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地下城設想
從夢見末世到打造幸存者基地 作者:言之有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會議室裏的討論依舊十分激烈,主題當然已經從是否要低調藏拙、收斂光芒,到該如何建設地下城。
有人拿電影《流浪地球》來舉例子,那裏的人們就居住在地底的“地下城”。
沒想到,這還沒過幾年,地下城建設,就成了所有國家必須麵對的問題了。
幾乎所有還有秩序的國家,都在讓本國的科學家們積極開展深地空間研究,探討“地下城”該怎麽建。
地下城已經不再是科幻電影裏的幻想,而是當前世界前沿的科研項目了。
其實末世前,國際上就已經有不少科學開發利用地下空間的案例。
例如,北歐的蘭芬國就曾建成了一個地下公園,將深入地下120米的空間打造成含鹽濕潤空氣的氧吧,常年恆溫11c~12c,幾乎沒有任何過敏源和細菌,可以對患唿吸道、肺結核等疾病的病人進行療養。
另外,在2014年的時候,大不列顛國也曾建成一家由礦洞改建的遊樂場,在地下深處整整150米,據說那裏擁有保溫保濕環境下世界最大的地下蹦床。
之前華夏有一位華夏工程院院士曾提到過一個觀點,大概意思是:一個城市的總麵積不隻是地麵麵積,應該把地麵麵積乘以開發深度的40%才是一個城市總的利用空間。
這些地下空間具有恆溫恆濕、隔音隔震、天然抗自然災害、低本底輻射、環境清潔等獨特優勢。
景泊廷基地的地下城肯定用不了那麽大,但是可以不用,有自然更好。
沈曉軍畢竟是半個建築專家,懂的比在做的人都多一些,他大概提出了一種構想。
“各位靜一靜,先聽我說一下我的簡單構想,歡迎大家在我說完後給予建議和補充,現在請先安靜的聽我說完。”
“首先,我的構想大致把地下空間分為五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是地下0~50米,這是目前明州已有的地下軌道交通、管網係統及避難設施。
第二個層次是地下50~100米,這是我設想的地下最適和居住生活的位置。
第三個層次是地下100~500米,這裏我覺得可以發展地下農業、地下醫學與地下生態圈以及戰略資源儲備。
第四個層次是地下500~2000米,這裏可以開發建設地下能源循環帶、地下抽水儲能、壓縮空氣發電站、地下熱能等調儲利用,雖然我們沒有這方麵的技術儲備,但我覺得官方一定有,必要的話可以和官方合作。
第五個層次是地下2000米以上,這裏基本可以算是後末世時代才會考慮的問題了,到時候我們在坐的諸位兄弟姐妹估計都已經作古,我就給我們的後代簡單提些點子,可以往深地科學實驗室、深地固態資源液態化開采方麵發展。
我們目前來說,隻能算是地下城市1.0版本,也就是說還停留在建造防空洞、儲備庫、地鐵、地下商場、地下停車場等地下設施的進度。
如果我們想要打造一個宜居的地下城,那至少得升級到2.0版本,也就是得往地下50~100米進發!
爭取打造一個完整的、宜居的生態地下城市,當然首先要解決的難題是要有陽光、自循環水泵及空氣智能重生係統等等。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我們有生之年可能還能繼續往地下深處開發,也就是地下100~500米,也就是我設想中的地下城3.0時代。
這就要考慮到各種生態、環境的地下空間利用,還有如何構建地下生態圈的環境,其中至少得包括人造陽光、生態植被、深地農牧業、水與生態自循環體係等關鍵技術得破解。
至於500米以下更深的兩個層次,就交給我們的後代了,如果我們能夠打造出3.0版本的地下城,那傳承繁衍後代已經不成問題了,我們的後人怎麽也能有個相對穩定安逸的環境來研究更牛叉的技術。
讓地下城升級到4.0,乃至5.0的版本,我簡單幻想一下吧。
地下城4.0時代,至少要開展深地不同深度原位科學實驗,構建深部物理學、生物學、醫學、岩石力學理論體係,為人類向藍星深部進軍奠定理論基礎。
地下城5.0時代則需要發明盾構式采、選、充、氣化、發電一體化技術與裝備,將固態資源直接轉變為液態、氣態和電能。到那個時候,地下巷道開采有無人機和機器人巡邏、檢查、作業。利用煤粉爆炸、瓦斯爆炸產生的能量,在地下3000米深部原位發電,輸送到地麵上的將是電、氫氣、液化炭,而不是固體資源,並要構建深部原位生態綠色低碳的自循環開發利用體係。”
眾人紛紛鼓掌,大佬就是大佬,能做安防改造的大牛確實不簡單,估計平時沒少看地下庇護所相關的資料。
目前基地農業一把手鍾海也站了起來,補充說了一下:“沈總說的太好了,我對地下城建設方麵不是很懂,但是我對地下農業倒是略知一二。”
“國外很早以前就有改造和利用廢氣礦井呈現多種用途和形式,其中利用地熱發展地下農業就是一大類,要知道地下本身就是冬暖夏涼,地下溫室建設成本隻相當於地麵大棚農業的1\/4,土地能夠很好的隔熱,所以就算外邊現在零下五六十度,地下幾十米依然可以保持恆溫環境。”
“我簡單舉個例子哈,2017年的時候,大不列顛國倫敦就曾利用地下33米處的防空洞建造地下農場,以led燈為光源,水培技術能節水70%,完全不需要農藥,植物生長不受季節、天氣的影響,6到28天可收獲,甚至還成功推出了地下農產品品牌。”
有了沈曉軍和鍾海的拋磚引玉,後麵討論的就更熱烈了。
不過始終無法避開一個核心問題,該如何往下挖呢?
