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首個任務
從夢見末世到打造幸存者基地 作者:言之有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官方基地和景泊廷基地的物資交易量,這段時間節節攀升。
之前,兩邊基地因為道路上被地震出現的天坑給斷了運輸通道。
好在這個問題在葉知秋他們去前線據點後,很快就得到了解決。
兩方人馬爆破了那幾處天坑和地裂附近的住宅樓,反正都是無人居住的廢棄房子,炸了也就炸了。
產生的建築垃圾直接填進了天坑中,雖然沒填平,但被爆破的小區那邊可是清理出來了新的道路。
有的天坑是真的很深,就是那種深不見底的那種,可以想象一下,有個前幾年搞得拆遷安置房小區。
小區裏麵全是二十六層到三十三層樓高的房子,結果那小區裏出現了一處直徑六七十米大的天坑,直接就吞噬掉了三棟三十三層的高樓。
站在坑口,往地下看根本看不見底,所以他們把邊上的住宅爆破了往天坑填,本身也並不是為了填平天坑,而是要另辟蹊徑,開出來一條新路來。
因為耽擱了那麽多天,自然積攢的需求就大了,所以最近和官方基地的交易量那是天天喜報。
這塊基本就是葉家管家福伯在負責,基本上交易的都是基地出產的棉被、棉服、水果、蔬菜和肉蛋奶這些,換迴來的基本也都是末世前官方管製品。
無人機運輸也開始投入使用,基本都是些小包裹,而且還都是急件才會派上用場,目前異鬼沒有大範圍入侵的局麵還是有些雞肋的。
不過楊奇沒有阻止基地的無人機作坊繼續深入研究,早做打算總是沒錯的,等未來萬一真的被異鬼圍城了。
那空運才是最佳的運輸路線,到時候想走陸運都不行了。
而且現在地震那麽頻繁,無人機空運完全不受地震影響,但車子就不行了,搞不好遇上突如其來的地裂天坑啥的,直接就是一個車毀人亡。
景泊廷基地外麵的難民,楊奇也給利用起來了,願意幹活的,全給散到周邊去設置各種路障了,什麽水泥樁、鐵絲網、建築垃圾堆等等。
當然還是留了進出基地的道路的,全部用油漆在路麵和牆麵上畫了通行指向箭頭。
人能不能看懂不知道,但反正異鬼是肯定看不懂。
整個景泊廷基地外圍一圈都快成各種障礙組成的迷宮了,那幫難民為了多換點吃食果腹,那真是啥東西都找來當障礙物,這異鬼估計都找不到進來的門。
除非是大軍過來直接橫推過來,不然就零散幾隻的話,估計能困死它們一輩子。
楊奇之前布置在基地外圍的監控也早就收迴來了,難民太多了,還放著肯定會被順手摸走,即便他們用不上。
為了想法子安置這些難民,沈曉軍倒是有想出了個法子。
城外他們的視野還是太狹隘了,他提議楊奇可以出材料,沿著基地周圍的布防,由近到遠的建造一批了望塔。
這樣,既可以作為外圍哨塔,以後再有斧頭幫之流的摸過來也能提前發現,異鬼大軍來的話也一樣,還能直接靠光或者搖旗子之類的手段傳遞一些簡單的信息。
另外還可以安置那些基地外的難民,總不能一直讓他們在城外吃喝拉撒吧?
相信出個建築材料,讓他們按照圖紙搭建了望塔,入住進去充當哨兵一樣的角色,很多人估計都願意,總比住帳篷安全還暖和,基地也可以適當補貼一些食物啥的作為獎勵。
楊奇覺得這種了望塔最好能沿著路,一直修建到官方基地去。
後麵要是能找到足夠的鋼纜,其實還能搞吊籃運貨,把鋼纜固定在各個了望塔頂部,把貨物掛在鋼纜上,然後靠裏麵駐守的人拉綁在掛鉤上的纜繩運輸物資,等物資拿到後,在用同樣的方法讓下一座了望塔裏的人繼續拉物資,空的掛鉤則可以讓上一座了望塔裏的人拉迴去,方便下一次使用。
了望塔好處多多啊,不僅能解決部分難民的住宿問題,還可以預警傳遞消息,還能運輸物資,絕了呀!
