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魏征
皇帝來了:我成天幕素材了 作者:淞涼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世民是少有的自己能力強,又虛懷若穀允許別人能力強的皇帝,這種格局在曆史上幾乎是絕無僅有~
各時空:
“玄武門看門,也是需要家世的,後世人不要說的那麽輕鬆……”
“我也想當個守門的侍衛,可惜,夠不上~這又不是誰都能當的~”
“玄武門升將軍~還有這事兒?”
看到這兒,有些守門的侍衛開始做夢了,但是一些懂點的人都知道,根本不可能,那個隻是例外……
“我也看出來了,皇上眼裏含笑,肯定是知道的~”
“自己的手下,識不識字這應該不難知道吧!”
“看著這個相處方式,這也算是近臣吧!”
“那時候的官員還能坐著見皇帝……”
唐朝臣子:“好命好運氣,但是人家選擇對了,要不也不會這樣,可惜不能明說,要不然常大人的官職還得再往上升……”
李世民感歎:“可惜不能親眼看見常何的這一壯舉了,不過發現人才還是提前了時間,這個不錯,等哪天就讓他們這樣寫,說不得還能得幾位賢臣呢。推薦馬周,奠定盛世基礎?這是說馬周有大才啊!”
“皇上胸襟寬大,不然,就是欺君之罪!”
“李世民,真是皇帝典範了,自身成就很高,但對臣子勸誡,魏征都那麽過分,但他還是恭敬有加!”
“這怎麽說?後世不及我大唐盛世嘛?”
“克不得倒退了?君威一代比一代強硬,若遇明主還好,遇到昏君,就沒有出頭之日了!若都是太宗皇帝這樣的皇帝就好了……”
“幸好我們陛下不會如此,要不然進退兩難~”
“馬路?有這說法?不是叫管道?小路?”
“後世的車道都是靠右行駛的,原來是這樣來的~”
“我們怎麽沒興起來?”
“可能大城鎮有吧,我們這路上都沒幾架車,往哪走不一樣?”
唐朝大臣:“後世皇帝如此容不下人嘛?竟然把功臣都殺了?”
明朝大臣:“驕兵悍將?確實開國元勳已經沒了好幾個,但是他們都是恃寵而驕,犯事了!”
“不至於吧,陛下還是恩怨分明的,不過還是羨慕唐朝的大臣,那樣的皇帝,最起碼不會有性命之憂。”
“太宗皇帝,一代宗師,做皇帝到那份上也是可以了!”
宋朝大臣偷偷在心中道:“無語,陛下自己都黃袍加身了,所以防我們也應該,但是也不用如此防備吧!若是我們有心自己做皇帝,當時也不能選你,不過做個田舍翁也挺好……”
“最近陛下又漸漸放權了,難道是向天幕學習了?”
“陛下有意北伐……”
明朝大臣:“看來我們要小心自己了!”
馬皇後抱怨:“你看,都讓你自己管好自己,友善對待那些功臣,現在好了,史書上都把你記載成暴君了。你看,怎麽和大臣們共事,他們還能忠心出力嘛?”
朱元璋:“咱對他們還不夠好嘛,肯定是後世那個叫什麽…大清的朝代,抹黑咱……”
【魏征是唐朝著名的諫臣,以直言進諫著稱。他的直言進諫不僅體現在對唐太宗的勸諫上,還體現在他對國家大事的積極態度上。魏征的直言進諫,不僅是為了國家的利益,也是為了維護君主的統治。
一天,魏征有一次進諫,氣的李世民破口大罵:“魏征,你個鄉巴佬……”
迴到後宮,長孫皇後看見氣鼓鼓的李世民,道:“莫非是魏征又惹您生氣了?”
李世民一邊向長孫皇後吐槽,一邊自我安慰道:“還能有誰?這個鄉巴佬,把我氣死了,我不能殺他,我殺了他,他就千古留名了,我就成千古罪人,我不上這個當,我就是不殺!”
長孫皇後向李世民恭賀道:“臣妾恭賀陛下,大唐能有魏征這樣的良臣,是陛下的幸事。”
“有你們這些人在,我想做個壞皇帝都不可能!”】
各時空:
“魏征原來是諫臣啊!”
