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扶桑鬼子的戰略是:沒有戰略
遠征軍,從收編潰兵開始稱霸南洋 作者:土豆勇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8月15日,位於星洲的扶桑南方軍司令部內。
南方軍司令官寺內壽一正坐在寬大的辦公桌前,臉上布滿了沉重的陰雲。
他麵前豪華辦公桌的桌麵上散落著幾份密報,每一份都來自不同的情報部門,然而這些報告的結論卻彼此矛盾,令他無法抉擇。
雖然很多人都認為情報工作的難點在於能夠收集的情報太少,獲取信息困難。
但寺內壽一知道,情報工作的真正難點是如何在堆積如山的虛假“噪音”或過時信息中剔除出真相。
曆史也已經無數次證明這一點——無論是‘巴巴羅薩行動’還是‘珍珠港奇襲’,其實大毛和白鷹的情報部門在事先都接到了大量的情報提醒他們這種突襲將要發生。
那為什麽這些突襲還會順利發生?
並不是這些情報部門的高官傻到情報在臉上都看不到,而是因為他們同時還接收到了同樣大量的“安撫性”情報告知他們——“一切都很正常,這些突襲不會發生。”
現在南方軍司令官寺內壽一就陷入同樣的苦惱中。
他目光掃過麵前的四份報告,每一份都言之鑿鑿,卻互相矛盾。偏偏在他看來這四份報告每份都言之有理
其中一份報告指出新改型的九七式中型戰車所向披靡,在南洋戰場和乾國戰場上麵對t-26、m3斯圖亞特等輕型戰車戰無不勝。
附在報告中的戰報數據表明這些九七改式都在裝甲對戰中取得了巨大的戰損比優勢。(鬼子的戰報數據懂得都懂)
報告還強烈建議大本營加快九七改的量產。
而另一份報告則指出,這款九七改在麵對勃固的那支神秘的‘遊擊獨立團’時,裝甲薄弱,火力孱弱,在甲彈對抗中全麵失敗,是不折不扣的失敗設計。
報告稱這款戰車之糟糕甚至有損國威,強烈要求大本營槍斃三菱重工的那些國賊設計師們,徹底廢棄九七改,並立刻展開新一型主力戰車的設計工作。
報告內還附帶了一份前線機甲部隊認為的‘新式’戰車應該有技術指標。
“正麵裝甲應達到80mm,最好是使用焊接而不是鉚接工藝?主炮口徑不應小於70mm,千米距離上的穿甲威力不應小於70mm?最大越野速度不應小於35km\/h?”
寺內壽一看著手中紙上這如同天方夜譚一般的技術指標要求,眉頭微皺,冷笑一聲。
他很清楚,以三菱重工目前的技術水平,就是威脅把三菱上下全部槍斃,他們也無法立刻造出如此強悍的戰車。
寺內陷入沉思,雙手在桌上微微摩挲。
作為一位資深軍官,他知道對於戰爭來說,時間和資源的限製才是最大的瓶頸。
這兩份報告看似都有其道理,但對新武器過於苛刻的要求隻會讓局勢雪上加霜。
兩難之間,他決定在報告上做一個折衷的批示:“建議三菱為九七改更換新型發動機和主炮,正麵裝甲加厚至50毫米,在原有生產線的基礎上盡快量產。”(這個數據就是換炮的一式中戰設計)
這份看似溫和的決策,既避免了直接否定現有戰車,也給了三菱一定的緩衝時間來改進設計。
但寺內壽一心知肚明,這不過是一個短暫的權宜之計。
無論是工業水平還是資源稟賦,扶桑與盟軍三強相比都有巨大的差距,不可能靠一兩份報告或技術改進來扭轉。
作為伯爵之子,發動戰爭的罪魁禍首之一的寺內壽一此刻已經隱隱感覺到了未來的灰暗。
一連串的戰爭固然緩解了‘皇\\道派’激進青年們的不滿,但是麵對西方各國的龐大力量,他真的能贏到最後嗎?
