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被偏愛
重迴九零,我撿破爛買下了半條街 作者:一顆大殼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上輩子,趙豐年確實是比其他兩個兄弟有本事,畢竟他靠著坑蒙拐騙,成了附近遠近聞名的拆遷大戶。
他們多孝順啊,騙走了親兄弟手裏的茶山、地產不說,連親爹娘手裏的東西也沒放過。
老兩口身體硬朗時,自己能下地幹活,糧食完全不用花錢買。
趙王氏養豬養雞,每年年底靠著賣家畜,也能給家裏添一筆進項。
趙大海是個老木匠,閑時總能撈點活幹,一年到頭掙得也不少。
說是跟著老三家養老,誰補貼誰,眾人一清二楚。
直到拆遷通知正式下來,上麵給賠償的房子拆遷款全部落入柳如梅手裏,老兩口這才發覺不對勁。
可柳如梅轉頭就帶著一雙兒女,搬進了省城的大平層,自始至終沒有開口說要讓老兩口跟著一塊去。
老兩口委屈啊!
可他們的頂頂出息的寶貝兒子趙豐年,這時候一個勁兒的讓爹娘體諒自己。
說是家裏的房產錢財全都在媳婦名下,他開了口,迴頭柳如梅就得跟他鬧啊,他也無可奈何啊。
老兩口這才清楚的意識到,讓老三一家養老的計劃,徹底泡湯了。
老兩口能怎麽辦?
且不說手裏的積蓄,早已被老三一家掏空抹盡了。
就連住的房子,那都是老兩口豁出命、留了個心眼才保下的。
也幸好兩人當初留了個心眼,沒簽那份老屋過戶的協議,才在後來的拆遷中,分到了兩套房子和一筆不大不小的拆遷款。
否則,連住的地兒都沒了,那可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經曆了這麽多事,趙大海夫婦算是徹底的心灰意冷了。
於是,接下來的日子裏,老兩口不靠兒女,互相扶持,住在拆遷房裏,直至終老。
剛開始時,大家惦記著老兩口名下的房和手裏的拆遷款,還會貓哭耗子假慈悲的時不時上門看望下。
但時間一久,再加上老兩口對任何人都沒個好臉色,大家也不再熱臉貼冷屁股。
隻有趙豐收,數十年如一日的帶著趙櫻諾趙梨珺姐妹兩,看望老人,真的就像趙大海最初期盼的那樣,是老兩口的基礎養老保障。
但,也僅僅隻是過年過節去看望一下而已。
而趙梨珺姐妹倆之所以願意跟著爸爸去看望爺爺奶奶,也隻是想讓爸爸能夠開心一點。
畢竟,趙梨珺家過得……很不好。
都說錢能解決世上99%的難題,剩下1%解決不了的,那是因為還不夠有錢。
貧窮夫妻百事哀,錢元芳跟趙豐收兩人,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
夫妻感情不睦,外加上對子女的虧欠,明明是個中年人的趙爸,卻看起來如六旬老人一般蒼老疲憊。
隻有來到父母這兒,才能展顏一笑。
趙梨珺姐妹倆為了讓趙爸開心點,便會跟著他一塊來看爺爺奶奶。
兩姐妹來了,也不說話,眼裏有活,能幫著幹點,就幹點。
沒成想這麽堅持了三四年之後,老兩口跟打通了任督二脈似的,將曾經傾注在趙寶珍姐弟倆的偏愛,轉移到了她們兩姐妹身上。
又是張羅飯菜,又是往她們手裏塞錢。
離開時,大包小包的東西,更是沒少給。
姐妹倆不肯要,老兩口還不高興。
說她倆是唯一堅持著來探望他們、不嫌棄他們的兒孫,他們手裏的東西,就愛給她兩花用。
知曉姐妹倆生活困難。
老兩口專門在郊區租了一塊地,種上姐妹倆愛吃的各種時蔬,成熟之後就請人打包,給兩姐妹寄過去。
寄不完的就曬幹了,迴頭兩姐妹來看望她們時,再塞給她們。
不僅如此,兩人手裏有錢,還專程找人買好各種肉,醃好、熏好,給她們寄過去。
其它兩房的孩子,包括老兩口曾經捧在手裏護了十幾年的趙元書姐弟,就連跟趙梨珺一母同胞的三兄弟,想要老兩口手裏的熏肉,老兩口說什麽都不肯給。
在老兩口身上,趙梨珺趙櫻諾姐妹倆,感受到了從未感受過的偏愛。
隻能說,被偏愛的感覺,真好~
這種感覺,在爺爺奶奶生病去世,從律師手裏拿到房本時,達到了頂峰。
原來,爺爺奶奶將名下的兩套房和沒用完的錢,全都留給了她們。
可能是要強?
