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頁
被雪藏後我當上了養豬場老闆 作者:江辭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隊伍裏,有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狼吞虎咽地吃下盤子裏的兩塊肉,不管是濃鬱的肉香還是微帶辛辣的調味汁,都很好地滿足了他的欲望,不過他吃完肉之後感覺有點口渴,正好他還要了一杯豆漿。
他舉起杯子灌了一口。
「……」
嗯,這個豆漿,有點好喝啊。
作為從小吃豆漿油條包子長大的純種國人,男生認為自己對豆漿也算有研究了,但是這個豆漿,絕對算得上他喝過豆漿中的珍品。
入口濃鬱醇香,絲滑又仿佛牛奶,很好地消除了過於濃稠的豆漿口感中略帶渣滓刺喉的缺陷。
跟市麵上不知道稀釋了多少倍的豆漿不同,這豆漿一喝就覺得很有營養。
年輕人興匆匆地擠迴隊伍:「師傅,你們這個豆漿也是自己做的麽,用的哪裏的豆子啊?」
李源愣了愣,扭頭看了看邊上在打豆漿的李鳴航,道:「這豆子也是我們自己種的,用的新品種。」
「什麽新品種,別的地方有賣麽?」
「這我不太清楚,但我知道這豆子推廣還不是很多,可能很多地方都還沒有。」
「哎呀。」年輕人失望地說:「我還想說這豆子要是網上有賣,買迴來一點自己打成豆漿喝呢。」
「對啊。」一旁一個大叔跟著說:「我剛也喝過了,這個豆漿味道好,要是網上有的賣,我想買點來打給我孫女喝,現在的小孩子作業可太多了……」
話題怎麽轉到豆漿上麵去了,李源不明所以隻好道:「不好意思啊這個豆子是自家種的外麵不賣。」
聽到這話,好幾個人長嘆了口氣。
「……」
時間終於慢慢地到了下午。
一輛大巴車行駛在寬闊的馬路上,馬路一邊是山一邊是田野,正值春季一眼望過去紅紅綠綠。
導遊在車上揮舞著紅旗道:「我們馬上就到杜平村了,到了村子以後大家先去村民家裏休息,稍作休息後就接大家到農家樂,要是還有時間,大家可以轉一轉,農家樂都是油菜花跟田,田裏都種了蔬菜,大家現在家裏都不種菜了,種不了看看也高興嘛。」
這些話過來的時候導演都說過好幾迴了,車裏一眾叔叔阿姨地懶得聽了,他們關注的是另一個問題。
「我們的衣服是不是都送到了,晚上能穿著吃飯不?」
「我選的王母娘娘的戲服啊,花了兩百塊錢呢這不得讓我多穿一會。」
「我選的白娘子的……」
見大家七嘴八舌地又說起來了,導遊加大音量道:「衣服都送到了都送到了,待會有人在村口,我們拿到衣服自己確認,晚上就可以穿出來!」
「那好的呀……」
「阿娟待會你幫我穿。」
「好的,我幫你做頭髮。」
「……」
看著一眾中老年人興高采烈的模樣,導遊無奈地笑了笑。
鄭青璿得知消息,提前在村口等著,跟她一起的還有這些遊客們在網上租來的古裝戲服。
趙虎這個主意還真打對了,古裝戲服的市場接受度比他想的還要高,而且他還算了一個點,就是其實真正不介意他人眼光能大大方方穿著古裝去吃飯的,其實是中老年人。
他們這個年齡段的人,已經過了會在乎他人眼光的時候,而且因為年齡關係,輩分又大,尋常人不敢隨意嘲笑他們。再有一點就是他們覺得自己年齡大了,人再死之前總要享受以前做不到的事,不要讓自己留下遺憾。
而穿戲服扮演自己喜歡的角色顯然就在這當中,人這個一生六七十年,還有多少時間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呢?