唯一的隱患就是地震的威脅,但隻要了望塔建的足夠結實,問題也不大。
楊奇當即就拍板同意了,讓沈曉軍抓緊開始實施,一應物資優先供應。
景泊廷基地裏之前為了建房子,其實是有磚窯的,畢竟不可能所有的建築結構都用鋼筋混凝土吧,除了建築主體和地基,大部分內部的牆,還是需要用磚頭的。
關於建了望塔,沈曉軍打算也是采取地基和下層結構用鋼筋混凝土,上麵的結構就用磚混結構,這樣可以省下不少材料,畢竟明州市不產鋼筋,他們手頭的材料還是依托了葉知秋家的建築公司,和楊奇囤的建材。
就這還是楊奇經常時不時拿出來一些補貼,不然就靠早期囤的那些,建設基地就用完了。
還好當初建城牆的時候想出了用集裝箱加鐵礦石的方法,後續又用水泥填了各個箱子裏的縫隙,變得更加結實的同時,還省下了大量的鋼筋。
要是城牆當初也用鋼筋混凝土建的話,根本不夠。
整個明州估計也找不出來那麽多鋼筋混凝土,畢竟其他勢力建基地和庇護所,肯定也在 大量消耗市內的存量建築資源。
外省壓根就進不來,尤其是現在的情況。
異鬼大軍都已經打進明州市周邊的地級市了,去哪裏搞建材哦。
海路倒是又恢複了,可想要搞到物資,肯定得有目標不是?
現在明州北麵的省市,全在異鬼包圍之中,那邊的基地自己用都還來不及,哪裏會給外省市的人,這些保命的資源。
不過好在明州市多山脈,水泥沙子不缺,其實算起來就缺的是鋼筋。
官方之前連民眾的菜刀啥的都收了,民間其實金屬物品已然不多了。
楊奇也想不出還有哪裏能搞到鋼筋,隻能每次在外邊搞個空倉庫往裏丟一批須彌戒裏存著的建築鋼材,美其名曰特殊路子搞到的。
別問,問就是一個保密。
各種鋼材其實是海運進出口的大宗物品最多的幾種之一,畢竟華夏是產鋼和用鋼大國,這種物品也不適合空運,基本進出口就隻能靠海運。
楊奇之前可是掃蕩了不少國外的港口,搞到了很多,唯一的問題就是大多都是完整的鋼材,基地肯定沒有處理鋼材的地方。
這事情還不太方便找官方,畢竟他們要是知道楊奇有那麽多鋼材,肯定會詢問來源,他又不是葉知秋,和官方的關係沒那麽好。
好在以目前的他須彌戒的建築鋼筋的存量,支撐基地和了望塔計劃全部建設完畢還是沒問題的。
送走了沈曉軍,楊奇自個兒繼續在院子裏喝茶,以前他不愛喝茶,覺得喝著帶苦澀,還沒可樂之類的飲料好喝,末世以後反而愛上了喝茶。
可能是熱茶暖身,想事情的時候來上一壺,很是愜意。
“也不知道葉知秋那邊怎麽樣了啊。”
楊奇抿了一口茶水,吐掉茶葉,想了想。
基地的建設方麵他並不擔心,就算沒有了望塔,大不了他們自成一體,不和外界來往。
眼下最重要的還是五磊山那邊的形勢,萬一那邊也失守了,那異鬼大軍可真的是一馬平川,可以盡情在明州市裏肆虐了。
他和葉知秋的聯係一直沒斷過,前線的情勢關乎著基地未來的發展走向,楊奇還是十分重視的。
希望能趕在前線失守前,把了望塔計劃搞起來把。
他用語音轉文字功能,大致把沈曉軍說的了望塔計劃和葉知秋說了一下,讓她和她鄞州區官方基地的二舅商量下,看看願不願意搞,可以的話最好讓明州市所有基地都一起搞。
這樣就算是異鬼圍城,那明州市的基地也不會斷了聯係和貿易。
不過葉知秋遲遲沒有迴複,楊奇也無奈,現在的通信不行啊,衛星通信都那麽慢?
