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大家之所以對白居易有這麽多的質疑,主要原因在於對方的文學作品是以數量擴大影響力,並非像李白、杜甫那樣以高質量為主。


    當然,白居易也有一些傳世佳作,尤其是敘事長篇方麵的造詣很高,隻不過他相比之下缺少了一些人格魅力。


    白居易之所以沒有那麽高的人氣,這和他的性格和個人魅力有很大關係。


    有人說白居易是一個典型的精致利己主義者,雖然他的詩文之中也有體恤百姓和憂國憂民,但他自己的生活卻比較鋪張浪費和混亂。


    還有人說白居易是朝廷的筆杆子,沒有文人該有的傲骨,這方麵就比著很多人差了許多。


    但是不管怎樣,白居易對後世的文化還是有很大影響的,如果他不是一個圓滑的人,也許就不會有這麽多的傳世名篇保存下來,興許也會像王勃、駱賓王等人英年早逝,又或者像杜甫那樣一生蹉跎。


    ……


    在白居易之後,第七位文壇大家上榜。


    第七位:關漢卿。


    關漢卿(約1234年以前 -約1300年 ),原名不詳,字漢卿,號已齋(又作一齋、已齋叟), 漢族,解州人, 另有籍貫大都 和祁州等說。


    元雜劇奠基人,與白樸、馬致遠、鄭光祖並稱為“元曲四大家”,關漢卿居四大家之首。


    他一生的戲劇創作十分豐富。


    劇目有六十多個,劇本大多散佚。


    他的雜劇,有悲劇、有喜劇,題材廣闊,深刻地揭露了元代腐朽黑暗的社會現實。


    他的《竇娥冤》《救風塵》《望江亭》《魯齋郎》《單刀會》都是膾炙人口的作品。


    尤其是《感天動地竇娥冤》,是元劇中最優秀、最光輝的劇本,它猶如一篇聲討元代統治者的檄文,通過純潔、善良的竇娥的悲劇,揭露了元代社會高利貸盤剝、地痞流氓橫行和官吏貪贓枉法、草菅人命的罪行,鞭撻了元代社會的混亂、畸形和吃人的醜惡本質。


    在長期的創作實踐中,形成了他的主題深刻、結構嚴謹、形象活潑鮮明、語言潑辣質樸的雜劇特色。他是中國戲劇史上作品最多,成就最大的一位作家。


    關漢卿出生於金末,醫戶家庭的出身,生活條件明顯優越於一般百姓,才使得他能在教育遠未普及的封建社會,尤其是在一個連年戰事、社會動蕩不安的時代背景下,有幸接受了教育,而且教育程度相對也比較高。


    元統一全國以後,按照關漢卿行醫世家的出身,被政府編入“醫戶”,實際上是一個接近群眾的普通下層醫人,編劇和演出活動隻不過是兼職和謀生的手段。


    元代大都是聞名世界的商業中心,旅行家馬可波羅描述了元大都的繁華景象,人口眾多,華屋巨室列布,四方異域之人會聚,而且“外國巨價異物及百物之輸入此城者,世界諸城無能與比。“


    蒙古滅金以後,為了謀生,關漢卿來到大都,並開始專事戲劇活動。


    關漢卿高才風流,在大都生活的日子裏,進娛樂場所從事雜劇創作活動,甚至親自粉墨登場。


    他主持玉京書會時,和曲家王和卿、楊顯之、費君祥、梁進之等等有較密切的交往,常在一起商酌文辭,評改作品。


    他留戀於勾欄瓦肆,與一些著名藝人也相當熟悉,他可能與戲曲家王實甫有一定關係,據說兩人共同完成了雜劇《西廂記》,《崔張十六事》散曲可以為證。


    元代,除大都外,南方的杭州、蘇州、廣州、泉州、揚州、鎮江等地商業也十分發達。


    南宋亡國以後,大批北方劇作家和表演者為了謀生,紛紛南下。


    關漢卿也南下揚州、杭州等地,繼續從事他的藝術活動,而南方的富庶繁華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杭州演出、遊曆後,曾以”普天下錦繡鄉,寰海內風流地”之語盛讚杭州,描繪了這座城市的秀麗風光和繁華生活。


    揚州,中國古代風流才子,隻要拉得上關係,總愛提上一提,關漢卿在這裏見到了珠簾秀,並寫下了《贈珠簾秀》:“十裏揚州風物妍,出落著神仙”,才子佳人故事上演。


    並與珠簾秀弟子賽簾秀、燕山秀,以及侯耍俏、黑狗頭,還有尊王和卿為“伯父”的順時秀等雜劇演員相識。


    關漢卿雜劇涵蓋麵非常廣泛,幾乎涉及到元代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按內容大致可分為三類:


