難敵四手。
敵人實在太多了,一波接著一波地衝殺上來,讓他們應接不暇。
康王站在人群之中,臉色煞白,額頭上冷汗直冒,心中充滿了恐懼。
但是,身為皇室貴胄的尊嚴又迫使他不得不舉起手中的寶劍,迎向那些如狼似虎般朝他撲來的西蜀將士。
可惜的是,康王平日裏在京城所學的劍術不過是些華而不實的花架子罷了。
當真正置身於戰場之上,與這些身經百戰、從生死邊緣摸爬滾打出來的西蜀將士交鋒時,他才深刻體會到其中的天壤之別。
僅僅隻是與敵軍兵器相交的第一次撞擊,強大的衝擊力便順著劍身傳到了他的右手上,震得他整條右臂一陣酸麻,幾乎握不住劍柄。
正在這時,他身邊的幕僚身子一矮躲過敵人揮來的一槍,卻是嚇出了一身的冷汗。
而另一邊,康王眼睜睜地看著如潮水般湧來的敵軍,無數明晃晃的刀槍閃爍著寒光,直直朝著自己招唿而來。
刹那間,死亡的恐懼籠罩心頭,他本能地扯開嗓子大喊:
“三弟救我!”
當這聲唿喊脫口而出的時候,康王突然愣住了。
他怔怔地望著遠處麵無表情的墨晏辰,心中一陣恍惚。
曾幾何時,因年紀相仿,們兄弟親密無間,無話不談。
然而,自從母後口中得知,未來那至高無上的皇位隻能由一人獨坐,且墨晏辰將會成為他登上那個位子的最強勁敵之後,一切都變了。
從那一刻起,他開始有意無意地疏遠墨晏辰,曾經的兄弟情誼也漸漸被他的算計的一分也無,不但如此,甚至多次不擇手段想要置晏辰於死地……
算起來,他似乎已經很久很久都沒有這樣稱唿過墨晏辰“三弟”了。
如今,在這生死攸關之際,這句下意識喊出的話語,仿佛一下子打破了兩人之間長久以來的隔閡與冷漠。
聽見康王的唿喊,墨晏辰卻隻是微微皺了皺眉,靜靜地看著他,沒有立刻行動。
康王心中一沉,意識到自己剛才的話可能激怒了墨晏辰。
就在他以為自己要命喪黃泉之時,隻見墨晏辰身形一閃,如同鬼魅一般迅速欺近那群敵人。
緊接著,他手中長劍一揮,劍勢如虹,帶起陣陣淩厲的劍氣,以雷霆萬鈞之勢向敵人席卷而去。
隻聽得一片慘叫之聲此起彼伏,那些原本氣勢洶洶的敵人眨眼間便已紛紛倒地不起。
墨晏辰毫不猶豫地率領著身後的大軍,徑直朝著前來接應鎮南王世子的敵軍衝殺過去。
刹那間,喊殺聲震耳欲聾,刀光劍影交錯閃爍,整個戰場陷入了一片混亂與血腥之中。
而另一邊,康王身旁的幕僚眼見局勢突變,急忙湊到康王耳邊,壓低聲音低語了幾句。
康王聞聽此言,臉色驟然一變,原本還算鎮定的神情瞬間變得陰沉似水。
隻聽得康王怒喝一聲:
“譚先生,此種言語日後休要再提!本王與他雖有兄弟之爭,但在外敵當前之時,必須齊心協力共同禦敵,絕不可自相殘殺,更不能在彼此背後暗施冷箭!”
稍作停頓後,康王又繼續說道:
“本王若想取勝,定當憑借自身真正實力,光明磊落地戰勝於他,而非使用這些卑劣手段。正如方才他在目睹本王將要慘遭敵手斬殺之時,能夠不顧生死奮力相救那般。”
幕僚搖了搖頭,滿臉憂慮之色,湊近康王壓低聲音苦口婆心地勸說道:
“殿下,機不可失。定王殿下乃是征戰沙場多年的驍將,而您才初上沙場。您若想憑借自身之力立下戰功,談何容易呐!”
說到這裏,幕僚小心翼翼地環顧四周,見周圍站著的皆是康王的心腹侍衛,這才稍稍放下心來,繼續壓低嗓音說道:
“殿下,如果我們能夠與那西蜀鎮南王世子達成合作,又何愁無法將定王留在西蜀呢?”
“一旦事成,待到班師迴朝之時,這開疆拓土、建立不世之功的榮耀便盡歸殿下所有啦!”
“到那時,聖上龍顏大悅,對殿下您定然會刮目相看,至於那太子之位嘛......豈不就水到渠成的落入殿下您的囊中了!”
然而,他的話音未落,隻見康王瞬間勃然大怒,麵色鐵青,猛地伸手死死掐住了幕僚的脖頸,怒吼道:
“大膽狂徒!你竟然敢出此叛國之言!”
“本王雖自知實力不如老三,但好歹也曾跟隨太傅研讀了數年的聖賢之書,深知我朝先祖皇帝創業艱難,曆經千辛萬苦方才打下這片錦繡河山。”
“如今西蜀之人狼子野心,妄圖染指我朝疆土,倘若與其相互勾結,無異於與虎謀皮!”
幕僚半晌沒有吭聲,過了好一會兒,才緩緩開口說道,
“殿下,或許您看不起屬下所獻之計,但事到如今,唯有屬下提出的這個方法才是最為可行且勝算最大的。”
“定王那邊可是有著實力雄厚的靖遠侯府和武安侯府作為後盾,並且還掌控著駐守邊關的十幾萬精銳大軍呢。”
“而反觀殿下您這邊,雖然鎮國將軍是您外祖,但他一向對皇上愚忠,根本不會助您起事。”
“所以,您手中根本沒有絲毫兵權可言,若想成事,難如登天。”
“再者說,自古能夠成功登上高位者,哪個不是屍山血海壘出來的,從來沒有哪個政權是平安過度的。”
“殿下,聽屬下一句勸,成大事者不可婦人之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