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奇地平靜,甚至有些悵然若失。
本以為其他人會高興得手舞足蹈,但原來大部分人和我一樣,掛著不悲不喜的表情揮別了校園,好像和過去三年的每一次放學沒有多大區別。
隻是,再也聽不見那句「明天見」。
足足睡了十四個小時後,我才知道自己一旦懈怠下來能有多懶散。
我很想像一條死魚一樣在床上躺一整天,但由於下午要參加謝師宴,中午十二點的時候我不得不起了床。
早就去公司的爸媽給我留了早餐和一張字條,半夾在一本叫《經濟學原理》的書裏。
【霖霖,爸爸媽媽商量過後,一致認為你的大學專業最適合選擇金融學或者會計學,你可以開始看入門書籍了。】
金融學是什麽?
會計學是什麽?
經濟學又是什麽?
我壓根不了解,但剛考完試一點都不想碰任何一本書,決定明天再開始看。
謝師宴在城市廣場的一家新開的自助餐廳舉辦,班長挑的地點,整個告別儀式也是她籌備的。
她代表全班同學誠摯地向所有任課老師表達了感謝之情,然後在場的老師們輪流發言。
老師們講的話大差不差,「時間過得真快」「祝同學們前程似錦」「常迴母校看看」……諸如此類。
除了花姐。
花姐今天穿了一條白色連衣裙,像學校行政樓樓下種的純白色銀桂那般素淨和典雅。
在發言之前,她慢慢地環顧了一遍座席,仿佛是要把每個學生的臉都印刻在腦海裏。
我直覺她會講一些和其他老師不一樣的話,便提前打開了手機的錄音功能。
靜默半晌,花姐才開口。
「我今年34歲,不瞞你們說,在30歲之前我一直在思考自己人生的方向。
「曾經我以為高考是人生的終點站,那時候身邊的大人都跟我說高考完就自由了,我信以為真。
「但其實高考站之後還會有大學站、職場站、戀愛站……數不清的站點,沒有盡頭。
「剛工作那兩年,我非常害怕出錯,做每一件事的時候都會像在考試那樣,考慮自己的做法和方式,符不符合世俗標準裏的答案,一旦事情稍微偏離標準答案的方向,我就會覺得自己一塌糊塗一無是處。
「直到有一次,我真的犯了一個大錯,和標準答案完全相悖,和父母的期待完全相反,我以為我的人生從此以後就會潰爛,但當我咬咬牙強撐過去,多年後再迴頭看時,卻恍然發現,原來沒關係的,在車上打瞌睡沒關係,坐過站沒關係,下錯站沒關係,不上車也沒關係,我還有很多條路可以走,我甚至,可以停下來看看那些不曾細細欣賞過的風景。
「但親愛的同學們,我依然不能輕飄飄地和你們說『不用管別人,想做什麽就做什麽吧』,因為人生既不是過於局限的軌道,也不是過於自由的曠野,因為選擇踏上非標準答案的道路的代價終究是由你們個人去承受。作為老師,我隻能站在月台,祝福遠行的你們不要害怕試錯,早日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屬於自己的主線劇情,找到真正的自己。
「最後——對於很多人而言,今天的這一麵可能就是最後一麵,希望大家好好道別,然後,各自珍重。」
花姐講完,掌聲四起。
在熱烈而持久的掌聲中,我看到有不少人淚流滿麵。
但我沒有。
不是不感動,隻是我最關注的是那句「高考完就自由了」——我爸媽也經常對我說這句話。
他們該不會是騙我的吧?
但自由是什麽,我突然發現我並沒有很理解。
謝師宴的末尾,老師們和我們舉杯高歌,我發自內心的高興,喝了一小杯酒,算是水果酒吧,很多人都喝了,可是陸騏然竟然隻喝白開水,出乎意料,不符合我對這個非主流傢夥的印象。
在班長的帶領下,我們全班還合唱了張雨生的《我期待》。
其中有一句歌詞我非常喜歡:昂首闊步,不留一絲遺憾。
希望未來的我能昂首闊步,不留遺憾。
墨魚一邊唱得破音一邊哭得稀裏嘩啦,環住我的手臂說:「以後要常聯繫。」
雖然我對此秉持懷疑態度,但我說:「好。」
散場的時候接近傍晚六點,夏季晝長,那時天仍很亮,我撐著遮陽傘在頌別大道公交車站等爸爸開車來接我,他待會要見客戶,順路送我迴家。
天邊飄浮著一大片嫣紅色的雲霞,我百無聊賴地望著,忽然,聽見旁邊有人喊我的名字。
對方的聲音低沉慵懶,很熟悉。
我移開傘麵,看見了站在一米之外的陸騏然,夕陽的餘暉正灑在他的臉上,顯得他右半邊臉好像泛著紅暈。
「嗯?」我的意思是「什麽事」。
陸騏然抿了一下唇,定睛注視著我卻久久不說話,整個人莫名看起來有些僵硬。
我猜測他應該是在等公交,便問道:「你坐哪路?」
他卻說:「你鞋帶鬆了。」
「……」
我低頭一看,果然鬆了。
我把傘遞給陸騏然,讓他幫我拿一下,然後蹲下繫鞋帶。
鞋帶剛係完,我爸就到了,搖下車窗叫我,「快點上車,這裏不能停太久。」
陸騏然把傘還給我,我跟他道了謝,就在爸爸的催促下匆忙上車。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本以為其他人會高興得手舞足蹈,但原來大部分人和我一樣,掛著不悲不喜的表情揮別了校園,好像和過去三年的每一次放學沒有多大區別。
隻是,再也聽不見那句「明天見」。
足足睡了十四個小時後,我才知道自己一旦懈怠下來能有多懶散。
我很想像一條死魚一樣在床上躺一整天,但由於下午要參加謝師宴,中午十二點的時候我不得不起了床。
早就去公司的爸媽給我留了早餐和一張字條,半夾在一本叫《經濟學原理》的書裏。
【霖霖,爸爸媽媽商量過後,一致認為你的大學專業最適合選擇金融學或者會計學,你可以開始看入門書籍了。】
金融學是什麽?