其實葉知秋是帶人出任務了,這也是景泊廷基地的支援隊,軍訓後的首秀。
當天一大早,葉知秋就帶著葉文拿著昨天才到手的任務卡,再次前往了任務中心。
這次很順利的領取了任務,要接的任務他們昨天晚上就已經想好了,為此還特地去找這邊營地的官方負責人張威請教了一下,搭進去了一條老臘肉和一瓶江小白才換到的建議。
任務是可以接取多個的,一般誌願隊都會選擇一個或者兩個同路線的主任務,順帶著可以接一些支線任務。
主任務一般都是地區性的任務,比如去某某防線鋪設助燃物,去某地支援那邊的其他隊伍,協防某段防線等等。
支線任務一般就是清理遊蕩異鬼,去某某村收集物資,幫忙押運物資去前線,或者去某某工廠搬運設備等等。
張威給葉知秋他們的建議是先從附近近一些的區域任務開始接,熟悉附近地圖的同時,也可以適應一下前線的節奏,這樣有了一定經驗後再去接更難的任務。
葉知秋和葉文本來就打算來前線了解一下情況的,自然不會頭鐵,去接什麽高危的任務。
主打一個聽勸。
接了一個去馬家村收集物資的任務,然後還接了清理遊蕩異鬼的任務。
留下了三十人留守據點,葉知秋就帶著剩下的七十人出發了。
大部分車子都開走了,萬一收集到的物資很多呢。
不過正所謂期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
出了最前麵的防線,那路真的不好走,幾乎一公裏的路,能遇到至少兩三處的天坑和地裂,那上麵全部鋪設的簡易人工鋼橋,車子開上去一下就能壓出驚人的弧度。
葉知秋他們是真的怕這些鋼筋鋼板撐不住,被裝甲車給壓斷了。
出了前線,破碎的建築廢墟上,就已經可以看見不少遊蕩的異鬼了,三三兩兩的在廢墟中徘徊,他們的車隊經過時,那些異鬼就會被車輛的噪音吸引,蜂擁而至。
葉知秋也不客氣,都是貢獻值啊,直接讓下麵人練手,基本能做到一槍一個帶走,完了屍體裝到車隊末尾那輛破卡車上。
沒錯,擊殺異鬼換取一個貢獻值,需要上繳屍體,官方相當於是拿貢獻值換的異鬼屍體。
馬家村距離前線差不多五公裏多,但路況複雜,一路上又走走停停擊殺了不少異鬼,所以行程很慢。
出了前線基本通訊也就斷了,所以楊奇發來的信息,葉知秋壓根就沒看到,沒信號啊。
馬家村是河蝦養殖大村,村裏基本家家戶戶從事河蝦養殖相關的產業,官方發布的任務就是收集凍在村子養殖塘裏的那些河蝦和養殖設備、飼料、專用藥物等。
顯然是官方迴收的目的是也打算搞河蝦養殖,並且順帶還能搞一些肉食。
畢竟河蝦是凍在冰塊裏的,就算上麵之前覆蓋了黑雪,底下還是幹淨的。
當然,官方迴收的時候肯定也會檢驗,沒有黑雪汙染的河蝦才會被算任務獎勵,被汙染的河蝦肯定不能吃,隻能無害化處理了。
葉知秋敢接這個任務是因為,他們隊伍裏有她和胡麗,火係可以融化冰塊,風係可以切割冰塊,車隊裏還裝了不少衝擊鑽,牽引繩。
隻要把河麵上的黑雪清理了,然後快速的把河裏的冰塊切割,在搭幾個密閉的棚子把切割出來的冰塊送進棚裏解凍就完事了。
無非就是需要耽擱一段時間,順帶還要防備周邊的異鬼,不過憑著他們車隊裏的裝甲戰車,隻要不是遇到萬人以上的異鬼潮,突圍是沒啥問題的。
總體來說,這個任務還算安全,就是費點時間和精力,用來給戰狼的戰士們熟悉環境剛剛好。
很快,車隊就來到了馬家村,這裏明顯已經荒蕪了,尤其是那些有年頭的木結構磚瓦房,全塌了,地上散落的全是斷裂的承梁木和破碎的瓦片。