“不錯,就應該有這樣的人,國家才會越來越好,可惜,我們現在諫臣都名不副實了!陛下也不會聽勸,還可能丟了性命。”
“是啊,魏征這樣氣太宗皇帝,都沒有被罰,後麵太宗皇帝還道歉,真是佩服佩服,怪不得能做成千古一帝呢!”
魏征也在看天幕,心中暗自得意……
“這太宗皇帝看著怎麽讓人想笑呢?”
“這種安慰自己的法子不錯……”
“有這樣的臣子和皇後,做個昏君很難的!”
“怪不得李世民給李承乾弄個勸誡的老師團,這也是為了讓太子早早承受這種壓力,可惜,那些臣子們不像魏征,對太子吹毛求疵,把太子弄崩潰了!”
李承乾:“原來父皇也會被臣子指責!”
李世民捂頭歎息:“這下好了,朕丟人丟大發了,天幕上這個人演的朕怎麽這麽暴躁啊?”
長孫皇後捂嘴笑道:“陛下被魏大人說了的時候,比這還暴躁呢!你看,陛下,這不就是陛下所希望的嘛?做個明君,這下都知道您是個聽勸的明君了,後世天幕上也是多有誇讚,除了高明的事兒。”
評論:
@李世民之前,皇帝的標準是堯舜;
李世民之後,皇帝的標準是李世民。
@太宗一生對魏征最小氣的事,就是把他墓碑搗毀了,但是後麵又給恢複好了, 其實也是蠻可愛的。
迴複:太子李承乾謀反,魏征是太子太師受牽連,李世民下令推倒了魏征功德碑,過兩天覺得自己錯了,又給立迴去了!
@李世民有汙點不假,但是他的優點太優秀了,李世民這個皇帝絕對能擠進中國皇帝榜前三名!
@魏征能活這麽久,得虧是遇到李世民!
@ 最重要的是李世民周圍的大臣,沒有給魏征落井下石的。
@李世民:“我不上這個當,我就是不殺。”
魏征: “哎,你不殺,我就繼續諫你諫到死。”
@李二的胸襟放在所有的帝王中,也是出類拔萃的,魏征的作死節奏一茬接一茬,但在淩煙閣還是排在第四的高位,侯君集謀反也沒見李二把他踢出淩煙閣。
各時空:
“玄武門看門,也是需要家世的,後世人不要說的那麽輕鬆……”
“我也想當個守門的侍衛,可惜,夠不上~這又不是誰都能當的~”
“玄武門升將軍~還有這事兒?”
看到這兒,有些守門的侍衛開始做夢了,但是一些懂點的人都知道,根本不可能,那個隻是例外……
“我也看出來了,皇上眼裏含笑,肯定是知道的~”
“自己的手下,識不識字這應該不難知道吧!”
“看著這個相處方式,這也算是近臣吧!”
“那時候的官員還能坐著見皇帝……”
唐朝臣子:“好命好運氣,但是人家選擇對了,要不也不會這樣,可惜不能明說,要不然常大人的官職還得再往上升……”
李世民感歎:“可惜不能親眼看見常何的這一壯舉了,不過發現人才還是提前了時間,這個不錯,等哪天就讓他們這樣寫,說不得還能得幾位賢臣呢。推薦馬周,奠定盛世基礎?這是說馬周有大才啊!”
“皇上胸襟寬大,不然,就是欺君之罪!”
“李世民,真是皇帝典範了,自身成就很高,但對臣子勸誡,魏征都那麽過分,但他還是恭敬有加!”
“這怎麽說?後世不及我大唐盛世嘛?”
“克不得倒退了?君威一代比一代強硬,若遇明主還好,遇到昏君,就沒有出頭之日了!若都是太宗皇帝這樣的皇帝就好了……”
“幸好我們陛下不會如此,要不然進退兩難~”
“馬路?有這說法?不是叫管道?小路?”
“後世的車道都是靠右行駛的,原來是這樣來的~”
“我們怎麽沒興起來?”
“可能大城鎮有吧,我們這路上都沒幾架車,往哪走不一樣?”
唐朝大臣:“後世皇帝如此容不下人嘛?竟然把功臣都殺了?”
明朝大臣:“驕兵悍將?確實開國元勳已經沒了好幾個,但是他們都是恃寵而驕,犯事了!”