也可能是悔恨、懊惱跟不好意思,
即便趙豐收好幾次提出,讓老兩口搬去和他們一塊住,老兩口始終未鬆口。
自始至終獨居著,直到,老死在家裏,被鄰居發現……
而疲於生活四處奔波的趙梨珺姐妹兩,始終也沒能見上爺爺奶奶最後一麵。
對此,趙梨珺很是遺憾。
其實,迴頭想想,爺爺奶奶身上最大的問題,就是一碗水端不平。
對她們這些孫子孫女,也隻能說,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但真的對他們很不好嗎?也不見得。
錢元芳夫婦外出工作後,二房就隻剩下5個半大的孩子,後院的菜地,基本上都是老兩口手把手幫襯著種起來的。
遇到青黃不接的時候,姐弟5人沒菜吃了,老兩口也會想辦法給幾個孩子送口吃的。
錢元芳夫婦剛剛外出工作那半年,姐弟5人兩眼一摸瞎,也是老兩口在旁盯著,瞧她們有什麽不會的,也會搭把手。
不過,也僅此而已。
都說養兒防老,但在趙梨珺看來,獨居它不美嗎?
爺爺奶奶上輩子,跟沒孩子,也差不了多少了。
兩人最大的問題,就是從一開始就想錯了、努力錯了方向。
這輩子,隻要爺爺奶奶倆能守住手裏的田跟房,坐等拆遷,晚年簡直一片光明!
如果,她能早點讓爺奶看清楚三房的真麵目,認清楚三房不會給他們養老的事實,爺奶是不是,也不會落得跟上輩子那樣,慘死在家,無人照看的後果?
就衝……爺爺奶奶上輩子最後將名下的財產都留給了她跟姐姐,她也不能袖手旁觀。
畢竟,她們小家過得再好,爺爺奶奶過得不好,爸爸也會操心。
可,怎麽才能讓爺爺奶奶看清楚現實呢?
顯然,讓爺爺奶奶認清楚現實,是個打持久戰的過程,比之先到一步的,是趙爸趙媽從廣省打來的電話。
第二天中午,趙梨珺姐弟放學經過村口小賣鋪時,被小賣鋪的老板娘邱嬸給喊住了。
“小希、阿齊、梨子!你媽媽上午來電話了!說是中午十二點半會再打過來,你們待會記得準時過來啊!”
趙梨珺姐弟三心裏一喜,異口同聲道:“好!沒問題!謝謝邱嬸!”
“誒!不用謝不用謝!趕緊迴家做飯吧!”邱嬸擺手道。
他們多孝順啊,騙走了親兄弟手裏的茶山、地產不說,連親爹娘手裏的東西也沒放過。
老兩口身體硬朗時,自己能下地幹活,糧食完全不用花錢買。
趙王氏養豬養雞,每年年底靠著賣家畜,也能給家裏添一筆進項。
趙大海是個老木匠,閑時總能撈點活幹,一年到頭掙得也不少。
說是跟著老三家養老,誰補貼誰,眾人一清二楚。
直到拆遷通知正式下來,上麵給賠償的房子拆遷款全部落入柳如梅手裏,老兩口這才發覺不對勁。
可柳如梅轉頭就帶著一雙兒女,搬進了省城的大平層,自始至終沒有開口說要讓老兩口跟著一塊去。
老兩口委屈啊!
可他們的頂頂出息的寶貝兒子趙豐年,這時候一個勁兒的讓爹娘體諒自己。
說是家裏的房產錢財全都在媳婦名下,他開了口,迴頭柳如梅就得跟他鬧啊,他也無可奈何啊。
老兩口這才清楚的意識到,讓老三一家養老的計劃,徹底泡湯了。
老兩口能怎麽辦?