放下心事,寺內壽一的目光轉向桌上的另外兩份報告。
這兩份文件的觀點截然不同,但都事關南方軍的未來戰略方向。
他先拿起第一份報告,目光迅速掃過紙麵。
這份報告認為,在席卷東南亞後,盟軍已喪失了對扶桑軍的有效反擊能力。
扶桑海軍已經牢牢控製了南洋的海上交通線,零星的反抗活動完全可以由當地的偽軍和新組建的守備旅團、守備聯隊來應對。
這是主張“固守”的戰略,認為南方軍應轉為守勢,將主力師團抽調迴本土或者乾國大陸戰場。
報告還進一步建議,與此相結合,應對陸軍部隊進行改編,複員等革新軍容措施,削減陸軍規模,同時優先發展戰車、卡車等機動兵器,提升陸軍的機動性與現代化程度。
寺內壽一放下報告,暗自沉思。
削減兵力、集中資源革新軍事裝備的建議看似合理。
但由於鬼子天生的那種“我要贏贏贏、大贏特贏”的盲目賭徒心理,他本人實際上是不看好這個提議的。
由於鬼子上層的短視,此時的扶桑甚至沒有一個總的戰爭規劃。
完全就是一副‘打到哪裏算哪裏’的心態。
因此寺內壽一本人做為南方軍司令官當然是反對固守的。
他轉向第二份報告。
這份文件則是截然相反的觀點,主張采取進攻戰略。
建議南方軍應立即集結兵力,對身毒發起全麵進攻,奪取那裏的黃金和糧食,徹底摧毀約翰國的戰爭潛力。
報告甚至明確指出,精銳師團、戰車部隊和飛行部隊應調往勃固,先肅清山區中那支製造了不少麻煩的“遊擊獨立團”,然後兵分兩路。
一路從滇西攻入乾國大後方,直逼山城;另一路西進身毒大平原,徹底征服身毒。
“攻與守,這真是永恆的戰爭命題啊...”
寺內壽一揉了揉太陽穴。
盡管他本人對於第二份報告更加看好,但是在第一份報告文件的末尾,還清楚地寫著這份報告的撰寫者——幾位中將、少將,都是軍中有頭有臉的人物。
“這些人,誰都不想得罪啊...”
他輕歎一聲,抓起筆在空白處寫下了自己的建議——一份折中但偏向進攻的方案。
寺內壽一的上位完全是因為他曾經解決了‘皇\\道派’和‘統\\製派’的一些“小矛盾”,所以他提議從南洋抽調近衛、第2、第4、第5幾個師團迴到本土,以緩解國內的緊張局勢。
(由於白鷹很快發動了瓜島戰役,這次抽調並沒有實行,反而後期加強了大量師團去往太平洋方向)
避免“小矛盾”再次發生,同時增強陸軍在國內的實力,防止海軍武力倒閣。
但同時,他也要求保持第15軍在勃固的存在,威脅約翰人和乾國的大後方。
“為了接下來的身毒作戰,抽調更多戰車聯隊的戰車和步兵前往勃固吧。對了,作戰的第一階段就先把那支勃固山區內的‘跳蟲’徹底碾死吧。”
隨著寺內壽一的自言自語,一場針對張弛獨立團的進攻即將開始。
南方軍司令官寺內壽一正坐在寬大的辦公桌前,臉上布滿了沉重的陰雲。
他麵前豪華辦公桌的桌麵上散落著幾份密報,每一份都來自不同的情報部門,然而這些報告的結論卻彼此矛盾,令他無法抉擇。
雖然很多人都認為情報工作的難點在於能夠收集的情報太少,獲取信息困難。
但寺內壽一知道,情報工作的真正難點是如何在堆積如山的虛假“噪音”或過時信息中剔除出真相。
曆史也已經無數次證明這一點——無論是‘巴巴羅薩行動’還是‘珍珠港奇襲’,其實大毛和白鷹的情報部門在事先都接到了大量的情報提醒他們這種突襲將要發生。
那為什麽這些突襲還會順利發生?
並不是這些情報部門的高官傻到情報在臉上都看不到,而是因為他們同時還接收到了同樣大量的“安撫性”情報告知他們——“一切都很正常,這些突襲不會發生。”
現在南方軍司令官寺內壽一就陷入同樣的苦惱中。
他目光掃過麵前的四份報告,每一份都言之鑿鑿,卻互相矛盾。偏偏在他看來這四份報告每份都言之有理
其中一份報告指出新改型的九七式中型戰車所向披靡,在南洋戰場和乾國戰場上麵對t-26、m3斯圖亞特等輕型戰車戰無不勝。
附在報告中的戰報數據表明這些九七改式都在裝甲對戰中取得了巨大的戰損比優勢。(鬼子的戰報數據懂得都懂)
報告還強烈建議大本營加快九七改的量產。
而另一份報告則指出,這款九七改在麵對勃固的那支神秘的‘遊擊獨立團’時,裝甲薄弱,火力孱弱,在甲彈對抗中全麵失敗,是不折不扣的失敗設計。
報告稱這款戰車之糟糕甚至有損國威,強烈要求大本營槍斃三菱重工的那些國賊設計師們,徹底廢棄九七改,並立刻展開新一型主力戰車的設計工作。
報告內還附帶了一份前線機甲部隊認為的‘新式’戰車應該有技術指標。
“正麵裝甲應達到80mm,最好是使用焊接而不是鉚接工藝?主炮口徑不應小於70mm,千米距離上的穿甲威力不應小於70mm?最大越野速度不應小於35km\/h?”
