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四合院:躲進小樓成一統 作者:成人的童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晨光中,汽笛聲中,列車徐徐降速,最終停在了東直門車站。
下車出站,幾個人的行李不多,所以幹脆也不叫三輪車了。
羅隊長拎起李想國的箱子,三個人沿著東外大街一直向東走去。
一直走到一家賣羊肉和燒餅的鋪子,帶頭走了進去。
點餐以後,就找了個空的桌子坐下來等著東西送上來。
朝著店鋪外麵的李想國也看到,時不時就有穿著一身深藍色工裝的男男女女,或步行或騎著自行車,順著大路向前行。
然後也看到對麵房子的牆壁上寫著標語: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
他也不由得輕聲哼唱起來。“保和平,衛……”
哼了個頭,他猛然停下來,一下子反應過來——自己這是又犯錯了啊。
心下不由得暗罵:你特麽寫標語就寫標語,怎麽還帶聲音的?
畢竟,這歌現在有沒有,有了的話又有沒有傳播開?
這個年代傳播途徑有限,除了口口相傳,剩下就是廣播傳播,這又不是所有人家都有的東西。
就像去年的時候,全四九城也就六萬多部收音機。
這可比那些網絡小說裏說四九城自行車少,買輛自行車,都跟後世買輛豪車似的。
豬腳買了新車上街,路人的眼珠子必然都要粘到豬腳身上。
實際上,這肯定是胡扯了,解放初四九城就做了自行車登記,發放牌照。
當時自行車的保有量就已經接近二十萬輛。
甚至建國初的幾年,人們的出行方式也不是自行車,所以就連自行車都是滯銷商品。
甚至當時四九城百貨公司第一批發部的一大主要任務就是推銷自行車。
但這項工作一向不好做,曾有一度,推銷員一天跑了幾十個地方都不見成效。
一直到了一九五六年以後,隨著經濟好轉,每年四九城的自行車增加速度,每年最少也有三萬輛以上。
而且,國產自行車生產的增速也決定了,每年四九城自行車銷售的數量也會急劇增加。
原來的電視劇發生在這後麵差不多十年,哪怕隻按照四九城每年增加三萬輛自行車。
十年以後,四九城的自行車保有量,少說也有四五十萬輛。
當時的北京城鎮人口數量也不過四百萬人左右。
最起碼十人裏麵就能有一人有一輛自行車。
實際上那個時代,國內家庭平均規模差不多是4.5人。
看看以後那四合院裏,三個大爺外加著何、賈兩家平均起來一戶也有四人呢。
這還沒算他們結婚,也已經刨除了何大清白寡婦之流。
這也意味著差不多每兩戶人家就有一輛自行車。
什麽豪車,能到兩家就有一輛的程度?
當然,路人羨慕倒是可能。
畢竟票證時代,你就算買到兩車大糞,可能還被公社的同誌羨慕呢。
畢竟糞票也不是那麽容易弄到手的!
當然,這個階段也沒到文革,沒有\"偷聽敵台\"這種問題。
哪怕你真的聽了這些電台,隻要你沒立場問題,沒有在公開場合收聽。
那就沒太大問題。
收音機購買和使用還沒那麽多限製。
收音機少的原因,一方麵是價格比較貴。
另一方麵原因就是這時期的收音機除了少量的礦石機,主要的就是使用電子管。
電子管收音機除了體積笨重,還有耗電量大的問題,所以不能使用電池,需要使用插座供電。
四九城現在也不是所有的居民區都通了電,所以收音機的保有量自然也高不起來。
再就是唱片傳播。
這東西就更少了,畢竟一張唱片少說也得四五萬塊,已經差不多夠一個人一個月的口糧了。
所以這東西自然隻能是高收入人群的專享玩具了。
更何況就算這歌已經有了,已經傳唱開,那也不過這麽幾個月的時間。
自己這麽個鄉村孩子,從哪兒能聽到這東西?
所幸,聲音較小,兩個人的注意力也都沒在李想國身上,並沒聽清他在唱什麽。
“咦,想國,你會唱歌啊,怎麽不唱了?”
