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鳳城學子
替身上位,誰把黃袍披本王身上了? 作者:兔嘰先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薑辰在天祿宮獲取了工部所有的文卷記錄之後,隨便查看了一些秋闈作弊的記錄,便離開了天祿宮。
薑辰現在已經確認了,西域的大致目標,以及細作的人員。
但是他不知道具體是哪個人?
還是先把相關的訊息告知給鍾將軍,以免日後有所防範。
翌日,他便去找到十三公主薑思柔和何曉薇,三人一起來到鍾家。
鍾曉單比昨日的神情好了一些,在張太醫的藥方下毒性也有所好轉。
看到三位的到來,他的心情甚是高興。
薑思柔關切地詢問鍾曉單的恢複情況,語氣溫柔而擔憂。
隨即薑辰被鍾將軍引入了書房,書房的門被輕輕關上,鍾將軍的臉色變得嚴肅起來。
他深吸一口氣,低聲問道:“殿下,今天來此有何重要事宜?”他看得出來,今天薑辰過來並不是簡單的來看望鍾曉單。
薑辰低聲歎道:“鍾將軍好眼力!”
繼而掏出《天祿借閱記錄文卷》中抄寫的一份記錄,隨手翻開,沉聲說道:“將軍,我從天祿宮查到了一些訊息,你看看這三人你是否熟悉?”
鍾將軍低頭看向記錄,喃喃自語:“許敬鑄?鄭匠誠?程築勝?這三人是工部官職最高的三人,均隻是朝堂同僚,並沒有深入的交流,也沒有任何過節。”
“不過……”
薑辰繼續道:“不過什麽?鍾將軍是否想起來什麽?”
“不過他們借閱的內容,倒是大有文章。”
“肅州、兩周、鎳都這三個都是我大梁與西域之間的重要要塞,而且肅州的城樓、涼州的塔樓和鎳都的城牆,都是這三個關卡強有力的保障。”
薑辰也想到這裏邊的端倪,說道:
“換句話說,如果想攻破這三座城池,那麽必須要了解這三個保障,否則這三座城池易守難攻?”
鍾將軍緩緩點頭:“不錯,十六殿下,所以西域的目標必定是這三個其中之一。”
“殿下,我們應該如何行動?是否需要告知陛下,讓刑部派人將這三人抓起來嚴刑逼供?”
薑辰直接搖頭拒絕:“鍾將軍,不妥,此乃下下策。”
“如果直接將這三人抓起來,我們並沒有他們三個直接與西域勾結的證據,隻憑二公子的見證、《天祿借閱記錄文卷》的記錄,絕無可能定此三人的罪,此乃其一。”
“其二,他們都是從一品、正二品的官員,如果我們貿然行動,一旦查無實據,反而會上奏陛下,誣陷朝廷命官,無論孰是孰非對我大梁均不是好事。”
“其三,我還有更加周密的計劃。”
鍾將軍兩眼放光:“哦?願聞其詳!”
“鍾將軍,我們需要先確定,這三個人誰出賣了大梁……”薑辰隨即說出來了自己的計劃。
“妙計!妙計!”鍾將軍聽的異常興奮,“不過,你這個計謀需要三人都在朝堂之上才可。”
“但是十六殿下,現在許敬鑄剛去往了北羌戰鬥前線,程築勝則去往了南楚交接之地。如果等三人全部迴來,估計要一個月左右時間了。”
“一個月?”薑辰沉思了一會,“一個月左右正是秋闈的關鍵時期。”
隨即說道:“鍾將軍,我們就忍耐一下,等一個月左右。到時候不愁抓不到他的狐狸尾巴,不過鍾將軍切記要忍耐一個月。”
薑辰告知鍾將軍現在必須要隱忍,放長線釣大魚。
鍾將軍滿口答應,隨即鄭重說道:“十六殿下,如果將來有用得著鍾某的地方,鍾某願效犬馬之勞!”