葉知秋忽然開口道:“明州市的七號線末世前不還在建麽,東部新城那邊就有站,原本官方救濟點南邊不還圍著隔離牆?挖地鐵隧道的那種盾構機要是能搞迴來幾台,挖個地下城那不就隻是時間問題了?”
楊奇聞言眼神一亮,確實啊,盾構機不就是為了挖地而生的大國神器啊,怎麽把它們給忘了。
“知秋,你和官方關係好,你問問他們那邊願意出借盾構機不,價格合適的話,我們就租賃幾台,要是能建設出沈總說的2.0版本的地下城,那我覺得在大的代價也值得。”
葉知秋點了點頭,表示迴頭會試著聯係一下官方。
至此,這場漫長的臨時會議暫時告一段落,眾人各自解散去忙自己的事情了。
楊奇送離了所有人後,又去王廚所在的後廚順了點好吃的才迴別墅。
有一點他在開會時沒說,要是葉知秋搞不定盾構機租賃的話,那他打算自己在外出跑一趟。
明州在建的地鐵,楊奇知道的在市區範圍內的就有三條,分別是六號線、七號線、八號線,運氣就算再差,總能找到幾台盾構機。
要是別人,甚至是官方的人就算知道盾構機在哪裏,也沒法搞出來。
但楊奇不一樣啊,他有須彌戒啊,飛機戰艦都能裝得下,一台盾構機更是不在話下。
到時候隻需要人工挖出一個進口的預留井就行,剩下往下挖的活兒完全可以交給盾構機完成,地下城2.0趕在下一波大災變前完成,應該問題不大。
有人拿電影《流浪地球》來舉例子,那裏的人們就居住在地底的“地下城”。
沒想到,這還沒過幾年,地下城建設,就成了所有國家必須麵對的問題了。
幾乎所有還有秩序的國家,都在讓本國的科學家們積極開展深地空間研究,探討“地下城”該怎麽建。
地下城已經不再是科幻電影裏的幻想,而是當前世界前沿的科研項目了。
其實末世前,國際上就已經有不少科學開發利用地下空間的案例。
例如,北歐的蘭芬國就曾建成了一個地下公園,將深入地下120米的空間打造成含鹽濕潤空氣的氧吧,常年恆溫11c~12c,幾乎沒有任何過敏源和細菌,可以對患唿吸道、肺結核等疾病的病人進行療養。
另外,在2014年的時候,大不列顛國也曾建成一家由礦洞改建的遊樂場,在地下深處整整150米,據說那裏擁有保溫保濕環境下世界最大的地下蹦床。
之前華夏有一位華夏工程院院士曾提到過一個觀點,大概意思是:一個城市的總麵積不隻是地麵麵積,應該把地麵麵積乘以開發深度的40%才是一個城市總的利用空間。
這些地下空間具有恆溫恆濕、隔音隔震、天然抗自然災害、低本底輻射、環境清潔等獨特優勢。
景泊廷基地的地下城肯定用不了那麽大,但是可以不用,有自然更好。
沈曉軍畢竟是半個建築專家,懂的比在做的人都多一些,他大概提出了一種構想。
“各位靜一靜,先聽我說一下我的簡單構想,歡迎大家在我說完後給予建議和補充,現在請先安靜的聽我說完。”
“首先,我的構想大致把地下空間分為五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是地下0~50米,這是目前明州已有的地下軌道交通、管網係統及避難設施。
第二個層次是地下50~100米,這是我設想的地下最適和居住生活的位置。
第三個層次是地下100~500米,這裏我覺得可以發展地下農業、地下醫學與地下生態圈以及戰略資源儲備。
第四個層次是地下500~2000米,這裏可以開發建設地下能源循環帶、地下抽水儲能、壓縮空氣發電站、地下熱能等調儲利用,雖然我們沒有這方麵的技術儲備,但我覺得官方一定有,必要的話可以和官方合作。
第五個層次是地下2000米以上,這裏基本可以算是後末世時代才會考慮的問題了,到時候我們在坐的諸位兄弟姐妹估計都已經作古,我就給我們的後代簡單提些點子,可以往深地科學實驗室、深地固態資源液態化開采方麵發展。
我們目前來說,隻能算是地下城市1.0版本,也就是說還停留在建造防空洞、儲備庫、地鐵、地下商場、地下停車場等地下設施的進度。
如果我們想要打造一個宜居的地下城,那至少得升級到2.0版本,也就是得往地下50~100米進發!
