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神兵天降仁安羌(下)
遠征軍,從收編潰兵開始稱霸南洋 作者:土豆勇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就在老a等待的同時,天上的炮艇機開始低飛減速,緩緩進入盤旋階段。
它繞著鬼子的碉堡飛行,保持著一定的高度,為即將到來的攻擊做準備。
機身側麵的艙門被打開,戴著氧氣麵罩的炮手們露出身形。
炮手緊緊抓住105mm口徑的無後坐力炮,借助光學放大瞄具不斷調整炮口,瞄準碉堡的頂蓋,並迅速開火。
炮艇機的開火聲與發動機的轟鳴聲交織成一片,令人心悸。
炮彈不斷落下,隨著炮手不斷調整炮口開火,很快就有一發高爆破甲彈準確命中碉堡頂蓋。
灼熱的金屬射流猶如熱刀切黃油一般,在穿透薄薄一層混凝土後,紮進碉堡內,恰巧點燃了裏邊堆積的彈藥箱。
很快彈藥箱中的子彈們在高溫的作用下就被殉爆,碉堡內仿佛進入了過年時段一般,類似燃放鞭炮的劈劈啪啪的聲音響個不停,之前一直響個不停的鬼子機槍反而啞火了。
老a立刻趁機擺好無後坐力炮,連續對著碉堡的射擊孔開火,徹底斷絕了鬼子的反擊能力。
“弟兄們,跟我衝啊!”放下還在冒著熱氣的無後坐力炮,老a抄起卡賓槍,一馬當先的衝了出去。
他的背後,傘兵們緊隨其後,眼中閃爍著要吃人一般的兇光,迅速發起了進攻。
沒有了碉堡的火力掩護,殘餘的鬼子哪裏是占據人數優勢的傘兵們的對手,很快被消滅殆盡。
“501 營已經徹底控製機場,滑翔機可以降落。”朱日合使用無線電匯報後,很快天空中就傳來了滑翔機的破空聲。
巨大的滑翔機解脫與前端牽引飛機的連接繩,在重力的作用下穿越雲層滑翔下降,最終穩穩地降落在已經清空的跑道上。
尾部艙門打開,兩輛小巧玲瓏的m22坦克依次駛下飛機(圖在章末作者說)。
接著跑道旁的傘兵們一擁而上,迅速用人力把滑翔機推離,空出跑道準備迎接下一架滑翔機。
兩個被俘虜的鬼子地勤被捆綁得嚴嚴實實,呆呆地蹲在機場角落裏,目瞪口呆地看著那些從滑翔機中駛出的戰車。
他們的眼中充滿了震驚與難以置信。
“八嘎那,怎麽可能?能夠空降的坦克?”其中一名鬼子地勤難以抑製內心的驚恐,喃喃自語,眼中滿是無法理解的震驚。
不遠處,一整個坦克連都已空降完畢,高空載有75mm山炮的c-47運輸機也開始依次在跑道上降落,帶來了傘兵們最需要的重火力。
隨機到達的婁廣誌上校來不及和地麵上的傘兵軍官們寒暄,迅速帶領他們整隊前往附近的仁安羌前往支援。
在那裏,之前空降的傘兵 502 營正在和防守油田的鬼子激戰,急需他們的坦克和山炮的援助。
整個仁安羌一共隻有一個半殘的大隊,不到1000頭鬼子,重武器隻有2門九二式步兵炮和幾挺高射機槍,外加繳獲的幾門約翰人的2磅炮(40mm反坦克炮)。
麵對空中的p-47‘雷電’戰鬥機、炮艇機,地麵的2個傘兵營外加m22坦克連的進攻,很快敗下陣來。
當一切塵埃落定,這座當年遠征軍第一次進入勃固打出仁安羌大捷的城市再次被從鬼子手裏解放了出來,連同當地油田一起,成為了安民軍與南洋乾人的所有物。
-----
對於順利拿下仁安羌,張弛並沒有過於喜悅,以眾擊寡,且技術兵棋全麵占優,勝利才是理所當然的。
當然,對於有功將士的嘉獎還是要做的,隻不過那並不是當務之急。
如何一口吃掉勃固剩下的鬼子才是要緊事。
此時指揮部內,他正拿著剛剛獲得的情報研讀。
“據內線消息,鬼子北上援軍的指揮官是岡崎清三郎中將?”看著電報上這個有些熟悉的名字,張弛眉頭一皺。
按照曆史,對方這時候應該正是第 2 師團的師團長,木村兵太郎這個老鬼子把第 2 師團派出來了?