寺內壽一看著手中紙上這如同天方夜譚一般的技術指標要求,眉頭微皺,冷笑一聲。
他很清楚,以三菱重工目前的技術水平,就是威脅把三菱上下全部槍斃,他們也無法立刻造出如此強悍的戰車。
寺內陷入沉思,雙手在桌上微微摩挲。
作為一位資深軍官,他知道對於戰爭來說,時間和資源的限製才是最大的瓶頸。
這兩份報告看似都有其道理,但對新武器過於苛刻的要求隻會讓局勢雪上加霜。
兩難之間,他決定在報告上做一個折衷的批示:“建議三菱為九七改更換新型發動機和主炮,正麵裝甲加厚至50毫米,在原有生產線的基礎上盡快量產。”(這個數據就是換炮的一式中戰設計)
這份看似溫和的決策,既避免了直接否定現有戰車,也給了三菱一定的緩衝時間來改進設計。
但寺內壽一心知肚明,這不過是一個短暫的權宜之計。
無論是工業水平還是資源稟賦,扶桑與盟軍三強相比都有巨大的差距,不可能靠一兩份報告或技術改進來扭轉。
作為伯爵之子,發動戰爭的罪魁禍首之一的寺內壽一此刻已經隱隱感覺到了未來的灰暗。
一連串的戰爭固然緩解了‘皇\\道派’激進青年們的不滿,但是麵對西方各國的龐大力量,他真的能贏到最後嗎?
放下心事,寺內壽一的目光轉向桌上的另外兩份報告。
這兩份文件的觀點截然不同,但都事關南方軍的未來戰略方向。
他先拿起第一份報告,目光迅速掃過紙麵。
這份報告認為,在席卷東南亞後,盟軍已喪失了對扶桑軍的有效反擊能力。
扶桑海軍已經牢牢控製了南洋的海上交通線,零星的反抗活動完全可以由當地的偽軍和新組建的守備旅團、守備聯隊來應對。
這是主張“固守”的戰略,認為南方軍應轉為守勢,將主力師團抽調迴本土或者乾國大陸戰場。
報告還進一步建議,與此相結合,應對陸軍部隊進行改編,複員等革新軍容措施,削減陸軍規模,同時優先發展戰車、卡車等機動兵器,提升陸軍的機動性與現代化程度。
寺內壽一放下報告,暗自沉思。
削減兵力、集中資源革新軍事裝備的建議看似合理。
但由於鬼子天生的那種“我要贏贏贏、大贏特贏”的盲目賭徒心理,他本人實際上是不看好這個提議的。
由於鬼子上層的短視,此時的扶桑甚至沒有一個總的戰爭規劃。
完全就是一副‘打到哪裏算哪裏’的心態。
因此寺內壽一本人做為南方軍司令官當然是反對固守的。
他轉向第二份報告。
這份文件則是截然相反的觀點,主張采取進攻戰略。
建議南方軍應立即集結兵力,對身毒發起全麵進攻,奪取那裏的黃金和糧食,徹底摧毀約翰國的戰爭潛力。
報告甚至明確指出,精銳師團、戰車部隊和飛行部隊應調往勃固,先肅清山區中那支製造了不少麻煩的“遊擊獨立團”,然後兵分兩路。
一路從滇西攻入乾國大後方,直逼山城;另一路西進身毒大平原,徹底征服身毒。
“攻與守,這真是永恆的戰爭命題啊...”
寺內壽一揉了揉太陽穴。
盡管他本人對於第二份報告更加看好,但是在第一份報告文件的末尾,還清楚地寫著這份報告的撰寫者——幾位中將、少將,都是軍中有頭有臉的人物。
“這些人,誰都不想得罪啊...”
他輕歎一聲,抓起筆在空白處寫下了自己的建議——一份折中但偏向進攻的方案。
寺內壽一的上位完全是因為他曾經解決了‘皇\\道派’和‘統\\製派’的一些“小矛盾”,所以他提議從南洋抽調近衛、第2、第4、第5幾個師團迴到本土,以緩解國內的緊張局勢。
(由於白鷹很快發動了瓜島戰役,這次抽調並沒有實行,反而後期加強了大量師團去往太平洋方向)
避免“小矛盾”再次發生,同時增強陸軍在國內的實力,防止海軍武力倒閣。
但同時,他也要求保持第15軍在勃固的存在,威脅約翰人和乾國的大後方。
“為了接下來的身毒作戰,抽調更多戰車聯隊的戰車和步兵前往勃固吧。對了,作戰的第一階段就先把那支勃固山區內的‘跳蟲’徹底碾死吧。”
隨著寺內壽一的自言自語,一場針對張弛獨立團的進攻即將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