因此,在看到這個農家樂還有穿戲服服務後,他們當即決定到這裏中轉,某種意義上,這次的旅遊團,任焰還得謝謝趙虎。
「到了,大家依次下車啊。」
村裏麵的路小,大巴車開不進去,到了村口大樹下車子就停了。眾人依次下車,正好鄭青璿也在等著了。
看到旅遊團,她微笑上前:「各位叔叔阿姨下午好。」
「下午好啊。」
「這是大家的戲服,先來確認一下衣服有沒有破損褶皺問題,皺的話我們備有熨燙機。那我直接報了啊……村口的狗子,美美十七……」
報一個網購名來一個人,十幾件衣服分發下去非常快,緊接著,鄭青璿就帶他們去了各自定好的房子。
「現在開始一個小時後大家在剛才下車的地方見,這個路應該好認,如果有不認識的我當時候來接。」
這群上海老叔叔老阿姨雖然都是上海人,聽著像是很嬌氣,但其實人特別利索,一個個腿腳勤快地往自己房子走,一路上說說笑笑,好不熱鬧。
眼看著,這對工廠來說意義非凡的旅遊團活動就要開始了。
另一頭。
「不好意思啊阿姨,這個豆漿豆子我們真的不賣,家裏種的少,隻夠自己用。」
「哎呀你們這個,比外麵早餐店賣的香多了,大媽我是吃過好東西的,你們這個豆漿一看就營養,給我們家小孩早上喝多好。」
「阿姨……」
「哎,算了算了,你說你們做農家樂的是吧?杜平村?杜平村我曉得的,我侄女的老公就是杜平村的,其他菜也跟這個豬肉一樣好吃是吧?」
「是的阿姨,我就是廚師,我保證好吃。」
他舉起杯子灌了一口。
「……」
嗯,這個豆漿,有點好喝啊。
作為從小吃豆漿油條包子長大的純種國人,男生認為自己對豆漿也算有研究了,但是這個豆漿,絕對算得上他喝過豆漿中的珍品。
入口濃鬱醇香,絲滑又仿佛牛奶,很好地消除了過於濃稠的豆漿口感中略帶渣滓刺喉的缺陷。
跟市麵上不知道稀釋了多少倍的豆漿不同,這豆漿一喝就覺得很有營養。
年輕人興匆匆地擠迴隊伍:「師傅,你們這個豆漿也是自己做的麽,用的哪裏的豆子啊?」
李源愣了愣,扭頭看了看邊上在打豆漿的李鳴航,道:「這豆子也是我們自己種的,用的新品種。」
「什麽新品種,別的地方有賣麽?」
「這我不太清楚,但我知道這豆子推廣還不是很多,可能很多地方都還沒有。」
「哎呀。」年輕人失望地說:「我還想說這豆子要是網上有賣,買迴來一點自己打成豆漿喝呢。」
「對啊。」一旁一個大叔跟著說:「我剛也喝過了,這個豆漿味道好,要是網上有的賣,我想買點來打給我孫女喝,現在的小孩子作業可太多了……」
話題怎麽轉到豆漿上麵去了,李源不明所以隻好道:「不好意思啊這個豆子是自家種的外麵不賣。」
聽到這話,好幾個人長嘆了口氣。
「……」
時間終於慢慢地到了下午。
一輛大巴車行駛在寬闊的馬路上,馬路一邊是山一邊是田野,正值春季一眼望過去紅紅綠綠。
導遊在車上揮舞著紅旗道:「我們馬上就到杜平村了,到了村子以後大家先去村民家裏休息,稍作休息後就接大家到農家樂,要是還有時間,大家可以轉一轉,農家樂都是油菜花跟田,田裏都種了蔬菜,大家現在家裏都不種菜了,種不了看看也高興嘛。」
這些話過來的時候導演都說過好幾迴了,車裏一眾叔叔阿姨地懶得聽了,他們關注的是另一個問題。
「我們的衣服是不是都送到了,晚上能穿著吃飯不?」
「我選的王母娘娘的戲服啊,花了兩百塊錢呢這不得讓我多穿一會。」
「我選的白娘子的……」
見大家七嘴八舌地又說起來了,導遊加大音量道:「衣服都送到了都送到了,待會有人在村口,我們拿到衣服自己確認,晚上就可以穿出來!」
「那好的呀……」
「阿娟待會你幫我穿。」
「好的,我幫你做頭髮。」
「……」
看著一眾中老年人興高采烈的模樣,導遊無奈地笑了笑。
鄭青璿得知消息,提前在村口等著,跟她一起的還有這些遊客們在網上租來的古裝戲服。
趙虎這個主意還真打對了,古裝戲服的市場接受度比他想的還要高,而且他還算了一個點,就是其實真正不介意他人眼光能大大方方穿著古裝去吃飯的,其實是中老年人。
他們這個年齡段的人,已經過了會在乎他人眼光的時候,而且因為年齡關係,輩分又大,尋常人不敢隨意嘲笑他們。再有一點就是他們覺得自己年齡大了,人再死之前總要享受以前做不到的事,不要讓自己留下遺憾。
而穿戲服扮演自己喜歡的角色顯然就在這當中,人這個一生六七十年,還有多少時間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呢?
因此,在看到這個農家樂還有穿戲服服務後,他們當即決定到這裏中轉,某種意義上,這次的旅遊團,任焰還得謝謝趙虎。
「到了,大家依次下車啊。」
村裏麵的路小,大巴車開不進去,到了村口大樹下車子就停了。眾人依次下車,正好鄭青璿也在等著了。
看到旅遊團,她微笑上前:「各位叔叔阿姨下午好。」
「下午好啊。」
「這是大家的戲服,先來確認一下衣服有沒有破損褶皺問題,皺的話我們備有熨燙機。那我直接報了啊……村口的狗子,美美十七……」
報一個網購名來一個人,十幾件衣服分發下去非常快,緊接著,鄭青璿就帶他們去了各自定好的房子。
「現在開始一個小時後大家在剛才下車的地方見,這個路應該好認,如果有不認識的我當時候來接。」
這群上海老叔叔老阿姨雖然都是上海人,聽著像是很嬌氣,但其實人特別利索,一個個腿腳勤快地往自己房子走,一路上說說笑笑,好不熱鬧。
眼看著,這對工廠來說意義非凡的旅遊團活動就要開始了。
另一頭。
「不好意思啊阿姨,這個豆漿豆子我們真的不賣,家裏種的少,隻夠自己用。」
「哎呀你們這個,比外麵早餐店賣的香多了,大媽我是吃過好東西的,你們這個豆漿一看就營養,給我們家小孩早上喝多好。」
「阿姨……」
「哎,算了算了,你說你們做農家樂的是吧?杜平村?杜平村我曉得的,我侄女的老公就是杜平村的,其他菜也跟這個豬肉一樣好吃是吧?」
「是的阿姨,我就是廚師,我保證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