他繼續翻閱情報,果然,上邊正寫著援軍支隊以第 2 師團為骨幹組建,另有獨立混成第 105 旅團作為輔助。
“預計敵人數量在4-6萬,嗤嗤,不虧是鬼子啊。”張弛笑著搖了搖頭。
他清楚鬼子自然沒有‘友軍有難,不動如山’的傳統,不過木村兵太郎竟然舍得下這麽大的本錢,依舊讓他有些驚訝。
鬼子如此拚勁力,不由得讓他對這場接下來的戰鬥有了新的思考。
“鬼子連第 2 師團都派出來了,誌傑你怕不怕?”張弛嘴上調侃道,語氣雖然輕鬆,但眼中透露出的卻是冷靜與深思。
接著,他伸手將情報遞給了參謀長譚誌傑。
譚誌傑聽到‘第 2 ’幾個字,眉頭也是一皺,作為老行伍,譚誌傑知道鬼子的17個常設師團都不是好應付的,尤其前6個師團更是強大,趕忙接過情報仔細查看。
第 2 師團這個番號,作為明治六鎮台(北洋六鎮:勿cue)之一,其算得上是鬼子現代陸軍的起源,是精銳之中的精銳,乍一聽還是相當唬人的。
然而張弛從記憶裏搜尋一番,很快就發現這第 2 師團已經是個魚腩部隊了。
這個師團在42年末尾參與了瓜島戰役,初一登陸瓜島沒多久,下屬三個聯隊,第 4、第 16、第 29 聯隊的聯隊長就接連戰死。
再加上白鷹海軍控製了製海權,食物和彈藥的補給已經完全被切斷,鬼子兵隻能吃草和吃‘太君刺身’,整個第 2 師團近乎被打成殘廢。
現在的這個第 2 師團是43年初撤迴呂宋島後重建的,之前一直在馬來半島和星城負責警備工作,可以說已經淪落為了三線治安部隊。
而隨著張弛和安民軍在勃固的攻城略地,鬼子南方軍這才把第 2 師團調來勃固增援。
張弛把第 2 師團的過往一講,譚誌傑立刻放下心來,本來有些緊張的情緒也都消失不見。
隻是對於張弛為何如此清楚第 2 師團在太平洋的遭遇和後來在南洋重建之事,譚誌傑還是有些疑惑,畢竟這些事雖說不是機密,但也不會傳的滿大街都是。
從獨立團時代開始,張弛就展現出了強大的情報能力,很多盟軍和鬼子的將領資料、人際關係、兵員編製似乎都裝在張弛的腦袋裏,隨口就能說出來,讓譚誌傑、郝猗等下屬驚訝萬分。
譚誌傑轉念一想,也隻能把其歸功於張弛背後有一隻地跨歐亞非三洲的超級情報網,張弛本人背景並不簡單上。
咽了咽口水,放下這些雜七雜八的念想,譚誌傑專心研判起情報。
“情報上說鬼子一口氣派出了兩個戰車聯隊,這是要和我們打坦克大決戰啊。”仔細看完情報,譚誌傑感慨道。
它繞著鬼子的碉堡飛行,保持著一定的高度,為即將到來的攻擊做準備。
機身側麵的艙門被打開,戴著氧氣麵罩的炮手們露出身形。
炮手緊緊抓住105mm口徑的無後坐力炮,借助光學放大瞄具不斷調整炮口,瞄準碉堡的頂蓋,並迅速開火。
炮艇機的開火聲與發動機的轟鳴聲交織成一片,令人心悸。
炮彈不斷落下,隨著炮手不斷調整炮口開火,很快就有一發高爆破甲彈準確命中碉堡頂蓋。
灼熱的金屬射流猶如熱刀切黃油一般,在穿透薄薄一層混凝土後,紮進碉堡內,恰巧點燃了裏邊堆積的彈藥箱。
很快彈藥箱中的子彈們在高溫的作用下就被殉爆,碉堡內仿佛進入了過年時段一般,類似燃放鞭炮的劈劈啪啪的聲音響個不停,之前一直響個不停的鬼子機槍反而啞火了。
老a立刻趁機擺好無後坐力炮,連續對著碉堡的射擊孔開火,徹底斷絕了鬼子的反擊能力。
“弟兄們,跟我衝啊!”放下還在冒著熱氣的無後坐力炮,老a抄起卡賓槍,一馬當先的衝了出去。
他的背後,傘兵們緊隨其後,眼中閃爍著要吃人一般的兇光,迅速發起了進攻。
沒有了碉堡的火力掩護,殘餘的鬼子哪裏是占據人數優勢的傘兵們的對手,很快被消滅殆盡。
“501 營已經徹底控製機場,滑翔機可以降落。”朱日合使用無線電匯報後,很快天空中就傳來了滑翔機的破空聲。
巨大的滑翔機解脫與前端牽引飛機的連接繩,在重力的作用下穿越雲層滑翔下降,最終穩穩地降落在已經清空的跑道上。
尾部艙門打開,兩輛小巧玲瓏的m22坦克依次駛下飛機(圖在章末作者說)。
接著跑道旁的傘兵們一擁而上,迅速用人力把滑翔機推離,空出跑道準備迎接下一架滑翔機。
兩個被俘虜的鬼子地勤被捆綁得嚴嚴實實,呆呆地蹲在機場角落裏,目瞪口呆地看著那些從滑翔機中駛出的戰車。
