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四合院:躲進小樓成一統 作者:成人的童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初跟聾老太太逗悶子,說四九城就屁大一點兒,當然也是隨便說說。
實際上,就算路上車子不多,李想國也騎了一個多小時才到了騾馬市大街。
果子巷隻是賈家胡同北邊兒的一小段。
最繁華的時候,不到兩百米的巷子裏,有幾十家果鋪。
不過到了這個時候自然也已經蕭條下來,有的關門落鎖,甚至有不少連招牌都拆了。
看起來這裏的搬遷也已經勢在必行了。
騎著車子進了巷子沒多遠,李想國還看到傳說中傻柱學過的“譚家菜”在這裏開的飯店。
不過這個時期,實際上是當年譚家的幾個家廚在這裏經營,並沒有真正的譚家人。
譚家菜在這裏經營到五四年,後邊就搬去了西單,最後進了四九城飯店。
沒剩多少家果局裏麵品種也大多以本地水果為主,真正的“南鮮”不算很多,倒是也不再拘於批發,同樣也做零售生意。
隻是這些東西的價錢,那就不是普通居民能享受得起的。
隨便找了一家店,買了七八根甘蔗,讓夥計都給砍成一米左右的長段,紮成一捆。
也借機問了下這邊兒的情況。
店裏的夥計一邊忙活一邊跟他說。
他們也已經接到通知,也要搬去永定門外邊兒的沙子口。
他們老板是準備等幾批貨忙完了就搬過去。
不過巷子裏不少店不想搬遷,幹脆就準備歇業了。
李想國不由得感歎,要是這些老板聰明,拍拍屁股走人,那還差不多。
要不然去不去那兒能有多大差別,注定隻是溫水煮青蛙罷了。
夥計也跟他說,大的幾家店還在這邊兒沒搬過去,要他別去沙子口那邊兒。
這邊兒沒的果子,那邊兒也沒有。
更何況以後都不知道有多少果子能運過來呢。
老板去談買賣沒在,所以夥計什麽都敢隨口說。
上邊兒老板犯愁就行了,他一雇工,是沒必要幫老板犯愁的。
店少了,轉起來自然快多了。
一圈逛下來,也沒用多少工夫兒。
等他騎著車子出了果子巷,車子上除了一捆甘蔗也就隻多了兩個袋子。
一個裏麵裝了幾個菠蘿,還有兩個木瓜。
剩下的那個袋子裏裝了個七斤多的菠蘿蜜。
至於別的水果,李想國就沒買了。
剩下有的基本都是一些柑橘屬的水果。
可以說除了買來吃,基本上都沒有任何的種植價值。
想買這些,也隻要到南鑼鼓巷的果鋪轉一圈就有了,倒也沒必要今天買。
他迴頭最多也就是買些自己吃,連種的念頭兒都沒生起過。
淮南為橘淮北為枳,這都快成普遍真理了。
當然橘子和枳是兩種植物。
隻是單純的因為北方氣候不適合橘子生長罷了。
又不像後世,就算到了南極,照樣可以通過保護地栽培種植熱帶作物。
這也不是他放棄的原因。
他不種這東西的原因最主要是各種柑橘科水果,基本都是偶爾發現的芽變種或者是長期反複雜交選育的成果。
能大麵積種植的,都是依靠無性繁殖來的。
自己種下去種子,都未必能發芽。
發芽了,也未必能結果。
就算結果了,還未必好吃。
自己就想吃幾個橘子,也真沒必要拿種子在這兒死磕。
畢竟就連梨什麽的,他本身也都是抱著種著玩的心態留種的。
到現在都一顆種子都沒下地。
橙子、橘子這些東西,他連種著玩的心思都沒。
有自己選育那工夫,自己爬都能爬到江南再迴來了。
更何況他也沒必要偷著去那邊兒,他可是有正當理由去的。
原身的母親老家就在江南。
自己完全可以用尋親的理由,找軍管會開介紹信去那邊兒。
到了那邊兒,那不是想要啥有啥嗎?
除了橘子、柚子和橙子這些東西,還可以找一找楊梅、枇杷、水蜜桃和香榧、小核桃這些東西。
順道還可以再弄點兒茶樹、油茶樹這些東西。
更何況到了江南,也能弄到自己心心念念的毛竹。
就是不知道種到空間裏麵,還能不能真的能長出冬筍來。
再發散下思維,這年頭兒去金陵附近找些小龍蝦也不難吧?
他原先還想著如果沒小龍蝦,以後迴東北就想辦法去弄點兒蝲蛄來養。
不過真的出去一趟,能弄到小龍蝦,誰還惦記蝲蛄?
要是有機會,高低也得弄上一批在空間養著。
炎炎盛夏,啤酒配龍蝦,那叫一個地道!
