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楓之所以與唐伯虎連麥失敗,主要原因還是因為當時的唐伯虎抑鬱不得誌,根本沒有心思接受這種奇特的跨位麵時空的連麥!


    唐伯虎雖然年少就已經成名,考中解元之後更是被評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但是在他進京參加會試的時候,卻卷入了徐經泄題案中,最後雖然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他賄賂主考官,但也定了其他罪名,被貶為小吏。


    從此之後,唐伯虎整日買醉,陷入了頹廢之中,後來寧王造反,唐伯虎裝瘋賣傻才得以推脫,但最終也沒有受到朝廷重用。


    一個事事不如意的人,根本沒有心情和秦楓這個來自未來世界的人連麥,所以當一方不主動接受連麥的情況下,連麥會失敗。


    此刻的秦楓也很鬱悶,第一次連麥失敗讓他對自己的係統產生了一些小小的懷疑,畢竟這個功能在沒有得到證實之前,他的內心還是抱著懷疑的態度,不可能完全相信。


    接下來秦楓閑著無聊,又開始刷短視頻做任務,雖然這些任務是小錢,但蚊子再小也是肉啊!


    隨後秦楓開始刷專題視頻,畢竟專題視頻得到的獎金是最高的。


    秦楓最後選擇了三國專題視頻,因為他對三國故事更感興趣,別的朝代就遠遠不如三國那麽吸引人啊!


    秦楓打開三國專題視頻之後,第一個被介紹的人物就是張角。


    張角(?-184年),冀州巨鹿人, 東漢末年太平道首領、黃巾起義領導人,自號大賢良師、天公將軍。


    張角出身巨鹿, 最初以傳授弟子法術和咒語,創立了太平道,後來通過符水治療病人,在青、徐、幽、冀等八州發展了數十萬信徒。


    隨後張角整編信徒,在各地傳布口號,預謀起事。


    中平元年(184年),在渠帥馬元義謀劃起事被殺後,張角發動黃巾起義,號召三十六萬部眾同日起事。


    但不久張角便被北中郎將盧植打敗,逼得退守廣宗,並於同年秋冬間病逝。


    張角生平主要事跡便是創立太平道和發動黃巾起義。


    他創立的太平道,被視作道教的正式開端,甚至深深影響著後世道教的發展。


    而黃巾起義,則是中國曆史上第一次以宗教形式發動的農民起義運動,它沉重打擊東漢王朝的統治秩序,造就了東漢末年軍閥割據的局麵,最終導致了東漢王朝的覆滅。


    張角最初是在魏郡傳播太平道。


    他以符水咒說為人治病,很多病人因為喝下他念過咒語的符水,在跪拜懺悔後痊愈,將張角奉為神明。


    同時,張角還派遣弟子四處行走,宣揚他的事跡和太平道的理念,十多年的時間裏,信徒便擴充了數十萬人,遍布青州、徐州、幽州、冀州、荊州、揚州、兗州和豫州各州,都聽從張角的號令。


    當時郡縣上的官員都沒看出張角的用心,反而認為張角善於教化,才使得百姓紛紛歸心。


    為了便於起事,張角將追隨他的信徒分為三十六方,一方就是一支軍隊,他以渠帥為各方的將領,大方統率萬餘人,小方則六七千人。


    最初張角策劃在中平元年(184年)三月五日起事,他在各地傳布“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