且不說手裏的積蓄,早已被老三一家掏空抹盡了。
就連住的房子,那都是老兩口豁出命、留了個心眼才保下的。
也幸好兩人當初留了個心眼,沒簽那份老屋過戶的協議,才在後來的拆遷中,分到了兩套房子和一筆不大不小的拆遷款。
否則,連住的地兒都沒了,那可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經曆了這麽多事,趙大海夫婦算是徹底的心灰意冷了。
於是,接下來的日子裏,老兩口不靠兒女,互相扶持,住在拆遷房裏,直至終老。
剛開始時,大家惦記著老兩口名下的房和手裏的拆遷款,還會貓哭耗子假慈悲的時不時上門看望下。
但時間一久,再加上老兩口對任何人都沒個好臉色,大家也不再熱臉貼冷屁股。
隻有趙豐收,數十年如一日的帶著趙櫻諾趙梨珺姐妹兩,看望老人,真的就像趙大海最初期盼的那樣,是老兩口的基礎養老保障。
但,也僅僅隻是過年過節去看望一下而已。
而趙梨珺姐妹倆之所以願意跟著爸爸去看望爺爺奶奶,也隻是想讓爸爸能夠開心一點。
畢竟,趙梨珺家過得……很不好。
都說錢能解決世上99%的難題,剩下1%解決不了的,那是因為還不夠有錢。
貧窮夫妻百事哀,錢元芳跟趙豐收兩人,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
夫妻感情不睦,外加上對子女的虧欠,明明是個中年人的趙爸,卻看起來如六旬老人一般蒼老疲憊。
隻有來到父母這兒,才能展顏一笑。
趙梨珺姐妹倆為了讓趙爸開心點,便會跟著他一塊來看爺爺奶奶。
兩姐妹來了,也不說話,眼裏有活,能幫著幹點,就幹點。
沒成想這麽堅持了三四年之後,老兩口跟打通了任督二脈似的,將曾經傾注在趙寶珍姐弟倆的偏愛,轉移到了她們兩姐妹身上。
又是張羅飯菜,又是往她們手裏塞錢。
離開時,大包小包的東西,更是沒少給。
姐妹倆不肯要,老兩口還不高興。
說她倆是唯一堅持著來探望他們、不嫌棄他們的兒孫,他們手裏的東西,就愛給她兩花用。
知曉姐妹倆生活困難。
老兩口專門在郊區租了一塊地,種上姐妹倆愛吃的各種時蔬,成熟之後就請人打包,給兩姐妹寄過去。
寄不完的就曬幹了,迴頭兩姐妹來看望她們時,再塞給她們。
不僅如此,兩人手裏有錢,還專程找人買好各種肉,醃好、熏好,給她們寄過去。
其它兩房的孩子,包括老兩口曾經捧在手裏護了十幾年的趙元書姐弟,就連跟趙梨珺一母同胞的三兄弟,想要老兩口手裏的熏肉,老兩口說什麽都不肯給。
在老兩口身上,趙梨珺趙櫻諾姐妹倆,感受到了從未感受過的偏愛。
隻能說,被偏愛的感覺,真好~
這種感覺,在爺爺奶奶生病去世,從律師手裏拿到房本時,達到了頂峰。
原來,爺爺奶奶將名下的兩套房和沒用完的錢,全都留給了她們。
可能是要強?
也可能是悔恨、懊惱跟不好意思,
即便趙豐收好幾次提出,讓老兩口搬去和他們一塊住,老兩口始終未鬆口。
自始至終獨居著,直到,老死在家裏,被鄰居發現……
而疲於生活四處奔波的趙梨珺姐妹兩,始終也沒能見上爺爺奶奶最後一麵。
對此,趙梨珺很是遺憾。
其實,迴頭想想,爺爺奶奶身上最大的問題,就是一碗水端不平。
對她們這些孫子孫女,也隻能說,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但真的對他們很不好嗎?也不見得。
錢元芳夫婦外出工作後,二房就隻剩下5個半大的孩子,後院的菜地,基本上都是老兩口手把手幫襯著種起來的。
遇到青黃不接的時候,姐弟5人沒菜吃了,老兩口也會想辦法給幾個孩子送口吃的。
錢元芳夫婦剛剛外出工作那半年,姐弟5人兩眼一摸瞎,也是老兩口在旁盯著,瞧她們有什麽不會的,也會搭把手。
不過,也僅此而已。
都說養兒防老,但在趙梨珺看來,獨居它不美嗎?
爺爺奶奶上輩子,跟沒孩子,也差不了多少了。
兩人最大的問題,就是從一開始就想錯了、努力錯了方向。
這輩子,隻要爺爺奶奶倆能守住手裏的田跟房,坐等拆遷,晚年簡直一片光明!
如果,她能早點讓爺奶看清楚三房的真麵目,認清楚三房不會給他們養老的事實,爺奶是不是,也不會落得跟上輩子那樣,慘死在家,無人照看的後果?
就衝……爺爺奶奶上輩子最後將名下的財產都留給了她跟姐姐,她也不能袖手旁觀。
畢竟,她們小家過得再好,爺爺奶奶過得不好,爸爸也會操心。
可,怎麽才能讓爺爺奶奶看清楚現實呢?
顯然,讓爺爺奶奶認清楚現實,是個打持久戰的過程,比之先到一步的,是趙爸趙媽從廣省打來的電話。
第二天中午,趙梨珺姐弟放學經過村口小賣鋪時,被小賣鋪的老板娘邱嬸給喊住了。
“小希、阿齊、梨子!你媽媽上午來電話了!說是中午十二點半會再打過來,你們待會記得準時過來啊!”
趙梨珺姐弟三心裏一喜,異口同聲道:“好!沒問題!謝謝邱嬸!”
“誒!不用謝不用謝!趕緊迴家做飯吧!”邱嬸擺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