更何況還有太湖的各種湖鮮,甚至長江三鮮、鬆江鱸魚等等,也不是沒機會弄到。
要是趕到鰻魚洄遊的季節,還能跟撈魚苗喂鴨子的漁民們換點鰻魚苗。
說起來要是把鰻魚苗存起來放到後邊兒,最貴的時候一條都能賣到三四十塊錢。
洄遊的鰻魚苗很小很輕,一斤就有幾十上百條。
真的放開手收上一批,放後邊兒賣,輕鬆就能弄到幾個小目標。
再不行,囤上幾噸五六斤以上的黃花魚,放到後邊兒,老年生活不也能過得安穩如意嗎?
更何況還有黃唇魚什麽的。
所以說有空間的穿越者真想賺錢,有著後世的見識,那真比撿錢還輕鬆。
幹嘛非得趕著要錢沒用,有票沒地方花的年代賣糧賣肉去賺殺頭錢?
李想國倒是能想到一個原因,可能那些作者覺得自己肯定寫不到後邊兒吧。
畢竟沒了同行參考,也沒了電視劇借鑒,那全得自己編,多累啊?
這邊兒繁華多了,繞了幾條胡同,發現人都很多。
他也不再想著把東西收到空間。
幹脆又繞迴來,進了一家河鮮店,挑著藕、茨菇和馬蹄各買了幾斤。
出來以後,他倒是想起了茭白。
舌尖上的中國,把茭白和蒲菜或者叫蒲根蒲筍混淆了,他們說茭白是蒲筍的變異。
事實上並不是這樣,這兩者不說風馬牛不相及,最起碼也是屁的關係也沒有。
蒲菜是蒲草的嫩假莖,感染黑粉菌的菰根部膨大形成的才是茭白。
當然,長了茭白以後,菰就不能抽穗,也不能再收獲菰米了。
野生的菰倒是到處都有,自己等著夏天時候倒是可以再去水邊找找。
以後再弄點兒菌種,到時候就可以選擇吃茭白或者是菰米。
想到這個,也讓他想起來高粱烏米。
烏米同樣也是感染了黑粉菌以後形成的。
李想國上輩子小的時候,最喜歡的就是去高粱地裏找這個。
掰上一把,帶迴家慢慢吃。
要是吃到老的,就粘得滿嘴的孢子,弄得連嘴唇都是黑乎乎的。
高粱種子自己有了,所差的也隻是相應的菌種,以後倒是可以搜集點存著。
也能多出來一種美味。
實際上,就算路上車子不多,李想國也騎了一個多小時才到了騾馬市大街。
果子巷隻是賈家胡同北邊兒的一小段。
最繁華的時候,不到兩百米的巷子裏,有幾十家果鋪。
不過到了這個時候自然也已經蕭條下來,有的關門落鎖,甚至有不少連招牌都拆了。
看起來這裏的搬遷也已經勢在必行了。
騎著車子進了巷子沒多遠,李想國還看到傳說中傻柱學過的“譚家菜”在這裏開的飯店。
不過這個時期,實際上是當年譚家的幾個家廚在這裏經營,並沒有真正的譚家人。
譚家菜在這裏經營到五四年,後邊就搬去了西單,最後進了四九城飯店。
沒剩多少家果局裏麵品種也大多以本地水果為主,真正的“南鮮”不算很多,倒是也不再拘於批發,同樣也做零售生意。
隻是這些東西的價錢,那就不是普通居民能享受得起的。
隨便找了一家店,買了七八根甘蔗,讓夥計都給砍成一米左右的長段,紮成一捆。
也借機問了下這邊兒的情況。
店裏的夥計一邊忙活一邊跟他說。
他們也已經接到通知,也要搬去永定門外邊兒的沙子口。
他們老板是準備等幾批貨忙完了就搬過去。
不過巷子裏不少店不想搬遷,幹脆就準備歇業了。
李想國不由得感歎,要是這些老板聰明,拍拍屁股走人,那還差不多。
要不然去不去那兒能有多大差別,注定隻是溫水煮青蛙罷了。
夥計也跟他說,大的幾家店還在這邊兒沒搬過去,要他別去沙子口那邊兒。
這邊兒沒的果子,那邊兒也沒有。
更何況以後都不知道有多少果子能運過來呢。
老板去談買賣沒在,所以夥計什麽都敢隨口說。
上邊兒老板犯愁就行了,他一雇工,是沒必要幫老板犯愁的。
店少了,轉起來自然快多了。
一圈逛下來,也沒用多少工夫兒。
等他騎著車子出了果子巷,車子上除了一捆甘蔗也就隻多了兩個袋子。
一個裏麵裝了幾個菠蘿,還有兩個木瓜。
剩下的那個袋子裏裝了個七斤多的菠蘿蜜。
至於別的水果,李想國就沒買了。
剩下有的基本都是一些柑橘屬的水果。