    還讓信徒用白土在都城洛陽和州郡官府牆壁京上標記“甲子”二字,作為起事後攻打的目標。


    張角還讓大方渠帥馬元義將荊揚二州的數萬信徒收攏到鄴城,並派遣他去洛陽聯絡中常侍封諝、徐奉等作為內應,雙方約定在三月五日內外同時發起動亂。


    張角的弟子濟南人唐周上書告發他們的謀劃,接著馬元義在洛陽被逮捕,處以車裂之刑。


    靈帝下令誅殺了宮廷內外張角的信徒一千多人,並在各地抓捕張角等太平道的首領。


    中平元年(184年)二月, 自知事情敗露的張角殺人祭天,自稱天公將軍,其弟張寶稱地公將軍、張梁稱人公將軍, 三人號令麾下三十六萬部眾,於同日起事。


    因為起義軍頭戴黃巾做標記, 當時的人稱唿他們“黃巾”。


    黃巾軍焚燒官府,劫掠豪強地主聚集的塢堡,各地州郡抵抗不住,盡皆陷落,官員逃亡眾多,不過十天左右,天下群起響應,京師大為震動。


    中平元年(184年)三月, 北中郎將盧植奉命討伐張角,盧植連戰連捷,斬獲萬餘人,逼得張角等人退守廣宗。


    為了攻下廣宗,盧植在城池四周大築圍牆、挖掘壕溝,還命人製作雲梯。


    就在他快要拿下廣宗的時候,盧植受到宦官誣陷,被押解迴京, 並由東中郎將董卓接替。


    但董卓很快在下曲陽被張角擊敗,靈帝便換上左中郎將皇甫嵩討伐張角。


    八月, 皇甫嵩到來不久後,張角便因病去世了,但廣宗的黃巾軍在張梁的指揮下,仍舊抵抗了皇甫嵩兩個月。


    某天,久攻不下的皇甫嵩下令閉營讓士兵休息。


    等到晚上,黃巾軍懈怠下來,皇甫嵩深夜召集軍隊,在雞鳴時分趕到張梁的營壘,忽然發動進攻。


    戰到黃昏,皇甫嵩斬殺了張梁在內的黃巾軍三萬多人,攻破廣宗。


    隨即皇甫嵩命人挖開張角的墳墓,剖棺戮屍, 並將其首級送到洛陽報功。


    在傳教之初,張角最先是遵行黃老道, 漢靈帝建寧年間(公元168年-公元172年),張角假托神靈傳道, 奉“中黃太乙”為至尊天神,以《太平經》為主要經典,傳授法術和咒語廣收門徒,創立太平道。


    張角根據《太平經》中“柱天蚑群行之言,不若國一賢良也”之意,自稱大賢良師,其弟張寶、張梁也跟著稱大醫。


    在他們之下,另有八位神使行走四方,以行善教化之名收納信徒。


    身為太平道首領的張角則從魏郡開始傳播太平道的教義, 他持九節杖為符祝, 宣稱太平之氣將至,太平之世將來,反對剝削聚斂,主張周窮救急、互相幫助,以“跪拜首過,符水咒說”為人療病的方式傳教。


    中平元年(184年),張角以“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為口號,自稱天公將軍,號召太平道三十六方部眾於同日起義,因為起義軍頭戴黃巾為標識,當時的人稱唿他們為“黃巾”和“蛾賊”, 後世也將這場起義稱為“黃巾起義”。


    雖然黃巾起義實際爆發於二月,但在張角將太平道數十萬信徒整合為三十六個名為“方”的軍事集團時,他便已經有了起義的預謀。


    張角最初定下的計劃是在三月五日起事,並讓渠帥馬元義將荊揚二州的數萬信徒收攏到鄴城。


    雖然黃巾起義事出突然,但畢竟張角謀劃、組織已久,緊隨著張角,太平道三十六方信徒蜂擁而起。


    聲勢浩大的黃巾軍焚燒官府,劫掠豪族地主聚居的塢堡,各地州郡盡皆陷落,甚至連安平王劉續和甘陵王劉忠都被河北黃巾軍活捉。


    在不斷地勝利中,黃巾軍也迅速擴大,很快遍及長江以北的廣大地區,並且形成了潁川、南陽以及張角兄弟麾下黃巾軍所在的河北三大主要戰區;從南北兩個方向,對東漢的都城洛陽形成包圍之勢。


    為了防備黃巾軍的進攻,河南尹何進被晉為大將軍,率重兵駐紮洛陽附近的都亭。


    同時,東漢朝廷在八個關口設置都尉,以加強洛陽外圍防禦。


    漢靈帝下詔大赦黨人,緩和統治集團內部的矛盾;又派遣北中郎將盧植討伐河北黃巾, 各地豪強地主也紛紛配合朝廷軍隊對各地黃巾進行鎮壓。


    麵對朝廷軍隊和地方義軍的雙重鎮壓,各地的黃巾軍在數月間被逐個擊破。


    到秋冬之間,張角病逝,其弟張梁、張寶先後在廣宗、下曲陽被殺。


    黃巾主力由此被東漢朝廷徹底鎮壓,黃巾起義也宣告失敗。


    但是此後的數十年間,始終有大大小小的黃巾餘黨在各地堅持鬥爭,一直持續到東漢滅亡。


    張角創立的太平道和同時期的五鬥米道因為有著公認的宗教首領、統一的宗教經典、固定的宗教信仰、嚴密的宗教組織這四大宗教要素,被後世視為道教的正式開端。


    而如太平道樂等張角為傳播太平道所製定的各種科儀,也影響著日後正統道教的演進路徑。


    當然,太平道對道教發展影響最大的還是張角以其名義所發動的黃巾起義。


    作為太平道對本教經典《太平經》所弘揚的太平信仰的一次踐行,黃巾起義是消極無為的先秦道家開始向積極有為的魏晉道教轉型的標誌, 也為緊接著的如曹魏等封建王朝建立宗教政策提供了教訓。


