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物剛運完沒多久,馬老闆娘就找上來了。


    「小宋老闆,我們馬家那個賭石到底什麽時候開始?」雖然她對賭石很有信心,可一路來的商戶都活動開了,有動作快的貨物都出手了不少,像宋清甚至出完了,她看著別人掙錢像喝水一樣輕鬆,宋清又遲遲不肯讓她動作,可不就是有些焦急了嘛!


    「地方老闆娘找好了嗎?」馬老闆娘急得嘴上都長了個燎泡,宋清卻還是不急不緩,氣定神閑地抿了口茶水。


    「昨兒就找好了——小宋老闆你給我個準話!」


    見老闆娘實在著急,宋清想了想說:「兩日,兩日後就開始賭石。」


    兩日後,一家臨街的茶樓上,兩個俊逸青年坐在窗邊,一人靜心品茗,另一人卻全然不同,杯中的茶水已經涼透了,還伸著腦袋往樓下望去。


    「真能行嗎,小宋老闆?」範理坐迴來,不知道是第幾次問這句話了。


    之前幾天他都在和另外幾家忙活,要麽就是赴宴喝酒,拿著雞毛當令箭的事情也不好做,江南富商見過的、結識的官差,跟他比起來隻多不少,頭一次跟他們打交道,免不得要吃虧。


    不過吃點虧就吃點虧了,這一趟走通了以後都沒這麽麻煩了。


    令他震驚的是,他和另外幾家忙得熱火朝天,本以為宋清這邊也該差不多,沒想到竟是歇了整整兩日!


    「行不行一會兒就見分曉了。」


    不管範理怎麽問,宋清都是這個態度。範理自然知道問不出別的什麽,可臨了臨了他焦慮的心情就愈發嚴重。


    沒幾息時間,範理又把頭伸出窗外,望著下麵熙熙攘攘的人群,還有那個臨時搭起來的台子。


    台上擺放了一長排桌子,上麵鋪了一塊紅布,其餘的什麽也沒有。路邊來往的百姓有好奇的,以為今日有什麽大事,都停駐腳步,左右大冬天的也沒什麽好忙活的。


    「噔噔蹬蹬!」馬家的夥計上了台,手裏的鑼敲得震天響,很快就把路人的眼光吸引過去了。


    「各位父老鄉親們,我們是矩州來的玉石商。」夥計簡單介紹一句,底下就隱隱有人嚼起了舌頭。


    「矩州是哪裏?沒聽說過。」


    「嗨呀老哥,這你都沒聽說過?」旁邊有知道的,立刻湊過來顯擺自己消息靈通了,「城裏這幾日都在賣的布匹便宜了不少你曉得不?」


    「怎麽不曉得?我家那個才買了匹朱櫻的棉布!」


    「那老哥咋不知道這布就是矩州來的?」


    放在以前,棉布貴價,尤其是這樣色澤鮮艷的,得貴不少,一般人家就是買也是一丈兩丈地買,從沒這樣大手筆買一匹過。


    不過這幾日不知怎的,布莊有好些布料降下價錢來,有心人一打聽,便知道是前幾日剛到碼頭的商隊,聽說是矩州來的。


    怕過不久價錢再漲迴去,有些人家就咬咬牙整匹整匹地買。就是今年用不完,放好了來年還能用。家裏孩子一天一個樣,小的能撿頭上哥哥姐姐的衣服穿,大的過不了多久就得做衣裳,總用得上的。


    再說再有一個多月就過年了,趁布匹便宜買些迴去,手上趕趕,到過年的時候一家人就穿得上新衣裳了。


    「原來布匹也是矩州來的,我家前日去藥鋪抓藥,聽說好些藥材也降下點價錢,就是矩州來的藥材多了,沒那麽緊俏了。」邊上有人聽見兩人交談,也湊過來插嘴。


    台下人你一言我一嘴,在場就少有人不知矩州這地方了。


    就在眾人交換信息的時候,台上的夥計也把今日搭台的緣由講清楚了。一群披著朱櫻披風,水靈靈、媚生生的姑娘小哥兒端著托盤,蓮步輕移,款款走上台來。


    「這不是迴南院的清倌人嗎?」台下有人認出人來,嚷嚷了一句。


    迴南院是江州鼎鼎有名的青樓,院內多是藝術修養極高、賣藝不賣身的清倌人,她們在詩詞歌賦、琴棋書畫領域的造詣甚至可以媲美大家。不管是少年意氣的官宦子弟,還是風華正茂的白衣書生,都愛與之打交道。


    隻見迴南院的清倌人將托盤依次擺放在長桌上,清淩淩一福身,又像來時一樣邁著裊裊的步子,消失在眾人視線裏。


    等曼妙的身影再看不見,遠去的視線才再次迴到台上。


    這一看卻是個個摸不著頭腦了。那托盤裏不是別物,正是馬家千裏迢迢運來的原石。


    馬家的夥計適時開口,解釋了賭石為何物。


    半晌,夥計該說的不該說的都說完了,看熱鬧的百姓們還是看熱鬧的模樣,完全沒有參與其中成為熱鬧的想法。


    「沒動靜啊!」範理泄氣地坐迴來,目光幽幽地看著宋清。


    「那就去做出點動靜來。」語畢,端坐一早上的宋清起身離席,看模樣竟是要下樓了。範理大概知道他要做什麽,也趕緊起身跟上。


    兩人一路穿過人群走到台子下麵,周圍人說的話自然都落入耳中。顛來倒去無非是那一句話:哪個冤大頭想花錢買塊石頭啊?


    實際上這些原石有大有小,有些露出了翡翠的冰山一角,有些從外表看來完全就是普通石頭的樣子,自然價格也不一樣。


    馬家估摸著裏麵有翡翠或是翡翠成色好的,價錢都要高一些,反之就低一些。總之每一塊原石都有專屬價格,從一兩到幾百兩不等,還有些上千兩的沒拿出來,人多眼雜怕被人摸了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在古代種田養夫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過河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過河泣並收藏在古代種田養夫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