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之洲一聽這話臉上的笑就沒了,剛咬了一口的鹽焗土豆也不香了,不高興地說:「不知道。」


    「是孫縣令的髮小範理。」


    「哦!」


    察覺沈之洲又要生氣,宋清求生欲很強地拉著人空著那隻手,親昵地說:「不生氣了啊。那範理家裏是做生意的,這次是收到孫縣令的書信,冒險來濘陽縣走商的。阿洲要是生氣,咱就把東西高價賣給他!」


    後半句當然是玩笑話,沈之洲又不是不講理的人,生氣也是氣宋清,哪裏會拿一縣百姓的生計賭氣?


    故而沈之洲瞪了宋清一眼,接話道:「那咱也算做了件好事——下次也不能衝動了。」生怕自己口風一鬆動,下次這人還做更危險的事情。


    「那是自然,我都答應你了。」宋清這才收迴手去吃飯。沒辦法,一日伏低做小就要日日伏低做小,果然什麽事情都一樣,隻有零次和無數次。


    「阿洲你知道不?孫縣令那發小落水的原因,深究起來怪不光彩的!」給沈之洲夾了一塊稻花魚,宋清試圖引起沈之洲的興趣。


    沈之洲也不掃興,好奇地問道:「怎麽落水的?」


    「去池塘邊上洗臉!」


    「洗臉?」沈之洲真好奇了,這都到城門口了,怎麽不進城了再洗,還要找個池塘洗?就是再愛幹淨,進了城直接從頭洗到腳不是更好?


    原來範理收到發小的書信,當即就去找了他爹商量。範父本來不想同意,認定這窮鄉僻壤的地方沒賺頭。


    但是轉念一想:孫淑一是他們範家唯一夠得著的官場之人,孫淑一她姨娘和範府的柳姨娘又是一個院裏出來的,是打小一起長大的手帕交;還有孫淑一的好友何晏清,那可是戶部尚書的獨女。


    就算借不到威風,打好了這層關係,在遍地權貴的京城也好混得多,於是就點頭應允了。


    孫淑一他爹雖然是大理寺卿,看起來厲害,卻也沒誰想不開要去攀附。上頭人都要避著走,底下人也不是沒腦子的,還要湊上去惹麻煩。


    再說了,麗姨娘和柳姨娘是妾,再攀附能攀附到哪裏去?兩家還能為了妾擰成一股繩?


    不過孫淑一就不同了。她現在做了官自然算是自立門戶,雖然是地方小官,但她背後靠著戶部尚書,上頭有人說話還怕升不上去?走親娘的關係可比走小妾的關係親厚多了。


    想通其間關竅,範父便同意了。也沒指望著這一趟賺錢,全是打關係送人情的。他自認為範家不比京裏哪家商戶差,多年來卻還是名不見經傳,不就是找不到門路打關係?


    於是範理便帶著人馬銀票,趕來了矩州濘陽縣。


    不過有一處山路實在艱險,孫淑一信中特意提醒他繞路過來。


    他倒好,繞路繞到隔壁宜州去了,本該早半個月到達的路程,生生又延長半個月;本該從北城門方向進城,直去了東城門,差點出師未捷身先死。


    孫淑一早先接到提前派人送來的書信,忙完一早上,中飯都沒吃就去北城門外等著,打算給人辦接風宴。


    沒想到這人老毛病又犯了,說什麽長途跋涉人太憔悴,怕麗姨見了心疼,先在城外找地方梳洗梳洗再進城。


    實際上兩人在娘肚子裏時就認識,彼此什麽樣兒沒見過?哪兒用得著見麵之前還收拾打扮一下?孫淑一身上滿是水泥漿子也沒說先迴衙門換身衣服啊!


    前一日才下過雨,池塘邊正是濕滑的時候,他不落水誰落水?


    隨行的人裏沒有會水的,隻能在岸上幹著急。那小廝是打小跟著他的,不管會不會水就跳了下去想救人。要不是正好碰上宋清二人帶學生在那兒野炊,人家池塘裏怕是要多兩個水鬼。


    還是一行人把他送去城裏看了大夫,拿了幾服藥再去衙門,衙門的人跑去北城門報信兒,孫淑一才知道人已經經歷一番生死,現下也被她娘安頓好了。


    養了幾天,等人身子好利索了,該辦的接風宴還是得辦。


    今日孫淑一在衙門裏碰上宋清,請夫夫倆一起去吃席的時候,宋清聽話裏不対,兩人一対才知道他救的人正是範理。


    有些事兒真的巧,讓人不得不感嘆一句緣分,誰能想到呢?


    聽完,沈之洲也不得不感嘆道:「都是命。」


    命裏註定範理要有這一劫,也註定宋清會救他一命。


    「咦——」宋清嫌棄地皺皺鼻子,可不想跟他綁定,還不認識呢就差點把他的命搭也進去了,誰要跟他命運交織了?


    「呸呸呸!」宋清替沈之洲把話呸掉,接著說:「說什麽胡話?我倆才是命知不知道?」


    「噗!」沈之洲笑出聲來。這兩天宋清老愛說這些話,他已經從一開始的不好意思,轉變到現在的聽到就想笑。


    「快吃飯!」沈之洲也給他夾了個土豆,不過他不大夾得起來這圓滾滾的土豆,是一隻筷子紮起來送過去的。


    害,兩口子啥事兒沒幹過?還會嫌棄対方的筷子不成?


    宋清接過肚子上多了個洞的土豆,還不饒過沈之洲,故意板著臉:「笑什麽笑?我還會騙你啊?」


    「沒笑沒笑!吃飯吃飯!」


    「明天帶你去吃席。」


    「好,吃席。」


    說吃席就吃席,次日中午,學生們下了學,宋清就接人去了劉記酒樓。


    接風宴在劉記酒樓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在古代種田養夫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過河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過河泣並收藏在古代種田養夫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