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上不時就有挑著擔子、拉著車子裝著蘿卜白菜這些東西的車子路過。


    顯然已經到了四九城儲存冬儲菜的時節。


    這兩種蔬菜也是市民經常會大量購買的東西,李想國買得也不算特別多,所以店家完全不在意。


    至於店裏同樣是四九城冬季冬儲菜主力的白菜、倭瓜、蘿卜和胡蘿卜這些東西。


    李想國就沒買了。


    這些菜都不是靠著根莖繁殖的,都需要用種子種植。


    雖然可以直接買現成的白菜、蘿卜這些東西栽種到地裏。


    哪怕買來的白菜已經是去根的大白菜,照樣可以種活。


    隻要把剩下的根埋在土裏,用不多久就可以重新長出密密麻麻的須根來。


    足夠支撐它完成抽薹、開花乃至結出種子的過程,最多也就是沒了主根,會影響種子的產量。


    但是已經是這麽大的空間了,產量高低能有多重要呢?


    純粹是沒必要。


    往東沒多遠就是東直門,軋鋼廠走了一個來迴,他也看到了街市外側都有大片的菜地或者是農田。


    雖然路過的時候,沒看到路邊店鋪哪裏有賣種子的,但是想也知道那是一定不會缺的。


    之所以路邊沒有,恐怕也是因為這種店的顧客都是特定人群,主要也都是熟客,沒必要把店開在臨街的旺鋪就是了。


    自己育種,那不是浪費時間,也更浪費錢嘛。


    隨便買點蘿卜、白菜的錢都夠買上一大把種子的。


    不管是垵種還是育苗,撒到地裏都能長出一大片,更是可以邊間苗邊吃小菜。


    白菜蘿卜這些東西,從種到收隻要兩三個月就夠了。


    像白菜蘿卜這些東西,隨便買上二兩種子,都夠種上一畝半畝地的。


    哪怕都是老品種產量沒後世那些品種那麽高,應該也能輕鬆收獲個幾千斤。


    收獲了存在空間裏,哪怕天天吃都夠吃幾年的。


    隻要在收獲時候再留一些讓它們抽薹結出種子,以後就再也不缺種子用了。


    除非有哪種想要,卻沒種子賣的,這才有必要這麽折騰。


    種子店肯定也有更多品種的蔬菜,自己完全可以有更多的選擇。


    隻要管它是啥,有的種子就都可以來點兒。


    反正都是一錘子買賣,隻要買上一次,以後就都能在空間裏麵留種。


    畢竟這個年代,不像後世就連人都多出來千奇百怪的“雜交品種”,各種動植物的雜交品種更是不勝枚舉。


    這時候的農作物和禽畜,基本上都是農家自留種。


    經過千百年的不斷選育,穩定下來,最終形成了適合地方種植養殖的品種。


    隻是後世商業種衝擊之下,這些地方老品種也迅速消失,再也不見。


    很多人說後世的食物沒有小時候的味道。


    一方麵是物資極大豐富,讓小時候物資貧乏時期的記憶得以優化。


    另一方麵也不無食材品種變革,味道變差的“功勞”。


    這不得不說也是一種悲哀。


    在吃飽和吃好之間,普通人很難做出吃好的選擇。


    更何況從現在開始的種質更新是自上而下推行的,這無疑更是加速了這一過程。


    雖然這個年代的各種產量、賣相、耐儲運性能可能不如後世的品種,但是味道一定會比後世那些高產、品相好的商業雜交品種更好。


    看著店裏被店家挑出來的一大堆保存不好,已經開始發芽的、又或者是已經有了綠皮的那些土豆。


    李想國直接在裏麵挑了起來,挑著那些長得比較圓潤,個頭比較大,又沒有明顯病變的,直接撿了就往袋子裏裝。


    畢竟這些土豆的價格便宜,連那些正常土豆的一半都不到。


    店家看著他在裏麵挑也沒太在意,反倒因為有人會買這些質量不好的土豆而暗自開心。


    他也隻當是不懂買菜的傻小子,貪圖著價格便宜隨便拿的,也不知道迴家會不會被他爺娘老子打一頓。


    不過卻也特意提醒他,說店裏人手不足,賣出去的菜不退不換。


    李想國點頭應承著,手下卻也沒停下來,直到挑到差不多少才提著袋子讓店家稱重。


    真是為了吃,這樣的貨色就算白送他都未必會要,更何況還要花錢去買。


    畢竟發芽和變色的土豆都會產生龍葵素,這東西是有毒的。


    土豆的味道也會因此變得辛辣,根本就不好吃。


    但是如果是拿來栽種,這樣的土豆就無所謂了,反倒因為已經發芽了,能更快地收獲,何樂不為?


    沒有後世那些亂七八糟的品種,店裏的紅薯也隻有兩種。


    一種是本地產的老品種,店家也不知道是什麽品種。


    一斤隻要八百塊錢。


    另外一種賣相更好些的,店家說是勝利一〇〇號白薯。


    (當年的人日報上就是這麽寫的名字,現在這品種還有種植,不過名字已經改成了“勝利百號”)


    老板說這個品種的白薯做熟了香味濃鬱,口感也很好,就連味道也比那種普通白薯更甜。


    就是種的人沒那麽多,所以也比較貴。


    一斤要一千塊錢。


    李想國初聽之下還覺得難得有一種東西現在育種搞得這麽牛逼的,這都培育到一百號品種了。


    也不知道是出自哪位大手子的手筆。


    順口問了一下,結果老板還真知道這品種的來曆。


    這勝利一〇〇號的原來不叫這個名字,原來是叫衝繩百號。


    聽到這名字,李想國就知道自己想錯了,這東西就不可能是國內育種的。


    老板接著說的話,證實了他的猜想。


    果不其然,這是侵華戰爭期間,霓虹人帶到國內種植的品種。


    抗戰勝利那年,為紀念戰爭勝利,所以這品種的名字直接被改成了勝利一〇〇號。


    李想國點頭,沒說什麽,隻是伸手挑選起來。


    挑著大小中等,表麵看上去沒磕碰、沒蟲眼,也沒明顯病變的往袋子裏裝,準備拿迴去育苗。


    不過內心裏,還是大大地給這個點了個讚。


    這絕對是史上最強育種法。


    跟後世牛逼的“漢芯”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甚至這玩意兒都用不到像後者還要雇農民工擦芯片重新印上標記。


    這隻要直接改個名字就行,絕逼是育種界零失敗,而且最快取得成果的最好辦法。


    吐槽之後,李想國也沒多做介懷。


    真的介意這個,後世喜歡吃紅薯的就都該戒了這玩意兒。


    大半高品質的紅薯,尤其是鮮食紅薯,大半都是日係。


    推廣種植比較多的就是高係14、鳴門金時、紅瑤、紅勝、瑪莎莉這些,當然改頭換麵變成別的名字也不稀奇。


    也不知道那位砸車的u型鎖兄台,能不能一把鎖滅盡天下日係紅薯。


    反正既然分了品種,那就兩種各自買五斤。


    也許種在空間裏麵長出來的,會更好吃也未知呢。


    等著後麵比較一下,確認哪種更好就留著哪種,另外一種直接淘汰就是了。


    除非兩者都有優點,難以取舍,要不然完全沒必要都留著。


    至於育種這事兒,李想國完全不做考慮,自己真沒有拯救蒼生萬民的任務。


    以後有機會再想辦法弄點什麽栗子紅薯、蜜薯這些品種就行。


    能拯救自己,舒服過完這白賺的一輩子,已經很不容易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四合院:躲進小樓成一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成人的童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成人的童話並收藏四合院:躲進小樓成一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