村裏也就一些近些年新建的裏麵帶有鋼筋的混凝土房,保存的還算完好。
葉知秋查看了一下四周,“清理下這幾棟房子,這幾天就住這兒吧。”
之前,兩邊基地因為道路上被地震出現的天坑給斷了運輸通道。
好在這個問題在葉知秋他們去前線據點後,很快就得到了解決。
兩方人馬爆破了那幾處天坑和地裂附近的住宅樓,反正都是無人居住的廢棄房子,炸了也就炸了。
產生的建築垃圾直接填進了天坑中,雖然沒填平,但被爆破的小區那邊可是清理出來了新的道路。
有的天坑是真的很深,就是那種深不見底的那種,可以想象一下,有個前幾年搞得拆遷安置房小區。
小區裏麵全是二十六層到三十三層樓高的房子,結果那小區裏出現了一處直徑六七十米大的天坑,直接就吞噬掉了三棟三十三層的高樓。
站在坑口,往地下看根本看不見底,所以他們把邊上的住宅爆破了往天坑填,本身也並不是為了填平天坑,而是要另辟蹊徑,開出來一條新路來。
因為耽擱了那麽多天,自然積攢的需求就大了,所以最近和官方基地的交易量那是天天喜報。
這塊基本就是葉家管家福伯在負責,基本上交易的都是基地出產的棉被、棉服、水果、蔬菜和肉蛋奶這些,換迴來的基本也都是末世前官方管製品。
無人機運輸也開始投入使用,基本都是些小包裹,而且還都是急件才會派上用場,目前異鬼沒有大範圍入侵的局麵還是有些雞肋的。
不過楊奇沒有阻止基地的無人機作坊繼續深入研究,早做打算總是沒錯的,等未來萬一真的被異鬼圍城了。
那空運才是最佳的運輸路線,到時候想走陸運都不行了。
而且現在地震那麽頻繁,無人機空運完全不受地震影響,但車子就不行了,搞不好遇上突如其來的地裂天坑啥的,直接就是一個車毀人亡。
景泊廷基地外麵的難民,楊奇也給利用起來了,願意幹活的,全給散到周邊去設置各種路障了,什麽水泥樁、鐵絲網、建築垃圾堆等等。
當然還是留了進出基地的道路的,全部用油漆在路麵和牆麵上畫了通行指向箭頭。
人能不能看懂不知道,但反正異鬼是肯定看不懂。
整個景泊廷基地外圍一圈都快成各種障礙組成的迷宮了,那幫難民為了多換點吃食果腹,那真是啥東西都找來當障礙物,這異鬼估計都找不到進來的門。
除非是大軍過來直接橫推過來,不然就零散幾隻的話,估計能困死它們一輩子。
楊奇之前布置在基地外圍的監控也早就收迴來了,難民太多了,還放著肯定會被順手摸走,即便他們用不上。
為了想法子安置這些難民,沈曉軍倒是有想出了個法子。
城外他們的視野還是太狹隘了,他提議楊奇可以出材料,沿著基地周圍的布防,由近到遠的建造一批了望塔。
這樣,既可以作為外圍哨塔,以後再有斧頭幫之流的摸過來也能提前發現,異鬼大軍來的話也一樣,還能直接靠光或者搖旗子之類的手段傳遞一些簡單的信息。
另外還可以安置那些基地外的難民,總不能一直讓他們在城外吃喝拉撒吧?
相信出個建築材料,讓他們按照圖紙搭建了望塔,入住進去充當哨兵一樣的角色,很多人估計都願意,總比住帳篷安全還暖和,基地也可以適當補貼一些食物啥的作為獎勵。
楊奇覺得這種了望塔最好能沿著路,一直修建到官方基地去。
後麵要是能找到足夠的鋼纜,其實還能搞吊籃運貨,把鋼纜固定在各個了望塔頂部,把貨物掛在鋼纜上,然後靠裏麵駐守的人拉綁在掛鉤上的纜繩運輸物資,等物資拿到後,在用同樣的方法讓下一座了望塔裏的人繼續拉物資,空的掛鉤則可以讓上一座了望塔裏的人拉迴去,方便下一次使用。
了望塔好處多多啊,不僅能解決部分難民的住宿問題,還可以預警傳遞消息,還能運輸物資,絕了呀!