    第一類公案劇,揭露政治黑暗和統治者的殘暴,觸及尖銳的社會矛盾, 歌頌了人民的反抗鬥爭。


    如《竇娥冤》《蝴蝶夢》《魯齋郎》等。


    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竇娥冤》,被列入世界大悲劇之中,反映了人民的鬥爭精神,控訴社會黑暗。


    作品寫了一個弱小無靠的寡婦竇娥,在貪官桃杌的迫害下,被誣為“藥死公公”,斬首示眾。


    竇娥的冤案有巨大的典型意義,作家以“人命關天關地”的高度社會責任感,提出了封建社會裏“官吏每無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難言”這個帶普遍意義的問題,強烈地控訴了封建製度與民為敵、殘民以逞的罪惡。


    第二類婚姻愛情劇,主要是描寫下層婦女的生活和鬥爭,突出她們在鬥爭中的勇敢和機智,肯定女性對於婚姻的自主選擇。


    那些貌似強大的壞人,在聰明的對手麵前,一個個被簸弄得象泄了氣的皮球,因此作品也帶有更多的喜劇意味。


    如《救風塵》《望江亭》《金線池》《調風月》《拜月亭》等。


    其中以《救風塵》為最有代表性。


    《救風塵》寫妓女宋引章與窮秀才安秀實相戀,後貪圖財物嫁給富商周舍,結果被朝打暮罵,受盡苦楚。妓女趙盼兒假意要嫁給周舍,設計救出了宋引章。


    宋引章嫁給安秀實。


    作品同情社會底層的妓女和儒生,揭露了官商的虛偽殘暴。


    第三類曆史劇,通過塑造英雄人物形象,歌頌英雄,賦予英雄人物以拯救蒼生的使命,表達了他對社會現實黑暗的批判和對英雄再世的渴望。


    如《單刀會》《西蜀夢》。


    以《單刀會》的成就最為突出,取材於《三國誌·魯肅傳》,寫吳國名臣魯肅為了索取荊州,設宴邀請關羽,關羽單刀赴會的故事,塑造了一個大義凜然、無所畏懼的英雄形象。


    關漢卿的這些曆史劇來源於史傳,但又超越史傳。


    他創作的立足點不在於再現曆史的真實,而是借曆史題材融進大量的現實內容,著重體現曆史劇創作的時代精神和戲劇文字的基本特征,這便是關漢卿的曆史劇的精華所在。


    在這些曆史劇中,關漢卿讚美正義的事業,歌頌英雄的業績,表現了一個正直戲劇家的愛憎感情,這和他在其他劇作裏所體現的精神是一致的。


    由於曆史和階級的局限,關漢卿以農民階級的立場來批判封建統治者,對黃巢和梁山泊農民起義的看法依然擺脫不了傳統的偏見。


    某些劇作宣揚封建倫理道德,如《陳母教子》。


    有些作品存在著勾欄調笑作風,流露了低級庸俗的情趣。


    特別要指出的是關劇對清官、“王法”充滿幻想。


    靠清官、“王法”來主持公道,昭雪民冤,雖然也表現了作家的正義感,但這隻不過是一種社會改良主義的幻想,不可能是醫治社會弊病的靈丹妙藥。


    ……


    當關漢卿的名字出現在天幕榜單上的時候,各個位麵、各個時空的人們都懵逼了,因為在大家看來,這個根本沒有聽說過的小人物完全沒有上榜的資格!


    大元位麵。


    關漢卿自己看到天幕上的排行榜都有些懵逼。


    “我上榜了?我怎麽可能上榜?”


    “漢卿,你真的上榜了!竇娥冤不就是你寫的麽?天幕上的榜單肯定是你不會錯的!”


    “關某何德何能,怎麽能夠登上華夏文壇的榜單?”


    關漢卿還是有自知之明的,他覺得自己在詩詞歌賦上的造詣遠不如那些前輩,別說是文壇前十位了,就算是有一百個名額,也根本輪不到他關漢卿啊!


    但他不知道的是,他的元代雜居開拓了一個新的文化豐碑,這對於整個華夏文壇都有著深遠的意義!