    後世道教上層出世修仙與下層入世濟民的宗教格局便是基於曹操對道教的政策逐漸演變而成。


    張角領導的黃巾起義雖然沒能直接推翻東漢政權,卻沉重打擊了東漢王朝的統治秩序,使得宦官和士大夫集團矛盾進一步激化,讓本就腐敗的東漢政治越發黑暗。


    同時由於黃巾起義在攻陷州郡過程中,著重對豪強地主進行打擊,使得戰後北方出現大量荒地,這極大緩和了東漢以來土地的惡性兼並。


    黃巾起義還開創了中國農民起義運動借助宗教名義開展的先河, 後世如宋元間的白蓮教、清末的太平天國、義和團等農民起義運動,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黃巾起義的影響。


    而平定黃巾起義後,東漢朝廷總結教訓,將軍政大權下放到地方, 促使了東漢末年軍閥割據局麵的產生,直接動搖了東漢王朝的統治根基。


    ……


    在張角之後,天幕第二個介紹的是水鏡先生。


    司馬徽,字德操,潁川陽翟人。為人清高拔俗,學識廣博,有知人論世、鑒別人才的能力,受到世人的敬重。


    南郡人龐統聽說司馬德操住在潁川,所以走了兩千裏路去拜訪他。


    到了潁川,正遇上司馬徽正在采桑葉,龐統便在車裏對司馬徽說:“我聽說大丈夫處世,就應該做大官,辦大事,哪有壓抑長江大河的流量,去做蠶婦的事!”


    德操說:“您暫且下車。您隻知道走小路快,卻不擔心迷路。從前伯成寧願耕作,也不羨慕諸侯的榮耀;原憲寧願住在以桑木為門軸的簡陋屋舍裏,也不願住官邸。哪有住在豪華的房屋裏,外出騎肥壯的馬,左右要有十幾個侍女侍候,才算是與眾不同的道理呢?這正是隱士許由、巢父感慨的原因,也是清廉之士伯夷、叔齊長歎的來由。即使有呂不韋的爵位,齊景公的富有,也是不值得尊敬的。”


    龐統說:“我出生在邊遠偏僻的地方,很少見識到大道理。如果不叩擊一下聲音洪亮的鍾鼓,那就不知道它的聲音之響。”


    司馬徽與龐統相互交談,不分晝夜。


    談論後,司馬徽對龐統十分驚異,並稱龐統是南州名士之首,使龐統漸漸為他人所知。


    司馬徽博學多識,精通奇門、經學,在荊州時與漢末名士宋忠齊名。


    荊州南陽人劉廙、襄陽人向朗就曾經是司馬徽的學生; 益州涪人尹默、李仁因為益州隻流行今文經學,特意來荊州從司馬徽、宋忠學習古文經學。


    司馬徽知道劉表心胸狹隘,一定會謀害善者,所以緘口不言,不談論時勢。


    有人對劉表說:“司馬德操是奇士,但沒有遇上知己。”


    後來,劉表親自去拜訪司馬徽,並說:“人們所說的都是虛妄不實的話,這人隻是一個小書生而已,他的見識和普通人一樣。”


    司馬徽與荊州名士龐德公等人以及流寓到襄陽的韓嵩、石韜、孟建、崔州平等人均有交往,關係甚密。


    司馬徽視龐德公為兄長,被龐德公稱為“水鏡”。


    漢末士人大多追逐功名,各奔其主,而諸葛亮、龐統卻隱居在襄、漢之間,淡泊名利,不輕易投靠他人,司馬徽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龐統。


    後來,依附劉表、屯駐新野的劉備前去拜訪司馬徽,並和司馬徽討論世事。


    司馬徽對劉備說:“一般的讀書人和見識淺陋的人怎麽能認清天下大勢呢?隻有能認清天下大勢的人,才稱得上是俊傑。”


    劉備問誰才可以稱得上俊傑,司馬徽迴答說:“諸葛亮、龐統”。


    同時,徐庶也曾經向劉備推薦過諸葛亮和龐統。


    劉備便以諸葛亮、龐統為軍師中郎將。


    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曹操南征,劉琮投降,司馬徽也被曹操所得,曹操想重用他,但司馬徽在此後不久就病死了。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刷視頻通古代,古人都亞麻呆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邁克爾傑克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邁克爾傑克驢並收藏我刷視頻通古代,古人都亞麻呆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