唯一的隱患就是地震的威脅,但隻要了望塔建的足夠結實,問題也不大。
楊奇當即就拍板同意了,讓沈曉軍抓緊開始實施,一應物資優先供應。
景泊廷基地裏之前為了建房子,其實是有磚窯的,畢竟不可能所有的建築結構都用鋼筋混凝土吧,除了建築主體和地基,大部分內部的牆,還是需要用磚頭的。
關於建了望塔,沈曉軍打算也是采取地基和下層結構用鋼筋混凝土,上麵的結構就用磚混結構,這樣可以省下不少材料,畢竟明州市不產鋼筋,他們手頭的材料還是依托了葉知秋家的建築公司,和楊奇囤的建材。
就這還是楊奇經常時不時拿出來一些補貼,不然就靠早期囤的那些,建設基地就用完了。
還好當初建城牆的時候想出了用集裝箱加鐵礦石的方法,後續又用水泥填了各個箱子裏的縫隙,變得更加結實的同時,還省下了大量的鋼筋。
要是城牆當初也用鋼筋混凝土建的話,根本不夠。
整個明州估計也找不出來那麽多鋼筋混凝土,畢竟其他勢力建基地和庇護所,肯定也在 大量消耗市內的存量建築資源。
外省壓根就進不來,尤其是現在的情況。
異鬼大軍都已經打進明州市周邊的地級市了,去哪裏搞建材哦。
海路倒是又恢複了,可想要搞到物資,肯定得有目標不是?
現在明州北麵的省市,全在異鬼包圍之中,那邊的基地自己用都還來不及,哪裏會給外省市的人,這些保命的資源。
不過好在明州市多山脈,水泥沙子不缺,其實算起來就缺的是鋼筋。
官方之前連民眾的菜刀啥的都收了,民間其實金屬物品已然不多了。
楊奇也想不出還有哪裏能搞到鋼筋,隻能每次在外邊搞個空倉庫往裏丟一批須彌戒裏存著的建築鋼材,美其名曰特殊路子搞到的。
別問,問就是一個保密。
各種鋼材其實是海運進出口的大宗物品最多的幾種之一,畢竟華夏是產鋼和用鋼大國,這種物品也不適合空運,基本進出口就隻能靠海運。
楊奇之前可是掃蕩了不少國外的港口,搞到了很多,唯一的問題就是大多都是完整的鋼材,基地肯定沒有處理鋼材的地方。
這事情還不太方便找官方,畢竟他們要是知道楊奇有那麽多鋼材,肯定會詢問來源,他又不是葉知秋,和官方的關係沒那麽好。
好在以目前的他須彌戒的建築鋼筋的存量,支撐基地和了望塔計劃全部建設完畢還是沒問題的。
送走了沈曉軍,楊奇自個兒繼續在院子裏喝茶,以前他不愛喝茶,覺得喝著帶苦澀,還沒可樂之類的飲料好喝,末世以後反而愛上了喝茶。
可能是熱茶暖身,想事情的時候來上一壺,很是愜意。
“也不知道葉知秋那邊怎麽樣了啊。”
楊奇抿了一口茶水,吐掉茶葉,想了想。
基地的建設方麵他並不擔心,就算沒有了望塔,大不了他們自成一體,不和外界來往。
眼下最重要的還是五磊山那邊的形勢,萬一那邊也失守了,那異鬼大軍可真的是一馬平川,可以盡情在明州市裏肆虐了。
他和葉知秋的聯係一直沒斷過,前線的情勢關乎著基地未來的發展走向,楊奇還是十分重視的。
希望能趕在前線失守前,把了望塔計劃搞起來把。
他用語音轉文字功能,大致把沈曉軍說的了望塔計劃和葉知秋說了一下,讓她和她鄞州區官方基地的二舅商量下,看看願不願意搞,可以的話最好讓明州市所有基地都一起搞。
這樣就算是異鬼圍城,那明州市的基地也不會斷了聯係和貿易。
不過葉知秋遲遲沒有迴複,楊奇也無奈,現在的通信不行啊,衛星通信都那麽慢?