“不至於吧,陛下還是恩怨分明的,不過還是羨慕唐朝的大臣,那樣的皇帝,最起碼不會有性命之憂。”
“太宗皇帝,一代宗師,做皇帝到那份上也是可以了!”
宋朝大臣偷偷在心中道:“無語,陛下自己都黃袍加身了,所以防我們也應該,但是也不用如此防備吧!若是我們有心自己做皇帝,當時也不能選你,不過做個田舍翁也挺好……”
“最近陛下又漸漸放權了,難道是向天幕學習了?”
“陛下有意北伐……”
明朝大臣:“看來我們要小心自己了!”
馬皇後抱怨:“你看,都讓你自己管好自己,友善對待那些功臣,現在好了,史書上都把你記載成暴君了。你看,怎麽和大臣們共事,他們還能忠心出力嘛?”
朱元璋:“咱對他們還不夠好嘛,肯定是後世那個叫什麽…大清的朝代,抹黑咱……”
【魏征是唐朝著名的諫臣,以直言進諫著稱。他的直言進諫不僅體現在對唐太宗的勸諫上,還體現在他對國家大事的積極態度上。魏征的直言進諫,不僅是為了國家的利益,也是為了維護君主的統治。
一天,魏征有一次進諫,氣的李世民破口大罵:“魏征,你個鄉巴佬……”
迴到後宮,長孫皇後看見氣鼓鼓的李世民,道:“莫非是魏征又惹您生氣了?”
李世民一邊向長孫皇後吐槽,一邊自我安慰道:“還能有誰?這個鄉巴佬,把我氣死了,我不能殺他,我殺了他,他就千古留名了,我就成千古罪人,我不上這個當,我就是不殺!”
長孫皇後向李世民恭賀道:“臣妾恭賀陛下,大唐能有魏征這樣的良臣,是陛下的幸事。”
“有你們這些人在,我想做個壞皇帝都不可能!”】
各時空:
“魏征原來是諫臣啊!”
“不錯,就應該有這樣的人,國家才會越來越好,可惜,我們現在諫臣都名不副實了!陛下也不會聽勸,還可能丟了性命。”
“是啊,魏征這樣氣太宗皇帝,都沒有被罰,後麵太宗皇帝還道歉,真是佩服佩服,怪不得能做成千古一帝呢!”
魏征也在看天幕,心中暗自得意……
“這太宗皇帝看著怎麽讓人想笑呢?”
“這種安慰自己的法子不錯……”
“有這樣的臣子和皇後,做個昏君很難的!”
“怪不得李世民給李承乾弄個勸誡的老師團,這也是為了讓太子早早承受這種壓力,可惜,那些臣子們不像魏征,對太子吹毛求疵,把太子弄崩潰了!”
李承乾:“原來父皇也會被臣子指責!”
李世民捂頭歎息:“這下好了,朕丟人丟大發了,天幕上這個人演的朕怎麽這麽暴躁啊?”
長孫皇後捂嘴笑道:“陛下被魏大人說了的時候,比這還暴躁呢!你看,陛下,這不就是陛下所希望的嘛?做個明君,這下都知道您是個聽勸的明君了,後世天幕上也是多有誇讚,除了高明的事兒。”
評論:
@李世民之前,皇帝的標準是堯舜;
李世民之後,皇帝的標準是李世民。
@太宗一生對魏征最小氣的事,就是把他墓碑搗毀了,但是後麵又給恢複好了, 其實也是蠻可愛的。
迴複:太子李承乾謀反,魏征是太子太師受牽連,李世民下令推倒了魏征功德碑,過兩天覺得自己錯了,又給立迴去了!
@李世民有汙點不假,但是他的優點太優秀了,李世民這個皇帝絕對能擠進中國皇帝榜前三名!
@魏征能活這麽久,得虧是遇到李世民!
@ 最重要的是李世民周圍的大臣,沒有給魏征落井下石的。
@李世民:“我不上這個當,我就是不殺。”
魏征: “哎,你不殺,我就繼續諫你諫到死。”
@李二的胸襟放在所有的帝王中,也是出類拔萃的,魏征的作死節奏一茬接一茬,但在淩煙閣還是排在第四的高位,侯君集謀反也沒見李二把他踢出淩煙閣。