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淑一給麗姨娘夾了塊鴨肉,順著說道:「前些日子小睿不是從街上給我帶了吃食嗎?我嚐著不錯,過幾日休沐了和娘去嚐嚐。」


    前幾日麗姨娘水土不服,喝著藥也不敢吃別的。


    一頓飯麗姨娘嘴角都沒放下來過,以前想都不敢想,她這輩子還能聽到一聲「娘」。


    樓裏出來的姑娘,大多是給官宦人家或是富商做妾,便是自己親生孩子,也隻能喚一聲姨娘。


    「對了娘,今日我要差人給範理送書信,你看看有沒有什麽話帶給柳姨。」去衙門坐堂之前,孫淑一問道。


    柳姨是麗姨娘的小姐妹,嫁給了京裏的一個小商賈,範理便是柳姨的兒子。


    聞言,麗姨娘直接迴房寫信去了。


    第33章 馬蘭玉


    濘陽縣下轄地區,凡是近十年內用不上的田地,總共將近四百畝,孫淑一都劃給宋清。


    其中在白溪村有十畝地算是宋清私有的,其餘的都是公家的。


    記在官府名下,宋清使用的所有糧種都得官府按市價出銀買,官府的衙役也聽候宋清差遣調度,收成的時候他還拿兩成利潤。


    表麵看來宋清占了天大的便宜,足足四百畝田地!實際上但凡他不出技術、出糧種,這四百畝地也是荒廢著。


    安排了衙役們去墾地,宋清從自家地裏番薯、地瓜、土豆等等幼苗上剪切下腋芽,培育成扡插苗;禾本科作物隻能通過種子繁育,有錯過播種期的隻能等來年了。


    人力物力有限,今年能種上一百畝地就是極限了。


    值得一提的是,前幾日跟孫小少爺、黃家少爺一行的一群孩子之中,有個孩子家裏姓李,是在矩州城和幾個稍微富裕些的縣城之間做倒賣生意的。


    不知孫淑一允諾了什麽好處,李家主動攬下了宋清幾人菌幹外售的事情,一百文一斤把菌幹包圓了。


    一個月下來,減去請人的工錢和其他開銷,宋清到手三十兩銀子;其餘幾家到手也有將近二十兩。賺到第一筆錢,幾家人總算把心放迴肚子裏了。


    話說今日一早,宋清騎車送沈之洲去上學,把車給人停在楊夫子家院子裏,便徒步去了玉石鋪子。


    半月前總算抽出空教沈之洲騎車。這幾日早晨都是他送沈之洲上學,自己再去忙活別的。


    下學的時候沈之洲就會載著他的小姐妹,送到人家附近,再沐浴著一幹小孩艷羨的目光,騎車往縣衙去。


    兩人現在住在衙門的西花廳,本來是縣丞的住處,曹福仁從沒住過,濘陽縣一時半會兒也不會有新縣丞赴任,便讓二人住了。


    本來孫淑一想的是,她自己走私庫給兩人置辦新宅子,沒想到被宋清拒絕了。


    兩人不打算定居在縣城,費那功夫作甚?實在嫌錢多的話把上山下山、出城進城的路修一修,不然到了秋收的時候,怎麽把地裏糧食收迴來都讓人頭疼。


    宋清沒那麽忙的時候就給沈之洲做中飯,實在沒工夫就讓沈之洲去舅娘鋪子裏,和舅娘、王興禮兄妹倆一道吃。大舅是一村之長,離不開白溪村,故而也沒來鋪子。


    鋪子裏生意還行,喜好這個味兒的人家,隔個兩三天便來吃一會;來得多的還是城裏幾個富商家裏的下人,有些是主子愛吃,有些是消息靈通的,聽說這家老闆得孫縣令禮遇,借照顧生意的由頭拉拉關係,再不濟結個善緣總不會錯。


    如今手頭寬裕了,也得了空閑,宋清便去玉石鋪子,問問之前給沈之洲訂下的子辰佩還在不在。


    明日便是端午節,給沈之洲送一個小禮物也不會顯得太突兀。


    進了鋪子,老闆娘卻不在,看鋪子的是一個小廝和老闆娘的女兒馬蘭玉。


    說起來宋清砂鍋粉鋪子開業的時候,這位馬姑娘還算是第一批食客,後來宋清沒怎麽呆在鋪子裏,自然不知道馬姑娘早就是鋪子的熟客了。


    馬姑娘神情疲憊,眼下一片烏青,當日精緻的妝容不再,反而顯得十分潦草。見有客人進來,打起精神、揚起笑容招唿。


    「大哥來看珠釵還是玉飾?這個、這個還有這個,都是這幾日上的新貨,看大哥喜歡什麽樣式的?」馬蘭玉一一指過一排首飾。


    「一月前,我跟老闆娘訂了一個子辰佩,不知還在不在?」


    「在的,那大哥先看看其他的,我到後麵給你取去。」馬姑娘記起來她娘說過,這兩天估摸著會有個漢子來取玉佩,還特意交代了她。


    說罷便讓小廝看著鋪子,去後麵取東西了,


    等待的空檔,宋清閑來無聊,仔細看看展台上的珠釵首飾。


    做工不算巧奪天工,勝在設計新穎。他不懂這些女兒家的東西,卻也被一支流蘇步搖吸引了目光。


    那步搖上麵是一朵糯玉桃花,晶瑩剔透;旁邊點綴著一個冰玉花苞,流蘇製成一串嫩綠的小葉,頗有小家碧玉之感。


    「大哥好厲害的眼光,我們家這個步搖是昨日製好的,剛取出來擺上呢。」馬蘭玉拿著東西迴來,邊說邊打開木匣子,讓宋清檢查一番。


    付了銀錢,收好東西,宋清指著那桃花步搖問道:「不知這步搖可否製成髮簪?」


    「可以的,大哥你是想要個什麽樣式的?快的話明日一早就能做好。」


    宋清大概描述一番,馬玉蘭取了紙筆畫花樣子,手下迅速動筆,還不忘詢問細節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在古代種田養夫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過河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過河泣並收藏在古代種田養夫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