其實葉知秋是帶人出任務了,這也是景泊廷基地的支援隊,軍訓後的首秀。
當天一大早,葉知秋就帶著葉文拿著昨天才到手的任務卡,再次前往了任務中心。
這次很順利的領取了任務,要接的任務他們昨天晚上就已經想好了,為此還特地去找這邊營地的官方負責人張威請教了一下,搭進去了一條老臘肉和一瓶江小白才換到的建議。
任務是可以接取多個的,一般誌願隊都會選擇一個或者兩個同路線的主任務,順帶著可以接一些支線任務。
主任務一般都是地區性的任務,比如去某某防線鋪設助燃物,去某地支援那邊的其他隊伍,協防某段防線等等。
支線任務一般就是清理遊蕩異鬼,去某某村收集物資,幫忙押運物資去前線,或者去某某工廠搬運設備等等。
張威給葉知秋他們的建議是先從附近近一些的區域任務開始接,熟悉附近地圖的同時,也可以適應一下前線的節奏,這樣有了一定經驗後再去接更難的任務。
葉知秋和葉文本來就打算來前線了解一下情況的,自然不會頭鐵,去接什麽高危的任務。
主打一個聽勸。
接了一個去馬家村收集物資的任務,然後還接了清理遊蕩異鬼的任務。
留下了三十人留守據點,葉知秋就帶著剩下的七十人出發了。
大部分車子都開走了,萬一收集到的物資很多呢。
不過正所謂期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
出了最前麵的防線,那路真的不好走,幾乎一公裏的路,能遇到至少兩三處的天坑和地裂,那上麵全部鋪設的簡易人工鋼橋,車子開上去一下就能壓出驚人的弧度。
葉知秋他們是真的怕這些鋼筋鋼板撐不住,被裝甲車給壓斷了。
出了前線,破碎的建築廢墟上,就已經可以看見不少遊蕩的異鬼了,三三兩兩的在廢墟中徘徊,他們的車隊經過時,那些異鬼就會被車輛的噪音吸引,蜂擁而至。
葉知秋也不客氣,都是貢獻值啊,直接讓下麵人練手,基本能做到一槍一個帶走,完了屍體裝到車隊末尾那輛破卡車上。
沒錯,擊殺異鬼換取一個貢獻值,需要上繳屍體,官方相當於是拿貢獻值換的異鬼屍體。
馬家村距離前線差不多五公裏多,但路況複雜,一路上又走走停停擊殺了不少異鬼,所以行程很慢。
出了前線基本通訊也就斷了,所以楊奇發來的信息,葉知秋壓根就沒看到,沒信號啊。
馬家村是河蝦養殖大村,村裏基本家家戶戶從事河蝦養殖相關的產業,官方發布的任務就是收集凍在村子養殖塘裏的那些河蝦和養殖設備、飼料、專用藥物等。
顯然是官方迴收的目的是也打算搞河蝦養殖,並且順帶還能搞一些肉食。
畢竟河蝦是凍在冰塊裏的,就算上麵之前覆蓋了黑雪,底下還是幹淨的。
當然,官方迴收的時候肯定也會檢驗,沒有黑雪汙染的河蝦才會被算任務獎勵,被汙染的河蝦肯定不能吃,隻能無害化處理了。
葉知秋敢接這個任務是因為,他們隊伍裏有她和胡麗,火係可以融化冰塊,風係可以切割冰塊,車隊裏還裝了不少衝擊鑽,牽引繩。
隻要把河麵上的黑雪清理了,然後快速的把河裏的冰塊切割,在搭幾個密閉的棚子把切割出來的冰塊送進棚裏解凍就完事了。
無非就是需要耽擱一段時間,順帶還要防備周邊的異鬼,不過憑著他們車隊裏的裝甲戰車,隻要不是遇到萬人以上的異鬼潮,突圍是沒啥問題的。
總體來說,這個任務還算安全,就是費點時間和精力,用來給戰狼的戰士們熟悉環境剛剛好。
很快,車隊就來到了馬家村,這裏明顯已經荒蕪了,尤其是那些有年頭的木結構磚瓦房,全塌了,地上散落的全是斷裂的承梁木和破碎的瓦片。
村裏也就一些近些年新建的裏麵帶有鋼筋的混凝土房,保存的還算完好。
葉知秋查看了一下四周,“清理下這幾棟房子,這幾天就住這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