“鍾大人客氣了,將來本王有兵法上不懂的事情請教鍾將軍,還望鍾將軍不要推脫才好。”
鍾將軍自然是滿口答應。
薑辰走出書房之後,看到薑思柔和何曉薇仍然在詢問鍾曉單的恢複情況,便與兩女告別之後先行離開。
離開了鍾府之後,薑辰便去往了破廟看望韓青鬆。
在破廟裏,薑辰看到了典章正在破廟裏教韓青鬆基礎的拳法,韓青鬆已經漸漸地進入狀態,而韓青鬆的兩個弟弟和一個妹妹也都在有模有樣地認真學著。
這些孩子雖然生活在破廟,卻逐漸變得強壯,甚至韓青鬆還慢慢學習了武功。
午飯將至,薑辰看到韓青鬆為弟弟妹妹熬粥,弟弟妹妹在旁邊期待的等著開飯,心裏有一絲絲的欣慰。
“吱呀!”
就在這時,破廟的門被推開,兩名書生模樣的年輕人走了進來。
他們的衣著雖然樸素,但卻掩蓋不了他們身上的一絲書卷氣。
兩位書生看到破廟裏這麽多人,先是一愣,然後施禮道:“各位有禮了,能否容我二人在此處落腳歇息一下?”
“當然可以,你們進來吧。”韓青鬆一副小家長的模樣,儼然把破廟當成自己家了。
“兩位兄台,敢問從哪兒來?”薑辰疑問道。
“我倆為同窗好友,來自鳳城。”其中一人將行李放下以後說道。
隨後兩人介紹了一下自己。
高個子的書生,名叫駱世華,身形修長,麵容清秀。他的眉宇間透露出一股堅定與沉穩,眼神中時常閃爍著聰慧的光芒。盡管他身材高挑,但他的動作卻異常穩重,給人一種成熟與從容的感覺。
矮胖的書生,名叫秦以良,體態圓潤,臉龐略顯圓潤卻不失俊朗。他的眼睛明亮而充滿好奇,笑容親切自然。他說話時總帶著幾分謙遜和熱情,給人一種平易近人的感覺。
薑辰聽到“鳳城”之後,便向兩人問道:“兩位遠道而來,所為何事?”
駱世華微微一笑,聲音溫和:“現在來京城,自是為了秋闈而來。”
秦以良接話道:“是的,我倆希望能在這次秋闈中有所建樹,在朝為官,光宗耀祖。”
薑辰隨即與二人稍微有所交談,發現二人談吐不凡,學識匪淺。
駱世華曾經在書院裏學習過多年,主攻詩詞和史學,對古今之事有一些了解。
秦以良則主攻經學和法律,對時局變化和社會治理也有一定的研究。
“看來今年的秋闈,並非全是泛泛之輩。”
薑辰現在已經確認了,西域的大致目標,以及細作的人員。
但是他不知道具體是哪個人?
還是先把相關的訊息告知給鍾將軍,以免日後有所防範。
翌日,他便去找到十三公主薑思柔和何曉薇,三人一起來到鍾家。
鍾曉單比昨日的神情好了一些,在張太醫的藥方下毒性也有所好轉。
看到三位的到來,他的心情甚是高興。
薑思柔關切地詢問鍾曉單的恢複情況,語氣溫柔而擔憂。
隨即薑辰被鍾將軍引入了書房,書房的門被輕輕關上,鍾將軍的臉色變得嚴肅起來。
他深吸一口氣,低聲問道:“殿下,今天來此有何重要事宜?”他看得出來,今天薑辰過來並不是簡單的來看望鍾曉單。
薑辰低聲歎道:“鍾將軍好眼力!”
繼而掏出《天祿借閱記錄文卷》中抄寫的一份記錄,隨手翻開,沉聲說道:“將軍,我從天祿宮查到了一些訊息,你看看這三人你是否熟悉?”
鍾將軍低頭看向記錄,喃喃自語:“許敬鑄?鄭匠誠?程築勝?這三人是工部官職最高的三人,均隻是朝堂同僚,並沒有深入的交流,也沒有任何過節。”
“不過……”
薑辰繼續道:“不過什麽?鍾將軍是否想起來什麽?”
“不過他們借閱的內容,倒是大有文章。”
“肅州、兩周、鎳都這三個都是我大梁與西域之間的重要要塞,而且肅州的城樓、涼州的塔樓和鎳都的城牆,都是這三個關卡強有力的保障。”
薑辰也想到這裏邊的端倪,說道:
“換句話說,如果想攻破這三座城池,那麽必須要了解這三個保障,否則這三座城池易守難攻?”
鍾將軍緩緩點頭:“不錯,十六殿下,所以西域的目標必定是這三個其中之一。”
“殿下,我們應該如何行動?是否需要告知陛下,讓刑部派人將這三人抓起來嚴刑逼供?”