可以說除了買來吃,基本上都沒有任何的種植價值。
想買這些,也隻要到南鑼鼓巷的果鋪轉一圈就有了,倒也沒必要今天買。
他迴頭最多也就是買些自己吃,連種的念頭兒都沒生起過。
淮南為橘淮北為枳,這都快成普遍真理了。
當然橘子和枳是兩種植物。
隻是單純的因為北方氣候不適合橘子生長罷了。
又不像後世,就算到了南極,照樣可以通過保護地栽培種植熱帶作物。
這也不是他放棄的原因。
他不種這東西的原因最主要是各種柑橘科水果,基本都是偶爾發現的芽變種或者是長期反複雜交選育的成果。
能大麵積種植的,都是依靠無性繁殖來的。
自己種下去種子,都未必能發芽。
發芽了,也未必能結果。
就算結果了,還未必好吃。
自己就想吃幾個橘子,也真沒必要拿種子在這兒死磕。
畢竟就連梨什麽的,他本身也都是抱著種著玩的心態留種的。
到現在都一顆種子都沒下地。
橙子、橘子這些東西,他連種著玩的心思都沒。
有自己選育那工夫,自己爬都能爬到江南再迴來了。
更何況他也沒必要偷著去那邊兒,他可是有正當理由去的。
原身的母親老家就在江南。
自己完全可以用尋親的理由,找軍管會開介紹信去那邊兒。
到了那邊兒,那不是想要啥有啥嗎?
除了橘子、柚子和橙子這些東西,還可以找一找楊梅、枇杷、水蜜桃和香榧、小核桃這些東西。
順道還可以再弄點兒茶樹、油茶樹這些東西。
更何況到了江南,也能弄到自己心心念念的毛竹。
就是不知道種到空間裏麵,還能不能真的能長出冬筍來。
再發散下思維,這年頭兒去金陵附近找些小龍蝦也不難吧?
他原先還想著如果沒小龍蝦,以後迴東北就想辦法去弄點兒蝲蛄來養。
不過真的出去一趟,能弄到小龍蝦,誰還惦記蝲蛄?
要是有機會,高低也得弄上一批在空間養著。
炎炎盛夏,啤酒配龍蝦,那叫一個地道!
更何況還有太湖的各種湖鮮,甚至長江三鮮、鬆江鱸魚等等,也不是沒機會弄到。
要是趕到鰻魚洄遊的季節,還能跟撈魚苗喂鴨子的漁民們換點鰻魚苗。
說起來要是把鰻魚苗存起來放到後邊兒,最貴的時候一條都能賣到三四十塊錢。
洄遊的鰻魚苗很小很輕,一斤就有幾十上百條。
真的放開手收上一批,放後邊兒賣,輕鬆就能弄到幾個小目標。
再不行,囤上幾噸五六斤以上的黃花魚,放到後邊兒,老年生活不也能過得安穩如意嗎?
更何況還有黃唇魚什麽的。
所以說有空間的穿越者真想賺錢,有著後世的見識,那真比撿錢還輕鬆。
幹嘛非得趕著要錢沒用,有票沒地方花的年代賣糧賣肉去賺殺頭錢?
李想國倒是能想到一個原因,可能那些作者覺得自己肯定寫不到後邊兒吧。
畢竟沒了同行參考,也沒了電視劇借鑒,那全得自己編,多累啊?
這邊兒繁華多了,繞了幾條胡同,發現人都很多。
他也不再想著把東西收到空間。
幹脆又繞迴來,進了一家河鮮店,挑著藕、茨菇和馬蹄各買了幾斤。
出來以後,他倒是想起了茭白。
舌尖上的中國,把茭白和蒲菜或者叫蒲根蒲筍混淆了,他們說茭白是蒲筍的變異。
事實上並不是這樣,這兩者不說風馬牛不相及,最起碼也是屁的關係也沒有。
蒲菜是蒲草的嫩假莖,感染黑粉菌的菰根部膨大形成的才是茭白。
當然,長了茭白以後,菰就不能抽穗,也不能再收獲菰米了。
野生的菰倒是到處都有,自己等著夏天時候倒是可以再去水邊找找。
以後再弄點兒菌種,到時候就可以選擇吃茭白或者是菰米。
想到這個,也讓他想起來高粱烏米。
烏米同樣也是感染了黑粉菌以後形成的。
李想國上輩子小的時候,最喜歡的就是去高粱地裏找這個。
掰上一把,帶迴家慢慢吃。
要是吃到老的,就粘得滿嘴的孢子,弄得連嘴唇都是黑乎乎的。
高粱種子自己有了,所差的也隻是相應的菌種,以後倒是可以搜集點存著。
也能多出來一種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