會計學是什麽?
經濟學又是什麽?
我壓根不了解,但剛考完試一點都不想碰任何一本書,決定明天再開始看。
謝師宴在城市廣場的一家新開的自助餐廳舉辦,班長挑的地點,整個告別儀式也是她籌備的。
她代表全班同學誠摯地向所有任課老師表達了感謝之情,然後在場的老師們輪流發言。
老師們講的話大差不差,「時間過得真快」「祝同學們前程似錦」「常迴母校看看」……諸如此類。
除了花姐。
花姐今天穿了一條白色連衣裙,像學校行政樓樓下種的純白色銀桂那般素淨和典雅。
在發言之前,她慢慢地環顧了一遍座席,仿佛是要把每個學生的臉都印刻在腦海裏。
我直覺她會講一些和其他老師不一樣的話,便提前打開了手機的錄音功能。
靜默半晌,花姐才開口。
「我今年34歲,不瞞你們說,在30歲之前我一直在思考自己人生的方向。
「曾經我以為高考是人生的終點站,那時候身邊的大人都跟我說高考完就自由了,我信以為真。
「但其實高考站之後還會有大學站、職場站、戀愛站……數不清的站點,沒有盡頭。
「剛工作那兩年,我非常害怕出錯,做每一件事的時候都會像在考試那樣,考慮自己的做法和方式,符不符合世俗標準裏的答案,一旦事情稍微偏離標準答案的方向,我就會覺得自己一塌糊塗一無是處。
「直到有一次,我真的犯了一個大錯,和標準答案完全相悖,和父母的期待完全相反,我以為我的人生從此以後就會潰爛,但當我咬咬牙強撐過去,多年後再迴頭看時,卻恍然發現,原來沒關係的,在車上打瞌睡沒關係,坐過站沒關係,下錯站沒關係,不上車也沒關係,我還有很多條路可以走,我甚至,可以停下來看看那些不曾細細欣賞過的風景。
「但親愛的同學們,我依然不能輕飄飄地和你們說『不用管別人,想做什麽就做什麽吧』,因為人生既不是過於局限的軌道,也不是過於自由的曠野,因為選擇踏上非標準答案的道路的代價終究是由你們個人去承受。作為老師,我隻能站在月台,祝福遠行的你們不要害怕試錯,早日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屬於自己的主線劇情,找到真正的自己。
「最後——對於很多人而言,今天的這一麵可能就是最後一麵,希望大家好好道別,然後,各自珍重。」
花姐講完,掌聲四起。
在熱烈而持久的掌聲中,我看到有不少人淚流滿麵。
但我沒有。
不是不感動,隻是我最關注的是那句「高考完就自由了」——我爸媽也經常對我說這句話。
他們該不會是騙我的吧?
但自由是什麽,我突然發現我並沒有很理解。
謝師宴的末尾,老師們和我們舉杯高歌,我發自內心的高興,喝了一小杯酒,算是水果酒吧,很多人都喝了,可是陸騏然竟然隻喝白開水,出乎意料,不符合我對這個非主流傢夥的印象。
在班長的帶領下,我們全班還合唱了張雨生的《我期待》。
其中有一句歌詞我非常喜歡:昂首闊步,不留一絲遺憾。
希望未來的我能昂首闊步,不留遺憾。
墨魚一邊唱得破音一邊哭得稀裏嘩啦,環住我的手臂說:「以後要常聯繫。」
雖然我對此秉持懷疑態度,但我說:「好。」
散場的時候接近傍晚六點,夏季晝長,那時天仍很亮,我撐著遮陽傘在頌別大道公交車站等爸爸開車來接我,他待會要見客戶,順路送我迴家。
天邊飄浮著一大片嫣紅色的雲霞,我百無聊賴地望著,忽然,聽見旁邊有人喊我的名字。
對方的聲音低沉慵懶,很熟悉。
我移開傘麵,看見了站在一米之外的陸騏然,夕陽的餘暉正灑在他的臉上,顯得他右半邊臉好像泛著紅暈。
「嗯?」我的意思是「什麽事」。
陸騏然抿了一下唇,定睛注視著我卻久久不說話,整個人莫名看起來有些僵硬。
我猜測他應該是在等公交,便問道:「你坐哪路?」
他卻說:「你鞋帶鬆了。」
「……」
我低頭一看,果然鬆了。
我把傘遞給陸騏然,讓他幫我拿一下,然後蹲下繫鞋帶。
鞋帶剛係完,我爸就到了,搖下車窗叫我,「快點上車,這裏不能停太久。」
陸騏然把傘還給我,我跟他道了謝,就在爸爸的催促下匆忙上車。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