李想國麵露“我亂哼的……,我可不會唱歌。”
不好意思地撓撓頭,嘿嘿笑笑。
“而且,我是想起我家那兒有個說法,‘吃飯唱歌娶傻媳婦’。”
聽到李想國這麽說,王湘左右看了眼,然後豎起一根手指抵在嘴邊。
她也壓低聲音,正色地跟李想國說道:“噓,小聲點,以後這樣的話不要在外麵說。”
“現在搞鎮反,在外麵說這些封建迷信的東西會被舉報,甚至可能被抓的。”
“雖然你是小孩子,處罰肯定不會太嚴重,但是搞不好也會挨一頓批評教育。”
“哦哦哦,好的好的,以後不會了。”李想國也撓撓頭,裝作恐慌的樣子低下頭。
看得兩個人就想樂,不過總歸鎮反這事兒也是真的。
還是嚇唬嚇唬他吧。
他們卻不知道李想國在暗自嘬牙花子,心裏想的是:“自己隻哼了這麽幾個字不會有問題吧?”
心下也有些自責。
不知道是不是太疲勞,精神疲憊出現疏漏。
也覺得可能是得償所願,有點飄了。
果然是狗肚子裝不了二兩香油。
懷著心事,鮮美的羊湯也失去了滋味,再囫圇吃了一個燒餅就飽了。
吃過飯,三個人也一路朝著軋鋼廠走過去。
迴望四九城,青灰色的高牆,近處的建築也不算多,大多數也都是臨街的店鋪。
東北出來時候漫山遍野的白茫茫。
到了四九城,鋪天蓋地的灰蒙蒙。
青磚灰瓦,隻在建築之間,能看到一些已經長滿黃葉的樹木。
讓這段時間已經習慣目光所及之處,皆是曠野的李想國感覺到了一絲壓抑。
或許這裏跟鄉下唯一熟悉的,就剩下相同的爛土路,以及更遠處大片的田地。
上輩子他也來過這邊,那時已經沒了東直門和城牆。
這附近似乎除了高架就是樓房。
所以現在的四九城給他的感覺是真的非常陌生。
所幸,前世有那麽多年的銷售曆史。
調節能力還是很強的。
也暗暗記下街邊的店鋪,或許以後有什麽需要的可以過來買。
不過再想想,這裏似乎距離南鑼鼓巷還是太遠。
也許以後能到這邊買的,可能也隻有城裏沒有的東西吧。
沒多久,幾個人很快就到了軋鋼廠。
下車出站,幾個人的行李不多,所以幹脆也不叫三輪車了。
羅隊長拎起李想國的箱子,三個人沿著東外大街一直向東走去。
一直走到一家賣羊肉和燒餅的鋪子,帶頭走了進去。
點餐以後,就找了個空的桌子坐下來等著東西送上來。
朝著店鋪外麵的李想國也看到,時不時就有穿著一身深藍色工裝的男男女女,或步行或騎著自行車,順著大路向前行。
然後也看到對麵房子的牆壁上寫著標語: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
他也不由得輕聲哼唱起來。“保和平,衛……”
哼了個頭,他猛然停下來,一下子反應過來——自己這是又犯錯了啊。
心下不由得暗罵:你特麽寫標語就寫標語,怎麽還帶聲音的?
畢竟,這歌現在有沒有,有了的話又有沒有傳播開?
這個年代傳播途徑有限,除了口口相傳,剩下就是廣播傳播,這又不是所有人家都有的東西。
就像去年的時候,全四九城也就六萬多部收音機。
這可比那些網絡小說裏說四九城自行車少,買輛自行車,都跟後世買輛豪車似的。
豬腳買了新車上街,路人的眼珠子必然都要粘到豬腳身上。
實際上,這肯定是胡扯了,解放初四九城就做了自行車登記,發放牌照。
當時自行車的保有量就已經接近二十萬輛。
甚至建國初的幾年,人們的出行方式也不是自行車,所以就連自行車都是滯銷商品。
甚至當時四九城百貨公司第一批發部的一大主要任務就是推銷自行車。
但這項工作一向不好做,曾有一度,推銷員一天跑了幾十個地方都不見成效。
一直到了一九五六年以後,隨著經濟好轉,每年四九城的自行車增加速度,每年最少也有三萬輛以上。
而且,國產自行車生產的增速也決定了,每年四九城自行車銷售的數量也會急劇增加。
原來的電視劇發生在這後麵差不多十年,哪怕隻按照四九城每年增加三萬輛自行車。
十年以後,四九城的自行車保有量,少說也有四五十萬輛。
當時的北京城鎮人口數量也不過四百萬人左右。
最起碼十人裏麵就能有一人有一輛自行車。
實際上那個時代,國內家庭平均規模差不多是4.5人。
看看以後那四合院裏,三個大爺外加著何、賈兩家平均起來一戶也有四人呢。
這還沒算他們結婚,也已經刨除了何大清白寡婦之流。
這也意味著差不多每兩戶人家就有一輛自行車。
什麽豪車,能到兩家就有一輛的程度?
