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起身,把椅子收迴空間,李想國摸黑穿過堂屋,去了廚房。


    把通往堂屋的門關好,他這才取出馬燈,提在手上。


    去看了眼灶裏,火勢正旺,用火鉗分了下,收了一半到空間裏,再往灶底加了幾塊煤球,這才去了跨院。


    鍋裏的水等著忙完迴來裝了收進空間裏,洗衣做飯或是拿來煮飯都不會浪費。


    進了房間,拉動掛在電燈邊上的棉繩。


    開關哢噠一聲輕響,電燈卻並沒隨手亮起。


    李想國撇撇嘴,再拉一下,將電燈關上。


    好麽,這又停電了。


    這電對他來說,基本就隻照明的用途——而且還不大。


    要是一直這麽天天停電,自己這電費交得還真冤枉。


    拿出懷表和鬧鍾比對了下,兩者走時幾乎一致。


    顯然即便有所差別,顯然也沒多大。


    李想國暗自點了點頭,心下非常滿意。


    畢竟它們有相同毛病的概率,跟找到兩片完全相同葉子的難度差不多。


    所以最大的可能就是,這兩塊表的走時都挺準的。


    這樣就省去了自己還經常要給兩塊表重新對時。


    哪怕以後插座裝好能用收音機了,天天停電也挺讓人頭疼的。


    自己又不可能隨時守著收音機,大概也就是晚上聽聽。


    搞不好打開收音機等了好久,很快就要報時了。


    結果一下子停電了,不也是給自己添堵?


    李想國不知道的是,原身父親當時安裝電燈,四九城的供電還很穩定,這片兒基本不怎麽停電。


    他要是能想到會有這樣頻繁停電的情況,哪怕不要安裝費,他都未必會裝。


    這也間接能看得出來,工業發展迅速,耗電量也在急劇增高,普通民用電被拉閘限電就很正常了。


    除了鋼鐵以外,電力實際上也已經成了製約工業發展速度的瓶頸。


    所以後邊大力發展電力事業也成了必然。


    後麵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全國每年發電量都在高速增長。


    甚至五九年的發電量相比五八年更是有了近乎翻倍的增長。


    直至後世到他穿越過來的時候,特高壓等方麵的電力技術已經是國內少有,堪比茅台、連花清瘟這樣,真正領先全球的高端科技。


    當然,提到這個就一定有人自豪:咱這可是現在全球唯一全工業體係國家……


    實際上,所謂的全工業體係國家,這東西你拿著騙騙自己就行了。


    你可千萬別拿這玩意兒跟朋友吹牛逼。


    讓人家知道你自己眼窩子真就隻有這麽淺。


    強大和全麵,這是完全不同的兩迴事。


    你是不是覺得四九城人隻愛吃打鹵麵,不喜歡做山珍海味?


    當然這些與他無關。


    他就從來沒想過用自己的外掛,玩什麽報效國家,引領世界科技風潮那套。


    真想玩那一套,自己又不是被困在這裏。


    那想辦法跑路,去相對友好點的國家,開個公司賺錢,當世界首富不香嗎?


    沒錯,隻能是想辦法找,而且還不容易找到。


    這個階段,不管是美洲、歐洲還是澳洲,對華人都有很多歧視法律。


    即便真的費勁兒千辛萬苦跑過去,也很難爭取到公平對待。


    這也是為什麽四十年代以後,香江會有一個飛速發展的階段。


    大量的財富和人口滯留在那裏,又比國內少了很多鉗製,經濟騰飛也就順理成章了。


    所以別說沒條件出去,就算有條件,他也得想辦法解除限製才會考慮。


    讓別人過好的同時,讓自己過得更好,這才是正常的人性。


    都穿越了,就別玩拳拳赤子心那套來惡心衣食父母,你好意思嗎?


    立誓躺平,擔當最廢物穿越者的他,也隻能繼續忍受著空有線路,沒電、更沒電器可用的現狀。


    而且可能還要繼續忍受很多年。


    他也羨慕別人小說裏麵的豬腳,做飯都用上電飯鍋了。


    還動不動就發明空氣炸鍋什麽的高能耗電器。


    可是輪到他這兒咋就這麽慘,不說天天停電,家裏就連個手電筒都沒。


    李想國想著,不由得鬱悶地歎了口氣。


    他也想起了煮飯的問題。


    蒸飯可以用蒸飯桶,迴頭箍桶的那裏看看,有的話就弄兩個。


    畢竟土灶煮飯還是太費事了,不如蒸飯方便。


    他也準備一次弄兩個,一個小點兒的能蒸三四個人飯量的就好了,用來掩人耳目。


    外加著也可以架在鍋上,蒸些土豆、紅薯什麽的。


    另外一個就要大一點,一次能蒸幾十斤米的那種。


    等著以後自己空間能產大米,每次蒸上一大桶。


    這樣可以減少自己做飯的時間和頻率。


    也省得每次蒸飯,味道會被比狗還靈的那些好鄰居們聞到。


    尤其是四九城人最愛的米飯吃法——水撈飯。


    更是要把米先煮到六七分熟,再撈出來上屜蒸。


    那味道隻怕更要弄得半天都散不掉。


    這種做法,他是完全不想在外麵弄了。


    真的想吃,以後弄個爐子到空間裏麵去蒸還差不多。


    對於四九城人吃米飯喜歡做撈飯,李想國想想自己買的米也不由得有了自己的答案。


    四九城地處北方,主食自然是小米和小麥這些旱地作物。


    前朝大部分人能吃到的大米,也不可能是本地產的京西稻。


    畢竟那是貢品。


    更不可能是後世全國聞名的東北大米。


    交通條件所限,當年隻能走水運,而且還是成本極高的河運。


    從運河一路北上運過來,舟車勞頓,幾乎要半年之久,新米直接都能變成陳米。


    光是陳米也算了,水運的米還容易受潮發黴。


    私以為京西稻之所以能成為貢米,純粹是因為能吃到新米,跟米的好壞並無太大關係。


    陳米出飯多,比新米吸水多,煮飯需要的時間也更久。


    沒有電飯鍋和高壓鍋的年代,用土灶煮飯這火候和加水多少就更難掌握。


    單獨蒸飯,也很容易因為米泡的時間太短,蒸出夾生飯。


    相比煮飯或者蒸飯,撈飯就簡單多了。


    水多一點兒也不要緊,笊籬將米撈出來上屜去蒸,還能多出幾碗米湯。


    長了一張“老米嘴”的四九城人端著碗呷上一口。


    閉上眼睛享受著那直衝鼻子的黴氣味,端起碗咕咚咕咚一飲而盡。


    長出口氣,拍得飯桌子咣咣作響,大喊一聲:“地道,就是這個味兒,再給我來一碗!”


    家裏的小孩子聽了也饞得慌,忙不迭伸出碗。


    “娘,我也要一碗!”


    他媽橫眉豎目,反手給他一個大耳帖子。


    “你又不是賈家寡婦,不許要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四合院:躲進小樓成一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成人的童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成人的童話並收藏四合院:躲進小樓成一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