爭取打造一個完整的、宜居的生態地下城市,當然首先要解決的難題是要有陽光、自循環水泵及空氣智能重生係統等等。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我們有生之年可能還能繼續往地下深處開發,也就是地下100~500米,也就是我設想中的地下城3.0時代。
這就要考慮到各種生態、環境的地下空間利用,還有如何構建地下生態圈的環境,其中至少得包括人造陽光、生態植被、深地農牧業、水與生態自循環體係等關鍵技術得破解。
至於500米以下更深的兩個層次,就交給我們的後代了,如果我們能夠打造出3.0版本的地下城,那傳承繁衍後代已經不成問題了,我們的後人怎麽也能有個相對穩定安逸的環境來研究更牛叉的技術。
讓地下城升級到4.0,乃至5.0的版本,我簡單幻想一下吧。
地下城4.0時代,至少要開展深地不同深度原位科學實驗,構建深部物理學、生物學、醫學、岩石力學理論體係,為人類向藍星深部進軍奠定理論基礎。
地下城5.0時代則需要發明盾構式采、選、充、氣化、發電一體化技術與裝備,將固態資源直接轉變為液態、氣態和電能。到那個時候,地下巷道開采有無人機和機器人巡邏、檢查、作業。利用煤粉爆炸、瓦斯爆炸產生的能量,在地下3000米深部原位發電,輸送到地麵上的將是電、氫氣、液化炭,而不是固體資源,並要構建深部原位生態綠色低碳的自循環開發利用體係。”
眾人紛紛鼓掌,大佬就是大佬,能做安防改造的大牛確實不簡單,估計平時沒少看地下庇護所相關的資料。
目前基地農業一把手鍾海也站了起來,補充說了一下:“沈總說的太好了,我對地下城建設方麵不是很懂,但是我對地下農業倒是略知一二。”
“國外很早以前就有改造和利用廢氣礦井呈現多種用途和形式,其中利用地熱發展地下農業就是一大類,要知道地下本身就是冬暖夏涼,地下溫室建設成本隻相當於地麵大棚農業的1\/4,土地能夠很好的隔熱,所以就算外邊現在零下五六十度,地下幾十米依然可以保持恆溫環境。”
“我簡單舉個例子哈,2017年的時候,大不列顛國倫敦就曾利用地下33米處的防空洞建造地下農場,以led燈為光源,水培技術能節水70%,完全不需要農藥,植物生長不受季節、天氣的影響,6到28天可收獲,甚至還成功推出了地下農產品品牌。”
有了沈曉軍和鍾海的拋磚引玉,後麵討論的就更熱烈了。
不過始終無法避開一個核心問題,該如何往下挖呢?
葉知秋忽然開口道:“明州市的七號線末世前不還在建麽,東部新城那邊就有站,原本官方救濟點南邊不還圍著隔離牆?挖地鐵隧道的那種盾構機要是能搞迴來幾台,挖個地下城那不就隻是時間問題了?”
楊奇聞言眼神一亮,確實啊,盾構機不就是為了挖地而生的大國神器啊,怎麽把它們給忘了。
“知秋,你和官方關係好,你問問他們那邊願意出借盾構機不,價格合適的話,我們就租賃幾台,要是能建設出沈總說的2.0版本的地下城,那我覺得在大的代價也值得。”
葉知秋點了點頭,表示迴頭會試著聯係一下官方。
至此,這場漫長的臨時會議暫時告一段落,眾人各自解散去忙自己的事情了。
楊奇送離了所有人後,又去王廚所在的後廚順了點好吃的才迴別墅。
有一點他在開會時沒說,要是葉知秋搞不定盾構機租賃的話,那他打算自己在外出跑一趟。
明州在建的地鐵,楊奇知道的在市區範圍內的就有三條,分別是六號線、七號線、八號線,運氣就算再差,總能找到幾台盾構機。
要是別人,甚至是官方的人就算知道盾構機在哪裏,也沒法搞出來。
但楊奇不一樣啊,他有須彌戒啊,飛機戰艦都能裝得下,一台盾構機更是不在話下。
到時候隻需要人工挖出一個進口的預留井就行,剩下往下挖的活兒完全可以交給盾構機完成,地下城2.0趕在下一波大災變前完成,應該問題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