    很多人都熟知唐詩宋詞,因為唐詩宋詞簡單容易背誦,流傳範圍廣,傳頌度很高。


    但是大家都忽略了一點,真正給後世帶來巨大影響的還是元曲雜劇,也正是因為受了這方麵的影響,才導致唐詩宋詞走向沒落,而關漢卿在這方麵就有著非常突出的貢獻!


    ……


    當眾人都在議論關漢卿是否有資格上榜的時候,天幕中又出現了新的名單。


    第八位:施耐庵。


    施耐庵(約1296年-約1370年),原名施耳,字肇瑞,號子安,別號耐庵,江蘇興化人。


    原籍蘇州,後遷居淮安,或稱原籍淮安,居於杭州,後歸淮安故裏。


    元末明初文學家, 主要作品有《水滸傳》。


    施耐庵自幼聰明好學,元延佑元年(1314年)考中秀才,泰定元年(1324年)中舉人,至順二年(1331年)登進士。


    不久任錢塘縣尹,因替窮人辯冤糾枉遭縣官的訓斥,遂辭官迴家。


    至正十三年(1353年),與白駒場鹽民張士誠等人一起起義反元,因張士誠居功自傲,於是憤然離開平江,浪跡江湖,替人醫病解難。


    後入江陰祝塘財主徐騏家中坐館,除了教書以外,還潛心研究創作。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施耐庵渡江北上在海濱白駒隱居專心創作。


    明洪武三年(1370年),施耐庵在淮安逝世。


    施耐庵創作的《水滸傳》是中國的四大古典名著之一, 薈萃了民間流傳的梁山起義軍的故事,體現了人民群眾對曆史的認識和愛憎感情,表達了作者對起義軍農民的讚頌,一經問世就受到了廣大群眾的歡迎。


    施耐庵不僅有豐厚的生活底蘊,而且有很高的藝術表現才能,其創作對中國長篇小說的創作與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並為中國文學乃至世界文學增添了一份珍貴的財富。


    施耐庵因避戰亂遷興化隱居寫與元末農民起義領袖張士誠是同鄉。


    明代中葉以後,白駒場(鎮)曾隸屬過興化縣、東台縣、鹽城縣,鹽業管理曾隸屬過泰州、淮安分司。


    施耐庵自幼名彥端,字子安,屬相為猴。


    父親施元德,字長卿;母親卞淑貞,與蘇州楓橋遷鹽城便倉卞氏為同一支。


    施耐庵原籍蘇州閶門外施家巷,唐朝時施耐庵的先人從吳興到蘇州來做官,傳至施耐庵是十五世。


    後移居白駒場。白駒場地處裏下河下遊,溝河縱橫,港汊交錯,其父施元德以撐船為業,人稱“舟子”。


    耐庵有兩個弟弟,二弟彥明,三弟彥才。


    施耐庵童稚時聰穎過人,勤奮好學,稍長,常隨父親往來於家鄉各地和江南、淮北,眼界逐漸開闊。


    據民間傳說,張士誠起兵反元,在平江稱吳王,聘施耐庵為軍師。


    後張士誠降元,施耐庵屢諫不從,因而棄官去江陰祝塘東林庵坐館。


    朱元璋發兵圍攻平江,戰亂波及江陰,施耐庵想起先後曾任鬆江同知和嘉興路同知的好友顧逖是興化人。


    那裏地方偏僻,四周環水,交通不便,一向有“自古昭陽好避兵”之說,於是特意差人給顧逖送去一封信,並附詩一首:年荒世亂走天涯,尋得陽山好住家。願辟草萊多種樹,莫教李子結如瓜。


    顧逖見信後,馬上給施耐庵迴信,歡迎他來興化避難。


    信中也答詩一首:君自江南來問津,相送一笑舊同寅。此間不是桃源境,何處桃源好避秦。


    施耐庵接信後,將大弟彥明留在蘇州原籍,帶了續娶妻子申氏、二弟彥才和門人羅貫中,冒著烽煙,渡江北上,先在興化顧逖家中暫住,而後由顧逖相助,在興化以東人煙稀少的海濱白駒場購置了田地房產,在這裏隱居著《水滸》。


    明初洪武年間,梧塍徐氏九世徐麒(徐霞客高祖)以布衣承詔出使四川,功成辭官迴到故裏,名揚一時。


    徐麒請蘇州隱士施耐庵到家裏當私塾先生。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刷視頻通古代,古人都亞麻呆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邁克爾傑克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邁克爾傑克驢並收藏我刷視頻通古代,古人都亞麻呆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