他們的眼中充滿了震驚與難以置信。
“八嘎那,怎麽可能?能夠空降的坦克?”其中一名鬼子地勤難以抑製內心的驚恐,喃喃自語,眼中滿是無法理解的震驚。
不遠處,一整個坦克連都已空降完畢,高空載有75mm山炮的c-47運輸機也開始依次在跑道上降落,帶來了傘兵們最需要的重火力。
隨機到達的婁廣誌上校來不及和地麵上的傘兵軍官們寒暄,迅速帶領他們整隊前往附近的仁安羌前往支援。
在那裏,之前空降的傘兵 502 營正在和防守油田的鬼子激戰,急需他們的坦克和山炮的援助。
整個仁安羌一共隻有一個半殘的大隊,不到1000頭鬼子,重武器隻有2門九二式步兵炮和幾挺高射機槍,外加繳獲的幾門約翰人的2磅炮(40mm反坦克炮)。
麵對空中的p-47‘雷電’戰鬥機、炮艇機,地麵的2個傘兵營外加m22坦克連的進攻,很快敗下陣來。
當一切塵埃落定,這座當年遠征軍第一次進入勃固打出仁安羌大捷的城市再次被從鬼子手裏解放了出來,連同當地油田一起,成為了安民軍與南洋乾人的所有物。
-----
對於順利拿下仁安羌,張弛並沒有過於喜悅,以眾擊寡,且技術兵棋全麵占優,勝利才是理所當然的。
當然,對於有功將士的嘉獎還是要做的,隻不過那並不是當務之急。
如何一口吃掉勃固剩下的鬼子才是要緊事。
此時指揮部內,他正拿著剛剛獲得的情報研讀。
“據內線消息,鬼子北上援軍的指揮官是岡崎清三郎中將?”看著電報上這個有些熟悉的名字,張弛眉頭一皺。
按照曆史,對方這時候應該正是第 2 師團的師團長,木村兵太郎這個老鬼子把第 2 師團派出來了?
他繼續翻閱情報,果然,上邊正寫著援軍支隊以第 2 師團為骨幹組建,另有獨立混成第 105 旅團作為輔助。
“預計敵人數量在4-6萬,嗤嗤,不虧是鬼子啊。”張弛笑著搖了搖頭。
他清楚鬼子自然沒有‘友軍有難,不動如山’的傳統,不過木村兵太郎竟然舍得下這麽大的本錢,依舊讓他有些驚訝。
鬼子如此拚勁力,不由得讓他對這場接下來的戰鬥有了新的思考。
“鬼子連第 2 師團都派出來了,誌傑你怕不怕?”張弛嘴上調侃道,語氣雖然輕鬆,但眼中透露出的卻是冷靜與深思。
接著,他伸手將情報遞給了參謀長譚誌傑。
譚誌傑聽到‘第 2 ’幾個字,眉頭也是一皺,作為老行伍,譚誌傑知道鬼子的17個常設師團都不是好應付的,尤其前6個師團更是強大,趕忙接過情報仔細查看。
第 2 師團這個番號,作為明治六鎮台(北洋六鎮:勿cue)之一,其算得上是鬼子現代陸軍的起源,是精銳之中的精銳,乍一聽還是相當唬人的。
然而張弛從記憶裏搜尋一番,很快就發現這第 2 師團已經是個魚腩部隊了。
這個師團在42年末尾參與了瓜島戰役,初一登陸瓜島沒多久,下屬三個聯隊,第 4、第 16、第 29 聯隊的聯隊長就接連戰死。
再加上白鷹海軍控製了製海權,食物和彈藥的補給已經完全被切斷,鬼子兵隻能吃草和吃‘太君刺身’,整個第 2 師團近乎被打成殘廢。
現在的這個第 2 師團是43年初撤迴呂宋島後重建的,之前一直在馬來半島和星城負責警備工作,可以說已經淪落為了三線治安部隊。
而隨著張弛和安民軍在勃固的攻城略地,鬼子南方軍這才把第 2 師團調來勃固增援。
張弛把第 2 師團的過往一講,譚誌傑立刻放下心來,本來有些緊張的情緒也都消失不見。
隻是對於張弛為何如此清楚第 2 師團在太平洋的遭遇和後來在南洋重建之事,譚誌傑還是有些疑惑,畢竟這些事雖說不是機密,但也不會傳的滿大街都是。
從獨立團時代開始,張弛就展現出了強大的情報能力,很多盟軍和鬼子的將領資料、人際關係、兵員編製似乎都裝在張弛的腦袋裏,隨口就能說出來,讓譚誌傑、郝猗等下屬驚訝萬分。
譚誌傑轉念一想,也隻能把其歸功於張弛背後有一隻地跨歐亞非三洲的超級情報網,張弛本人背景並不簡單上。
咽了咽口水,放下這些雜七雜八的念想,譚誌傑專心研判起情報。
“情報上說鬼子一口氣派出了兩個戰車聯隊,這是要和我們打坦克大決戰啊。”仔細看完情報,譚誌傑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