薑辰直接搖頭拒絕:“鍾將軍,不妥,此乃下下策。”
“如果直接將這三人抓起來,我們並沒有他們三個直接與西域勾結的證據,隻憑二公子的見證、《天祿借閱記錄文卷》的記錄,絕無可能定此三人的罪,此乃其一。”
“其二,他們都是從一品、正二品的官員,如果我們貿然行動,一旦查無實據,反而會上奏陛下,誣陷朝廷命官,無論孰是孰非對我大梁均不是好事。”
“其三,我還有更加周密的計劃。”
鍾將軍兩眼放光:“哦?願聞其詳!”
“鍾將軍,我們需要先確定,這三個人誰出賣了大梁……”薑辰隨即說出來了自己的計劃。
“妙計!妙計!”鍾將軍聽的異常興奮,“不過,你這個計謀需要三人都在朝堂之上才可。”
“但是十六殿下,現在許敬鑄剛去往了北羌戰鬥前線,程築勝則去往了南楚交接之地。如果等三人全部迴來,估計要一個月左右時間了。”
“一個月?”薑辰沉思了一會,“一個月左右正是秋闈的關鍵時期。”
隨即說道:“鍾將軍,我們就忍耐一下,等一個月左右。到時候不愁抓不到他的狐狸尾巴,不過鍾將軍切記要忍耐一個月。”
薑辰告知鍾將軍現在必須要隱忍,放長線釣大魚。
鍾將軍滿口答應,隨即鄭重說道:“十六殿下,如果將來有用得著鍾某的地方,鍾某願效犬馬之勞!”
“鍾大人客氣了,將來本王有兵法上不懂的事情請教鍾將軍,還望鍾將軍不要推脫才好。”
鍾將軍自然是滿口答應。
薑辰走出書房之後,看到薑思柔和何曉薇仍然在詢問鍾曉單的恢複情況,便與兩女告別之後先行離開。
離開了鍾府之後,薑辰便去往了破廟看望韓青鬆。
在破廟裏,薑辰看到了典章正在破廟裏教韓青鬆基礎的拳法,韓青鬆已經漸漸地進入狀態,而韓青鬆的兩個弟弟和一個妹妹也都在有模有樣地認真學著。
這些孩子雖然生活在破廟,卻逐漸變得強壯,甚至韓青鬆還慢慢學習了武功。
午飯將至,薑辰看到韓青鬆為弟弟妹妹熬粥,弟弟妹妹在旁邊期待的等著開飯,心裏有一絲絲的欣慰。
“吱呀!”
就在這時,破廟的門被推開,兩名書生模樣的年輕人走了進來。
他們的衣著雖然樸素,但卻掩蓋不了他們身上的一絲書卷氣。
兩位書生看到破廟裏這麽多人,先是一愣,然後施禮道:“各位有禮了,能否容我二人在此處落腳歇息一下?”
“當然可以,你們進來吧。”韓青鬆一副小家長的模樣,儼然把破廟當成自己家了。
“兩位兄台,敢問從哪兒來?”薑辰疑問道。
“我倆為同窗好友,來自鳳城。”其中一人將行李放下以後說道。
隨後兩人介紹了一下自己。
高個子的書生,名叫駱世華,身形修長,麵容清秀。他的眉宇間透露出一股堅定與沉穩,眼神中時常閃爍著聰慧的光芒。盡管他身材高挑,但他的動作卻異常穩重,給人一種成熟與從容的感覺。
矮胖的書生,名叫秦以良,體態圓潤,臉龐略顯圓潤卻不失俊朗。他的眼睛明亮而充滿好奇,笑容親切自然。他說話時總帶著幾分謙遜和熱情,給人一種平易近人的感覺。
薑辰聽到“鳳城”之後,便向兩人問道:“兩位遠道而來,所為何事?”
駱世華微微一笑,聲音溫和:“現在來京城,自是為了秋闈而來。”
秦以良接話道:“是的,我倆希望能在這次秋闈中有所建樹,在朝為官,光宗耀祖。”
薑辰隨即與二人稍微有所交談,發現二人談吐不凡,學識匪淺。
駱世華曾經在書院裏學習過多年,主攻詩詞和史學,對古今之事有一些了解。
秦以良則主攻經學和法律,對時局變化和社會治理也有一定的研究。
“看來今年的秋闈,並非全是泛泛之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