當然,路人羨慕倒是可能。
畢竟票證時代,你就算買到兩車大糞,可能還被公社的同誌羨慕呢。
畢竟糞票也不是那麽容易弄到手的!
當然,這個階段也沒到文革,沒有\"偷聽敵台\"這種問題。
哪怕你真的聽了這些電台,隻要你沒立場問題,沒有在公開場合收聽。
那就沒太大問題。
收音機購買和使用還沒那麽多限製。
收音機少的原因,一方麵是價格比較貴。
另一方麵原因就是這時期的收音機除了少量的礦石機,主要的就是使用電子管。
電子管收音機除了體積笨重,還有耗電量大的問題,所以不能使用電池,需要使用插座供電。
四九城現在也不是所有的居民區都通了電,所以收音機的保有量自然也高不起來。
再就是唱片傳播。
這東西就更少了,畢竟一張唱片少說也得四五萬塊,已經差不多夠一個人一個月的口糧了。
所以這東西自然隻能是高收入人群的專享玩具了。
更何況就算這歌已經有了,已經傳唱開,那也不過這麽幾個月的時間。
自己這麽個鄉村孩子,從哪兒能聽到這東西?
所幸,聲音較小,兩個人的注意力也都沒在李想國身上,並沒聽清他在唱什麽。
“咦,想國,你會唱歌啊,怎麽不唱了?”
李想國麵露“我亂哼的……,我可不會唱歌。”
不好意思地撓撓頭,嘿嘿笑笑。
“而且,我是想起我家那兒有個說法,‘吃飯唱歌娶傻媳婦’。”
聽到李想國這麽說,王湘左右看了眼,然後豎起一根手指抵在嘴邊。
她也壓低聲音,正色地跟李想國說道:“噓,小聲點,以後這樣的話不要在外麵說。”
“現在搞鎮反,在外麵說這些封建迷信的東西會被舉報,甚至可能被抓的。”
“雖然你是小孩子,處罰肯定不會太嚴重,但是搞不好也會挨一頓批評教育。”
“哦哦哦,好的好的,以後不會了。”李想國也撓撓頭,裝作恐慌的樣子低下頭。
看得兩個人就想樂,不過總歸鎮反這事兒也是真的。
還是嚇唬嚇唬他吧。
他們卻不知道李想國在暗自嘬牙花子,心裏想的是:“自己隻哼了這麽幾個字不會有問題吧?”
心下也有些自責。
不知道是不是太疲勞,精神疲憊出現疏漏。
也覺得可能是得償所願,有點飄了。
果然是狗肚子裝不了二兩香油。
懷著心事,鮮美的羊湯也失去了滋味,再囫圇吃了一個燒餅就飽了。
吃過飯,三個人也一路朝著軋鋼廠走過去。
迴望四九城,青灰色的高牆,近處的建築也不算多,大多數也都是臨街的店鋪。
東北出來時候漫山遍野的白茫茫。
到了四九城,鋪天蓋地的灰蒙蒙。
青磚灰瓦,隻在建築之間,能看到一些已經長滿黃葉的樹木。
讓這段時間已經習慣目光所及之處,皆是曠野的李想國感覺到了一絲壓抑。
或許這裏跟鄉下唯一熟悉的,就剩下相同的爛土路,以及更遠處大片的田地。
上輩子他也來過這邊,那時已經沒了東直門和城牆。
這附近似乎除了高架就是樓房。
所以現在的四九城給他的感覺是真的非常陌生。
所幸,前世有那麽多年的銷售曆史。
調節能力還是很強的。
也暗暗記下街邊的店鋪,或許以後有什麽需要的可以過來買。
不過再想想,這裏似乎距離南鑼鼓巷還是太遠。
也許以後能到這邊買的,可能也隻有城裏沒有的東西吧。
沒多久,幾個人很快就到了軋鋼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